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信成长的力量:初中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路径探寻

2023-04-07王晓娜刘张霖

中小学管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思维品质

王晓娜 刘张霖

摘要成长型思维相信个体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帮助得以发展,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时期。基于发展情境理论,从塑造学生内在思维和提供外部环境支持两个视角,提出培养初中生成长型思维的具体路径。一方面,通过引导初中生管理固定型思维、制定具体学习目标、掌握科学学习策略和建设性应对失败,唤醒他们不断成长的内部动机;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成长型教师队伍、开设成长型思维主题课程和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打造立体化成长型学校环境,为初中生打好正向成长的底色。

关键词 成长型思维;思维品质;发展情境理论;目标管理;自我关怀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3)03-0050-03

注释:①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初中生涯教育的研究”(课题批准号:DHA18042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成长型思维以智力可塑为核心信念,关注能力的可锻造性、可发展性,相信个体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帮助得以发展,是一个人走向终身成长的重要心理基石。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发展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时期。然而事实上,我国初中生的成长型思维发展不容乐观,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存在大量空白。本文结合文献研究和对教育实践的观察思考,基于发展情境理论,以“个体-情境”关系作为基本分析单元,从塑造学生内在思维和提供外部环境支持两个视角探寻初中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的方法和路径。

1. 成长型思维是个体终身成长的心理基础

根据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个体会根据能力是固定实体还是可塑形态而形成一种个人理论,即固定型思维或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者认为人的智力水平不会随时间累积而增长,是与生俱来、恒久不变的;成长型思维则是一种以智力可塑为核心信念系统的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者相信能力可以通过持续努力、刻意练习、完善学习策略和寻求适当帮助得以提升。

成长型思维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超越现状、以无限可能性的视角观察和评估学生的成长型思考框架。同时,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无疑是唤醒学生希望、激活其成长的内部动机的科学路径,能够指引学生相信进步成功尽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之中,引领学生成为精神上的持续成长者,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 初中阶段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时期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个体在12岁左右(初中阶段)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是抽象思维及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阶段发展出来的复杂的元认知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从自我反思中获得新的更具有普遍意义的逻辑规则。因此,初中阶段是认知调节、问题解决等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是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时期。

此外,据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年的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初中生的成长型思维发展不容乐观,仅处于世界平均水平。初中是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成长对学生的整个生涯发展起奠基作用,同时日益增长的学习难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更需要成长型思维的融入和支撑。因此,探究初中生成长型思维培养策略具有迫切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环境因素需要通过人的内部因素作用于个体的行为。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这一时期学生需要付出大量努力进行自我监控、调节、反思,以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重重挑战和困难。因此,引导初中生认识并调控自身思维过程,唤醒其不断成长进步的动机和意识,是他们走向自主成长乃至终身成长的第一步。

1. 管理固定型思维,抵御消极思想干扰侵蚀

每个学生都是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综合体,学校要引导初中生采取一定的技巧和策略阻止脑海中的固定型思维发展蔓延。[1]首先,我们要引导初中生在学习、生活中以积极的语言模式进行自我对话,唤醒其自身的成长型思维。如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说“我做不到”,而要说“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初中生在内心出现固定型思维的声音时,做一个敏锐的“思维侦探”并予以回击,以此和消极的自我拉开一定距离,意识到自己不必认同这个内心出现的声音,从而让成长型思维“大展拳脚”。最后,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体验式策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识别固定型思维、激发成长型思维。例如:让学生通过创作短剧并进行角色扮演的方式亲身体会不同思维模式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用文字或图片描述固定型思维从而将其概念化,鼓励学生从成长型思维的角度给固定型思维写一封信,等等。

2. 制定具体学习目标,培养积极进取的成长心态

要让初中生能够真正以成长型思维来主导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需要引导他们从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入手,在设置、细化、接近目标的过程中涵养成长型思维。一是设置有效的学习目标。卡罗尔·德韦克将目标区分为表现目标和学习目标。研究发现,制定表现目标的学生一般注重分数、名次,将败绩视为个人固定的特质缺陷;而制定学习目标的学生拥有增强某种技术和能力的意愿,更倾向于用“进步”来衡量自己。因此我们要引导初中生在学习中秉持学习目标,努力习得自己“暂未获得”的能力。二是将长远目标分解为渐进式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初中生将一个大的远景目标拆分为若干个较小的、渐进式的、可执行的明确目标,以此启动学生的行动系统。三是做出目标承诺。我们可以指导初中生通过制定一个最渴望实现的具体目标、想象愿望实现后的最优结果、思考妨碍达成愿望的限制性因素、设想障碍会在何时何地出现且应如何应对四个步骤,制订“如果障碍X出现了,那么我就采取行动Y”的计划,从而为实现目标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2]

