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探究

2023-03-27尹静

电脑迷 2023年24期
关键词:评价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

尹静

【摘  要】 文章旨在深入研究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探究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方面的有效性。通过系统分析不同评价维度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影响,为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以期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养

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更加全面,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坚定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思政课在塑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更高的期望和挑战。当前,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需求与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完全满足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维度分析

(一)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

1. 知识体系的构建

思政课的知识体系构建不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将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融为一体,形成具有思政特色的知识结构。明确思政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学科知识的传递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构建知识体系时,应当明确思政课的价值导向,使学科知识的传递服务于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使之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既能追求知识不断深化,又能融入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知识体系的构建需注重跨学科的整合。在多学科的交叉引用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认知。这有助于超越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更全面地考虑不同领域的因素。

强调实际应用和社会实践是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学科知识不仅是书本上的理论,更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其价值。通过引入实际案例、项目设计等实践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贯穿人文关怀。思政课不仅关注学科知识,更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在知识的传递中,注入人文关怀的元素,使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感受到人文情怀,培养对社会、人类命运的关切,让学生发展为更加全面的人才。

2. 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学科知识的应用上更具实际意义。注重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实践要素有机整合。通过在实际项目中协同合作,学生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学科之间的互补性,提升了综合素养。这种综合素养的培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独特贡献,使学生具备更广泛的知识结构。引入社会实践环节,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这样的实践能力培养途径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培养了其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责任感。思政课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创新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思政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方面的重要途径。

(二)道德情感与价值观

1. 道德观念的引导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道德观念的引导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道德观念引导时,应明确目标,即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中的道德问题,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责任心。为有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观念,教师需要注重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真实案例的呈现,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道德决策的复杂性,从而更好地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同时,开展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形成共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参与社会服务、志愿活动等途径,将道德观念付诸实践。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坚持。

2. 价值观培养的策略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价值观培养是一个既具有挑战性又十分关键的任务。为有效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教学策略。通过文学、艺术、历史等多学科的融合,教师可以在思政课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通过文艺作品的欣赏和历史事件的解读,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的各种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更加开阔和包容的视野。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注重情感沟通与互动。教师可通过与学生的充分互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个人价值取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启发;通过分享真实的人生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对正面价值观的追求。此外,开展讨论和辩论环节,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師可通过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从而塑造更加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社会责任与公民素养

1.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作为大学生的特殊身份,应该对社会负有一份独特的责任。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其一,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需求,从而激发对社会问题的关切。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形成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其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服务。通过实际行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社会的需求,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亲身经历有助于学生将责任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树立起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其三,通过课程设计中的讨论和辩论环节,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以及所应负的责任。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伦理、社会问题供学生讨论,激发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2. 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水平

通过深入讲解法律法规,教师可以使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框架和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对公民行为的规范,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服务精神。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公民责任,主动参与社会建设。通过引入多元文化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具备开放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化中的公民素养观念,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在信息化时代,公民素养还包括对信息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通过开设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培养他们在信息时代的综合素养。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 学科知识角度

在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时,从学科知识出发的指标设计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在学科知识的基礎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指标来全面评价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的表现。第一要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度。通过设计专业知识的难度逐步升级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衡量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有助于确保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仅是表面的记忆,更是对知识内涵的深刻把握。第二要关注学科知识与思政内容的融合。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知识的考核中,使学生在专业学科中更好地理解并体现思政教育的内涵。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入开放性问题和实际案例,测试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设计有助于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全面的能力结构,既包括专业素养,又包括思想品德和实际应用能力。

2. 道德情感与价值观角度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对道德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指标设计至关重要。这涉及评估学生对道德伦理和社会价值观的理解、认同以及在实际行为中的践行情况。为全面考察学生在这方面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通过情感态度的表达来评价学生的道德情感。这可以通过反思作业、个人陈述、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以了解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态度、情感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表达能力。设定道德决策的案例分析题目,考查学生在道德伦理面临困境时的选择和决策过程。这有助于评价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道德原则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其在复杂社会中正确判断和行动的能力。此外,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记录和自我评价,评估其实际行为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实际参与社会服务或志愿者活动,学生将道德情感和价值观付诸实践,形成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二)评价方法与工具选择

1. 定量评价方法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中,运用定量评价方法是确保评价科学、客观、全面的重要手段。通过定量评价方法,教师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学生在思政课程中的学业表现和思想品德发展情况,为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措施提供依据。一种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是考试测评,通过设计具有思政特色的考题,涵盖道德伦理、社会责任等方面,可以客观地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通过定期测验、作业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结合运用。问卷调查也是定量评价方法的重要工具,设计合理的问卷,涵盖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认同程度、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情况等方面,可以获取大量有效的数据,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和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定量评价方法还包括学业成绩分析、统计分析等。通过对学生的成绩进行量化分析,结合统计手段,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

2. 质性评价工具

质性评价工具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是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思想觉悟、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情况。这种工具包括开放性讨论、反思报告、小组展示等,通过这些方式收集学生的言语和行为,进行深度分析。开放性讨论是质性评价工具中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就特定道德伦理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教师可以收集到学生在道德决策、价值取向上的言论和观点,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而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反思报告是质性评价工具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要求学生对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进行反思,教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学生在思政课程中的个人成长和思考深度,培养其自我认知和反思的能力。此外,小组展示是质性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共同探讨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展示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素养。

三、结语

文章深入研究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调了对学科知识、道德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培养。通过定量和质性评价工具的巧妙结合,全面洞察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发展。在今后的思政教育中,应不断创新评价方法,注重学科知识与思政内容的融合,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将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以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淑珍,徐东亮.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网络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探析[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6(04):131- 134+143.

[2] 尚起媛.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探索[J]. 安顺学院学报,2017,19(01):46-48.

[3] 戴志国,王庆华,徐娟.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构[J].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01):187-190.

猜你喜欢

评价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