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陶器的造型特点与纹饰艺术研究

2023-03-30李冬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3期
关键词:灰陶陶俑彩绘

李冬梅

(济南市长清区博物馆,山东 济南 250300)

1 汉代陶器的基本类别与工艺特点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国势强盛,疆域广阔,文化艺术繁荣,开辟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中外之间贸易和交往的桥梁。汉代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制陶手工业继承了先秦时期的器物形制和工艺,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器物的材质更加细腻,装饰图案更加美观。

汉代陶器主要包括灰陶、硬陶、釉陶和青瓷等种类,常见的器型有盆、盘、碗、甗、盏、杯、壶、坛、罐等。其中,灰陶是较为普及的种类,颜色呈青灰色,表面光平整,质地坚实,烧制温度控制在1000℃以上,部分出土的灰陶还带有彩绘图案。汉代硬陶的特点是含铁量高,烧制温度高,胎质呈褐色,质地更加细密,一般采用轮制制陶工艺,器型种类丰富,如常见的生活类器物陶甗、陶鼎、陶瓮、陶壶、陶盆、陶碗、陶罐等。

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馆藏的汉代彩绘陶甗(图1),器型雅致,高约26厘米,上部高约13厘米,下部高约14厘米,口径约12厘米。此陶甗为蒸饭器具,类似于蒸锅功能,包括两部分,两部分紧密相扣,组成一个整体,上半部分用来盛放食物,底部有气孔,下半部分用来盛水。陶甗饰有彩绘图案,腹部有几何纹饰,造型美观,庄重大方,对研究汉代餐具文化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汉代陶鼎主要作为炊器,烧煮食物,商周时期用于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也作祭祀用具使用,汉代陶鼎多为明器。

图1 汉代彩绘陶甗(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藏)

汉代釉陶为汉代所创,据史料记载,可能与道家炼丹的偶然性发现相关。道家在炼丹过程中,会融合多种金属矿物质一起烧制,这些矿物质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附着于陶器的底部和内壁,形成一定的釉面物质,光彩鲜亮,釉质感强,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是汉代釉陶工艺的发源之一。汉代釉陶多作为明器来使用,色彩主要有黄釉色、褐色、浅绿、深绿等,烧制温度较高,釉料中包含铅、铜、铁等氧化物经过高温烧制,发挥了染色剂的作用,常见的釉陶造型有陶鼎、陶钟、陶仓、陶灶、陶井、陶楼等随葬品。汉代釉陶艺术的发展,为后来的唐宋瓷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商洛市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釉陶壶,2008年出土于商南富水镇汉墓,重约6千克,口径16厘米,高10厘米,造型古朴,高领,平沿,鼓腹,圈足,红陶黄釉,通体施侈口,饰有凸弦纹,两侧有铺首环,有博山炉式样的盖,盖子上饰山川、树木、云雾走兽等图案,栩栩如生,艺术价值高,此藏品造型流行于汉代。

2 汉代陶器的造型特点与纹饰特色

汉代陶器类型主要包括生活类、观赏类、雕塑类、建筑类等等,制作手法有轮制、模制等。纹饰特色主要体现在汉代彩陶艺术方面,彩陶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发展到汉代,彩陶工艺更加成熟,题材更加丰富。汉代工匠在陶器上作画,线条流畅,五彩斑斓,艺术感强。常见的彩陶包括红、黄、白、绿、赭、橙、黑等多种色彩,纹饰既包括传统的几何图案,如绳纹、弦纹、齿纹、绦纹、篦纹等,又包括动物、植物、山水、亭台楼阁、珍禽异兽等题材。

德州市博物馆展出的汉代四层绿釉红陶楼,出土于宁津县大柳镇汉墓,体积较大,造型精致,高约145厘米,长约65厘米,宽达36厘米,为汉代仿木建筑的陶质明器。此陶楼共四层,庑殿顶,有斗拱和廓沿,基座呈长方形,雕刻有菱形图案,正面有斜坡,陶楼二层立柱有鸟形纹饰,三层和四层塑有陶俑,工艺精湛,体现了汉代建筑文化的特点,对研究汉代建筑和文化具有重要文物和艺术研究价值。

贵港博物馆馆藏的汉代俑座陶灯(图2),1955年出土于贵港市粮仓14号墓,高30厘米,灯盘口径10.5厘米。此件陶俑造型丰满,刻画细致,灯座上的陶俑人物瞪着双眼并微吐舌头,表现出惊讶的姿态,人物陶塑呈蹲坐的姿态,憨态可掬,刻画得生动传神,印证了汉代海上丝绸贸易的兴盛发达。

