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沉默中等生”到“黑马尖子生”的突围之路:一项个案研究

2023-04-05勾馨悦叶桂斌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期班主任同学

●勾馨悦,叶桂斌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实现教育公平需教师秉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注含“弱势群体”在内的每位学生的发展。然而,教师多聚焦成绩较差的“学困生”、心理存在障碍的“问题学生”,常忽略同属“弱势群体”的“中等生”。他们既没有突出个性,又没有突出成绩;既不名列前茅,又不惹是生非;外表乖巧懂事,内心缺乏自信。他们是班级中“沉默的大多数”,虽普遍存在,却存在感低,游离于教师关注的边缘地带。

但并非所有中等生都一直默默无闻。M 同学是一名高中生。原本沉默内向的她,成绩处于中等偏后水平,是典型的“沉默的中等生”。她以年级第241 名的中考排名升入高中。饶有趣味的是,自高一起其成绩一路直升,仅一个多学期便升至年级第1。她还担任了学校国旗班班长、班级学习委员,获得了市级优秀学生荣誉,性格也自信开朗了许多。从默默无闻、成绩平平、性格内向的“中等生”,到成绩优异、自信阳光、全面发展的“尖子生”,是什么促成了她的转变?

二、研究方法

以往的研究较少关注中等生转化问题。即便部分研究者已然涉足这一领域,也多是应然的转化方法论证,少实然的转化经验分析,更少对真实案例的深描与阐释。然而,个案研究有其难以替代的优越性。它可以更全面地阐述复杂的现象[2]。“具有强烈的草根意识和人文关怀”[3],这与中等生转化这样极富实践价值的研究问题十分契合。为此,本研究选取M 这一典型个案,对其进行个案研究。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有三种。一是对M 以及其班主任、科任教师、国旗班负责教师、同学的开放式访谈,以期深度还原其蜕变历程、真实呈现其个性特质。二是进入现场时收集到的观察数据。研究者深入M 的学习环境中,对其日常学习生活展开为期两周的观察,以期验证并补充研究数据。三是M 以及其班主任提供的文字资料。研究者收集了其笔记、试卷、考试反思等,以期形成三角互证,核验数据真实性。基于这些数据,本研究还原了M 的蜕变历程,基于此探析其转化历程中的重要促成因素,进而对中等生转化工作提出现实对策。

三、个案呈现:M 同学的蜕变之路

(一)初露头角,得遇伯乐

初中时期M 总体上认真努力,但努力得不彻底,也缺乏高效学习方法。中考的失利和对初中学习生涯的反思让她坚定了高中阶段认真学习的信念。

“我那时也挺认真的,但算是假努力吧。错题本写得很漂亮,但我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到初三五六月份时,我开始真的想好好学习了,但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就立志升入高中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坚持下去。”——M 同学

M 性格内敛,沉稳安静,与教师的主动沟通不多,这致使其在过往的受教育经历中较难获得教师的关注。然而,升入高中后,她身上一些优秀的品质却吸引了高中班主任的注意。

“刚入学不久,我作为班主任,常去班里巡堂。我发现课间其他同学嬉戏打闹时,她也能安静地学习。每次考试后,别的同学都在焦躁地等待分数,无心学习,但她依然不受打扰,按照自己的节奏专注地进行试卷分析。她会把每一张试卷都整理得特别认真细致,分析每道题为什么错,细究每个知识点。虽然她当时成绩是中等偏后,但她的这些品质让我觉得她有提升空间。”——班主任

(二)惑而从师,成效初显

此时的M,依然坚持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学习,但效果欠佳。数学是她的弱项,成绩一直徘徊在及格线下。即便清楚劣势,她依然保守地对各科目平均发力,中规中矩地推进学习。与此同时,班主任也发现了其偏科问题。

“她语文和英语能力不错,文科不会带来太大困扰。我分析了她平时测验的成绩,发现她的数学很差。想要改善成绩,关键在于提升数学水平。”——班主任

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开始与M 沟通,为其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首先,班主任建议她调整学习策略,重新调配各科目学习时间。学习文科时加强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尽量规范其时间分配,如制定计划,晨读时间专门用于朗读文科课本,加深记忆的同时提升语感。整块时间则用于主攻理科科目。班主任鼓励其率先攻下最畏惧的科目,将重心放在数学上。

