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探析

2023-03-27董诗筠,邱嘉如,陈月

电脑迷 2023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实施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董诗筠,邱嘉如,陈月

【摘  要】 深入探究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时,往往先聚焦于教师的备课,随后转向考量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在此,前者也就是常说的教学设计,而后者则指教学实施的过程。鉴于此,文章旨在深入剖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这两个核心环节,细致探讨在这两个环节中应特别关注的关键要素,以期能为音乐教师提供一种实用的参考框架,从而助力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一、精心筹划:教学设计为先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质,对教学活动中的理念分析、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定等各个环节进行深思熟虑与合理布局的过程,旨在形成一套明确且系统的教学方案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的质量将对后续的教学实施产生深远影响,其优劣直接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深化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认知,对确保教学实施的顺利进行以及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先决意义。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保持足够的灵活性,避免设计过于僵化,以利于后期教学实施环节的顺利开展。

(一)重视对教学理念的分析

教学设计理念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剖析、选择适当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以及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全过程,它在教学设计中扮演着主导思想的角色,为后续各个环节提供明确的导向。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对设计理念的分析给予特别关注。摒弃过去机械地遵循教材的教学理念,教师应深入认识到中小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审美和个性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原理为依据,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实例,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各种教学设计要素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分析。这将有助于确保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二)关注教材分析的广度

在进行教材分析时,教师不能仅局限于对某一课内容的孤立探究,而应拓宽视野,对整个课题乃至其他单元的内容进行全面考察,深入剖析课题与课题、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此外,教材分析不能只停留在形式层面,例如对基础知识的简单梳理,还应该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价值和育人价值,这恰恰是教材分析的核心所在。教师要摈弃那种过分强调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育人价值渗透的教育模式,应对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进行深入而细致地剖析。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这样全面而深入的教材分析,教师可以为基础学科的教学提供更加科学、丰富的指导和借鉴。

(三)强调学情分析的深度

在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环节,很多教育者常常陷入一种共性误区,即只停留在表面和浅层次的分析上。他们主要关注了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普遍年龄特征,但并未深入探究学生的个性特点,而是过于依赖自身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详尽分析,而这一点恰恰是学情分析的核心所在。因为只有全面把握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深入了解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教育者才能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实现教学目标。在进行学情分析时,教师应该采取一种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方法,包括对学生学段基础的分析、对学生应然状态的分析,以及对学生实然状态的分析。通过这样综合性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情,从而为教学提供更加科学、有针对性地指导。

(四)厘清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概念

较多教育实践者在探索教学过程的优化中,往往陷入一种常见的误区,那就是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这两个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够明确,甚至出现混淆使用的情况。这种混淆不仅使原本设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它为后续的教学过程埋下了重大的隐患,可能导致一系列教学失误。

教学重点,源于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它通常指在一堂课中需要被重点强调和阐释的关键性内容,这些内容在知识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知识的基础和前提。教学重点的设定和贯彻,应当体现为一堂课的主线,贯穿始终,引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深入。而教学难点,则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基于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来界定的。它通常指的是那些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的知识技能点,这些知识点可能因为在学生的先验知识中缺乏相应的支撑,或者因为其本身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

因此,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准确理解、明确区分和有效运用,是保证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这要求教育实践者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还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和洞察,以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把握好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1. 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在深入剖析一些教学设计案例后,本研究发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推进过程中逐渐被淡化,最终导致教学过程与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产生显著偏离。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未能准确识别本节课的核心要点,而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一些非关键性内容的介绍和讲解上。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错配和误用。在教学过程的设计阶段,应当构建与教学目标相对应的具体实施策略,并确保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终极追求和评价标准,而教学过程则是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有序步骤和实际行动。因此,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之间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和匹配度。

2. 教学用具與教学过程的协同关系。教学用具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能够通过直观、生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学习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然而,当前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为追求表面上的华丽和多样性,教学用具的选择往往过于繁杂,如乐器、卡片等教具被大量引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具的使用频率却极低,这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可能对整体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另外,以钢琴为例,尽管很多教学设计都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用具,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象征性地使用一两次,这显然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用具的潜在价值。因此,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用具,确保它们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二、生动呈现:教学实施紧跟

教学实施是依据预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将理论化的教学过程在真实课堂环境中予以实现和还原的实践活动。当教学设计逐步过渡到教学实施阶段时,教师应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确保教学实施始终紧密围绕并忠实于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主要解决的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抽象问题,为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清晰的蓝图;而教学实施则是将这一蓝图具体化为一系列有序、有目标的实际教学活动,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从而确保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目标得以准确、有效地实现。

