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与感性:从大众心理学角度剖析虚假新闻

2023-05-03周彦宏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虚假新闻新闻生产新闻媒体

摘要:当今时代,媒体融合进程加快,智能技术不断革新,为包括新闻采集、新闻生产、新闻发布等在内的整套流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便利。同时,新媒体平台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在互联网上进行实时信息共享,使得互联网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信息获取也更具时效性。这大大满足了受众对新事物、新信息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一直困扰着新闻行业的虚假新闻层出不穷,不仅造成了财产损失,还侵害了受众知情权,影响了媒介公信力,扰乱了社会秩序。后真相时代的人们身处多种媒介裹挟之下,媒介从本质上建构了我们对所处世界的理解。当受众不得不直面问题的实质、选择自身的立场时,个体的认知失调就已形成。受众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沉默的螺旋”,由独立个体逐渐融入群体,被群体情绪所主导。加之受到网络环境的冲击,受众对事实本身的关注度日益降低,更多地认可和接受与自身认知情况相近的信息,注重情感的宣泄与表达,导致真假新闻辨识的难度越来越大。文章以2022年影响较大的三则互联网虚假新闻为例,从大众心理学角度进行剖析,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理性与感性因素,以期为新闻行业提出可供参照的建议。

关键词:新闻生产;新闻媒体;媒介平台;虚假新闻;大众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3-0035-04

一、引言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一直都在积极与虚假新闻进行斗争,但虚假新闻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是无法被完全遏止的。它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长期存在,其形态也会不断演进[1]。

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裂变式发展,虚假新闻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部分虚假新闻甚至出现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中。

谈起“虚假新闻”的定义,有研究认为,“虚假新闻是指精心策划、明知虚假而故意传播的信息[2]”。但笔者对这一点抱有异议,笔者更倾向于虚假新闻包含着“虚”和“假”两层内涵。“虚”指的是虚构、捏造、无中生有,而“假”则指残缺、偏离、片面报道所造成的新闻失实。由此可以窥见,并非所有虚假新闻的传播都是媒体明知故犯,很多时候媒体也难以完全确认信息的准确性。

《乌合之众》说,人一旦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因为人会不自觉地从群体中获取认同感,也更容易偏向契合自己价值观的信息[3]。再加上在当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过快,人无法完全正确而透彻地理解所有信息。新闻工作者也是人,撇开审核机制的疏漏与惩处政策的不力,即使人受到本身道德感约束且并非缺乏专业素养,仍有可能会犯错。特别是如今新闻的来源常常是普罗大众而非专业媒体,其可信度常常存疑[4]。而只要有一家主流媒体对虚假新闻进行宣传,就会有更多媒体跟风效仿,造成一发不可收的局面。

受众为什么甘愿传播虚假新闻?因为虚假新闻往往契合他们的心理,所以辟谣是“不被期望”的[5]。谁会希望被告知自身的想法是“假的”“不被认可的”呢?因此,受众接收和传播辟谣的激情远远没有对待虚假新闻那般高涨。

遍读虚假新闻的中外发展史,可以将虚假新闻的成因总结为以下几类:抢占先机,吸引眼球;利益之争,碾压对手;民心所向,追求娱乐等[6]。

制造虚假新闻者,渴慕虚假新闻带来的爆炸式影响能为自己带来切身利益[7];传播虚假新闻者,有意无意接受了与自身相似的价值观,并希望有更多人与自己持相同的意见,从而寻求被认同感[8];接收且愿意相信虚假新闻者,其心理获得的满足感远大于探究真相的需求。

很多时候,虚假新闻的制造者只是借着向大众宣传自身观点的宝贵机会进行倾诉或情感抒发,他们没有“自己正在制造虚假新闻”的明确意识,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是虚假新闻的受众,因为这就是他们想要看到的东西。可以说,虚假新闻的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多方共同催生的结果。而参与其中的群体各自沉浸在虚假新闻塑造的“拟态社会”之中,忘却了辩证思维与尊重事实的重要性[9]。

综上所述,虚假新闻与大众心理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笔者认为,在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各项议题中,虚假新闻往往更贴近普通群众的生活,也更容易将平凡民众卷入其中。

故从过往真实案例中吸取经验,正确认识与应对虚假新闻,并探究其与大众心理深层次的联系,是当下极其重要的命题。

二、案例分析

(一)北京打工寻子

1.事件概述

2022年1月,北京疫情期间,一条夫妻赴京打工寻子感染新冠的新聞引发了无数网友关注。当事人岳氏夫妻表示,其子岳某仝在山东威海失踪,当地警方出现推诿、不定位手机、不调监控、不查DNA、三个月才立案等情况,迫于无奈才至北京寻子。后威海公安发布通报,以上情况均为不实报道。而且,警方通报的案发时间与新闻报道中的时间也是不一致的。

