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放评价能量 激发生命活力
——乐山市外国语小学情境式综合评价改革探索

2023-04-05李文超周翌飞张立梁志雄陈兴中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乐山情境素养

■李文超,周翌飞,张立,梁志雄,陈兴中

学期末,乐山市外国语小学(以下简称“乐山外小”) 迎来又一轮情境式综合评价活动:“语文驿站”“数学小镇”“疯狂英语俱乐部”“快乐的音乐之旅”“荒野求生”“美术大冲关”“科学岛”“行雅小剧场”“信息世界”等,将所有的科目纳入了评价。学生分组结对,自主选择评价科目顺序,排号抽题,小组合作,个体表现,即兴作答,现场反馈。整个过程如同游戏闯关。

在乐山外小,这样的评价一年两次,开展了6 个年头,学校表示“有必要”,教师认为“很值得”,家长觉得“很特别”,学生感到“很有趣”,成为值得他们期待的节日。乐山外小的学生评价何以“易容变脸”?

一、改革推进:动力生成与评价问道

(一)改革动力生成

1.国家导向,外力驱动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交织为评价改革设下障碍。自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评价成为改革的重头戏,但种种复杂因素令改革步履维艰。评价在坚持公平上有所作为,但对维护教育生态平衡却力不从心,表现为:新课改针对应试教育采取较多变革举措,但招生考试制度变革未尽如人意,发展性评价没有很好落实。再有,新课程评价制度也不健全,新课程评价正处在两难的困境。一边是全新的课程评价理论,另一边是原有的现实存在的以选拔为宗旨的考试评价模式。这种情况导致教师教学紧盯考试分数,忽视学科素养培育;学生学习囿于书本,远离生活实际,甚至深陷题海,疲于应试。因此,近些年才有了评价改革的强力重启。代表国家意志的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旗帜鲜明地表达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破除“五唯”评价顽瘴痼疾势在必行,变革“唯分数”的质量评价迫在眉睫。国家导向激励全国各地中小学竞相行动,迈上改革之路。在改革的大潮中,乐山外小也承袭前有经验,持续探索前行,决心翻越学生学业评价改革这道坎。

2.文化感召,内力激发

乐山外小评价改革的动力生成,一方面源于国家导向, 另一方面有赖于学校文化的感召与给力。长期的办学实践与文化积淀,使学校提炼出“学广致远,行雅致美”的校训,并以“知学明礼”“好学友善”“乐学诚信”“善学通达”“广学仁爱”“博学志远”, 为1~6年级学生的发展搭建起走向“学广致远,行雅致美”境界的阶梯。反思现实,学业评价与“学广致远,行雅致美”的价值追求错位,给学生发展留下隐患,全体教师怀着育人价值失衡的歉疚感自加压力,以“素养”“情境”“综合”等为关键词,书写学生评价新页,探索革除目标窄化、内容单一、方式落后、促进不力的评价弊端,力树“学广致远,行雅致美”的学生发展新样态。

(二)评价问道寻策

小学生学科素养的情境式综合评价,是根据评价的目标诉求,设置丰富多样的评价内容,创设情趣化和挑战性并存的活动情境,对学生在一定学段内各学科学习所形成的知识、能力、经验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进行统整性、全面性、表现性、发展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契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所要求的对学生评价改革的精神,以此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持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 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性素质评价体系。

这种评价,注重对学生人格发展、学习水平、知识运用、情感态度、潜能优势的综合评价,因此实施起来难度大。为避免走着走着就偃旗息鼓,乐山外小广泛吸纳相关信息与经验,校本化地问道寻策,结构性布局,形成“路径规划—模式构建—工具开发”的评价改革行动路线,以可能的方式、可行的实践、可感的成效破解评价难题。

1.路径规划,知行并重

从知与行两方面系统规划改革路径。

一是增强认识,明确方向。研读《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等文件,在认识上达成“三个明确”,即明确学生学业评价改革须进行学生各阶段学习全过程的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横向评价;明确评价应致力于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明确评价应探索儿童乐于接受的集教育性、体验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评价方式。

