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建强:为民解难践初心

2023-04-06陈利群陈芝颖责任编辑毛思洁

宁波通讯 2023年2期
关键词:慈溪市静心镇政府

文/陈利群 陈芝颖 责任编辑/毛思洁

(上图/孙丰立)陆建强(右)接待群众来访。

“信访干部对群众就是要有感情,要满怀深情去帮助他们,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这是慈溪市崇寿镇信访干部陆建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从1992年接触信访工作以来,陆建强一干就是三十年,从普通的司法助理员到信访办主任,他忠实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守“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推动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突出问题,累计接访群众1万余人次,办理信访事项1800余件,疑难信访办结率达100%。

作为一名信访干部,他常常提醒自己,面对群众的来访,要葆有“三心”——耐心、诚心、静心,用好“四宝”——进门递上“一杯茶”、劝解巧用“血压仪”、接访勤用“笔记本”、出门脚踩“老布鞋”,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把群众的心结一步一步打开。

陆建强

慈溪市崇寿镇信访干部。曾获得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浙江好人、浙江省“最美信访干部”、宁波市“信访好干部”等荣誉。

群众利益无小事他用耐心解决烦心事

在基层从事信访工作三十年,陆建强信奉只有达到“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境界,才能让自己冷静理智地做好调解工作。

面对群众来信、来电和来访,陆建强都静心倾听,甘当“出气筒”,以换位之心勉励自己,不敷衍、不推诿。“人不伤心不落泪,人不犯难谁信访?”陆建强说,拆迁、征地、企业改制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容易引发信访,群众说到气头上拍桌子、摔茶杯,恶语相向,是常有的事。

十多年前,六塘村村民老何第一次来找陆建强时,满口都是怨气:“我自己有三间房,我娘有两间,为啥不能按照五间补给我们?”老何说自己和母亲在同一个村,虽户口落在一起,但早已分开居住,村里拆迁,对他和母亲只按照三间进行补偿,是有意为难克扣他。

面对责问,陆建强没有生气,笑眯眯递上一杯热茶,一边倾听记录,一边在心里初步梳理对方诉求,还时不时给老何茶杯里添点热水。等老何说完,陆建强就笑着答道:“你就放心把问题交给我吧。”老何走后,陆建强马上整理资料,找部门了解情况。通过走访相关部门陆建强发现,老何反映的问题症结在于能否对其母亲的两间房进行确权。可这两间房房龄太老,资料难找,早期的记录又不够完备,核查起来十分麻烦。

起初,老何有误解,责怪陆建强不重视:“你这还不是拖延战术?”于是老何又多次去信访部门反映。为化解老何的不信任,陆建强总是“不经意间”路过他家,跟他唠唠家常,顺便说说调查工作进展。

那段时间,陆建强还经常往规划、档案、征迁办等部门跑,一遍遍翻材料,有时候一早过去,一查就是一整天,连中饭都来不及吃。后来,陆建强终于弄清楚了老何母亲房子的权属,他带着查到的资料和老何一起找到相关部门,为老何母亲争取到了两间房的拆迁补偿。

三十年来,陆建强始终保持着热情和朝气,穿着老布鞋为群众“跑跑跑”。陆建强说,做信访工作一定要熟悉情况,为了熟悉情况就要多跑、各处跑,自己多跑一趟,群众就能少焦心一点。

(图/慈溪市崇寿镇政府供图)2021年9月10日,第二届“最美信访干部”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陆建强获得提名奖。

倾听者、解释者、追踪者、反馈者——“分饰”四个角色,这成为陆建强工作的常态。三十年来,他认真办理每一件信访事项,掰开揉碎地把政策解释好,解释到位;对憋着气的群众,静心听对方发发牢骚、撒撒气,最大限度消除来访者的对抗心理;对诉求不合理但是生活又确实困难的群众,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扶解困,切实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凝心聚力干事业他用诚心架起连心桥

在崇寿镇政府信访办内,70多岁的老杨是常客,但凡有空,老杨总会来找陆建强聊聊家事。最多的一次,他带来了14个琐碎问题,从儿子所在企业倒闭到村里几户人家遇到土地纠纷,再到邻里矛盾,都一股脑地说给陆建强听。陆建强把这14个问题一五一十都记录在笔记本里,能解决的帮助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就劝一番、让他缓一缓。

“医院里的急诊室知道吧?那里接诊的多是起病急、病情重的患者。我们信访办呀就像个急诊室,来的都是心里搁着事儿的,多半还都是‘心病’。”在陆建强看来,他就是这里的“急诊医生”,“先把人安抚下来,等气氛缓和,让他把事儿说出来,把情绪倒出来,细细碎碎听他讲上一摞,这气儿就消了一半。接着就可以跟他分析问题,理顺环节,搞明白问题症结在哪里,再对症下药”。

这个“医生”还真有个血压计摆在办公桌的一角。“信访群众怒气冲冲上门来,我递上一杯热茶笑脸相迎,茶有点热你总得吹口气凉一凉吧?正应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先消了气才好说话嘛。说着说着又来气了,我就会半开玩笑说,怒气伤肝,血压升高,要不测个血压,平复了再接着讲啊?大家哈哈一笑,气氛就缓和了。”陆建强说道。

对每个来访者,陆建强都能耐心认真倾听,信访人基本情况、主要诉求、处理结果、落实情况等,他都清清楚楚地记在本子里。三十年来,他已记不清用掉了多少个笔记本,这些笔记本也成为陆建强信访工作最好的见证。

恪尽职守担使命他用静心做好暖心人

有一次,信访人反映问题说到一半,情绪特别激动,指着陆建强的鼻子破口大骂。等对方怒火慢慢平息,陆建强耐心地为他剖析问题症结和难点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陆建强一番话,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并对刚才言行表示歉意。“无端遭受谩骂,要说一点不气那不可能,但我明白,他发火其实不是冲我,我这里是‘情绪回收站’。”陆建强说。

(图/慈溪市崇寿镇政府供图)陆建强(右)向群众了解情况。

长期信访工作经历让陆建强总结出,其实95%的信访都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信访,而是群众不懂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不清楚职责分工,又或是一件事背后牵涉多个部门而不知道该通过哪个渠道表达诉求,只好来信访办寻求帮助。只有剩下那5%的信访事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信访事项。

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陆建强主动提议把镇政府一楼显眼处改造成集接待、约谈功能于一体的“老陆接待室”,积极参与制定并完善崇寿镇联合接访、月例会、信访听证等一系列制度。在他的推动下,镇里的“信访代办制”在慈溪市推广。如今,不仅许多做群众工作能力出色的代办员成了他的好帮手,他还从各村发展了一批民情专员,及时发现基层纠纷。这样一来,镇里有什么矛盾隐患,他都一清二楚。近两年,他建了多个信访工作微信群,一有空就把典型案例拿出来,给代办员“云讲课”。

一腔热血报桑梓,万家忧乐在心头。多年来,陆建强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被信访群众亲切地称为“老陆”。2022年5月,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召开,陆建强作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言,他围绕自己从事的基层信访工作,讲述这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和信访调解经验。“我讲完三十年的信访故事之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的内心十分激动。”陆建强说,信访工作是群众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自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凭着一份基层信访干部为民解难的初心,努力尽到责任,却得到如此多的共鸣和这么高的荣誉。今后他还将继续为信访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慈溪市静心镇政府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陈尚富诗歌欣赏
婉拒拾荒者“倾家荡产”式捐赠
浙江省慈溪市阳光实验学校
行走中的静心
慈溪市桥头镇森林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镇政府:拖欠赔偿失诚信
古灵精怪的他
镇政府欠债要还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