其次,班主任帮助M 调整了学习方法。他观察到其错题本内容杂乱,利用率低,建议其着重记录经典、易错题目。他又观察到其存在记忆力优势,所以要求其背下重点题目。如遇类似题目,会让其迅速翻开错题本找到原题,检查其对错题本的熟悉程度,以此提高利用率。

M 此前便有调整学习方法的意愿,但苦苦摸索仍毫无进展。如今班主任的帮助带来了希望。一段时间后,成效初显。调整前,其数学成绩常常低至50分。调整后,其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便升至92 分,12月月考时更是升至112 分。与此同时,其总成绩也迅速提升,期中考试时年级排名已升至第26 名。

(三)协同发力,厚积薄发

取得进步后,M 继续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向前。为提升效率,她还想进一步调整学习方法。班主任观察到她不排斥写作,建议其考试后撰写总结报告,分析不足,在下一阶段改正。而这成了其持续改进学习方法的敲门砖。

“英语平常重句式而疏于单词,这次考试写作文时脑子里蹦出了许多句型,奈何有些词翻译不出来。”——M 同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反思

“这几次分析总结中始终在反思英语学习。对比其他科,英语学习上缺少‘落实’与‘持续’,该花的时间‘节省’给了别的学科。现在我已经整理了部分英语单词,道阻且长,但在勤记勤背中还是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的。”——M 同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反思

因课内内容让其有些“吃不饱”,班主任又主动提供了个性化学习内容推荐及个别辅导。班主任搜集了一些数学试卷,让其自行制定计划完成,并为其评讲,以此帮助其巩固提升。M 很好地消化了额外任务,认真细致对待每道错题,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在M 和班主任的协同发力中,量变汇聚为质变。其成绩迅速上升,并在高一下学期实现了突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其数学成绩突破130 分。总成绩也在飞速提升。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时成绩已排至第26 名的她,在期末考试时直升至第2 名,更是在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中勇登榜首。所谓厚积薄发,M 的孜孜不倦、班主任的劳心劳力,终于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达到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效果。

(四)信心渐增,全面发展

成绩上升同时,M 的心态也在悄悄变化。从前不够自信的她,如今面对最畏惧的数学,也能保持自信从容。考试遇到难题时,她不会心态慌乱、怀疑自己,而是会心态平和地解决难题。

M 的蜕变并不限于学业成绩的单向发展,而是体现在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之中。

认真勤奋是她的优点,她将其几乎发挥到了极致。对待体育课她认真专注,这不仅让她在体育考试中获得满分,更是给了她强健的体魄,让她永葆精力充沛。劳动中她也一丝不苟,每次值日都尽力做好卫生工作。她还加入了学校国旗班。训练中,她勤奋刻苦的劲头引起了负责教师的注意。

“训练很辛苦,但她从不抱怨,总是一丝不苟地练习每个动作,百分百专注地参与每项训练。我经常看到别的同学休息时她还在踢正步。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后,我选择将国旗班班长的重任交付给她。”——国旗班负责教师

从前的M 内向沉默,不善交际。如今,很多同学遇到难题时会求助于她,她都耐心地一一解答。于此过程中,她越来越自信、开朗,人际交往能力也有所提升。

“我原来和她不太熟,后来看她成绩上来了,我有不会的题就去问她。她不会不耐烦,问特别简单的问题也讲。我就觉得她人挺好,慢慢就熟了。熟悉后我发现她比我想象的要开朗。”——同班同学S

高一下学期,学校评选市级优秀学生,全年级仅有一个名额。M 凭借各方面的优秀表现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荣誉。

四、历程探析:实现转变的促成要素

(一)内部条件——M 同学强大学习力的奠基

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须强调学生自身努力,而非教师所作所为。“许多人认为,到了学校,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了。这是对教育极大的误解。”[4]而在中等生转化案例中,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固然重要,但学生独特的个人特质才是根本要义。

M 蜕变的第一步是大幅提升学业成绩,这为其带来自信,又因同学向她请教问题而为其带来了更好的人际关系。因此若想探明其实现蜕变的内部要件,便要找到其获得高学业成就的内在原因。本研究认为,其获得高学业成就的内在原因是拥有强大的学习力。

“学习力”指“对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能量、品质、素质或能力”[5]。已有研究证明,学习力与学业成绩间存在正向影响作用[6][7][8]。盖伊·克莱斯顿(G.Claxton)提出“4R”结构,即学习力由顺应力、策应力、反思力和互惠力四个要素构成[9]。本研究中的M 便兼具这四个要素。