二是课题引领,理性变革。在经历了改革初期的迷茫之后,学校意识到摸石头过河、投石问路已不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节奏, 须借助科研课题研究,融入理性、增强智性,“有想法”地推进改革实践。为此于2018年申请立项了省级课题“小学生学科素养的情境式综合评价实践研究”,评价改革自此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展开,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清晰把握发展学科素养的目标;科学制定情境式综合评价标准;合理构建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

三是过程开放,多方支持。开放评价现场,亮相评价改革的“公开课”,接受各方“评头品足”“说长道短”、改进建言;接待媒体采访,承办省级会议,对外交流经验,促进评价成果的总结推广与共享,在经验的输出与输入中增强评价改革信心与实践智慧。

四是机制驱动,有效变革。以三类机制驱动化解“拓荒式”评价之难。其一,研培机制问路,通过主题研讨、培训和评价操作的沙盘推演、模拟实施,解决改什么和怎么改的问题。其二,协同机制聚力,以评价实施方案促进协同作为,从评价分工、要求、准备、方式等方面列出清单,强化责任,增强合作力。其三,激励机制给力,以奖励条例促进教师真做、善做和做好评价;鼓励梳理、提炼、共享经验,征集和评选论文、随笔、案例,搭建成果展示平台,促教师见贤思齐、主动作为。

2.模式构建,突出“五性”

为保障情境式评价的稳妥进行和功能发挥,在探索中构建突出“五性”的评价模式。

情境创设,调动参与,突出趣味性。结合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教材“双基”要点,研制具有时代性、生活化、代入感、挑战性和令学生感兴趣的评价命题,创设富有情趣的评价活动空间与现场。

任务驱动,引导协作,突出自主性。让学生在评价中明确“共同的任务”,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即学生小组随机抽题后共同商议,组长对须合作完成的任务协调分工,组员各自带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应评准备,接受现场评价。

活动表现,强化实践,突出综合性。据测试科目要求和任务完成的需要,以相应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或进行肢体活动,评价学科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合作交往的情况。

状态观察,瞄准素养,突出目标性。据评价标准,戴素养的“有色眼镜”,对应性地观察分析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水平与关键能力的“落点”,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和发展引导。

关注过程,即时反馈,突出激励性。评价者据学科素养发展的要素,结合活动过程观察,对合作小组予以总评, 再分别对学生个体行为表现在现场点赞或提出希望,促学生明优势、增自信,知不足、思进取。

3.工具开发,科学实用

团队合作开发情境式综合评价工具。

素养观照,制定标准。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和学科素养要素,提取“素养”“综合”因子,分学科搭建评价指标框架,制定评价标准,确定学科素养外显行为的观察点,保证评价不走偏。

着眼综合,研制命题。命题采取课标、教材、生活、学情“四维观照”方式,强调必要性、专业性、综合性、趣味性。所有命题依据教材,紧扣现阶段学科素养;根据课程标准拟定学科评价目标;据本学科的多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 引导学生综合化表现;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促进乐于参与。命题精选情境话题,每一次每学科同一年级的命题均形成难度相当、内容有别的四份“套题”供学生抽取。

反馈留痕,设计量表。定制情境式综合评价反馈的《“学广行雅”学业质量报告单》。报告单分部颁课程、校本课程两大类,设置过程评价、情境表现评价、纸笔检测评价栏,各类评价结果均以等级呈现。同时设置学期荣誉、小组评价、教师评语栏。评价报告单的反馈留痕,“镜像” 式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改善自我。

二、实施路径:表现评价与纸笔检测

情境式综合评价的实施素养立意,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下接受人格发展、知识掌握、综合能力、潜能优势的评价,在活动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和反馈结果,从而体验、感知书本知识与生活及外部世界的紧密联系。情境式综合评价的具体实施,分别以动态表现性评价、静态纸笔检测的方式进行。两者同构,一脉相承地践行“评价即教育、评价即体验、评价即发展”的理念。