然而,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观察到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或脱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其一,教师可能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不够深入或熟悉,未能全面把握其精髓和要旨,从而影响了其在实践中的有效运用。其二,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可能无法完全匹配或实现教学设计中的预设要求,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与设计初衷产生偏差。为尽可能缩小这种差异,确保教学实施真正体现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目标,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在中小学的教学中,能够使用音乐术语给学生讲述清晰明确的知识、可以按照谱例给学生呈现正确的范奏和范唱,是教师基本功方面的体现。这既要求教师拥有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又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此外還需具有乐理、和声、曲式分析等基础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美的体验。因此,教师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多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首先,它可以锻炼学生识谱的能力,识谱在这里包括两项内容,分别是视谱唱词与视奏。视唱练耳也是一项技能,如果技能经常不用,久而久之就会忘记。只有经常进行视唱练耳的练习,识谱的能力才会持续地提升。其次,它可以加强学生对音符的记忆,对旋律有一个更清晰的概念,可以提高学生的音准问题。再次,它可以进一步训练听觉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增强学生自身的乐感。最后,它可以让学生正确地把握好节奏、节拍等方面。

2. 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包括深入学习乐理、和声、曲式分析等基础理论知识。当学生的理论知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一方面在教学时可以对学生采用音乐学科的专业术语进行知识的讲解,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另一方面可以对作品的调性、曲式结构,以及织体、和声、色彩等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确定音乐作品的情绪,从而可以在备课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为接下来的即兴伴奏做好准备。

3. 不断地进行钢琴基本功的训练。即兴伴奏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良好的钢琴基本功,这需要学生每天抽出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起初可以采取由易到难的策略,即先选择乐曲较短且音符简单的乐曲进行即兴伴奏练习,当慢慢熟练以后之后再过渡到比较难的乐曲。

(二)不断改善自身教姿教态

音乐学科中的审美性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核心关注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任教师常常在表达与呈现方面遇到挑战,如表情、情态、语言和音调等表达维度的不足,这反映出教姿教态的欠缺。教姿教态不仅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外在形象和风度的展现,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传递出的深层理念、人格特质、审美情感和文化底蕴。这种教育与教学的融合体现了一种学术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一般而言,教姿教态的自我提升依赖于日常的训练与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模拟教学的方法,在镜前进行自我观察与调整,或者邀请同行或朋友作为观察者,提供反馈和建议。这种自我反思与他者视角的结合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教姿教态。

具体而言,教姿教态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展现出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整洁利落的形象,避免出现弯腰驼背等不良姿态,确保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最佳状态。其次,面部表情的丰富性也是教姿教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通过自我练习和调整,使面部表情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特别是在与学生互动时,应展现出微笑和亲和力,以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再次,在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时,教师可以通过微微前倾的姿态来传达出对学生的关注和尊重,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促进教学互动,并最终提升教学质量。最后,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也是教姿教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师应力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确保吐字清晰、语言生动并富有绘声绘色的描绘能力,同时在语调上要有适当的抑扬顿挫,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三)进行积极正向评价,改善课堂互动模式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设计中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优秀教师都意识到了评价对学生产生的巨大作用。积极正向、科学有效、充满人文色彩的教学评价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不言而喻,同时学校中的音乐课本身就对学生的审美发展、个性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当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时,也自然可以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对学生进行称赞和激励进行积极正向的评价,如“你对生活的观察可真仔细”“你唱的歌曲可真动听”“你了解的音乐知识可真多”等。这些评价语言可能看似不值一提,但是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另一方面对整节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此外,评价的维度不能只考虑教师的教,还要考虑学生的学,通过评价学生的学来评估教师的教。在评价时要回归学生本位,即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成果和有效性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自己对这一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收获、不足与期待,从而可以更好地改进之后的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向萍. 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师在有效教学中的角色浅析[J]. 音乐时空,2016(04):152-153.

[2] 王雅雯. 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J]. 音乐时空,2015(14):131.

[3] 张婧. 高中音乐新课标教科书(湖南版)南京地区使用调研[D]. 重庆:西南大学,2011.

[4] 马会梅,林仙,宗岚.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优化策略[J]. 红河学院学报,2007(01):90-93.

猜你喜欢

教学实施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巧用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