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人民医院输血科的智慧

2023-04-24王斐玉

中国医院院长 2023年7期
关键词:血库科室抗体

文/本刊记者 王斐玉

对于医疗机构来讲,首先要明确谁是输血的责任主体。

急诊ICU 医生正在使用床旁血库系统。

申请单: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入院,拟行换瓣手术申请备血。

四川省人民医院输血科工作人员立即响应,展开工作。手术前,护士抽取患者静脉血样,交给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实验,发现意外抗体筛查阳性。该科工作人员按照常规抗体鉴定思路使用盐水介质法、经典抗人球蛋白方法等处理均无法确定抗体特异性,并且与同ABO血型的多名献血员交叉配血均不相合。

术前备血和手术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输血科临床小组迅速行动,调查患者及其家属病史。患者曾经于外院就诊,术前为纠正贫血输血2次,但第2次输血后立即出现了酱油色尿而未能进行手术。输血科根据实验结果初步判断为高频抗原抗体,并且溶血风险高。为避免患者再次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科工作人员积极联系上海市血液中心,其补充实验提示患者为K0表型并产生了抗Ku。国内有关K0的报道仅有5例,K0表型在日本人、白人及中国人中的概率大约是0.003%、0.004%、0.0028%,而抗Ku抗体是罕见的高频抗原抗体,能与除K0表型以外的红细胞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几乎不可能从成都市血液中心献血员库中找到完全相合的血液。

该科依据针对高频抗原抗体处理的工作流程立即启动了向中国稀有血型库求助的流程,可惜登记的2位K0献血员目前无法联系,同时积极与患者家属联系,进行家系调查寻找相合血液,发现患者弟弟同为K0表型,但其ABO血型不一致,无法完成互助献血,唯一可行术中血液回收是唯一可行解。输血科将以上情况反馈临床医师。

在输血科的建议下,临床医师给予升红细胞药物,采取了更为稳妥的手术方式,患者无术中血液回收禁忌证,在术中采取自体血回输方式成功完成了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住院期间,输血科工作人员到病房了解患者病史,向其发放了输血安全警示卡。

“输血”智慧

2018年,该院输血科主任袁红等一起前往胸外科为一患者发放了该院第一张“输血安全警示卡”。“输血安全警示卡”上标有患者血型,同种抗体信息,影响输血检测的用药信息以及曾发生过的输血不良反应及用血建议等信息。

“目前,大多数基层医院不能准确鉴定不规则抗体。”袁红告诉记者,发放此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患者在其他医院接受输血治疗时,此卡可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受血者输血相关的重要信息,避免因抗体减弱或基层医院输血科条件所限没有关注到相关抗体的影响而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经过数年的发放,也收到了基层医院和血站的积极反馈,通过卡片上输血安全信息的共享,帮助不少患者及时寻找到合适的血液。

一张小小的卡片,是输血科与患者、临床紧密联系的桥梁,不仅为患者输血提供了更为安全、精准的服务,也为其他基层医院提供了重要的输血信息。该举措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细节上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还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延展到外院,为患者的后续输血安全保驾护航。目前该院正在探索该项服务的网络化共享建设方案。

2022年10月,在输血科医师的培训指导下,该院急诊ICU医生使用床旁血库系统成功取出第一袋血液。床旁血库的应用,将血库前移至用血科室,取血时间缩短至数分钟,能够及时、快捷保障临床安全用血,为挽救生命赢取时间。对医护人员来说,既节约了宝贵的工作时间,又降低了工作强度。

“临床用血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对取发血过程要求高,《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必须由医护人员完成。”袁红说,随着医院诊治水平的提高,急危重症患者和三、四级手术比例升高,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紧急用血情况时有发生。一次临床用血需要经过临床申请、输血科配血、临床或手术室到输血科取血,最后完成对病人的输注。由于用血量大,ICU科室医生抱怨经常一晚上都忙于取血,根本干不了其他的事。输血科引进床旁血库,根据医院相关规范要求,科学设计业务流程,开发床旁血库管理系统,实现与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紧密结合,在全院5个病区投入使用,为患者服务、为临床减负,现ICU已经实现红细胞用血95%以上在科室内部取用,极大方便了临床科室,获得医护一致好评。