(一)动态表现评价

动态表现性的情境式综合评价,按学科分类设置趣味活动空间,将各门学科素养评价的现场合理分布在校园内的各个空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如游园似地穿梭其间,有序参与评价活动。

案例:四年级语文驿站——口语交际“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命题情境诱导:“在现代信息社会,很多的新闻让人感受到时代的脉搏。你们平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新闻的呢? 你对了解的新闻有什么看法呢?我们一起走进新闻发布会吧。”为此提供了材料以为作答所用。材料一: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简讯。材料二: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翟志刚、叶光富、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历经长达半年的太空“出差”,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后顺利回到祖国怀抱的新闻。

这样的命题,生活气息浓,时代特点强,价值导向明,接受评价时学生说得津津乐道,听得津津有味,临场生发出很多值得玩味的思考;这样的命题,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拓展认知、激发思维、活化知识、历练能力的“引擎”。

(二)静态纸笔检测

动态表现性的情境式综合评价带来静态纸笔检测的“连锁反应”。赋予“情境”主题的纸笔检测融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于一体,打开丰富的外部世界,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刷新了人们对试卷的认知。一次评价,五年级语文测试主命题是“嘉州美食游”。试题开篇提示:“今天就让我们在期末测试中去感受祖先的智慧、家庭的秘密、师徒的心诀、食客的领悟……”其中,阅读题选用材料是一位乐山学生写的《舌尖上的乐山》,而最后是关于美食记忆的作文,给予了同学们更多发挥空间。面对这份试卷,学生一脸惊讶:居然通篇都是乐山美食——跷脚牛肉、豆腐脑、麻辣烫……有的学生直呼:流着口水才能考完试! 乐山外小利用本土的美食名片做文章,引导学生感知饮食文化, 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生活化、个性化、创意性的文字表达。

期末语文试卷的焕然一新引起传媒关注,《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等媒体在新浪微博纷纷转发相关新闻。《成都商报》制作的视频新闻播放量超过了440 万次,新浪微博“语文试卷通篇美食”话题登上热搜,话题阅读量超过了6000 万次。

“打开一份试卷就是进入一种生活场景, 做一份试卷就是阅读一个故事、了解一种事物或一个人物。”主题性纸笔检测命题,关于传统的、现代的、未来的、人文的、艺术的、科学的主题激活了学生的生活记忆与想象,拓展了认知空间和思维疆域,为学生搭建起连接学习与生活、当下与未来的桥梁。

三、评价显效:师生发展与家长支持

乐山外小的学生评价究竟改变了什么?盘点评价功效,它一举多得地影响了“人”的发展:引导了学生学活、学广和学以致用;促进了教师会教、善教和过程优化;求得了家长的理解、认同和热情支持。

(一)学生发展举隅

乐山外小的学生评价改革对学生来说是生命活力的释放。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投入情感、开放思维,达成深度体验、真实发展。

1.走进生活,灵动发展

情境式综合评价开辟了“书本+课堂+生活”的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宽通道。初中老师普遍反映,从乐山外小毕业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多表现出有自信、思维灵活、善于联系生活、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学习问题等优势。情境式综合评价也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建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在“整理房间”的有关道德主题的评价中,学生通过整理“自己的”房间并表达感受和自评,发展了“看得见”却“不便评”的素养与能力。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现在“变了个人样”,不爱整洁的生活习惯得到很大改变,在家能主动整理房间且做起来有板有眼。

2.彰显优长,多样发展

四年级学生小刘对自己被妈妈安排学古筝总是敷衍,每次去培训班极不情愿。后来,妈妈向老师反映说现在送她去学古筝,却一反常态特别爽快地就去了,而且多次听到教古筝的老师夸她认真学、刻苦练。她妈妈想不通是什么原因让孩子转变那么大。班主任老师告诉她妈妈,三年级期末情境式综合评价后,一位学生跑过来说:“老师,老师,你晓不晓得小刘的古筝弹得好棒哦,音乐老师给了她5 个赞。”妈妈这才明白孩子对古筝学习不再排斥的原因。