M 最突出的是强大的顺应力,它是指“能够保持耐性与专注精神,排除内外干扰,集中精力投入学习”的能力[10]。经观察,M 在课堂上永远认真专注,作业都会用心完成,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巩固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日复一日地坚持。这得益于其突出的学习顺应力。这种学习顺应力还被她潜移到其他方面,无论是学生工作、运动还是劳动她都用心对待、长期坚持。这让其能胜任各类任务,是其获得全方面发展的根本所在。

M 的学习力并非仅是顺应力的单项突出,而是四个要素的均衡发展。她能潜心思考钻研,积极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网络,获得学业成功,这些都体现出她拥有较强的策应力。她能在每次考试后主动总结反思,及时改正问题,不断改善方法,这说明她具有很强的反思力。她还具有很好的互惠力,愿意共享学习成果,帮助存在学业困难的同学,既能自主学习又能合作学习。正是这种全面又强大的学习力,使她拥有了推动自己发展的积极条件。

(二)外部因素——重要他人班主任的帮助

即便有内部条件的奠基,若仅依靠自己,蜕变必然缓慢且事倍功半。困局之中,重要他人班主任的出现,无疑是破局重要节点。

“重要他人”最初是社会学概念,后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往往指“对个人智力、语言及思维方式的发展和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父母、教师、受崇拜的人物及同辈群体等”[11]。本案例中班主任便作为重要他人,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班主任的参与促进了M 发展路径的转向。沿既有的发展路径向前,M 大概率会继续默默无闻,班主任的出现则改变了道路的方向。他敏锐捕捉到M 身上强大的学习力与潜力,主动与其沟通,帮助其调整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改进帮助M 快速实现学业突破,又为其带来自信与全面发展机会。如滚雪球一般,在班主任指导下获得的成绩提升成为M 实现转变的关键契机。

其次,班主任的付出加速了M 的蜕变进程。班主任为其收集整理学习资料,进行单独辅导。全情投入下,班主任的付出与M 的努力形成了合力。在协助其改进学习策略后,M 的发展路径已然转向。但若没有班主任的持续付出,转向后也不会一片坦途。可以说,班主任的付出极大地加速了这一进程。

五、现实观照:中等生转化的实践启示

(一)注重内在教育,重塑转化基础

作为中等生转化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力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蜕变。而学习力的培养则依靠内在教育。区别于仅重视学业成绩的“外在教育”,教育家马斯洛(Maslow A.H.)提出“内在教育”,即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人格与学习力才是根本,它们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综合素质,更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内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品质与学习力。

内在教育的要义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仅依靠他律难以长久保持耐性与毅力,学生须能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而这来源于强烈的内在动机。M 最初也难以专心学习。但她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后便形成了强烈的内在动机,养成较强的顺应力。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自我觉察,学校应通过多种教育形式辅助学生激发内在动机。

学校可以通过讲座、班会、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学生从而完成自我省察,发掘出自我的内在需求,找到发展目标。学校可以随之引导其思考如何达到目标,进而让其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为了提升成绩,更是为了全面发展以获得达到目标的途径。在解决了“为什么学习”问题后,内在动机自然萌发,学习力提升也便水到渠成。拥有内在动机的学生,学习和发展具备自组织性,会自主自觉提升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抓住自我发展机会。

(二)采取主动管理,抓住转化契机

中等生转化中,仅依靠学生自身还不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尚未达到成熟水平,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专业人员,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状态,主动发现转化契机,助力学生发展。

很多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倾向于被动管理,侧重出现问题后的应对,较少主动发现问题,沉默又乖巧的中等生便被忽略。但本案例中,班主任敏锐捕捉到一位中等生身上的潜力,主动探寻其成绩不佳的原因。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便应这样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此外,教师应意识到,学生性格内向或外向本无优劣之分,也不代表发展意愿强烈与否,性格内向的同学同样渴求发展机会。无论成绩高低,每一位学生都有教育价值和受教育权利,教师应给予其同等的关注与用心。

此外,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法指导。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深厚的经验积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也更容易因人而异地提出解决策略。教师在发现转化契机时,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推荐。教师是中等生转化中最有力的外部促成因素。新时代的教师更应主动担当起指导者和引路人角色,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学期班主任同学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夸夸我的班主任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