图2 汉代俑座陶灯(贵港博物馆藏)

此外,还有比较典型的汉代博山炉艺术。根据考古资料显示,汉代流行博山炉,在我国河北、陕西、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江苏、甘肃、宁夏等地都有发现。从其实用功能来看,博山炉是汉代常用的熏香器物,可用来驱虫、熏香、避秽、观赏。通过燃烧香料,可以使香气四溢,营造较好的环境氛围。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灰陶博山炉(图3),灰陶质地,国家二级文物,炉体包括盖、柄、台、盘等部分,高约21厘米,口径约12厘米,炉高约11厘米,底盘直径约19厘米。炉盖部分有山川造型的纹饰,犹如山峦起伏,分布着多个出烟孔。炉台部分似半球形状,腹部有弦纹,盘底为敞口。

图3 汉代灰陶博山炉(新乡市博物馆藏)

3 汉代陶器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

每个历史时代的陶器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代陶器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较为朴实,生活气息强,生活类陶器发达。众所周知,汉代统治者重视儒家文化,社会等级划分明显,崇尚孝道,盛行厚葬之风,因此,殉葬品数量需求大,造型也较为丰富。随葬陶器的数量和质量可以体现出墓主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汉代统治阶级也信奉道家思想,他们掌握着国家的主要资源,生活奢靡,即使他们死后也想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同时,随葬陶器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比如抗腐蚀和风化的属性较强,相比青铜器造价较为低廉,因此是随葬品的重要选择,墓主人希望通过丰富的陶器,营造出较为奢华的地下世界。

汉代陶灯主要作为明器使用,造型包括豆形灯、连枝灯、百花灯、人物灯、飞禽灯、走兽灯等,装饰工艺包括刻画、浮雕、彩绘、施釉等。广西博物馆馆藏东汉虎座陶灯(图4),1958年出土于梧州市云盖山汉墓,造型独特,灯座为卧虎设计,为手工捏制而成。五官和四肢清晰可见,老虎趴在地面,身体后缩,两眼怒目而视,虎尾翘起,好似在准备捕捉猎物,在虎身上有只灯柱,灯柱粗壮坚固,柱上有圆形灯盘,规整自然,风格朴实,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妙构思,虎形陶灯也彰显了墓主人地位的显赫。商丘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门吏陶俑(图5),出土于永城芒砀山西汉梁王墓,高约69厘米,灰陶材质,站立姿态,身穿长衣,直裾,双手相扣,头戴弁冠,躬身屈膝,面部自然,衣服上绘有圆点纹、回形纹和“Z”字形等彩绘纹饰。这件汉代门吏陶俑藏品是随葬的明器,显示了墓主人生前的尊贵地位和汉代厚葬之风,也体现了墓主人的美好愿望,希望死后仍有侍卫进行守卫。此件藏品对研究汉代社会政治状况、等级划分、人物服饰、社会习俗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图4 东汉虎座陶灯(广西博物馆藏)

图5 汉代门吏陶俑(商丘博物馆藏)

4 汉代陶俑艺术的表现与审美价值

在汉代墓葬的考古发现中,陶俑是比较具有艺术性的一种,汉代陶俑造型丰富,形象生动,刻画细致,注重写实手法,艺术性和审美价值高,是我国制陶艺术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汉代墓葬中出现了各行各业的人物形象陶塑,如厨师、侍卫、武士、乐师、歌舞、杂技等,浓缩了汉代社会各个社会阶层的基本面貌。陶俑的制作工艺包括捏塑、圆雕、浮雕、模印等多种。汉代陶俑虽然不如秦代兵马俑的规格大,但是汉代陶俑的工艺和表现手法更加丰富细致,展现出了汉代的艺术风格,反映了社会发展情况和百姓的生活面貌。

四川省博物馆馆藏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图6),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被誉为“中华第一俑”,由于其具有的鲜明特点,曾被刊登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上。此陶俑采用了写实手法,对汉代艺人进行了细致描述,刻画了一位朴实的艺人形象,陶俑艺人裹着头巾,赤脚,蹲坐,嘴巴张开,表情愉悦,堪称汉代陶俑艺术的精品,体现了汉代四川地区艺人形象和东汉时期说唱曲艺的繁荣。

图6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四川省博物馆藏)

