APP下载

听见“情绪信使”的声音

2023-05-30苏巧妙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1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课负面情绪教学设计

【关键词】负面情绪;情绪觉察;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04-0082-04

【作者简介】苏巧妙,福建省厦门市金林湾实验学校(福建厦门,361009)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认为,感受是我们在经历事件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生气、害怕、轻视、疼惜、委屈和嫉妒等。萨提亚将感受比喻为“信使”。当一种感受出现时,它携带着更深层次的信息:我们对某些事情的观点、期待、渴望等。本课是对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戴博德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的观点——“情绪是本能,也是一种选择”的课堂实践。通过“情绪信使”来访的沉浸式活动体验,引导学生提高情绪觉察能力,理解“情绪信使”传递的积极意义,掌握合理表达情绪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绪信使”来敲门

1.一颗鼓鼓的气球,带来“情绪信使”

教师:同学们,这是一个鼓鼓的气球,如果0代表它完全没气的状态,10代表它爆炸的前一秒,它现在的状态是9.9,即快爆炸的状态。现在,我们围成一个圆圈,传递气球,请感受气球在你手中的感觉。

教师播放一段富有紧张感的音乐,学生传递气球。

2.觉察“情绪信使”的到来

教师:接下来,请你用“当气球在我手中的时候,我的感觉是_________”这个句式表达游戏时的感受。

学生1:当气球在我手中的时候,我很紧张,因为怕它爆炸。

教师:如果0分代表很平静,10分代表非常紧张,当气球经过你双手的时候,你给自己打几分?

学生2:9分。

教师:你表达时呼吸急促,这让人感受到了你的紧张。

学生3:当气球在我手中的时候,我的感觉是很恐惧,因为我以前被气球炸伤过。所以我捏着气球的扎口处迅速传递给下一个同学。

教师:过往的经验可能会在类似事件中带来相似的感受。气球经过我们手中的时候,带着“情绪客人”住进了我们的“身体小屋”,有的迎来的“情绪客人”是恐惧、紧张。我们称它们为“情绪信使”。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情绪信使”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带领学生感受情绪,再用评量技术了解学生所处的情绪状态,引导学生觉察自身的情绪变化,提高情绪觉察能力。

二、“情绪信使”有话说

1.“情绪信使”的由来

教师:哪些“情绪客人”对大家来说是“不速之客”?如果用0~10分表示你对它的讨厌程度,你打几分?

学生1:我不喜欢恐惧、害怕、难过这些情绪,所以应该是7分。

教师:你觉得在刚才的活动中,“情绪信使”是如何来到我们身上的?

学生1:我受到了紧张的音乐气氛影响。

教师:不一样的情境会带来不一样的“情绪信使”。如果可能的话,你最希望它怎么样?

学生1:不要来打扰我。

学生2:我左手边的同学传递气球给我的时候很紧张。因为她紧张,所以我也跟着变得紧张。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情绪信使”消失。

教师:原来,紧张是会相互“传染”的。

学生3:看到这么鼓的气球,我会想到气球爆炸的样子,所以,我对这种情绪的讨厌程度是8分。我希望“情绪信使”别来。

教師:是的,就像前面分享的那样,过往的类似经验会带来相似的“情绪信使”。

2.情绪是一种本能和选择

教师: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苍鹭是蛤蟆先生的心理医生。以下是它们的一次谈话内容片段,我将邀请2名同学分别扮演苍鹭先生、蛤蟆先生。

教师邀请学生即兴表演,PPT展示书中的对话内容。

蛤蟆说:“我感觉某人做的事让你很生气。”

苍鹭说:“哦,你觉得是某人决定了你的生气。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愤怒,选择悲伤。虽然这听上去不太可能,但你换一个角度想,有谁能进入到你的大脑里吗?别人或许会影响你,但最后都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蛤蟆嚷嚷道:“你是说痛苦和折磨都是我自找的?”

苍鹭说:“来换一种说法,用‘选择’这个词不太恰当。这些选择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当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某种感受的表现形式后,我们就会在相似情景下不经大脑思索,自动作出反应。比如,曾经在你手捧着气球的时候,气球在你手上爆炸了,这让你很是害怕。日后你再捧着气球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一种害怕的感受。”

教师:同学们怎么理解苍鹭说的这句话——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

学生1:谁也决定不了我们的情绪,是我们自己选择邀请什么样的“情绪信使”来到我们的心房。

学生2:情绪是一种本能,我们游戏时看到气球会害怕,是因为我们有保护自己的本能。

教师:“情绪信使”也许是受到了我们的邀请才来造访我们的。如果用0~10分表示,现在你对它的讨厌程度有几分?

学生3:原来是9分,现在是5分,我没有那么讨厌害怕了,也许“情绪信使”有话想对我们说。我们应该让它有表达的机会,也许是提醒,也许是警告。

3.听见“情绪信使”的声音

教师:情绪是一种本能和选择,“情绪信使”受邀而来。现在,我们请它到我们的心里来坐一坐。现在,再传一遍气球,这一轮,这颗气球更鼓了。这一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负面情绪的声音,将感受重点放在——当气球经过你手中的时候,它可能对你说些什么?你将用什么样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回应它?

