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十夜/第三夜》不同译本翻译批评赏析

2023-04-19王天妹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夏目漱石

摘 要:明治四十一年 (1908年) , 41岁的夏目漱石发表了短篇小说《梦十夜》。这篇小说标志着漱石的作品开始由初期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本文以《梦十夜/第三夜》为对象,选取三个中译本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描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翻译批评赏析。

关键词:夏目漱石;《梦十夜》;文学翻译;批评赏析

夏目漱石(1867-1916)被誉为日本的“国民作家”。《梦十夜》是他发表于明治四十一年四月的作品,由十个小故事构成,整篇文章氛围阴森恐怖。这部作品在夏目漱石文学创作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奠定了其后漱石长篇小说的基础。

一、文本介绍

在第三夜中,主人公“我”做了这样的梦, 背着眼睛不知因何而瞎的孩子, 虽双目失明但却一直指引着前方的道路, 更令人感到怪异和疑惑的是, 孩子的声音和语气方式如同成人一般, 不仅知道“我”的心思, 并且如镜子一般, 能照出 “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就这样, 在走到一棵杉树下时, “孩子”说在这里 “你杀死我的那一天, 就是一百年前的今天! ”然后就突然变得像地藏菩萨石像一样的沉重了。

刘宓庆认为,“在翻译活动的审美层次,译者首先要感受原作的美,就是审美,领悟原作的美学特征。”译者可以从这一共性出发,即透过原作品表现的形式因素,力求准确把握原作的美学特征与审美功能,采用相似的或相异的手段来再现原作美。漱石是日本文学届公认的“语言大师”,文笔俏丽典雅、技巧纯熟,同时举重若轻、言简意赅,极富美学体验,小说正是最能体现和实践其审美理想的舞台。本文选取《梦十夜/第三夜》的三个中译文为对象(译者分别为译者分别为李振声、吴鸿春、周若珍,下文分别简称为李译、吴译、周译),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描写两个方面入手,尝试分析比较不同译本对于原文风格和审美意识的还原。

二、案例分析

2.1人物形象塑造

人物是文学小说的灵魂, 阅读一本作品过后,读者印象最深的往往不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因此,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小说人物形象,使其跃然纸上,在译文读者的脑海里再造其意象,是小说翻译的重点之一。《第三夜》中一共出现了两个人物主人公“我”和举止怪异的瞎眼“孩子”。小说作者通常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来塑造人物,本小节重点分析比较《第三夜》中对人物称谓和人物间对话的描写,进行翻译批评赏析。

2.1.1人物称谓的翻译

【原文】「石が立ってるはずだがな」とが云った。/

【李译】“该有块石头竖在这里的。”说。

【吴译】“应该有个石柱竖在那儿吧。”说。

【周译】“这里应该有块石碑吧?”我背上的说。

“小僧”在文中反复出现,是主人公“我”对“孩子”的称呼之一。「小僧」在《国语大辞典》中有两个义项与原文语境有关:(一)小和尚。(二)对小孩的蔑称。李译本中使用的 “小家伙”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对小孩儿的称呼,含亲昵意”,翻译为“小家伙”不仅脱离了“小僧”的原义,也不符合主人公对“孩子”恐惧的心理。周译为“小鬼头”,“小鬼头”一词的本义是“对鬼的詈词”,后逐渐引申为“骂人的話,对小孩子亲昵或不客气的称呼”。吴译本中“小孩”一词不含说话人的感情色彩,没有“小鬼头”一词来的生动。此外,笔者认为也可以处理成“毛孩子”,指年幼无知的小孩,丰富文章用词,增加可阅读性。

2.1.2人物对话的翻译

【原文】あすこならばと考え出す途端に、背中で、

「ふふん」と云う声がした。

【李译】那倒是个好去处,我刚这么一寻思,背上就发出了一声冷笑。

【吴译】就扔在那里吧,我刚这么一想,背上就发出了“哼,哼”的冷笑声。

【周译】正当我心中浮现“那里或许是个适合的地方”的瞬间,背后传来一声:

“呵呵!”

