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背景下思政教育改革策略探析

2023-05-03李昆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思政教育数字化

摘要: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向纵深发展。媒体融合与思政教育改革的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教育需求,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互动性。以往的思政课教学与数字技术融合仍然停留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讲授的低阶化应用层面,学生并没有感受到特别的新意,也没有显示出数字时代真正的优势。文章采用对比分析和概括总结的方法,分析媒体融合的特点及其对思政教育产生的影响,认为媒体融合可以有效推动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并为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立体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与此同时,媒体融合也给思政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针对机遇与挑战,文章从课前多元化教学资源整合、课上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课中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课后强化学生实践与体验四个方面提出思政教育改革的整体方案。通过分析,文章旨在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生动有趣、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并为数字时代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媒体融合;思政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206;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4-0179-0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在数字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媒体融合是数字时代的新趋势,它是不同传媒形式的相互融合和交叉,从而产生全新的传播方式和传媒形态。媒体融合给传统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探讨数字时代媒体融合与思政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旨在为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媒体平台的交叉、融合和整合日益加强,媒体融合已向纵深发展。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是指不同传媒形式的相互融合和交叉,从而产生全新的传播方式和传媒形态。融媒体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产物,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种理念[1]。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形态多种多样,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跨媒体整合

媒体之间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实现了内容、平台、技术的整合,例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传统媒体纷纷在网络上开展自己的业务,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信息。数字媒体技术可以使媒体内容在不同的平台上流通,例如,通过互联网,新闻报道可以在传统报纸和在线新闻网站上同时发表,以及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

(二)基于数字技术的媒体融合

数字技术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基础支撑,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媒体融合利用前沿的数字技术,将直播服务、视频制作、虚拟制作、大数据应用、沉浸式体验等功能融为一体,以虚拟技术应用和先进的硬件设施为依托,融合内容、技术、渠道、数据等要素,构建起新型融合传播体系。

(三)媒体交互融合

新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例如电视台和网站之间的互动直播,或者微博、微信上的互动传播等。媒体之间的交互变得更加容易,因为数字媒体可以集成互动功能,例如,在社交媒体上,通过评论、分享和点赞等操作可以与其他用户和内容产生交互。

数字媒体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广泛、便捷,新媒体具有庞大的信息容量,能够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2],同时也让传统的思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一)信息传递更加广泛和快速

传统媒体只能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向公众传递信息,而新媒体则可以通过各种数字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实现更快速、更直接、更灵活的信息传递。此外,数字媒体的互动性和多媒体性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思政教育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使思政教育的覆盖率和传递效率都得到极大提高。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还使信息的传递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形式,思政教育得以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各种媒体平台的整合和交叉,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融合,使信息的覆盖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二)思政教育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

不同学生的興趣、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各不相同,传统的思政教育难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而数字媒体则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和方式,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整合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通过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移动应用等数字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中培养自我认知、批判思维和领导能力等素质,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模糊的理论清晰化,从而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使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立体,最终为预期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3]。

(三)更能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跨媒体整合将不同媒体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整合,形成更加丰富、立体、多元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跨媒体整合使思政教育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跨媒体整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跨界融合和知识升华,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学科和知识领域,促进思维的跨越和拓展。例如,可以在思政教育中引入一些与文学、艺术、历史等相关的内容和案例,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因此,数字媒体在贴近学生需求和爱好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增强学习效果,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锐化的大环境下,无疑是使思政课课堂“活”起来的重要抓手[4]。

(四)加强了思政教育的评估和反馈

首先,数字媒体可以提供多种评估方式,如在线测试、在线问卷、电子档案等,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学习情况。同时,数字媒体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为精准、细致的评估数据,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实现实时反馈。数字媒体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时地获得反馈,从而及时纠正错误,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线测试可以让学生立即得到成绩和解答,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偏差,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支持个性化评估。例如,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记录进行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5]。第一,信息的多样化和快速传递容易导致信息的碎片化和浅层次化,使学生难以获取系统全面的思政教育内容。第二,数字媒体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也容易带来信息质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别是涉及政治、价值观等敏感领域,存在虚假信息和不当言论,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6]。教师需要加深对数字媒体的认识和理解,积极探索和实践数字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最终达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质量水平的目的[7]。

(一)注重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背景下,思政教育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整合。媒体融合使教育资源的形式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多元化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思政课上,可以通过播放精彩的思政视频、展示高质量的思政图片、播放优美的思政音乐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中学习思政知识。还可以引入MOOC等在线课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交互式教学。

多元化教学资源整合不仅能够增强教学效果,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总之,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给思政教育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注重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打造丰富的教学场景,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如视频课件、在线教学平台等,更好地组织和展示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也可以随时推送思政知识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及时准确地掌握更多的思政信息[8]。另外,通过“微课堂”“讲座+分享”等方式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同时,还可以运用AR、VR、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供更加真实的场景和体验,帮助学生将思政理论内化,推动课堂由“灌输式”向“启发式”转变[9],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喜欢的课程。

(三)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数字时代的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更需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提供了更多参与性强、直观性强的教学手段,既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10]。例如,通过社交媒体了解社会舆论和热点话题,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优秀的思想政治课程,通过数字图书馆和在线资源库获取各类资料等,这些都是数字时代提供给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在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下,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力量。

(四)强化学生实践与体验

以往思政课教学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仍然停留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讲授的低阶化应用层面[11],学生普遍缺乏人文关怀,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12]。数字时代的媒体融合则提供了更多参与性强、直观性强的教学手段,手机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资讯的最常用手段[13],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表言论、交流观点、分享体会,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将思政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4]。例如,通过社交媒体了解社会热点话题,创设知识情境,知识情境是知識产生与应用的背景和环境,揭示知识的情境可以深入理解、运用知识[15],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习优秀的思想政治课程,通过数字图书馆获取各类资料等,这些都是数字时代提供给学生的优质教育资源。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思政教育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带来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交流平台。数字时代思政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数字时代的思政教育要注重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多元评价,同时也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的教育需求。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拥抱新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让思政教育更加接地气、更加有温度。

参考文献:

[1] 顾伟黎.融媒体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0(9):85-88.

[2] 宋骅.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75.

[3] 刘爱梅.新媒体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31-32.

[4] 卓爱平.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5):76-80.

[5] 王颖.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路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7):160-161.

[6] 彭国柱.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长江丛刊,2017(23):192.

[7] 谢敏.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高教学刊,2020(18):167-170.

[8] 刘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38(5):70-74.

[9] 张乐,张云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8(1):36-38.

[10] 林宏,周传璘,李卫中,等.地方性工科院校传感器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7):231-232.

[11] 郭英.慕课与思政课教学“联姻”的前景[J].青年记者,2017(3):122-123.

[12] 马闯.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路径探究[J].长江丛刊,2017(31):234.

[13] 赵启迪.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0):57-58.

[14] 柴婉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公关世界,2021(18):119-120.

[15] 张善杰,陆亦恺,李慧,等.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竞争力构成要素与提升路径[J].图书情报工作,2018(21):87-95.

作者简介 李昆,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政府治理。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思政教育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数字化制胜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