3.发挥潜能,自信发展

情境式评价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塑造与原先“不一样”的学生。“大毛”一说到成绩脸上就晴转多云,但在一次情境式综合评价中却让本班老师大吃一惊,所有学科评价都是“A”! 刚开始,老师不相信,向学生了解,都说大毛在评价中确实表现非常好,老师都还表扬他了呢。在下一次评价时,老师特意跟踪了一阵大毛,发现他表现确实非常棒,比如在英语评价中,他的英语绝对不是最好的,但会配合组长建议组内人员分工,让每个人找到合适的角色,最后呈现出比较好的效果。

(二)教师发展管窥

乐山外小的学生评价改革对教师是全新塑造,促使教师站在儿童立场发展学科素养,关注与改进教学实践,给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由此成全学生而提升自己。

1.改变自我,知行合一

有怎样的学生评价就有怎样的教。基于学科素养的情境综合评价,倒逼老师们深研课标提出的培养目标, 把握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明晰本学段在知识与能力上要落实什么、学生要达到怎样的学习水平,并采取“教学内容结构化”“课堂学习活动化”的策略发展学科素养;在教学过程设计、效果追求和作业设计等方面都主动地往“素养”“综合”上靠。老师们对于究竟是让学生适应教学, 还是教学去适应学生的问题想得更清楚了,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绝不能用统一标准要求,并在教学中探索形成“改变自我、适应学生”“让学生发展成为自己所期待的样子”的解决方案。

2.克难攻坚,生成智慧

评价命题,对教师专业素养、课程理解、价值判断提出了高要求,历练了教师的专业功底,彰显了专业智慧和创新能力。面对高难度的评价命题,建立骨干教师命题示范制度。在命题“示范者”的带动下,老师们群策群力,不厌其烦地在命题形式与内容上一变再变,不断优化。命题不仅全面把握本年度教学内容, 还联系生活实际与社会实际寻找灵感,推出了适应生情、校情、地情和时情的高质量的情境式评价命题。纸笔检测命题也推陈出新,有老师的语文、数学检测卷成为“网红卷”。

3.提升认识,历练思想

情境式综合评价改革,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思想的修炼,亲近理论、崇尚思想的老师越来越多。老师们感悟教育真谛、内化教育理念,形成与先进教育思想一脉相承的认识和观点,增强了变单纯“育分”为全面“育人”的认识,增强了对“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观、质量观和评价观”的理解,认识到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儿童发展成为“完整的人”而非工具化的人、片面化的人,认识到教师的责任在于观照差异性,让儿童发现自我、看见成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老师们纷纷表达评价改革的感受、认识或观点,被采访者称为“有思想含金量的诉说”。

情境式综合评价改革,为老师们提升认识、历练思想,由骨干教师走向卓越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搭建了阶梯、铺设了道路,促进了教师高素质发展。

(三)家长支持掠影

乐山外小的学科素养情境式综合评价,冲击着家长“分数就是硬道理”的质量观,逐渐获得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1.现场观察,认同评价

开放现场让家长做“观察员”,促进了家长对评价育人价值内涵的理解。一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观摩数学情境式综合评价后发表感言:“今天的评价主题是‘美味的豆浆’,给学生布置了四项任务:①每位同学估取50 克的豆子,并称一称,将取出豆子的重量调整至刚好50 克;②数一数有多少颗豆子,大家豆子的数量是相同的吗? 为什么? ③每次做豆浆都需要我们去称豆子的重量或者数豆子的数量吗?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④估一估1 千克大概有多少颗豆子。我觉得这个评价真有意思,它以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操作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考查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看来,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还真不能只看一张考卷。”

