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流程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癌痛及应激反应的作用分析

2023-04-20王艳王隽

健康之家 2023年4期
关键词:应激反应癌痛

王艳 王隽

摘要:目的 研究规范化流程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癌痛及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医院治疗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规范化流程护理,比较观察两组癌痛情况及护理前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生存质量。结果 入院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爆发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及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规范化流程护理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中,可缓解癌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规范化流程护理;晚期肿瘤;癌痛;应激反应

临床发现,约有75%的癌症会引发癌痛癥状,尤其是中晚期肿瘤患者。癌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导致生存质量下降。因此,如何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癌痛程度、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临床关注的重点。规范化流程护理是一种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的科学、系统的干预模式,通过规范护理流程、服务,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有研究显示[1~3],规范化流程护理可减轻晚期肿瘤患者的癌痛程度,缓解心理应激反应,提高预后。故本文运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规范化流程护理对晚期肿瘤患者癌痛、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医院治疗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依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见表1。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病理检查确诊为肿瘤晚期;(2)年龄<80岁;(3)无法手术、放化疗者;(4)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2)肿瘤脑转移者;(3)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保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发放健康手册、心理疏导、临床用药指导、密切监控身体状况、饮食指导、按摩癌痛部位等。

研究组采取规范化流程护理,具体如下:

(1)成立规范化流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和护理人员组成,入组前进行晚期癌痛患者的护理内容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组。小组内结合病情状况、癌痛程度及止痛原则、心理状态及疾病知识掌握度、家庭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规范化流程护理方案。

(2)环境护理。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播放舒缓的音乐,增强患者的身心舒适度。

(3)强化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利用讲座、视频、公众号、健康手册、一对一口头宣教的方式,详细讲解晚期癌症的相关内容,包括癌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放化疗方法、化疗易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提高患者对晚期癌症、癌痛的正确认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时干预负面情绪,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4)癌痛护理。正确、全面评估癌痛状况,包括疼痛对日常生活、工作、情绪等生存质量的影响,运用转移注意力(舒适体位下,回忆过往自己有趣、幸福的事情;根据喜好,播放轻缓音乐、阅读幽默小说、观看喜剧电视)、放松疗法(闭目养神,放松全身,做深呼吸)、物理疗法(按摩内关及足三里穴位,65℃湿热毛巾热敷、冷毛巾冷敷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痉挛和组织缺氧)、服用止痛药物等方法缓解疼痛。依据三阶梯止痛原则,选择最佳止痛药物及用药途径,做好疼痛护理记录,观察疼痛缓解情况;告知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5)随访。出院时建立书面随访本,定期随访并记录,依据结果提出建议。

1.3 观察指标

(1)癌痛:通过入院疼痛评分、疼痛爆发时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3个方面评价。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估,以患者的主观感受作为评价标准,0分代表无疼痛,1~3分、4~6分、7~9分分别为轻、中、重度疼痛,10分表示疼痛无法忍受。

(2)心理应激反应: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价。各有2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1~4分,SAS、SDS量表分别以50分、53分作为分界。分数越高,不良情绪越严重。

(3)生存质量:运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QLQ-C30)[6]测定。包括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6个分量表,每个量表中都包含有30个条目,总分为0~100分。分数越高,情况越理想。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癌痛情况比较

研究组疼痛爆发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前后的QLQ-C30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QLQ-C30各分量表评分比较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QLQ-C30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有研究显示[7],约60%~90%的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问题,而晚期肿瘤患者的癌痛发生率明显高于早中期患者,且有10%的患者在死亡前仍受到癌痛的困扰。癌痛可对身体造成极大折磨,并使患者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导致睡眠质量差、食欲下降等,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甚至出现自杀等过激行为。因此,需采用合适的护理模式降低患者的癌痛程度,改善心理应激反应及生存质量。以往的常规护理较为单一,不太注重心理状态,护理效果有限。本文运用了回顾性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了规范化流程护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影响,为该类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参考。

晚期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强烈应激反应与疼痛程度呈正比,且会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中,以癌痛程度、心理应激反应及生存质量为观察指标,探讨了规范化流程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疼痛爆发时VAS评分,SAS、SDS及QLQ-C30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规范化流程护理的应用可缓解癌痛程度,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分析原因,规范化流程护理利用环境护理和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利用多种健康宣教方式增强患者的认知程度,提高护理依从性;癌痛护理利用了多种干预方式,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规范化流程护理应用于肿瘤晚期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红云.规范化流程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癌痛发生的干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8):79-80.

[2] 吴慧敏,张华荣.探讨规范化流程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癌痛发生的干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6):132.

[3] 刘萍,刘利,郑炜.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5):671-673.

[4] 唐贞贞,王曼曼,栗彦伟.疼痛与心理护理共同应用于晚期肿瘤癌痛患者的效果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2):185-189.

[5] 肖易,侯小华,高小荃.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S1):146-147.

[6] 万崇华,陈明清,张灿珍,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评介[J].实用肿瘤杂志,2005,20(4):353-355.

[7] 张松松,赵云娇,牛玉莹,等.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的规范化治疗疗效评估(附115例)[J].现代肿瘤医学,2019,27(17):3114-3117.

猜你喜欢

应激反应癌痛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及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手术应激反应的作用分析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