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多元活动,提升初中学生美术学科素养

2023-03-28熊菲

教育界·A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开展多元活动是培养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状况以及学校条件、当地资源等开展多元活动,一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另外一方面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初中美術;多元活动;学科素养

作者简介:熊菲(1991—),女,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送桥镇初级中学。

开展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方式,在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培养,特点可以得到展现,素养可以得到提升。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仍不够重视活动的开发与开展,一些教师仍较关注教材,关注学生的考核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让学生将美术融入生活,学习美术知识成为一种需要。

一、开展美术认知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需要让学生形成关于绘画的基本认知,让学生了解名画,了解绘画的历史,了解绘画的基本工具、基本方式等。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让学生说出喜欢的画家,说出比较著名的绘画作品,结果笔者发现学生能说出的外国画家只有达·芬奇、毕加索等,能说出的中国画家也只有齐白石、徐悲鸿等,能完整说出的中国绘画作品寥寥无几。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开展相关的认知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绘画形成更加深入的认知。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名画展,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名画的历史,名画的特点,以及绘画作品如何选材、如何选色、如何构图、如何表达情感等[1]。换言之,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一幅画的精髓、精神风貌并将其表达出来。借助美术认知活动,教师也可以拓展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深化理解,建构全面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授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历史的画卷—外国历史画、宗教画”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名画展览活动。教师可以先在美术室张贴一系列历史画,让学生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一方面开阔他们的眼界,另外一方面也为他们的表达提供丰富的话题。教师可以展示的画有《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伊苏之战》《最后的晚餐》等。教师需引导学生欣赏绘画作品,让他们初步了解什么是历史画,历史画的特点是什么。在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时候教师不需要讲太多,要给学生顿悟的时间。初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语言,能表述绘画作品的形、色与肌理等,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体验和表达的机会。在欣赏《布列达的投降》时,有学生问:“画中的这个人物是谁?这幅画描绘的投降画面的背景是什么?从哪儿能辨别胜败双方?”此时,教师不主动介入,而是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得到锻炼。有学生说,他认为左边是战败的一方,右边是战胜的一方。也有学生说,从色调上看,绘制胜利方的枪支时画家用了许多亮色,画面显得整齐而稠密。

教师可以多安排这样的名画认知活动,并鼓励感兴趣的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帮助学生丰富认知,发散思维。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当下,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更多,初中美术教师可以趁此机会开展美术认知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促进学生的精神生长。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行组织这类活动,帮助学生找场地,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在美术上的潜能。

二、开展美术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技能

初中美术教师也要多开展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学生除了常规的绘画技巧,几乎就不会其他的绘画表达技巧,这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教师应开展更多的创作活动,如引导学生用毛笔画中国画,用剪刀剪出不同的图案,用泥土捏出不同的人物等,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充分地尝试、展示,发展他们的多方面才能[2]。

以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材“泥土的味道”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与泥土有关的创作活动。学生在玩泥巴上是有一定天赋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创作的快乐,同时提升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在课上,教师首先展示各种各样出自无锡惠山的可爱小泥人,这些小泥人栩栩如生,主题有人物、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给学生提供创作灵感。接下来,教师拿出橡皮泥交给学生,让学生任意地操作,尝试搓、捏、压、粘、卷橡皮泥。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事物进行创作。初中美术活动应当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技能,所以教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求学生当场就把作业交出来,也不限制他们在美术教室完成,让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加工自己的作品。在学生上交作品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作品的特点与自己的体会。比如有学生展示了自己结合塑料汤匙制作的橡皮泥小猪,说明了自己的创作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多开展创作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也让学生体会美术活动带来的喜悦。在开展创作活动时,教师可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学生喜欢的创作活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开展美术交流活动,提供创作的灵感

