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密”探析“阳密乃固”的理论内涵及临床意义

2023-05-11牟远航陈谦峰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南昌33005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南昌330004

江西中医药 2023年11期
关键词:阴精周密通天

牟远航 陈谦峰 (.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 南昌 33005;. 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南昌 330004)

“阳密乃固”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古今注家对“密”字的见解不完全一致,在《内经》教材中也只有一种解释,并不完善,不能开阔学习者的视野。笔者查阅历代医家的注本和近年来有关文献,总结各家学说,探索其理论内涵,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1 理论内涵探析

1.1 密,闭密

吴崑在《黄帝内经吴注·卷一》中注:“阴阳之要,在于阳气闭密而不妄泄。”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中注:“阳为阴之卫,阴为阳之宅,必阳气闭密于外,无所妄耗。”滑寿在《读素问钞·卷下》中注:“阴阳交会之要,正在于阳气闭密而不妄泄耳。”此种观点代表了古代大多数医家的看法,比如《黄帝内经集注·卷一》中注:“盖阳密则邪不外淫。”李中梓在《内经知要·阴阳》中注:“阳密于外,则邪不能侵。”此类医家未对“密”作解释,但观其意旨,是想表达闭密之意。另还有将“密”作固密解释的,如张志聪在《金匮要略注·卷一》中注:“是以重腠理之固密,病则无由而入矣。”所想表达的含义与闭密一致,故不分类别述,统其一也[1]。

1.2 密,稠密

“密”在现代字典中的解释即为“稠,空隙小;致密,稠密。”如《增韵》释:“密,稠也,疏之对也。”所以从稠密立论,即阳气要旺盛充足,才能卫外,才能固守阴精[2]。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内经讲义》中校注“阴精与阳气协调的关键,是阳气致密保护于外,阴精才能固守于内”,意在强调阳气旺盛充足。

1.3 密,周密

《管子·内业》中释:“凡道必周密。”道即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故这里的周密也是指规律而讲,故从周密立论,即阳气要运行有规律﹑有条理,才能发挥它的卫外功能,才能固守阴精[3]。

1.4 密,同秘

此种观点认为“密”,同秘,是秘密﹑藏秘的意思。故从秘密﹑藏秘立论,阳密,即阳气秘藏于内,行使功能而不外露[4]。如高世栻在《素问直解·卷之一》中注“言阳虽卫外,复当藏密,乃能为阴之固也”,即是此意。

1.5 密,静也

《说文解字》云:“宓,安定,今作密。”又云:“密,山如堂者。”即形状像堂室的山,安安静静。《尔雅·释诂》言:“密,静也。”且《说文解字》和《尔雅·释诂》两书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相近,其义可考。故从“密﹑静也”立论,即说阳气要静谧平和,不虚不亢,安安静静,尽职尽责,才能发挥它的正常功能,才能卫外,才能固守阴精[5]。

1.6 个人观点

笔者比较遵从“密,静也”这种观点,但要注意的是,此处的静并非静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言:“阴静阳躁。”此所谓阳躁是相对于阴静而言,而这里所讲之阴静是相对于阳气亢盛妄动而言,故此处之静不是阴静的特性,而是阳气不虚不亢,平和安静。

《素问·生气通天论》强调了阳气的重要性,并讨论了由于种种原因而使阳气受伤的表现。其开篇就言“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此处苍天之气可以喻申为阳气,“净”通“静”,志意指精神活动,治指正常也。此句即言阳气清静﹑静谧,人的精神活动才能正常。故其开篇就在强调阳气需要静谧﹑安静,更有下文“清净则肉腠闭拒”,也是在说明此理。并且下文“阳气者,烦劳则张……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皆说明了阳气亢盛﹑妄动所致的病理变化。“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阐述了阴是藏精起亟,阳是卫外而固,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是阴精的功能表现。表明阳运动需要阴的供应,如果阳过于亢盛﹑妄动,不能安静,即“阳强不能密”,则阴就需要持续地为阳气提供物质基础,如此一来,阳必定固守不住阴,阴精就会耗竭,甚则被阳格于外,即“阴气乃绝”。所以阳气妄动亢盛,阴阳就不能各司其职,不能互相为用,必定会造成机体的病理变化,如下文言“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故“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的关键在于阳气的静谧﹑安静。再联系生活,以汽车运转作为类比,发动机(阳气)持续地运转没有停歇,燃油(阴精)要不停地去供应,这样不仅耗油(阴精),而且汽车零件(机体)也会损伤得更快。这都说明了阳气静谧﹑平和﹑不虚不亢的重要性。

