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的影像呈现与传播分析

2023-05-03李宇诗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国际形象影像叙事

摘要:政党国际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形象宣传片是塑造国家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和输出政治文化价值的重要形式之一。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是我国宣传政党国际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和共产党故事的一次创新性尝试,一经发布就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文章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CPC》进行分析,着重关注其视觉、听觉和语言符号以及传播策略,旨在探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语境中,社会主义政党形象宣传的实现路径和传播策略优化。《CPC》选择具有普适性的视觉符号传播主体信息,并在拍摄、剪辑上运用多样的手法,增强影片的艺术效果。同时,通过听觉符号的运用强化了影片的感染力,视听符号的巧妙结合使得影片在影像呈现上兼具技术性和艺术性;影片从国外受众的语言习惯出发翻译语言符号,使其准确、地道,能够辅助受众理解;在传播策略上,影片展现了共产党以人民为主、关怀世界的形象定位,唤醒本民族认同的同时增强外国受众的认知,并且采取接轨国际的叙事方式,将宏大与微观叙事相结合,通过呈现典型人物的故事、广泛人物的形象,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闡释宏大的共产党形象主题,力图引起国内外受众的情感共鸣,大大增强了影片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影像;传播;叙事

中图分类号:G206;D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4-0048-03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于2022年10月19日发布,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走红。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的传播主张,可以说,《CPC》在现阶段契合了中国国际传播的要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精准的视听语言完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

(一)注重普适性的视觉呈现

“视觉符号是综合了多方面因素,包括被拍摄的主体、所处的环境场景、使用的拍摄手法、整体的画面风格以及后期进行的剪辑操作等而呈现出的画面形象”[2],受众无须进行深度思考即可通过画面呈现获取大量信息。因此视觉符号能够直接且有效地呈现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受众误解的可能和解码信息的成本,特别是在国际传播中,通过视觉符号的呈现能够更直观地塑造国际形象。对《CPC》视觉符号的分析,可以从拍摄手法、镜头呈现、剪辑技巧、镜头修辞等多个角度入手。

《CPC》运用了十分丰富的拍摄手法。从拍摄机位上看,既采用了大量的航拍展现瑰丽风光,为观众带来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视觉震撼,又采用了手持镜头,增强影片的纪实性。从镜头运动上看,既有固定镜头,又有运动镜头,使得画面动静兼备,增强观众的身临其境感。多样化的拍摄手法造就了《CPC》写实与美感兼具的画面风格。

景别是根据被摄物体在镜头中的范围大小来区别的画面表现形式,在影像呈现中往往通过不同景别的镜头来取得特定的艺术表达效果[3]。

《CPC》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和组合景别,让镜头语言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实现跨文化表达的目的。影片全长2分50秒,其中全景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景别,时长共47秒,约占全片的27.7%;其次则是特写,时长共36秒,约占全片的21.2%。

全景具有突出的内容中心和结构重点[4],影片采用大量全景镜头叙事,在有限的时间和镜头中呈现了更多信息。如1分24秒的镜头通过全景展现了少数民族人民骑马过河的完整动作,同时交代了人物身处的草原环境。特写镜头属于细节镜头,影片通过大量特写镜头对人、事物进行具体而细节的展示。如影片1分15秒到1分18秒的镜头中,通过黄旭华院士的面部特写镜头,将他坚毅的表情清晰展现给观众,使其人物形象更深入人心。此外,《CPC》适当选择大远景这种结构性镜头增加视觉感染力,在展现中国山水风光的同时营造了大气磅礴的氛围,为影片增添美感。

《CPC》的整体节奏错落有致,而这离不开强技巧性的剪辑手法。比如,影片开头多个“脚步”的特写镜头,45秒到54秒的多组“道路”镜头都运用了蒙太奇快切的剪辑手法,不仅使宣传片整体节奏紧凑,还得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传达出更多信息。影片协调不同的节奏,使影片形成高潮与低落的不同段落,让观众能够跟随着节奏发酵情感[5]。

上述拍摄手法、景别选择和剪辑技巧在跨文化传播中几乎不会受到文化、语言差异等障碍的影响,其艺术效果在不同文化群体中具有高度的普适性。而镜头呈现的画面可能会由于客观的文化差异出现意义无法共通的现象。

