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研究

2023-05-26李海燕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旅融合服务创新公共图书馆

李海燕

摘 要:文旅融合后,公共图书馆和旅游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良好的共同发展态势,但是,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仍然存在不小的障碍,包括传统观念的制约、馆内机制的约束、运作协调不畅、供需匹配不佳等。在文旅融合深入推进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可谓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实践看,其所遇到的现实障碍有待于针对性解决,深化跨界融合,建立高效的文旅融合关系。

关键词:文旅融合;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23)04-0049-04

文旅融合并不是文化和旅游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实现“1+1>2”的最大化效应。虽然近年来文旅融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追捧,但二者的融合创新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更多的是叠加式融合,尚未探索出创新发展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公共图书馆承担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任,随着中央政策的推进,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方面进行了新的拓展,但其工作思路和发展模式却仍停留在原来的工作模式上,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多样化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探索创新服务路径,成为现阶段值得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1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資源及模式

1.1 文旅融合资源

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服务对象和服务任务,系统地规划、选择、收集和组织管理的文献资源,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过程中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在馆藏资源方面,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的藏书总量为76.03万册,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在馆藏特色资源方面,该馆在2006年成立了方志馆,收集地方志书、年鉴等相关青岛市的地情资料,以及全国各地的年鉴、文史书籍、志书,这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另一大特色。此外,该馆还通过传统文化体验室、国学经典阅览室、“图书馆+书院”、地方文献特藏室等方式,推出了“国学讲堂”“书院传文·畅享国学”等山东特色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受众参加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可以看出,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在馆藏数量、特色馆藏资源等方面都保存有高水平、可开发的基础资源,并积极对馆藏文献资源等进行资源评估,基于自身特色制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

在空间资源方面,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有两个区,东区和西区,分别是黄岛区珠江路1001号、文化路137号,总建筑面积11,941平方米,超大的馆内面积为文旅融合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图书馆所在的区域不仅有著名的4A级景区——亚洲第一滩金沙滩,还有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及相应的啤酒文化博物馆,拥有“海上西湖”和“青岛西花园”美誉的唐岛湾湿地公园以及青岛贝壳博物馆等,可以形成一体化游览模式。此外,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还通过“驿站”、流动图书服务点等方式,将图书馆送进了景区,在中电光谷青岛园区、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民宿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

在人力资源方面,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目前有在编人员21人,派遣人员14人,但从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看,其文旅融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相对欠缺,他们没有同时拥有图书馆学、营销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知识,专业水平有待加强。

在平台资源方面,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全馆实现了计算机流通管理,包括图书馆采编、流通、编目、参考咨询等都是网络化、自动化管理;建设了有独立域名的网站,开通了图书馆微信平台、微博数字化平台;通过Interlib图书管理系统链接新华书店;对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建设了地方文献数据库。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还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驻区高校图书馆组建了全区图书馆联盟。

1.2 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现阶段,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实施的文旅融合主要有阅读推广、产品供给、资源供给、信息服务这几种模式。在这几种模式中,阅读推广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模式则相对比较次要。

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将阅读活动推广到了景点、民宿等公共场所,同时还承办各类主题活动,采取“图书馆+景区”“图书馆+主题文化活动”等阅读推广模式,如:“青图驿站·人在旅图”流动图书服务点、书香满民宿等,在当地形成了集阅读、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图书馆+景区”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的品非遗、讲国学、传统文化体验等活动,形成了极具自身特色的“图书馆+主题活动”文旅融合模式。

文创产品是消费性产品,是表达创意、符号和生活的方式。青岛西海岸文旅部门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为游客提供研学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形成了产品供给模式。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拥有开展研学旅游的丰富馆藏资源,为研学产品提供了资源保障。但是,这种模式尚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在当下的环境形势下形成成熟的经验。

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空间资源,可以借鉴、探索资源供给新模式。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凭借其空间布局,为读者提供特色化的空间资源,成为网红打卡圣地。另外,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还有丰富的地方志资源,并通过地方志数据库的方式对受众免费提供数据。

通过信息加工的方式,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向旅游企业、游客提供信息挖掘、参考咨询、信息供给等服务,包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等,供用户免费使用。另外,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还通过Interlib、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方式,将文化和资源提供给企业,指导企业提升文旅效益,提高旅游品质。

上述几种模式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的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满足了用户的文化和休闲的需求,但从整体上看,仅靠以“图书馆+景区”“图书馆+主题活动”为主导的方式,并不能将文旅融合完全融入社会生活,公共图书馆还应积极探索产品供给、资源供给、信息服务等模式,进行多维度的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2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障碍

2.1 传统观念制约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之前,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的事情是各自独立的,虽然在不断的改革过程中二者都做出了一些改变,但由于长期受制于旧体制的影响,二者的结合相当生硬,文化部门主导的文化活动,旅游部门更多的是象征性地参与,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其功能定位主要是收藏、陈列文献资源等,因此其工作的重心在于“图书馆”,较少考虑“公共文化”中的文旅结合。随着文旅融合所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原则的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也逐渐转向了“以人为本”的服务中心理念。但是,在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时,图书馆员的工作方式、工作手段、工作态度等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2.2 馆内机制约束

