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爱的老师,请听听我的心里话

2023-04-05莫源秋骆艳朱婧绮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铃铛师幼唱歌

莫源秋 骆艳 朱婧绮 |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师幼互动直接关系到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质量,因此,师幼互动离不开孩子的视角。我曾和学生带着“你为什么来幼儿园?”“你喜欢幼儿园的哪些活动?”“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位老师?”等问题对400多位幼儿进行调查。调查中,我们听到了幼儿的心声,了解到怎样的师幼互动是幼儿所期待的。这也是幼儿教师追随幼儿脚步、改善师幼互动行为的方向。

老师,请多给我一些爱和关注。

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喜欢教师,因为教师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能给予他们适当的爱和关注。例如,一些幼儿说,他们喜欢某某老师是因为:“我住院时,她去看我。”“她打电话叫妈妈来接我。”“她帮我梳头编辫子。”“她经常对我笑,还弯下腰跟我说话。”其实,教师的这些行为,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但它们在幼儿眼里都是教师对他们的爱和关注。这些爱与关注,不仅使教师成为幼儿喜欢的老师,还使幼儿园成为幼儿向往的地方。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通过各种幼儿能明白的方式向幼儿表示对他们的爱与关注,哪怕只是微笑地看他一眼、关切地对他说上一句话或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这些爱与关注的表示,可以使幼儿高兴一天甚至几天。

老师,请多和我玩游戏。

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可以为幼儿增加游戏的乐趣,同时,也为幼儿了解教师、缩短与教师的心理距离提供机会,进而形成良性师幼互动循环。比如,有的幼儿说:“我喜欢‘围大圈’游戏,因为可以和老师手拉手。”有的幼儿说:“我喜欢‘老鹰抓小鸡’游戏,因为老师可以和大家一起玩。”还有的幼儿说:“我喜欢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因为可以让老师扮演老狼实施追捕。”

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幼儿游戏时总是扮演旁观者的角色,比如坐在旁边观看幼儿游戏。有的则干脆连看都不看,幼儿游戏时,自己到外面去和其他老师聊天,还美其名曰:“让孩子自主游戏”。他们认为,幼儿园的游戏是幼儿的事,而非成人的事。那些游戏幼儿玩得津津有味,但它们对成人而言则是毫无吸引力的,也就是说,他们觉得教师不可能从幼儿园的游戏里得到直接的乐趣,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参与会给幼儿带来乐趣。

由此看来,教师的观念需要改变。我们应该以一颗不泯的童心,用各种适宜的方式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甚至还要与幼儿一起发起各种游戏。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幼儿游戏的乐趣,还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心理需要,更好地为游戏的开展做准备,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的游戏。

做孩子的“好玩伴”,应该成为教师的核心角色。教师不仅要愿意、乐于与幼儿一起玩,还要努力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发展。为此,教师不仅要变得爱玩,还要变得会玩,努力做孩子的“好玩伴”。

老师,请给我自我表现的机会。

幼儿是好表现的,他们喜欢那些能给予其表现机会的教师和教育活动。比如:“我喜欢‘藏铃铛游戏’,因为找不到铃铛可以站出来唱歌。”在我们设计的游戏中,原意是“‘找不到’铃铛罚站出来唱歌”,可是幼儿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却不一样,在他们的思维里,“‘找不到’铃铛可以站出来唱歌”是高兴的事情,这一点值得教师注意。再比如,“我喜欢舞蹈课,因为我可以到讲台上跳舞。”“我喜欢画画,因为画完后,可以把它贴在教室里。”“我喜欢听故事,因为李老师讲完故事后,总让我站起来。”

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好表现的心理,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努力创造机会,让每个幼儿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幼儿更加喜欢教师及其设计和组织的各项活动。

师幼互动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满足幼儿的自我表现需要。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给予每位幼儿回答教师提问的机会;让幼儿将近来学会的本领进行2分钟左右的即兴表演;开展适合幼儿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不追求所谓的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当幼儿的关注需要、自我表现需要得到了适当的满足后,就不会通过违规等行为引发教师和小朋友对他的关注。他们的问题行为就会减少,甚至自行消失。

老师,我喜欢从你身上得到美的享受。

由于思维的具体性和兴趣、情感的直接性,幼儿很喜欢那些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美的享受的老师。“我喜欢谭老师,因为她年轻、漂亮,笑得又好看。”“我喜欢吴老师,因为她跳舞好看,唱歌好听。”“我不喜欢顾老师,因为她扎头发,还扎个蝴蝶结——臭美!”从这些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教师在幼儿园里的穿着打扮,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审美取向,还要适当地考虑幼儿的审美取向,否则不恰当的打扮只会降低其在幼儿心中的影响力。

教师的良好仪表是赢得幼儿信任和尊敬的第一步。教师要想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得到幼儿的信任、尊敬、喜爱,除了要有美的心灵外,还要有美的“外在”——年轻、爱笑、唱歌好听、跳舞好看等。为了在师幼互动中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快乐和享受,更加愿意与我们互动,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每天都以良好的形象与幼儿见面。

老师,请多给我一点乐趣。

幼儿喜欢能给他们带来直接乐趣的教师及其设计与组织的活动。调查中,有的幼儿说:“我喜欢数学课,因为有意思、好玩。”“我喜欢手工课,因为有剪刀可以剪东西。”还有的幼儿说:“我什么课都不喜欢,因为上课好累……”“我喜欢黎老师,她讲故事有趣。”“我喜欢邓老师,他扮演小丑很好笑。”对于绝大多数幼儿来讲,他们参加某项活动并不是为了成人所想象的“美好未来”,也不是为了“受教育”,他们的行动大多数是被活动的“有趣、好玩”所吸引。

反观当前,教师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活动,多数是从“教育理想”出发,刻意追求教育活动的“教育性”,而相对忽视了其能否给幼儿带来“有趣、好玩”的体验,这样的活动很难得到幼儿的喜欢,幼儿也不喜欢与教师互动。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同时要让自己所设计的环境、材料、活动充满趣味性,让幼儿园成为一个充满趣味的乐园。

需要是行动的内在动力源,幼儿的心理需要就是幼儿开启或回应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的内在动力源。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满足、激发幼儿内在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铃铛师幼唱歌
遇见他们在唱歌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唱歌猪
秋姑娘的铃铛
师幼互动那些事
挂铃铛的狗
铃铛大作战
一只大狼想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