2.事件评析

这则新闻是在原事实基础上进行捏造及添枝加叶形成的虚假新闻。

(1)事件梳理

岳氏夫妻之子岳某仝失踪为真,但早在2020年,威海警方便已为荣成市某水塘内的无名男尸做了DNA鉴定,确认其为失踪的岳某仝。事实证明,岳某仝虽为非自然死亡,但并非他杀,而是意外身故。到此,“岳某仝失踪案”本该告一段落,但夫妻二人无法接受现实,拒绝承认该遗体为岳某仝,欺骗自己儿子仍处于失踪状态,即默认儿子还活着。在面对不了骨肉离散的情况下,夫妻二人更愿意相信一种虚幻的信念。这种信念,促使夫妻二人多次来到上级部门提出寻人要求,在诉求始终无法被满足的情况下,于2022年1月毅然赴京打工寻子,不幸感染新冠,令这件事呈现于公众视野中。

(2)详细解读

从岳某夫妻从事的工作来看,二人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对现代医学的了解,因无法承受儿子逝世的巨大痛苦而选择不接受事实,乃人之常情。在2022年,那个凡是与疫情相关的信息都备受瞩目的时间段,一直默默过着底层小人物苦日子的夫妻二人第一次走入公众视野,第一次有了机会向外界倾诉寻找儿子的艰辛,由于缺乏媒介素养,再加上长期以来的自我欺骗,夫妻二人有意无意为自己的经历添枝加叶,提供部分不实信息。至此,或许夫妻二人的诉求早已不是寻找岳某仝,而是希望通过寻找儿子这种方式,证明岳某仝并未去世,以求得心理安慰;他们添枝加叶也并非为了炒作,而是想要抓住机会,向大众倾诉,以缓解寻子之苦。可以说,濒临崩溃的他们是极其需要这种热度的。

换一个角度可以发现,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始终是冷漠的,只关注所谓的真相,却忽视了对群众精神的慰藉。人不是机器,不是只要输入了理性的数据就能全盘接受,人是感性的动物,所以才会在感性的虚假新闻里寻找认同感。大众所寻求的理性,绝不是冷漠,而必须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

(3)反思

其一,相关部门工作要到位。在整个新闻事件中,威海公安机关并未失职,但确实缺乏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10]。虽然通报中提到,在夫妻二人拒绝承认遗体为其子之后,每每来到上级部门,公安机关都会对其解释安抚、耐心沟通,并在整件事情尘埃落定后联系各部门给予其关怀,但如果有关部门负责人能更早一些关注到夫妻二人的丧子之痛,给予其充分的关照与心理疏导,让其顺利走出失子阴霾,一切都会变得更简单。

其二,媒体发布新闻应核对事实。岳某夫妻并非专业媒体人,他们缺乏媒介素养可以理解,但媒体不经查证就发布带有“软文”色彩的新闻,不仅容易让当事地方政府以及媒体自身失去公信力,而且有故意煽动网友情绪之嫌。媒体应当自律,做好新闻的“把关人”,确保新闻准确,这才是增强大众安全感的正确方式。

其三,媒体应为大众树立正确认知。人们在判断新闻内容时,会以自身认知为标准。可见,因为该虚假新闻带上了“威海”这一明确标签,许多对威海抱有偏见、俗称“地域黑”的群体便立刻站出来指责威海政府不作为,振振有词仿佛亲眼所见。这说明人们时常受虚假信息的影响,从而丧失对现实的正确判断,轻易陷入虚假新闻的圈套,有意无意引发一场批判社会、释放压力的“狂欢”[11]。因此,媒体应正确引导舆论,为大众树立正确认知。

(二)美团骑手勒索事件

1.事件概述

2022年5月13日,上海一名博主阮一发长文称自己使用美团跑腿帮忙邮寄护照等文件,骑手不仅因电动车没电无法准时送达,还以暗示加价、撕毁文件等方式勒索、威胁,事后无法与该骑手取得联系。