济南市博物馆馆藏的汉代乐舞杂技陶俑(图7),1969年出土于济南市无影山汉墓。此次考古发掘共清理汉墓十多座,在其中一处汉墓中出土了彩绘乐舞杂技陶俑。这些陶俑共21个,包括乐师、演奏者和观众等人物形象,他们统一被固定在一个犹如舞台的长方形的陶盘上。陶盘长约68厘米,宽约48厘米,高约5厘米。这些陶俑手持不同的乐器,有演奏乐曲的,也有表演杂技的,有击鼓的,有吹笙的,也有鼓瑟的,都是汉代流行的乐器类型。陶俑中的观众形象应该是汉代的贵族,他们头戴官帽,身着官服,端坐在一起欣赏乐曲和杂技表演,面前还摆放着食品和酒水,应该是类似于宴请宾朋的场景,体现了汉代上层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形态。这组陶俑也被誉为汉代“百戏”陶俑,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审美价值。

图7 汉代乐舞杂技陶俑(济南市博物馆藏)

5 汉代陶器中反映农业文化的典型文物

汉代属于我国封建时期的农业社会,农业是国家之本,关系着江山社稷,粮食和粮仓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政权的稳固以及对外战争都离不开粮食储备的保障。汉代统治时期,全国各地都建有较大规模的粮仓,因此,粮仓对于国家是一种战略资源,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汉代陶器的种类,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粮仓造型的陶器比较多,体现了汉代农业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河南博物馆馆藏的彩绘舞蹈人物陶仓楼(图8),1958年出土于荥阳河王水库工地,为汉代建筑式样的明器,高约78厘米,宽约72厘米,质地坚实,悬山顶,上部有卧栏,檐下有斗拱,有五个洞窗,庄重大方。纹饰有黑、朱、白三色的彩绘,题材为人物图和斗鸡图,艺术感和审美性强,展现了汉代统治阶层奢华的生活场景,对研究汉代农业文化、建筑文化、绘画艺术及社会风俗具有重要文物价值。

图8 彩绘舞蹈人物陶仓楼(河南博物馆藏)

除了陶仓文物器型以外,在我国黄河流域的一些汉墓中,不仅发现了水田、鱼塘等农业生产的场景模型,还有生活休闲类的模型,包括陶井、陶磨、陶楼、陶圈、陶车等。此外,还有猪、羊、牛、马、鸡、狗等家禽造型的文物,一般也是作为随葬品使用。这些陶器如同缩小版的生活场景再现,采用朴实和写实的表现手法,可以直观生动地再现墓主人生前的生活起居和衣食住行的情景,是汉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汉代陶井文物也很常见。水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于生产和生活取水的重要设施,与农业社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村落,也有人类居住和生活。根据考古发现,汉代陶井主要作为随葬品,是明器中的一种,质地常见有灰陶和红陶,釉色有黄釉、绿釉和红釉等,形状一般为圆形,包括多个构件,如井口、井栏、井亭、陶轮、陶桶、陶绳等。

高密市博物馆馆藏的汉代陶井圈(图9),现为国家一级文物,1983年出土于高密县(今高密市)大孙家村,系汉代器物,口径约90厘米,高约62厘米,底径约80厘米。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工艺精湛,井身饰有三角方格纹和圆涡纹。陶井的圈部为白陶质地,自下而上环环相扣,口沿处还刻有各种花纹。此件文物的特色在于其带有“常饮食百口宜孙子”的八字铭文,具有吉祥寓意,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制陶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件水井为汉代明器,朴实无华,体现了汉代工匠精湛的制陶工艺,也说明汉代水井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在劳动人民心中具有神圣地位。

图9 汉代陶井圈(高密市博物馆藏)

洛阳博物馆馆藏的东汉彩绘陶鸡,出土于洛阳东汉墓,鸡是汉代农业社会的家禽之一,也是人们食物的重要来源,同时,鸡也和“吉”谐音,具有吉祥的寓意。因此,汉代社会中家禽类陶器较为常见,也作为明器使用。洛阳博物馆的这对陶鸡为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均呈站立姿态,鸡身有彩绘,造型逼真,栩栩如生,体现了汉代农业社会饲养业的发展,是汉代陶俑造型中的优秀代表。

汉代陶器无论是在造型、工艺、种类、装饰技法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代,体现了汉代工匠的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制陶工艺,生动再现了汉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场景,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对我们当前的文化创新、文化建设和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灰陶陶俑彩绘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丹阳市十墓山西汉墓出土器物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关于汉阳陵着衣式陶俑制作工艺的探讨
彩绘“未来之星”
西汉彩绘守门陶俑
陶器
晋阳开化陶俑 来自地下的北齐人装束
彩绘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