学习美术的过程,也应成为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与体会的过程。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创作时的思路、体会、困惑与收获,深化自己对创作的认知,从而获得相关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同时获得创作灵感。在当下的美术教学中,一些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交流机会不多,在课堂的多数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品或者让学生自行绘画,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其实学生之间的互动能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真实美术水平,发现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缺少的又是什么,并据此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学生的经历不一样,对生活的体验不一样,这也给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面对学生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教师一方面要尊重他们的观点,另外一方面也要通过引导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逐步提升美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以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教材“自然的定格—外国风景画”的教学为例,教师开展了两个方面的交流活动。首先,教师在白板上展示米勒的《播种者》和凡·高的《播种者》,让学生讨论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与这两幅画的相同之处,使学生逐渐明确什么是临摹。有学生发现这两幅画的构图与造型基本是一樣的,但绘画的表现形式却是不一样的。教师随即鼓励学生说得具体一些,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交流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自己不喜欢米勒的画,因为感觉米勒这幅画中的人物画得比较朦胧,而凡·高这幅画中,画家用了强烈的黄蓝对比色来表现夕阳下的麦田景观。随后,教师继续提问,让学生思考米勒是不是在完成其他作品时也采取这样的画法,引导学生将交流的范围扩大。在学生完成对《播种者》的临摹后,教师再次组织交流分享活动。在这次交流活动中,教师改变了教学方式,将全班学生的作品张贴在墙上,学生能看到班上所有人的作品,也能对所有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的创作往往有自己的理由,交流能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能让别人获得灵感。由此,学生会逐渐掌握如何从造型、构图、色彩、笔触、工具等方面去评价别人的作品,他们也会逐渐明白如何从自己的个性和情感体验去介绍自己的作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交流活动,让学生用开放的心态去学习美术知识,在交流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交流活动也能促使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会由粗浅走向深刻。当然,教师也要优化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让学生更乐意进行交流。

四、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

根据笔者的观察,初中家长会中,少有家长与教师交流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家长们没有意识到,美术学习也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美术教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道德品质有一定的影响。美术教师可组织一些家校互动活动,让家长看到子女的美术作品和创作才能,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子女。与此同时,家长的鼓励和教师的肯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增添其前行的动力。当然,教师需要明确,家校互动不是为了增加家长的负担,给他们带来压力,而是让他们获得更多有关子女成长的信息,让家庭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

以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笔情墨意抒胸臆”的教学为例,教师组织了一次家校互动活动。首先,教师鼓励学生向家长展示如何用毛笔画叶。这些学生先用笔尖蘸浓墨,用笔的侧峰画叶;看到叶子稍干的时候,学生再用毛笔蘸浓墨,用中锋勾叶脉。大多家长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作画方式,也是第一次欣赏孩子的创作过程,于是家长纷纷露出满意的笑容,这笑容就是给学生最好的礼物,能敦促他们前行。其次,教师引导家长说出自己想要看到的绘画作品,然后鼓励学生进行尝试。比如有家长想知道如何用毛笔画花,于是学生主动地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瓣,再用毛笔中锋画花瓣,很好地完成了作品。最后,教师鼓励家长评价学生的作品。教师将学生在课上完成的画贴在墙上,家长可以从中选出他们认为最好的画作。在之前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评价学生的主体,学生作品的好与坏往往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而家校互动活动可以拓展评价的维度,学生在得到家长的正面评价之后,会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更有信心。而且美术教学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雕刻、绘画、剪纸、捏陶、编织、服装等,部分家长对这些内容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互动活动能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作品。

总之,开展家校互动活动能发挥家长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以往,一些家长不重视学生的美术学习,而开展家校互动能让家长发现学生的多方面才能,也能让学生发现家长的力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

结语

创设多元的活动能让初中美术教学具有可塑性和灵活性,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精准地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此,教师一方面要精准设置课程,另外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计划、评价机制的制订,确保活动顺利推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

【参考文献】

[1]陈莉娜.美术课外活动融入环保的可行性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1(06):102-105.

[2]周鑫.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花:探析初中美术

生活化教学[J].当代家庭教育,2022(28):161-164.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
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师范生动物学学科素养
在学科素养中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整体水平
浅谈音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基于新课程改革深入下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科素养的渗透初探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读、问、讲、练、思”五环节的有效渗透
品语言之妙 展寓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