5月14日,涉事骑手韩先生表示自己在当晚9点左右已将文件还给对方,并没有暗示加价、勒索。在交还文件时,甚至与其分享了一根香蕉。后阮一发文道歉。

2.事件评析

笔者认为,这是一则由于双方沟通不畅引起的添枝加叶型虚假新闻。

(1)事件梳理

上海疫情期间,快递难以寄出,博主阮一在美团跑腿委托韩先生将护照等文件送到普陀区某快递点进行邮寄。但中途韩先生因电动车没电无法赶上快递点最晚揽收时间,于是将订单取消。博主要求其将文件送回,并不打算给韩先生跑腿费。双方在沟通时产生矛盾,韩先生语气不太友善,称“如果是别的跑腿早把你文件撕了”“不可能让你不给我钱,我也是要吃饭的”,最终博主同意在韩先生将文件送回的前提下给他相应的报酬。当晚9:06,韩先生换电成功;9:40,两人在小区交接文件;9:53,博主拿着文件返回小区。事件看起来已圆满解决,然而当晚10点,博主却发文称自己被韩先生勒索了。

(2)详细解读

上海资深律师孙阳则表示,勒索是指采取恐吓、威胁的方法,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行为。从目前双方的描述来看,订单取消后,对来回的费用,博主与韩先生通过协商进行了解决,且该金额未超过原配送费用金额,这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与勒索行为存在本质区别。韩先生称,他并没有对博主进行任何威胁、勒索的行为,只是希望博主不再催促,并且向他支付相应的跑腿费。但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双方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都十分急切,所谓的“讲道理”在外人看来与吵架无异,很难被对方接受。原本可以轻易解决的小事在唇枪舌剑中演变成了一场纠纷,并且引发了后续不必要的麻烦。韩先生以为自己已经解决了问题,送给博主一根香蕉作为赔礼,却不承想博主仍气结于心,一怒之下发表博文,不顾自身较大的舆论影响力,片面放大自身感受,添油加醋,形成虚假新闻,引发网友热议,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

(3)反思

其一,关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大众心理健康。过去三年,受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相较从前都变得不自由起来,这也引发了社会层面的心理问题。原本简单的社交因在线上进行,容易词不达意,引发误会;又因为群众在疫情期间变得焦躁不安,自我保护意识过剩,过度揣测他人意图,从而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12]。虽然我国已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但相关部门今后在面对类似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关注居民的心理状况,增强民众的安全感,帮助民众缓解焦虑,从根本上避免上述事件再度发生。

其二,公众人物应自觉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在当今网络底层化趋势明显的态势下,微博博主们并非都是专业媒体人,但作为拥有大量粉丝的公众人物,在发表言论前,应反复斟酌自己的言论是否合适,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不考虑后果,引导粉丝对他人进行网暴的行为更不可取。一旦做出了错误的行为,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增加发布虚假言论的成本,才能减少类似的虚假新闻。

其三,服务行业的一些痼疾仍需解决。从认知的角度进行评判,为什么博主的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与“正义抨击”?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网友经历过被外卖员骂脏话、偷外卖、威胁甚至敲诈勒索等情况。再加上客户常常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认为服务人员拿了钱就理应让自己享受满分服务,这容易将服务人员物化,转而让后者不适,从而使服务人员与客户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敌对关系[13]。现实世界虽然复杂,但如果双方都能够平等相待,在发生意外情况时换位思考,或许就不必大费周章地上演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当然,这不仅需要服务人员与客户共同发力,也需要服务行业在培训过程中向员工传递正向理念。同时,媒体在进行舆论宣传时,对群众加以正向引导必不可少。

(三)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

1.事件概述

2022年5月24日,荔枝新闻发布称,专家不建议多用空气炸锅,视频中还有对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的电话采访。然而5月25日,朱毅却在微博发表声明,怒斥其为假新闻,自己从未接受过荔枝新聞的任何采访。不少网友表示:现在的新闻是都靠自己编了吗?

2.事件评析

这则新闻是典型的凭空捏造式虚假新闻。

(1)事件梳理

2022年5月24日,荔枝新闻官微发布微博,在当事人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为一段“不建议使用空气炸锅”电话采访音源标注了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的名字。许多网友转发,提醒亲友不要再使用空气炸锅,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不想最后竟是乌龙一场。

(2)简单评析

近年来,空气炸锅一直是颇受网友青睐的网红厨具,凭借其“健康、少油、方便”的特性备受青睐,在各大短视频平台的美食板块都能看到其身影。由于大部分媒体都在蹭空气炸锅的热度,荔枝新闻便采取了另辟蹊径的方式,先发制人地报道了空气炸锅的缺点。没有缺点,就创造缺点;没有专家发言不够权威,就创造专家发言。为了炒作,其在未经专家同意的情况下,伪造其发言,在利益的驱使下,利用公眾对健康的重视大肆造假,无视媒介伦理道德与法律素养,侵害了专家的名誉权与受众的知情权,极大地损害了媒体公信力。

