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新方向

2023-04-06

中学政史地 2023年3期
关键词:圈层生活化探究

姚 倩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

地理是高中阶段学生的必修科目,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教师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就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地理学习效率。联系生活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开展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笔者在本文从创设生活情境、设计生活问题、结合生活实际组织生活探究、优化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入手,分析开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开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价值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增加了学生地理学习的难度。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无法使学生掌握抽象的地理知识,同时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转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由此助力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抽象的地理知识。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历,而他们的生活经历与地理知识又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开展生活化地理教学,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分析、思考和探究地理知识,就能够降低地理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信心。传统的地理教学是教师直接灌输知识,枯燥乏味,而教师开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就会指导、引导和带领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就能活跃教学氛围。学生能够感受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就可以为提升地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打下基础。学生掌握了地理学习方法,就可以提高地理知识水平。教师长期开展多样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就可以为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开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实际生活与地理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把握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开展多样的地理生活化教学,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体验。教师在保障教学有效性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开展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就能够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认知水平,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学习地理知识,就能使学生直观理解地理知识,从而实现地理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且指导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学习地理,这样,就能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生活情境可以直观展示地理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从而降低学生的地理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开教学,以此降低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难度。在本课的教学中,圈层结构的认识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探究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圈层结构,这样就能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鸡蛋是存在圈层结构的,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鸡蛋的圈层结构,由此加深学生对地球圈层结构的理解。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上展示鸡蛋的图片,鼓励学生讲解和绘制鸡蛋的结构。然后,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讲解,且结合学生绘制的鸡蛋结构导出圈层结构。在学生了解圈层结构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物体是圈层结构的。在与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中,就可以引出地球的圈层结构,从而开展教学。教师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设计生活问题,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教师向学生灌输地理知识,会阻碍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才能避免传统教学的弊端。课堂问答可以使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可以设计生活化的地理问题,且运用问题组织多样的问答活动。这样,就能利用生活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时,教师就可以明确教学重点,并分析教学重点与生活的联系,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设计课堂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天气的变化与形成因素,教师需针对教学重点设计问题。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列表,并提问:你知道哪些天气?这些天气的特点是什么?以此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讲述天气以及各种天气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表格中,并指导学生完善表格。这时,教师就可以肯定学生对基础地理知识的掌握,并提问:多种天气的形成因素是什么?这就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且适时地加入讨论,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教师以此应用生活化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思考和答题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开展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地理知识解答生活问题。想要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答生活问题的意识。教师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需要分析与地理知识相关的问题,且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就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答生活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且丰富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答生活问题的经验,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人口空间变化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交流能力。教师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地理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提问:如何了解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空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人口空间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4.组织生活探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探究是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手段,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就可以提升地理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地理知识水平的提升。进行生活化探究可以降低地理探究的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信心。教师可以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联系地理知识组织生活探究活动,且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的步骤、方式。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同时,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教师可以激励学生探究实际生活中的水资源,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总结,由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教师为提升学生探究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展开生活探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直接设置生活化问题,并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提问:什么是水资源?人们是如何利用水资源的?如何才能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如何宣传合理利用水资源?学生只有联系生活展开合作探究,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牢固掌握教学内容,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教师指导学生展开生活化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探究地理知识的习惯。

5.优化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就能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多个方面入手,体现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扩大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

例如,在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丰富教学评价的主体、角度、内容和时机,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与针对性,从而就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明确合作探究任务后,教师可开展小组讨论,并观察学生的讨论态度。教师可以鼓励各组派出代表分享有效的探究方法。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合作氛围、探究能力等进行评价,就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积极完成探究任务。在结束合作探究后,教师可让各组展示探究成果,且激励学生评价小组成员的闪光点,同时,引导学生互相学习。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信心。

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以上述策略开展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可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地理知识的习惯。由此,就可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当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生活化教学是多样的,教师不断创新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就能够丰富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和在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的经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探究和应用地理知识的欲望。

猜你喜欢

圈层生活化探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