此处最大的不同在于对拟声词“ふふん”的翻译上。据《大辞林》,“ふふん”有两个义项:(一)蔑视对方时发出的鼻音。(二)表示答应别人。根据上下文语境,这里显然应该取第一个意思,即“小孩”看破了“我”心中所想,并对“我”这种把戏表示了一种嘲笑。不仅如此,“ふふん”既是嘲讽又是暗示,“小孩”接着又说“御父さん、重いかい?(父亲,重吗)”,言外之意是马上要变重了,此处的对话正好与小说结尾“孩子”变成地藏石佛般相呼应。周译本中的“呵呵”多指不屑一顾地笑,没有“哼哼”更能体现出“孩子”的心态。李译本直接省去了“ふふん”的翻译,用名词“冷笑”加以代替,显然没有拟声词来的生动。另一方面,周译本的前半句“正当我心中浮现…的瞬间”过于拘泥原文句式,使译文显得冗长,未能体现出主人公快速变化的心理状态。因此从正确和生动两个方面来说,吴译本为最佳。

2.2环境描写

环境是小说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可以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暗示人物情感和心理活动。

【原文】左右は青田である。路は細い。

【李译】左右都是绿田。路很窄。

【吴译】路很窄,两边都是稻田。

【周译】我们走在一条羊肠小道,左右两侧是绿油油的稻田。

这段环境描写发生在故事开头,主人公“我”与这个举止怪异的“孩子”相遇不久。原文句式短小,排列紧凑。译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句式的把握。比较这三个译文可以发现,李译尊从了原文的语序,吴译和周译颠倒了语序,先写窄路,再说绿田。这种叙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中国读者由近及远的场景叙事方法。先看到眼下的路,在注意到路两旁的田地。但是周译和吴译最大不同在于,吴译的句式更加短小紧凑,周译本多了“羊肠小道”和“绿油油”两个修饰语,拉长了句式。从表达效果来看,句式长短可以表示不同的氛围和格调。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心理活动方式。其反映方式之一,就是句子的长短。在小说中,长句的使用一般用来表示舒缓的语势和缓慢的节奏,抒发细腻深厚的感情;而短句简洁明快、干净利索,适合用来描写紧张的气氛,或者抒发激越的情感。为接下来一切诡异情节的展开做铺垫,基于此,笔者认为周译本的加译并不合适,相反吴译本更贴合原作文体风格和思想感情。

【原文】左を見るとさっきの森が闇の影を、高い空から自分らの頭の上へ。

【李译】朝左边看去,前面丛林的深重阴影,正从高高的天空朝我们泼头倾泻下来。

【吴译】往左一看,刚才看到的那片树林的黑影好像高高地笼罩在我们的头上。

【周译】我往左一看,左前方的森林阴影正高高地压在我们头上。

从“译得对”的角度出发,三个译本对于原文的理解显然都是正确的。区别之处在于,周译本把“抛げかけていた”处理为“压在我们头上”。结合上下文来看,此时的“我”正听从“孩子”的命令,背着他往前走,“我”心里十分清楚“背着这么个孩子走下去,不知会出现什么情况”,此时“我”内心应该是极度不安的。“压”相比于“笼罩”更多了一层黑腾腾的森林阴影要掉下来的语感。渲染出当时环境的阴森压抑,侧面表现表现出了原文中“我”此时不安害怕的心里状况。翻译景色描写文段时,再现原作文学风格的同时,要尽可能展现原作的意境效果。

三、结语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译者限于不同的时代环境、以及自身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能力的把控,对同样原文的理解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不可避免地体现在其译文中。作为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慎之又慎,尽量减少个人因素对译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意图和风格,尽可能使译文读者获得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

參考文献:

【1】王向远.八十多年来中国对夏目漱石的翻译、评论和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4).

【2】朱晓丽.《梦十夜》第三夜与夏目漱石的中国观[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6.

【3】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 (修订本)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林少华.审美忠实与“捧金鱼”——我的翻译观和村上的翻译观[J].读书.2002(05):75

【5】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M].商务印书馆, 2003.

【6】侯明午,许金玲.论莫言小说长短句的选择和运用[J].语文学刊.2013(16):34-35.

【7】肖书文.夏目漱石《梦十夜》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08(10):59-64.

【8】吴鸿春.梦十夜之第三夜[J].世界文学,2011(06):23-26.

【9】李振声译.《梦十夜》[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周若珍译.《梦十夜》[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天妹,女(1998.07-)汉族,籍贯:江苏省南通市,硕士,专业:日语笔译。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夏目漱石
最厉害的本领
抓住对方的心
抓住对方的心
我是猫
夏目漱石生前去过的地方——跟着作家去旅行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