(3)应当留下的反思

其一,媒介要自律。新闻媒体应当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严格实行“三审三校”制度[14],推行纠错更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能一味地追求热度,将不经核实的虚假新闻推送给群众[15],切记真实性高于一切。一旦发布虚假新闻,必须对涉事人员进行警告、通报批评、调离岗位等处罚,甚至列入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要知道,新闻媒体在大众眼中往往代表着权威,也是安心感的来源。如果此类事件频繁发生,大众会对媒体丧失信任,失去对社会的认同感,继而引发社会动乱、恐慌,后果不堪设想。

其二,必须尊重他人名誉权。荔枝新闻为了提升虚假新闻的可信度,侵犯专家名誉权,冒充其对空气炸锅进行点评,完全无视了新闻媒体的伦理道德与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规范。既然已经酿成大错,必须引以为戒,并在删除新闻、公开道歉后对专家进行赔偿。

其三,让正义感真正为正义存在。大众的正义感是高尚的,绝不能被玩弄。但凡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就会懂得人对任何事的忍耐都有限度。人民有正义感,社会才有正义感,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有希望。若虚假新闻消耗了这种宝贵的情感,长远来看,会对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一代新闻人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拥有为未来中国新闻行业掌舵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言以蔽之,以上三点都是在阐述一个观点: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我们要在感性的基础上理性思考、理性判断、理性选择。

三、结语

如果说虚假新闻是感性的,是受到情感驱使的,那么人们理想的新闻生产流程就是充满了理性思考的。然而,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仅仅要求理性是不够的,理性只是一个客观的要求。

面对虚假新闻,可以建立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媒体自律,承担好“把关人”的责任,推行纠错更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准确性高于一切;要求行业自律,行业管理机构、组织要发挥好行业管理的作用,督促媒体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并对发布虚假新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警示;运用区块链等大数据监控技术,对虚假新闻进行自动检测过滤;落实网络实名制等。这些都是有必要的理性措施,但也只是理性措施。

虚假新闻无法杜绝,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需要追本溯源,从感性的方面思考。而感性的因素在受众的身上作用最为明显。虽然无法让所有人都不生产虚假新闻,但可以遏制其传播,媒体及相关部门要尽可能地用实际行动增强大众对国家、政府及社会的认同感,增强大众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安全感,时刻关注大众身心健康与舆论导向,将其作为长期使命。笔者认为,这或许是减少虚假新闻传播的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 黄锐.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应对虚假新闻[J].传媒,2022(15):34-35.

[2] 董书华,王思文.虚假新闻泛滥的深层成因与治理[J].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3):1-2.

[3] 王婷.你被虚假新闻误导了吗[J].大众心理学,2022(6):35-41.

[4] 梁颖瑶.社交媒体:虚假新闻的麻烦制造者[J].新闻前哨,2022(14):52-53.

[5] 李艳红,刘佳诺.人们为什么相信假新闻:对“假新闻信念”的认知心理学解释[J].新闻界,2022(8):14-26.

[6] 骆正林.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的社会危害与治理路径[J].未来传播,2022,29(1):40-42.

[7] 龚胜佳,张琳琳,赵楷,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假新闻检测方法[J].计算机应用,2022,42(11):3458-3464.

[8] 刘刚.社交媒体的消极效应与虚假新闻分享行为的关联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13):94-100.

[9] 令倩.后真相时代受众辨识虚假新闻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声屏世界,2022(14):91-93.

[10] 黄耀明.失子之殇: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重建的本土化探索[J].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14(1):131-132.

[11] 朱家萱.网络传播时代的媒体地域偏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2-8.

[12] 焦隽.社会重大应激事件应对中大众心理变化及应对策略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2):69-72.

[13] 李猛.餐饮外卖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食品,2019(21):62-63.

[14] 崔庆喜.关键在于把“三审三校制”落到实处[J].中国出版,1995(11):16.

[15] 尹建红.自媒体时代我国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及管理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22(2):28-30.

作者简介 周彦宏,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虚假新闻新闻生产新闻媒体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网络新闻生产中的道德绑架现象与规避
媒体公信力建设“短板”探查及补长策略
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有了哪些改变
关于新闻造假现象的解读
新常态下的新闻媒体人
2014美国新闻媒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