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桔小实蝇研究进展

2023-03-24黄洁芳张永江

落叶果树 2023年1期
关键词:植物检疫实蝇黄色

黄洁芳,张永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吴江海关,江苏苏州 215200;2.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176)

1 桔小实蝇分布及危害

1.1 分布

桔小实蝇(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原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从发现以来的100多年间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扩散。现已成为中国、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太平洋岛国等70多个国家的果蔬害虫。国内桔小实蝇最早在福建、海南、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省份分布,现已蔓延到上海、浙江、安徽、江苏、河北、江西、湖北、北京、河南、陕西、西藏、香港、澳门。该虫的适生区域从中国南方和东南沿海逐渐扩散至华北地区,因此中国北方地区应提高警惕,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应对桔小实蝇入侵危害[1,2]。

1.2 危害特点

桔小实蝇寄主范围涉及46科250多种蔬菜和水果。其主要寄主植物有桃、番石榴、石榴、芒果、苹果、无花果、柑桔、枣、梨、枇杷、茄子、辣椒和各种瓜类。主要以幼虫取食产生危害,造成落果和烂果。同时由于雌成虫产卵产生机械损伤也可导致病菌侵入产生烂果。由于该虫生存和繁殖能力极强,种群数量往往呈爆发式发展,对水果和蔬菜种植造成巨大经济影响[1,3]。

1.3 生物学特性

每头雌虫一生产卵量50~1 500粒,每次可产卵2~15粒。卵期受温度影响,在不同季节变化较大,一般情况下春季为2~3 d,夏季1~1.5 d,冬季10~20 d。幼虫期9~35 d,在土壤3~5 cm深处化蛹。蛹期10~30 d,北方冬季气温极低时可长达90 d[4]。成虫期一般为1~3个月,极少数高寒地区可长达1年。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无明显的滞育现象。一年四季均可发现桔小实蝇成虫在野外活动迹象,具有趋光性。交尾大多数在傍晚至黎明前进行[5]。桔小实蝇迁飞能力极强。有研究发现,桔小实蝇随气流进行迁飞时,7 d最远飞行距离可达97 km。其飞行活动呈现明显规律,一天中主要在两个时间段进行迁飞,分别为7∶00 至15∶00 和17∶00 至21∶00。最佳飞行温度为20~32 ℃,空气相对湿度60%~75%[6]。

2 桔小实蝇与其他常见实蝇形态特征比较

2.1 桔小实蝇

头大部黄色或黄褐色,中颜板具1对颜面斑,黑色圆形,中胸背板黑色。缝后具1对黄色侧纵条。肩胛和背侧胛黄色。小盾片黄色,基部具一黑色狭横带。翅前缘带褐色,较狭窄,伸达翅尖;臀条褐色,不达后缘[7,8](图1,图2)。

图1 桔小实蝇成虫正面

图2 桔小实蝇成虫侧面

2.2 南瓜实蝇

南瓜实蝇(Bactroceratau)成虫头黄色或黄褐色,中颜板具1对颜面斑,黑色卵形。中胸背板黄褐色或淡棕色,缝后具3个黄色宽纵条,中间的1条呈泪珠状。小盾片、背侧胛、肩胛、缝前1对小斑均为黄色。小盾片基部有一黑色横带。翅斑褐色,前缘带在翅端扩展成椭圆形斑[8-11](图3,图4,图5)。

图4 南瓜实蝇成虫侧面

图5 南瓜实蝇成虫翅

2.3 具条实蝇

具条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scutellata]头大部分为黄褐色,仅额鬃周围及前中瘤为暗褐色,头顶黑色。中胸背板黑色,但缝后侧黄色条之下及之后,中胸背板缝周围,及肩胛之间红棕色。总体上看,体色大部黑色,腹部具有3条完整的黑横带,小盾片端部有黑褐斑[11,12](图6,图7,图8)。

图6 具条实蝇成虫正面

图8 具条实蝇翅

2.4 瓜实蝇

瓜实蝇(Bactroceracucurbitae)成虫头大部黄褐色,中颜板黄色,具1对黑色大颜面斑。中胸背板黄褐色,缝后具3个黄色纵条,中间的1条较短小,两侧条终止于内后翅上鬃。小盾片黄色,基部有一红褐色狭横带。翅斑深棕黄至褐色,前缘带于翅端扩展成1个大斑,在dm-cu横脉处有一深褐色斑[7,11,13](图9,图10)。几种常见实蝇形态特征区别见表1。