在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以后,全国各地也开始了相关部门的合并改革。当前,相关部门的整合虽已完成,但在工作层面的融合推进却相对比较缓慢,在融合工作时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不高。从国家层面的机构设置看,公共服务司接手了旅游公共服务的工作,产业发展司负责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新型文旅产业的发展规划指导。虽然说文化和旅游的相关部门已经实现了名称上的合二为一,但在政策制定、工作安排上仍然是“分门别类”进行,没有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濡以沫状态。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在文旅融合后虽然也具备了旅游功能,但从网站页面布局、内部机构设置、图书馆业务范围、馆内人员结构、外宣内容等方面看,其功能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就导致了图书馆在面对旅游业务时表现为服务水平低下,业务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从目前看,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融合得比较好,这主要源于他们天生具备旅游功能,文化业务与旅游业务关系比较紧密。

2.3 运作协调不畅

目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及美术馆等均已经实行了法人治理结构,这意味着其职能转向了“服务型”,也是公共文化机构、政府、市场三者之间理顺关系的重要举措。公共图书馆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理事会建设,但改革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理事会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也没有掌握决策权,仅仅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在理事会中,仅有少部分人员结构是社会力量,难以达到优化公共图书馆运行机制的效果。在文旅融合工作中,由于社会力量少、参与度不高、馆内人员主观能动性欠缺等问题,理事会也没有发挥相应的协调作用。

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分为东区和西区两个馆,建筑面积和服务空间也在不断拓展,但相对而言却出现了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后,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的编制没有增加,人员构成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另外,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原本的重心在于文化功能,在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上显得“后天不足”,创新性发展力不从心。在人力资源结构方面,青岛西海岸新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多是业务型人才,缺乏协调管理能力,且该馆固有的性质决定了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偏高,老龄化现象比较明显,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存在滞后于时代潮流的问题。

2.4 供需匹配不佳

在文旅融合工作推进过程中,虽然国家要求“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但“社会生产”“社会供给”“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把握不好,使公共图书馆的文旅资源供需匹配度不高。同时,在旅游过程中,用户很少主动表达其文化诉求,而这才是公共图书馆文旅业务的核心,导致公共图书馆出现了服务供给单一化的问题,难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 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对策

3.1 强化宣传推广

作为文旅融合的重要推动者,公共图书馆如果延续以往的观念推进文旅融合项目,势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开拓思维,积极打破文化、旅游等行业之间的壁垒,为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寻找一条受众面广、流量大的发展路线。公共图书馆首先要深刻认识“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将“文旅融合”与图书馆的日常事务和服务功能相联系;其次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推广,形成社区、中小学校、旅游企业等传统推广方式与抖音、微信、微博、网站、电台等线上传播渠道相结合的综合化宣传推广模式;再次要通过品牌联盟的方式,实现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品牌的优势互补,如:通过与老字号品牌、新兴国潮品牌联名,实现受众的全方位覆盖,提升人们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关注度。

3.2 深化文旅合作

加快职能融合,深化文旅合作。首先,公共图书馆明确自身职责,即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包括文化层面和旅游层面,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以原始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础,增添旅游公共服务,这是文旅融合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公共圖书馆要打破行业边界,调整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如以政策文件的方式明确公共图书馆的旅游功能、明确馆内人员的文旅工作职责;再次,公共图书馆要配备相应的文旅人才,保障图书馆文旅工作的互通、连贯。

在职能融合的基础上,公共图书馆要为旅游业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加强文旅融合阅读推广,深化交流合作。在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下,公共图书馆可以向景点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咨询报告,帮助他们排除难题;与旅游景点合作,通过图书馆联盟将本地区的优秀旅游文化向外推广;与旅游业合作交流,依托当地旅游产业推进旅游规划与馆藏资源共享。

3.3 加快机制调整

在文旅融合趋势下,公共文化管理体质改革有利于公共图书馆的灵活发展。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助力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要加快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编制调整,让他们的工作有压力、有动力,通过招聘制度、考评制度、薪酬制度改革,实现“能者上”,而不是在内部进行人员的流动。其次要推动公共图书馆内部的部门调整,增设文旅部门,清理掉文化、旅游重合交叉的部分,通过归纳、合并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双重效益。再次要健全市场运行机制。虽然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质的,但文化事业和产业并不割裂。鉴于文化产业的薄弱现状,我国需要加大社会力量的参与力度,盘活市场竞争力,找准公共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最佳融合点,形成新业态和富含地方特色、文化价值的文旅产品,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3.4 创新融合模式

鉴于供需匹配不佳的现实,公共图书馆首先要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如文化地标模式、景区分馆模式、民宿书房模式、研学旅行模式、文创开发模式等。在这些模式中,各地均有相应的公共图书馆探索出了特色化发展道路。如:天津滨海图书馆坚持“全馆游”理念,拓展旅游新价值,使该馆成为网红打卡圣地。其次要加强数字化技术开发。虽然公共图书馆在技术开发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各地区、各级别的优秀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还需要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设进行串联,搭建种类多样、内容丰富、覆盖广泛的文旅产业网络,并通过“大智移云物”等技术的运用,让VR技术等新型信息技术增强人们的使用体验,突破常规的旅游模式,逐步提升文旅产业的游客参与度。

参考文献:

[1] 王辉.文旅融合图书馆创新发展探析:以滨海新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S1):108-110.

[2] 储节旺,夏莉.图书馆文旅融合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复印报刊资料·图书馆学情报学,2021(2):136-144.

[3] 廖明.基于用户体验的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维度及发展对策[J].图书与情报,2022(1):132-138.

[4] 冯继强,徐勇敏.5G+智慧文旅: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J].图书与情报,2020(4):79-83.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文旅融合服务创新公共图书馆
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产业发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型产品开发研究
“文旅融合”奏响“城乡大合唱”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