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六重进路

2023-04-05洪秀敏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

教育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师德教师队伍幼儿园

洪秀敏 |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效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截至2021年,全国幼儿园教师数量达319.10万人,专科以上学历的园长及专任教师达到87.8%。但是,由于底子薄、欠账多、发展不平衡,目前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仍然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时代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发展新征程和新阶段,应以系统思维坚持六重进路,突破长期以来队伍建设的桎梏与瓶颈,加快推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善保教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学前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和人才支撑。

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确保队伍建设之方向。幼儿园教育阶段是身心发展最快、人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幼儿园教师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应坚持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加强幼儿园基层党组织建设,引导教师自觉爱党护党,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保育教育全过程,努力帮助幼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另一方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厚植教师立德树人政治信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学前教育。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铺就队伍建设之底色。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是用行动来诠释的。只有当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和对幼儿园教育事业的理解、信念和态度得到有效践行,师德才能真正对育人起到实际作用。因此,师德需要融合和渗透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之中,渗透在教师与儿童的共同生活过程之中,渗透在教师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过程之中,也渗透在教师与家长等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协作和沟通过程之中。幼儿园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政治立场、家国情怀、法律意识、文化视野、职业伦理等要求同具体的育人活动结合起来,在保护儿童身心健康、科学引导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各类活动中践行师德,创新实践,努力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一方面,应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新时代幼儿园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切实贯彻与落实,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强化师德考评,加强师德奖励,引导广大幼儿园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努力成长为“四有”好老师。另一方面,应加强师德惩戒与警示教育,明确师德负面清单和底线要求,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逐步建立“黑名单”制度,坚决惩处师德失范行为。

健全教师教育体系,夯实队伍建设之根本。幼儿园教师的质量直接决定学前教育的质量。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固化到灵活、从单一到协同、从满足数量到追求质量的逻辑。为进一步夯实队伍建设之根本,需要进一步加快健全中国特色幼儿园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打造能够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应进一步深化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充实和创新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形成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全过程的完整的职业素养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健全幼儿园教师培训制度,加大幼儿园园长、乡村幼儿园教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同时,不断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完善教研指导责任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制度,坚持教研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切实提升教师科学保教的专业化水平与创新能力。

加大乡村支持力度,补齐队伍建设之短板。首先,强化定向培养为主的精准化补充,科学规划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规模,通过“优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强师计划”等,加大对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的定向培养力度,保证定向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同时,拓展共享城镇师资的优质化补充,解决“下不去”的问题。其次,加大偏远地区幼儿园教师培训支持体系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目标明确、行动导向、层级带动的培训支持,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解决“教不好”的问题。再次,不断提高边缘艰苦地区乡村幼儿园教师生活补助和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方面的倾斜,全面提升乡村定向教师的岗位吸引力,提高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解决“留不住”的问题,有效补齐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之短板。

强化地位待遇保障,增强队伍建设之权益。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地位待遇普遍较低,极大地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和质量。因此,必须下大气力从源头抓起,着力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使幼儿园教师成为受到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因此,应进一步健全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制度。一方面,要切实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各类幼儿园应依法依规足额足项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另一方面,提升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园教师工资收入。《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提出将“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作为督导评估指标,将极大保障幼儿园教师的权益和待遇,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形成广大幼儿园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且长期从教的良好局面,让幼儿园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深化评价综合改革,激发队伍建设之动力。教师评价事关队伍建设趋势,关系到教师培养、教师准入、教育教学以及教师管理等诸方面改革。有什么样的教师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发展生态格局,最终也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发展。科学的评价可以激活教师的内驱力,发挥正向作用。首先,明确评价价值导向,通过“树标杆”,积极弘扬高尚的师德精神,通过“划底线”,明确划出师德的底线标准。其次,强调突出过程评价,建立聚焦保教过程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突出对保教实施过程中教职工的观念和行为的专业判断进行评价,重点关注教师在活动组织、师幼互动、家园共育等方面的专业素质和保教水平。再次,着力改进评估方式,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评估机制,充分发挥评估的引导、诊断、改进和激励功能,促进教师主动和深度参与,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改进、自我建设,不断实现自主反思和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师德教师队伍幼儿园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我爱幼儿园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欢乐的幼儿园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爱“上”幼儿园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