从更大的范围考虑,“阳密乃固”语出《黄帝内经》,而该书是古代的医学经典,其中非常强调平和﹑节制﹑恬静的养生思想。《素问·上古天真论》是全书第一篇,对于养生治未病至关重要,读懂该篇便是开启《黄帝内经》整本书的钥匙[6]。其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在强调知晓养生之道的人,懂得生活要平和节制;而“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起居无节”,是在说明经常生活无节制﹑不安宁﹑放纵的人半百而衰。还有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皆是说明平和恬静的养生思想。故“密,静也”,强调阳气需要静谧﹑安静,符合《黄帝内经》的养生宗旨。

再回顾前述4 种观点:第一种“密”,闭密,此种观点其本意是指坚固关闭之义,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以及“阳密乃固”中“固”字相混淆。第二种“密”,稠密,此种观点是基于现代意义延伸,与古时“密”字义不符,用来解释阳气旺盛虽说有理,但实属强解。第三种“密”,周密,从“凡道必周密”解,强言道即周密,于理不通。第四种“密”,同秘,此种观点言阳气秘藏于内,行使功能而不外露,但“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本为卫外,固护周身,怎能言其秘藏于内[7]。并且这4 种观点与《素问·生气通天论》开篇“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不相符合,更与《黄帝内经》中平和﹑节制﹑安静的养生宗旨不相符合。

综上所述,密,静也,即阳气要静谧平和,不虚不亢,安安静静,尽职尽责,才能发挥它的正常功能,才能卫外﹑固守阴精,这更加符合《素问·生气通天论》全篇及《黄帝内经》全书的旨意。

2 临床意义辨析

举一临床案例说明:一青年男子,自述遗精3 个月,甚或睡即有遗,屡治罔效。为此以减少睡眠克制之,其苦万状。参考以往中医所开之方剂,大多是养阴固涩之剂,比如金锁固精丸之类,均为固涩防脱防遗之治法。观其外形,形体瘦弱,面色萎黄少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心悸汗出,心烦,不欲饮食,舌质淡胖苔少,脉来迟缓且虚浮。证属阳气妄动,气日以衰,阴乃不固,方用 《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全方: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6 g,大枣5 枚,甘草6 g,牡蛎20 g,龙骨20 g。3 剂后复诊,加玉屏风散与前方相合以益气固阳,接连服用数剂痊愈。

该患淫邪乱于心,相火动于下,即是阳气过于亢盛,持续的妄动,长此以往,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壮火散气”之旨,故阳气衰微不固,封藏之闭下降,不能固守阴精,稍微有一丝杂念引发则阴精外泄而出。本案由于阳气持续的妄动,阳气已衰,不能为阴之固,导致阴精持续外泄。故治法当以敛阴涩精﹑益气补阳为主,故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以桂枝汤调和阴阳,柯琴誉其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也如徐彬《金匮要略论注》云:“药用桂枝汤者,此汤,表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以龙骨﹑牡蛎敛阴涩精,复加玉屏风散益气固阳,以还阳气之静谧,使阴阳和调,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言:“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如此疾病得愈。

3 小结

从上述医案可以看出,阳气要保持静谧才是身体健康的关键,若阳气亢盛,妄动太过,不能保持静谧,不仅会使阳气本身衰微,还不能固守阴精,使阴精外泄而出。且从《素问·生气通天论》全文要义及《黄帝内经》本旨来讲,“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是要告诉我们,阴阳的关键在于要保持阳气的安宁静谧不妄动,才能正常行使其卫外功能,才能使阴精得以固守。因此,“阳密乃固”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要注意保持阳气的静谧,不能烦劳;要调节情志,使思想清净,更不能大怒;要适当运动,但不能超出身体的负荷;更不能熬夜,使阳在非其时而尽其职,让其不得静谧。

猜你喜欢

阴精周密通天
拔地通天
从阴精亏损论治老年病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当闺蜜变成姑嫂
从阴精亏损论治膝关节液不足*
通天之光路
天链一号,“链”通天地(上)
天链一号,“链”通天地(下)
照应周密,行文流畅
夏天的风秋天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