对此,拉斯韦尔曾提出,“在政治传播中,一种能够有效用于构建国家形象的方式就是将各种各样的现实符号化、概念化,将其转换成普通公众可以理解、认知、解释的现象”[6]。

《CPC》中多次呈现了具有普适性意义的符号,如在2分34秒到2分39秒呈现了多个不同人种、年龄、性别的人的“笑容”。表情是一种最具体、最确切的非语言符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使用近乎相同的表情来表达人类的主要情感和心理状态。使用多组“笑容”镜头,传达一种人类普遍认知的“幸福美满”的积极情绪,能够激发不同民族的情感共鸣。

根据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中国属于典型的高语境国家,讲究“意会”多于直接表达[7]。《CPC》在视觉呈现上采用了较多隐喻、象征的修辞手法,在叙事手法上整体呈现含蓄的高语境风格,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CPC》的艺术性。

(二)强化感染力的听觉呈现

声音是国际形象宣传片中重要的艺术元素与叙事元素[8],通过听觉语言的运用使得视听结合,更有利于搭建完整的叙事空间。《CPC》中的声音符号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旁白配音、背景音乐、人物画外音和音响。

“旁白解说具有人格形象。”[9]旁白配音选取沉稳厚实的男声,与影片的基调相符,并且能够构筑党庄严的形象。配音情感饱满,在不同段落使用不同的语气,使得影片层次分明,在层层递进的情感中带动受众情绪。

影片背景音乐采取了不同风格、节奏的音乐,搭配不同的视觉画面和旁白配音,具有多段体的特点,这不仅强化了镜头连接的流畅感,还营造出不同的情节氛围,将特定情绪传递给观众。如影片28秒到35秒处,通过使用空灵而恢宏的音乐,搭配语气沉稳的配音补充了视觉叙事,增强了战士牺牲的壮烈感,进一步增强叙事内容的感染力。

《CPC》中的人物画外音主要有两处。一处是56秒到1分18秒的人物举例叙事,通过人物亲自叙述来传达人物精神,增强叙事的真实性和说服力;另一处是2分25秒到2分41秒处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10],通过其沉稳、坚定的声音传达党的情怀,辅助塑造党的国际形象。

音响是影片中使用的各种声音效果,它的使用能使影片更加真实,为“不在场”的受众创造“在场”的感知[11]。如1分42秒使用风浪声的自然音响,声画同步带来身临其境感,即使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也能感知自然风貌,增强情感认同。

(三)辅助受众理解的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意义的重要载体,是人类传播的重要工具。《CPC》一共翻译成了12个语言版本,为该宣传片的跨文化传播提供意义交换的前提,大大降低了外国受众的理解成本。由于深层文化差异的存在,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大量语用差异,其交流的核心是寻找语言对等[12]。

如影片中“人民就是江山”的“江山”一词,属于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汉语特有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存在词汇空缺。因此在语言转化中只能换用为文化意义相近的词汇,在英语版本中翻译为“country(国家)”,与“江山”一词的涵义接近。

《CPC》的翻译整体上符合外国受众群体的语言习惯。以英语版本为例,汉语喜含蓄,而英语喜直白[13],《CPC》的翻译考虑到了这一文化差异。

如 56秒到1分钟处,张桂梅的画外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并没有按照汉语原文直译,而是翻译为“As long as I am alive, I will devote myself to teaching(只要我还活着,我将把自己奉献给教学)”,这样的翻译直接言明原文的言外之意,符合英语直白的表达习惯,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受众对张桂梅这个人物的陌生而产生的疑惑。除此之外,旁白配音在语音上做到准确而不偏颇,没有明显区分英式发音或美式发音,保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传播能够不受到语音障碍的干扰。

二、开放的传播策略助推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传播

(一)形象定位:人民为主与融入世界

《CPC》全片通过视听符号和文本共同刻画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形象。通过“我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文本,加以大量的人物镜头,传达出党“服务人民”的宗旨理念。此外,影片在融入世界话语方面也付出了努力——通过注入价值观,传达对他国人民的关怀,搭建“团结他者”的文化对话。影片的后半部分通过“我关心地球,关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愿意同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的文本,以及“冰川融化”等能够引起各国人民共鸣的世界性问题的画面,促进“共有观念”的形成。这体现了重视主体间性的“对话主义” 理念[14],与中国秉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符。关怀天下、团结共进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增强影片的共情力,弱化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定势和偏见,突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二)叙事方式:接轨国际与以小见大