学生闭上眼睛,在富有紧张感的音乐中再次传递气球,感受快爆炸的气球经过手中时的情绪状态。

学生小组讨论,并填写记录表(见表1)。

教师:当你静心倾听“情绪信使”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它长什么样?可能在提醒你什么?你采取的行动是什么?

学生1:当我静心倾听的时候,我感觉我的情绪是平静的,我觉得平静的情绪在告诉我,我已经没有第一轮时那么害怕了。我的想法是把它当成一个礼物。我采取的行动是抱住它一会儿,像和朋友在一起。

教师:我们如果静心感受,就能听到“情绪信使”的声音。

学生2:我睁开眼睛时,担心别人看到我害怕气球,我的心房是关着的。我闭上眼睛时,由于看不到别人,这时仿佛有一种安全感,我便打开“心门”,邀请“情绪信使”进来坐一坐,我才能静下来听一听它要跟我说什么。它在说——“害怕气球是很正常的。并且害怕会让你懂得保护自己。”

教师:你听到了“情绪信使”的话后,还会那么讨厌它吗?

学生2:不会了。就像老师说的那样,情绪是信使,它是来给我们传递信息的。

设计意图:通过《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苍鹭和蛤蟆先生的对话和“情绪信使”来访的沉浸式活动体验,引导学生明白情绪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选择。

三、“情绪信使”常相伴

PPT展示:每种情绪都有它的积极意义,负面情绪也一样。恐惧的作用是提醒我们附近可能有危险,让我们保护好自己。伤心的作用是提醒我们哪些人或事对我们是重要的。厌恶的作用是提醒我们远离那些不喜欢的人或事。

教师: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情绪的行为表达却有好坏之分。所以,我们需要留一点时间给“情绪信使”,听听它怎么说,以最优的方式积极应对。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对情绪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1:这节课让我认识了“情绪信使”这个朋友,以前它常常来找我,但我并没有做好迎接它的准备。我们可以真诚地对待“情绪信使”,与它友好相处。

学生2:不要害怕负面情绪的到来,每一种情绪都像是一个信使,来给我们捎信。我们要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师布置课后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最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完成活动记录表中相关内容的记录。

教师:看见情緒,觉察情绪,理解恐惧,让我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理解伤心,让我明白我在乎什么;理解厌恶,让我能拒绝自己不喜欢的。我的“情绪信使”,我已听到你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感悟与收获,引导学生理解情绪里蕴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每种情绪都是一种特殊语言,明白负面情绪也有积极意义。

【教学反思】

1.0版的心理辅导课关注每一节课“暖身、转换、工作和结束”四个阶段的相对完整性,着力于认知层面的探索,即注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关于情绪专题,1.0版的心理辅导课往往从认知层面引导学生感知与调适情绪。而这节课尝试呈现2.0版的心理健康课,即探索心理辅导课从“过脑”走向“过心”的转变,更加关注“此时此地”技术的应用。“此时此地”技术在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教师应用心理辅导技术达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情感层面的共振,即在团体动力的催化下,深化师生双边对课程核心内容的体验与感悟。“关系大于技术”,笔者在这节课中想要带领更多的学生开放自我,听见“情绪信使”的声音,就需要进一步营造更加真诚、信任、理解、安全、接纳、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沉浸式活动体验中,笔者运用“此时此地”的学生互动交流的内容与历程,协助学生自我发现。学生在能够觉察情绪和表达情绪时,便能够开始改变,达到助人自助的效果。

【点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要学会“正确面对厌学等负面情绪,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因此,在情绪调适专题里,首先学会体验和表达情绪是第一步,其次才是应对情绪。

1.心理辅导课的设计一定要“有理有据”。这是一节很有2.0版味道的情绪专题心理健康课。1.0版的心理辅导课关注规范的课是什么,着重于探索课的框架、模式、环节,而2.0版的心理辅导课注重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去设计课程,注重“此时此地”技术的应用。

2.2.0版的心理辅导课能充分体现“此时此地”技术。团体治疗理论认为,“此时此地”技术,即关注当下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当作重要的信息去解读,同时也让自己通过关注自己“此时此地”的感受,进一步觉察,从而把感受转化为促进个体改变的有益因素。授课教师运用“此时此地”技术,引导学生听见“情绪信使”的声音,做到了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所说的“在每一个当下的时刻,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全然地允许,全然地经历,全然地体验,全然地享受。”这便是言谈举止有理论支撑的心理健康教师正在做的事。

3.没有完美的课,我们一直走在心理健康课的优化之路上。如果授课教师在这节课的导入阶段,邀请学生帮忙吹气球,让全体学生见证气球9.9满的过程,体验气球快爆炸的紧张感,那么导入时的体验感和冲击力会更强,激发出的情绪也会更加强烈,“此时此地”技术的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点评嘉宾:程奇,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心理健康教研员)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课负面情绪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学习心理辅导课的设置与设计
高中人生规划教育与心理辅导课共通性的几点思考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