2.增强认识,理解价值

小万的家长说:从评价现场的观摩中,我发现情境式评价至少具备这样五个特点。第一, 凝聚力——学生分小组随机抽取题目,然后一起商讨如何应对问题,商讨的过程各抒己见,有时也会有分歧,这时他们会少数服从多数,把最完美的结果呈现在老师面前。第二,灵活力——学生将一篇语文课外读物的内容灵活运用于生活中;将数学的搭配问题做了周密的部署;将大家见面时的问候、玩耍时的对话以英语的形式脱口而出。第三, 迁移力——科学测评中, 让学生区分毛线和塑料线,他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应该就是学于课本、用于实践吧。第四,创造力——学生将点、线、面三种不同的美术元素在一张白纸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看似枯燥的元素,在他们笔下却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第五,协同力——在体育测评中,需要两位同学相互配合来完成任务,虽然任务看似简单,但他们竭力配合,且配合得完美无瑕。

家长对于情境式综合评价的到位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

3.行为跟进,助力成长

小杜是乐山外小五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受这种新的评价模式,家长坚信,这样的评价一定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按评价导向创设“情境式”“综合性”的家教环境,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带领孩子背诵经典古诗文,录制名著推荐视频,写诗歌写小小说,探秘并介绍奇妙大自然……内容涉猎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刚上二年级的小毛的家长也经常在家给孩子布置“大任务”,而不是局限于关注孩子的书面作业,他说:“我们也学会了情境式评价,给孩子布置一个大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观察发现孩子的能力优势和不足,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

四、理性反思:回眸来路与前瞻新程

教育评价改革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乐山外小评价改革不是孤军作战,而是与众多改革主体同行。当下,改革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以后的路还很长,要持续前行、走向深入,须回眸来路,前瞻新程。

(一)回眸改革来路

乐山外小的学生评价改革顺利地走过六个年头,有赖于校本化地落实破解评价实践难题的五项举措。其一,以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的领会、学校文化理念的践行,解决改革方向不明、动力不足的问题,使评价改革走正道、迈开步;其二,以科研课题的方式推进评价,解决评价的理性不足、实践盲目的问题,使改革想得清、做得实;其三,以突出五性的评价模式构建与运行,解决情境式综合评价操作的随意性和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使评价遵规律、合目的;其四,以素养立意的评价标准、评价命题和评价报告单等工具开发,解决评价的专业性、目标性和促进性不强的问题,使评价有依据、更科学;其五,以开放评价现场,纳入家长观察,解决家长不理解的问题,使其能认同、愿配合。

针对实践化难的评价举措,为改革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到何种程度” 等认识与实践理清了思路,促进了评价实践优化和经验生成,使评价在持久性开展、常态化运行中走向样态重塑、亲和变脸,让考试有意思、有价值;使学生学科素养“可视”化,评价“可感”“可测”,学生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很多经历了十多次评价的六年级学生表示,我们快毕业了,对这样的评价真是恋恋不舍。学生对评价的感受, 坚定了乐山外小人的改革信念,激励了评价改革的价值追寻和延续教育守正的血脉,升温生命关爱的情怀,以应然之求、实然之举创新评价方式,释放评价能量,激发生命活力,引导儿童学习向情感、向方法、向生活、向世界敞开,进入生命自由舒展的成长“大空间”。

(二)前瞻改革新程

评价改革是公认的教育难题,面对它摇头容易点头难。乐山外小秉持“让核心素养发展在评价中真实发生”的理念,经历改革的试水热身、探索前行,推进于改革的动力生成与评价问道,落点于情境评价与纸笔检测, 显效于师生发展与家长支持。在评价向深处迈进中,乐山外小认识到,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网络新媒体的迅速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断改变,将使教育面临时代新要求、评价面临新挑战,还有诸多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审思当下,期许未来,前瞻新程,拟在后续改革中立足校本、师本、生本,在改革的有效“射程”之内找准靶点、聚焦问题,精准发力、突破障碍。一是因应课程实施综合化的时代走向,勇闯跨学科综合的实施与评价难关;二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解析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优化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把握学科素养发展梯度;三是关注和借鉴同行改革经验,改进实践,优化评价;四是深入推进评价,加强研究总结,提炼认识成果,积存思想资源,为评价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基层经验。

猜你喜欢

乐山情境素养
文化遗踪——峨眉山—乐山大佛
不同情境中的水
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介绍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食在四川,味在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