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练赛”视域下“3+”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2023-05-05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短绳动作技能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第四小学 沙 妮

体育教学应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以学定教、学科育人。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教会学生体育基本健康知识、基本的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为内容的“3+”教学形式,并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时有机结合这种教学形式,形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体育教师不仅要明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还需创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有效的组织形式开展教学与评价工作,不断促进学生运动技能以及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笔者以民间体育活动单元“跳绳”为例,着手研究“学练赛”视域下“3+”体育教学模式。

一、“3+”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从“教会学生基本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三个维度构建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体系,达成教学内容结构化,重构学生运动能力发展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这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学手段的运用、课堂结构化运动技能的学练赛设计等。

(一)“1”——基本健康知识

一分钟跳短绳是小学阶段体质测试必测项目,跳短绳是通过上肢有节奏地摇绳,腰腹发力,下肢协调配合来完成动作的,可以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且对于青少年儿童的骨骼、肌肉、心理发育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地改善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可以在制订跳绳大单元教学计划时设计一节室内理论课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视频、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跳短绳对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另外,也可以将对基本健康知识的学习渗透在每个课时的教学中,预设在本课学习中学生需要达成的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学会运用健康安全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1”——基本运动技能

基本运动技能即学生学会跳短绳的方法,发展灵敏素质和身体快速反应能力。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教授学生规范的摇绳方法,训练学生摇绳与脚下动作配合的协调性,指导其完成跳短绳的完整动作。在掌握动作方法后,学生能够通过重复性练习熟练掌握跳短绳的动作方法,提高跳短绳的运动能力,教师再系统地引导学生进行“学、练、赛”,努力提升学生跳短绳的专项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体能水平。

(三)“1”——专项运动技能

专项运动技能即在学会跳短绳运动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对抗练习、展示比赛等真实、复杂的运动情境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体能水平。短绳花样繁多,有并脚跳、踩水跳、双摇跳、双人跳、“8”字跳长绳、同步跳等,这些大大增加了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在练习时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克服困难突破自我,并通过自己的练习巩固技能。教师要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短绳擂台赛、市级绳毽锦标赛等活动,与家庭和社区体育多元联动,布置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体育家庭作业,让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刻苦练习,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3+”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健康知识贯穿,促使学生学会运动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开展教学,通过适宜的运动负荷与方法发展体能,让学生掌握并运用运动技能;还要通过课内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以及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等让学生获得运动技能的提升与进步,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熟练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在“跳短绳”单元学习前,教师就要设置前置性作业“跳绳对身体发展有什么好处?”,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初步了解跳短绳的锻炼价值。在单元计划制订中,第一课时安排健康理论课程,课中,教师带着学生学习跳短绳的健康知识,并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竞答交流课前查到的相关资料。

将第一学时设为健康理论课同样适用于任何一个单元教学。此外,在每个课时学习中或基本运动技能的学练过程中,体育教师都可以渗透健康理论学习,还可以教学生测量脉搏,让学生学会掌控自己的运动心率,合理运动,增强体能。

(二)重组学习模式,提升学练的准确度

在基本运动技能学习中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动作概念,获得一定的动作体验,形成一定的动作规格,不断提升跳短绳的动作技能。

“学”——通过课前的前置学习结合课中的问题情境,学生先自我解疑与尝试练习跳绳,教师结合学生练习中发现的情况讲解示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尝试练习,寻找跳绳的方法。“练”——课中将预设的技能学习目标在情境教学中逐一达成,通过主题式的情境创设,将跳短绳的动作技能与闯关、游戏、职业体验等巧妙结合,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赛”——在课堂中设置短绳擂台赛、组内挑战赛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树立运动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练赛内容分布见表1。

表1 学练赛内容分布表

(三)“运用+”组合,提升学练的实践性

“运用+”组合即让学生在项目情境或生活情境中进行学、练,进一步提升运用技术的能力,是在基本运动技能达成情况下进行的提升练习,是对动作技术的高阶段改进与提高。

“运用+”组合的大概念以规则组合、规则比赛为主,通过模拟真实比赛情境,检测学生运动技能的达成情况。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班级短绳擂台赛,让学生进行打擂,评出班级擂主;或者根据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不同项目的挑战,如“连续性挑战”,即规定时间内短绳不断,“一分钟谁跳得最多”或“谁的落地声音小”,从而分类别巩固学生动作技术,并使每个学生受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更高层次的挑战,如学校擂台赛、市级绳毽锦标赛等,发展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

三、“3+”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3+”教学模式的评价中,要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与运用,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发展性与引导性。

(一)项目过程性评价

从健康知识的掌握到运动技能的达成,评价是对学生学习阶段的总结与提升,反映学生单元学练阶段性成果。每个学生从学习的开始到结束都有一条完整的曲线图,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单元项目的特点与学习目标,设计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见表2),在每节课下课前让学生通过进行个体评价、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记录当堂课的学练状态。

表2 课堂表现评价表

项目过程性评价并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它还贯穿于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如大课间活动、家庭体育锻炼打卡等。全方位的评价能体现学生的差异性,也能更加公平地去评价学生。

(二)技能达成评价

动作技能达成最直接的表现是每年的体育健康测试结果,由统一的标准得出结果,有参考价值。但是技能的达成并不是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也不是动作技能完成得好,而是学生运动能力的综合表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制订符合学情特点的评价要求。

评价内容要包括体能情况、运动认知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它反映的是学生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运动能力是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载体,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菜单”选择测试内容,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增强自信心;“分层教学”则促进了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

(三)专项发展评价

学生发展要多元化,体育教学要通过“学会、勤练、常赛”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基本技术的学习,提升专项技能,学以致用,为学生建立专项特长奠定基础。

例如,安排课后赛,在单元教学结束后,设计单项目的班级擂台赛、挑战赛、积分赛、校级体育单项赛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动作技能水平选择参赛级别,分层进行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另外,对已熟练掌握短绳动作并通过校级比赛获得更高奖励积分的学生,择优选拔加入绳毽社团,进行专门性的训练,组织其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以赛促练,进一步提升其动作技能。

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要立足课堂,以教学实践为载体,创新教学模式,用心观察、静心思考、潜心研究,才能让学生的运动能力得以提升,更加充分地获得运动的乐趣,从而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短绳动作技能
活用短绳 激发课堂
劳动技能up up!
动作描写要具体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教学有招:探讨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实效 妙用短绳 有效增强学生下肢力量
教学有招:探讨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实效 妙用短绳发展上肢力量
教学有招:探讨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实效拓展短绳功能 发展柔韧素质
画唇技能轻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