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尊崇工作法对散居退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防复发的研究〔1〕

2023-05-16马昌明蒋玉龙徐杨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5期
关键词:复发率症状疾病

马昌明,蒋玉龙,徐杨

(江西省荣军优抚医院,江西 南昌 330100)

精神分裂症(SZ)是慢性精神障碍疾病,病因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有关,自知力损害是核心症状,患者难以正确看待疾病,增加了复发风险[1]。目前,我国退伍军人数量较多,退役SZ患者数目不在少数,影响散居退役军人生存质量。据报道[2-3],首发SZ患者中,超过30%在出院后1年期间复发,病情加重,症状恶化,加重了家庭及社会负担。因此,预防复发是提高SZ患者治疗效果的重点。目前,药物是预防SZ复发的重要手段,虽然可控制患者症状,但并非病因治疗,患者复发率仍较高[4]。寻求其他有效的干预手段至关重要。我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尊崇工作法,内容主要包括“七个一”,旨在营造尊崇军人或退役军人的工作方法。本研究将“七个一”进行改良,旨在分析尊崇工作法对散居退役SZ患者复发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就诊的100 例散居退役SZ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 例。对照组年龄26~51 岁;病程<3年13 例,3~10年27 例,>10年10 例;单纯型28 例,偏执型22 例;初中11 例,高中或中专20 例,大专及以上19 例。观察组年龄27~52 岁;病程<3年15 例,3~10年26 例,>10年9 例;单纯型29 例,偏执型21 例;初中10 例,高中或中专22 例,大专及以上1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5],且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均为散居退役男性患者;年龄≤60周岁;阳性及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6]评分<70分;依从性好,可配合调查。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伴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重要脏器疾病者;伴严重躯体障碍性疾病者;对精神性药物依赖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奥氮平、利培酮等;给予患者家庭心理干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案等,共同讨论患者提出的问题,告知其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如何预防复发等;告知家属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及时调整沟通方式;分析患者日常生活及社交存在的问题,减少因疾病引起的不良情绪;对患者进行康复技能训练,教会其识别及监控疾病复发先兆表现,制订回归社会计划,学会与周围人正常交往。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尊崇工作法干预,内容主要包括“七个一”。第一,“一域一队伍”:以地域为单位,提供一个区域一个队伍,进行责任划分;第二,“一人一台账”:根据退役军人事务局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及资料,为散居退役SZ患者建立服务台账,需了解每位患者基础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家庭住址、退伍时间、身体情况、首发时间、用药情况、社会功能、经济状况等;第三,“一家一对接”:寻找对应志愿者,保持一个志愿者对接一家退役SZ患者家庭,主要负责定期电话随访、上门访视、心理咨询、病情记录等工作;第四,“一月一活动”。第五,“一月一堂课”:负责的志愿者团队每个月组织退役SZ患者学习与SZ疾病有关内容,如治疗及护理措施、预防复发等,及时纠正其错误认知,进行相应的精神疾病知识宣教,并展开家庭心理咨询,奖励自我管理能力较好的患者;以新颖的游戏形式、有奖竞答形式加深患者及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第六,“一季一走访”:每个季度对所负责的退役SZ患者进行上门访视工作,询问并解决患者平日遇到的主要问题,形成“移动式便捷门诊”;第七,“一年一评选”:每年组织评估,评估退役SZ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对于病情有风险者及时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12 个月。

1.4 评价指标

于干预前后,采用PANSS评估患者症状,包括阳性、阴性症状各7项内容,16项一般精神症状内容,另有3个补充条目,共33项,每个条目1~7分,总分33~231分,分数越高,症状越重。于干预前后,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7]评估患者社会功能,共计12个条目,每个条目为0~4分,总分48分,分数越高,社会功能越好。随访12个月,出现下述情况判定为复发:PANSS评分较基线值提高25%,或基线值≤40分时,12个月后总分提高10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症状程度

干预前,两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NSS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社会功能

干预前,两组SS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SPI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复发情况

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 论

SZ是慢性精神疾病,具有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等特征,临床治疗目标主要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社会功能及自知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7]。散居退役SZ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受到遗传、心理、行为及环境等因素影响,复发率较高,导致病情恶化。因此,SZ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复发。抗精神病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症状,但需长期服用足量药物才能降低复发率及再次住院率,且多数患者存在社会功能缺损,单独应用药物干预效果不理想[8]。SZ患者服药依从性不佳也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因素[9]。可见,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有效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表1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SSPI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复发率比较 单位:例(%)

心理社会干预是目前提高SZ患者社会功能的重要措施,可提高患者自知力,使其正确看待疾病,增强社会功能,对促进SZ患者回归社会有积极意义,但单独应用心理社会干预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康复技能训练可有效控制疾病,缓解阴性、阳性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社会功能。但上述常规干预措施应用后,SZ患者复发率仍较高,难以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尊崇工作法旨在落实“尊崇”,是营造尊崇退役军人氛围的工作方法,让退役军人满意。本研究旨在观察改良版“七个一”对SZ患者复发的影响。

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PI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随访12个月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尊崇工作法能够降低散居退役SZ患者复发率,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社会功能。分析原因为,本研究改良“七个一”中以地域作为单位,进行责任划分,更具规范性、责任性;“一人一台账”中根据提供的退役军人相关信息,搜集并整理SZ患者身体状况、首发年龄、用药情况、社会功能等,便于初步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和后期管理,有系统性;保持一个志愿者对接一家SZ家庭,负责随访、心理咨询等工作,可及时观察病情并解答患者疑惑,预防疾病加重;志愿者每个月组织一次学习活动,便于加深退役SZ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纠正错误认知,提高自知力,且开展家庭心理干预、制订奖励措施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症状,进而降低复发率。此外,每个季度对退役SZ患者进行走访,可解决患者日常遇到的问题,形成便捷门诊,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猜你喜欢

复发率症状疾病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