根据沃尔特·费舍尔的论述,叙事具有普遍性,人的生存离不开叙事 [15]。由此可知,对于国际传播而言,叙事也是塑造政党国际形象的关键,《CPC》在叙事上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的突破。

《CPC》一改以往一味进行宏大叙事的宣传模式,而是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相结合。影片既展现了党和国家的整体形象,通过火箭发射等镜头呈现在党的引领下我国蓬勃发展的风貌,又从微观的视角切入,以具体个人的事迹增强影片的故事性。融合了微观视角的叙事主题,能够有效避免一味的宏大叙事引起受众反感等风险,不仅符合当下国际主流的影像叙事,也更贴合国际受众的观影习惯。

《CPC》通过呈现人物的形象和故事,以小见大折射背后的政党主题。在叙事人物的选择上兼具了典型和广泛,充分体现了叙事主体的多样性。影片中不仅列举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先锋党员张定宇等人的故事,还呈现了不同行业的中国人民,如医护人员、消防员、高空作业工人等,多面展现了各行各业的生活,同时也能够引起外国受众的情感共鸣。此外,影片融入不同身份的人群,包括男性、女性,儿童、青年、老年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等各种维度,传达了中国共产党达济天下的情怀,也确保了最大目标受众的认同。《CPC》的镜头中展现了大量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而正是这种选择使得影片具备接地气的真情表达,既增强了影片的说服力,又提高了影片的普适度。

三、结语

毋庸置疑,中国的国际形象传播依然受制于“西强东弱”的局面。目前,世界绝大部分的信息传播都由西方媒体掌控,因此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和传播缺乏主动权。《CPC》是主动展现政党形象、争取国际话语权的一次实践,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通过分析影片,能为我国未来的网宣片制作及国际形象传播提供借鉴。新媒体时代的“去权威性”对国际形象传播提出了更多挑战,总结已有实践的经验,有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为我国创造更有利的话语环境,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大,2022(21):6-21.

[2] 王晓培,杨奇光.视觉符号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运用:以《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和《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88-90.

[3] 沈紫嫣怡.浅谈镜头语言中景别的功能[J].西部广播电视,2019(9):81-82.

[4] 孙振虎,张悦.影像创作中景别的单独表意与组合叙事[J].新闻与写作,2020(7):109-112.

[5] 杨明.视频剪辑技巧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中国电视,2015(5):109-112.

[6] 张志安,唐嘉仪.符号互动视角下中国国际传播的障碍与优化策略[J].中国记者,2021(7):24-28.

[7] 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2.

[8] 张超.从“声音观”到“声景观”:电视城市形象广告声音创作路径研究[J].编辑之友,2022(5):60-64.

[9] 王冬冬.论上海城市形象片的去奇观化叙事[J].新闻大学,2014(1):70-75.

[10] 高金萍.论当下中国共产党形象提升路径[J].对外传播,2021(5):18-20.

[11] 路金辉.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声音景观:以2018年上合峰会青岛城市形象宣传片为例[J].青年记者,2020(11):61-62.

[12] 邱小丹.功能對等理论下城市外宣材料的英译策略:以外交部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国福州》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8):45-47.

[13] 彭永爱.外宣文本汉英公示语内涵解析及其翻译的度[J].海外英语,2019(11):155-156.

[14] 刘小燕,李静.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叙事的对话性与主体间性[J].当代传播,2023(1):53-58.

[15] 赵永华,孟林山.叙事范式理论视域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分析[J].对外传播,2018(8):43-45.

作者简介 李宇诗,研究方向:新闻学(财经新闻)。

猜你喜欢

国际形象影像叙事
冬奥会对我国国际形象价值的提升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现实主义影像剖析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中的隐喻探究
外媒“眼”中的中国及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以英国每日电讯报关于中国人在英消费报道为例
杭州国际形象的社交媒体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