第一张输血安全警示卡。

该科十分重视制度和流程的规范。袁红带领管理团队全面研究了所有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指南,还有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其实施细则等,并充分结合临床输血工作特点及科室的管理经验,编写了《输血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范文》《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两部专著,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出版发行,被全国1000多家医疗机构参考使用,极大地推动了输血医学实验室和临床输血管理的规范化。另外,该科参编《基础输血学》《中华输血学》等专著10多部。

制度是严格的,但管理是人性化的。虽然该科已经对各类用血指征作出明确规定,但仍接受临床医生有自己的思考。袁红表示,当申请输血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不符合合理输血指征时,输血科研发的合理用血评估系统模块会及时提示临床医生填写其他需要输血的临床证据,充分尊重临床医生合理的治疗意见;并成立临床工作小组,积极、主动地对接临床医生进行合理用血沟通与指导。

“管理”智慧

“对于医疗机构来讲,首先我们要明确谁是责任主体。”袁红告诉记者,相关法规医疗机构要有明确的职能部门来负责输血管理。院领导和职能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输血管理的责任。

四川省人民医院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输血科,输血科协助医务部承担临床用血日常管理工作。该院的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除了总结工作以外,最主要的是总结和分析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意见。“即使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会含糊过去,每个问题都会进行充分讨论,作出决策,以会议纪要或文件的形式发布。”袁红说,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作用的充分发挥,使临床输血管理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科一直都欢迎各种形式的检查工作,他们可以从第三者的角度来帮医院发现之前被忽视的问题。”袁红说,不关注,不发现,不重视,问题就会一直存在,小毛病也会变成大问题。无论是实验室工作,还是临床输血管理,即使没有严重问题,也一定有改进空间,都需要积极寻找实现持续改进的机会。

1 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

2 袁红讲解临床输血相关知识。

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满意度调查表设置得也很有新意,不仅有临床对输血科的满意度调查,还有输血科工作人员对临床科室的满意度调查。袁红表示,双向的满意度调查对输血科的工作改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可以从中发现有些问题双方都不满意,反映出了输血工作流程的阻塞,这就为沟通提供了议题,为持续改进提供了方向。

袁红在输血科有4名工作人员考取了医师资格证时,就成立了临床用血工作小组,积极探索输血科从单纯实验技术科室转型实验、临床相结合的学科发展之路。袁红安排临床用血工作小组系统地学习临床知识,参与临床查房、临床会诊、临床病例的审阅监督。临床用血管理小组的成员既拥有实验室的技能,同时又拥有一定程度的临床知识,成为了输血科跟临床之间沟通的纽带。“在相互指导、相互学习、相互监督的过程当中,临床科室提出的一些建议对输血科工作流程的改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袁红说。

“普遍来讲,医疗机构输血科招人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专业发展的空间不大,收入也不高,而且最关键的是责任大,风险大。”袁红道,人才建设对科室的发展至关重要,输血科一定要积极招募临床医学方向的人才。

输血科高度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该科持续开展实习生、进修生和研究生等培养工作,与多家医疗机构签署结对帮扶协议。自身人才梯队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目前该科有一名临床医学博士,一名博士后,近10名医学或理学硕士,定期开展输血科“输血沙龙”活动,交流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该科室新申请成功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9人获取了执业医师资格,对自体输血、血液成分单采治疗等新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人才支持。

输血科不仅承担着自身人才培养的任务,还承担着全院医护人员临床用血的培训和考核。

“在大医院输血的风险有可能比小医院还大。因为大医院有太多的进修生、实习生、规培生、专培生,这一部分人员流转速度非常快。开展临床工作中,如果医院培训不到位,指导不到位,监管不到位,会大大增加输血风险。”袁红坦言。

因为医院职工人数过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能做到一次性全覆盖。针对这个问题,该科持续推动开展两级培训制度,先召集各临床科室主任、临床用血质控员、护士长等开展培训,并把相应的课件和考试题库都放在HIS系统里由各科室、各部门负责人对其部门员工展开有针对性的二级培训,必要时输血科会派专人参加临床科室的二级培训。

近年来,输血科作为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所在单位,建立了全省输血质量指标监控体系,在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新技术新项目应用,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临床沟通、交流、监管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袁红表示,接下来四川省人民医院输血科将以四川省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中心为平台,继续完善覆盖全省的临床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推广四川省人民医院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推动全省临床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推动新技术的应用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血库科室抗体
对脐血库“双重身份”的法律探析*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运血车血库气流组织与温度分布的仿真分析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抗BP5-KLH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前移血库规划与未来发展探讨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Galectin-7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