3. 掌握科学学习策略,内化成长型态度信念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初中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形成成长型的态度、思维和价值观。一是引导初中生了解大脑的学习机制,认识智力的可塑性。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主题视频等方式向初中生展示学习可以改变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结,让学生领悟到勤奋学习能够有效提升智力水平,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引导初中生运用反思与自我调节的元认知策略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对后续学习进行改进优化。研究发现,那些懂得在大脑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在克服新的学习挑战时具有更强的毅力与积极性。三是教师可以向初中生介绍多种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他们通过科学方法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帮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内化成长型思维的有关态度和信念。

4. 建设性应对失败,促进大脑快速学习成长

引导初中生积极应对失败,提高其心理韧性,也是发展初中生成长型思维的重要环节。一是正确认识失败,學会接纳失败。我们可以将伟大科学家等名人历经磨难的人生故事或关于失败的名人名言作为载体,引导初中生将成功人士承受的苦难与自己面临的挫折联系起来,让他们意识到失败不是羞耻而是获得成功的原材料,是学习旅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二是乐观面对挫折,聚焦问题解决。我们要引导初中生养成乐观的解释风格,即面对挫折和逆境,能够将其视为暂时的而非永久的(时间维度),能够聚焦到自身的某个短板而非泛化到对自己的价值批判(领域维度),能够进行客观的外部归因而非一味攻击自身能力(自身/他人维度)。此外,还可以利用成长式框架的积极语言模式强化初中生的乐观心态,鼓励其关注自身的优势与成长,聚焦于问题解决之道。三是挖掘资源优势,强化自我效能感。根据国际抗逆力研究计划IRRP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引导初中生通过“3I”策略挖掘自身内在力量和优势,包括通过“我有”(I have)挖掘自己的外在支持与资源,如求助亲友、师长等;通过“我是”(I am)发现个人的优势、特长、信念等内在力量;通过“我能”(I can)培养个体的人际交往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初中生过往的成功经验或他人的成功经验(即替代性成功经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强化其坚持学习、应对挑战的动机和动力。四是懂得关怀自我,坦然面对失败。教师要引导初中生直面失败,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予以理解和宽容,不忽视但也不对失败耿耿于怀。

在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同时,学校管理者还要基于初中生的学习认知特点,打造以学生为核心的立体化成长型学校环境,培育鼓励挑战、包容失败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打好正向成长的底色。

1. 建设成长型教师队伍

研究发现,持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教师在教学中会使学业暂时落后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很难提高,导致他们学习动机水平低下。教师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潜藏的价值观,教师是学生成长型思维形成的助力者、熏陶者。因此,教师自身要自觉内化智力可塑的价值理念,从话语、态度、行为中向初中生传递成长型价值观。学校要提供机会满足教师的自主成长和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做教育改革的参与者、推动者,引导教师加强对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以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保持对学生心理状态的深刻省察和对其成长讯息的敏锐捕捉。

2. 开设成长型思维主题课程

有研究者基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要求,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设计了新型成长型思维课程,包括“成长型思维”“自我管理”“学习资源”三大模块,涵盖大脑可塑性、时间管理、学业情绪管理、社会支持等 10个主题。[3]也有学者提出可以通过“互联网+脑科学”模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成长型思维干预课程,助力学生自主发展。

在实践中,学校可以探索在常态心理课程中加入成长型思维主题课程。其中,在课程目标上,主要聚焦于让学生增强自信、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可以细致梳理心理学和脑科学中有关成长型思维的理论和研究,将其有机融入教学的各个部分和环节;在课程实施上,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校外协同的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评价上,通过采用动态监控和追踪评估等方式,强化过程性教学反馈和学习评价,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积极归因。此外,学校还可以将成长型思维课程融入其他学科教学,或将其与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等有机结合,以及利用寒暑假开设成长型思维训练营等,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初中生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

3. 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张贴成长型思维主题海报、建立成长型激励机制等方式,打造一个支持初中生成长型思维蓬勃发展的学校环境。当学校每位教职工都相信通过付出努力、毅力和正确的教育策略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当学校充满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学生就会去追求更远大更崇高的志向,相信自己的未来充满各种可能性。

除了打造有形的成长型环境,学校更要凝练隐形的成长型文化,比如建设成长型课堂文化。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成败的回应方式是影响课堂氛围的关键因素,致力于构建成长型课堂的教师重视学习过程,会有意识地与学生谈论失败的价值,并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学校要倡导教师用积极的评价语言对待学生的错误,如“能力可以提升”“努力比天赋更重要”“错误是成长的基石”等。此外,学校还要深度创造学无止境的学校文化,拓宽“容错空间”,不用输赢成败定义学生,让校园成为一个能够激励学生承担风险、克服挑战而免于恐惧的地带。

参考文献:

[1] 安妮·布洛克,希瑟·亨得利.成长型思维训练:12个月改变学生思维模式指导手册[M].张婕,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187.

[2] 加布里埃尔·厄廷根.WOOP思维心理学:开启梦想与成功的秘密[M].吴果锦,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5.

[3] 梅海燕,金泠,张果,林丹华.基于脑科学的成长型思维培养: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J].中小学管理,2018(6):46-49.

(编辑 黄子珂)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思维品质
新常态下企业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目标利润导向下的基层采油单位绩效评价研究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企业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