表1 桔小实蝇和几种常见实蝇的形态特征比较

图9 瓜实蝇成虫正面

图10 瓜实蝇成虫翅

3 桔小实蝇防治措施

3.1 植物检疫

桔小实蝇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植物果实内潜居危害,其感染的果蔬极易通过远距离运输传播[14]。在进境口岸检疫中,经常会在桔小实蝇寄主材料中截获该有害生物,因此,加强口岸植物检疫,是防范桔小实蝇从国外传入中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水果蔬菜种植品种越来越丰富,桔小实蝇寄主植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其发生危害或爆发成灾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因此,重视口岸检疫的同时,也要重视国内植物检疫,加强不同地区之间水果蔬菜调运时的植物检疫[15,16]。

3.2 农业防治

通过种植抗性品种或调整果蔬成熟期来防控桔小实蝇[16]。如通过种植早熟品种,果实成熟正好和桔小实蝇发生危害高峰期错开,则受害较轻。合理调整蔬菜和水果种植布局,同一品种或成熟期相近的水果蔬菜品种应种植在同一地区,可以有效阻断桔小实蝇寄主食物来源。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理落果烂果。受到危害的果实一般会比健康果实提早脱落,需要及时清理落果烂果,并通过深埋或焚烧方式有效杀死果中幼虫和蛹。此外,通过翻耕土壤也可灭虫[17]。

3.3 物理防治

桔小实蝇雄虫诱杀剂主要有两种:水解蛋白和甲基丁香酚,甲基丁香酚比水解蛋白诱杀效果好[16-18]。利用不育雄虫与野生雌成虫交配繁殖,造成后代不育,可有效控制桔小实蝇种群数量。此外,通过果实套袋,可明显减轻桔小实蝇危害。

3.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种类有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真菌、病原线虫、共生菌等。通过保护和利用桔小实蝇天敌,充分发挥其自然控制作用[4,19]。研究发现,桔小实蝇寄生性天敌种类有70余种,利用球孢白僵菌对桔小实蝇进行防治,发现对桔小实蝇成虫毒力最大。利用真菌和线虫对桔小实蝇进行生物防治也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在桔小实蝇可持续控制研究中,单独利用生物防治控制桔小实蝇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3.5 化学防治

采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交替使用,对树冠均匀喷洒,在成虫初发期开始用药,3~5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在果实采收前15 d停止用药。为了有效杀灭入土化蛹的幼虫和刚羽化出土的成虫,在春季成虫羽化出土时和果实采收后,采用50%辛硫磷乳油400~600倍液喷洒果园地面,每周施药1次,连续喷洒2~3周。吴广超等研究结果认为采用单一的防治方法对桔小实蝇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坚持多种措施方法相互配合能取得较好防治效果[16,20]。

4 讨论

桔小实蝇是中国和世界性重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加强检疫和监测是防范其传入和传出的重要手段。海关在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方面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要加强对桔小实蝇寄主植物检疫查验。同时国内检疫部门也要重视桔小实蝇寄主材料植物检疫,防止其在国内传播扩散。除了加强检疫,实蝇监测也是防范桔小实蝇扩散的有效手段。海关和地方检疫部门每年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蝇监测,今后可以在监测技术研究和监测工作中不断推进海关和地方相关部门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防范桔小实蝇在国际国内传播。

桔小实蝇研究展望:一是鉴定技术方面,其复合种形态区分较为困难,可进一步完善桔小实蝇复合种相关分子鉴定技术;二是进一步深入其生物生态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和适生性分析,开展预测预报;三是桔小实蝇综合防治技术方面,开展生物、化学、物理等多方面研究,特别是诱捕技术的研发,减少农药用量,以达到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控效果。

猜你喜欢

植物检疫实蝇黄色
你瞧,黄色
大宁县: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
阳泉市 开展农业植物检疫知识培训
新增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马铃薯金线虫
2019年吉林省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德惠市举行
黄色的小蝎子
瓜实蝇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实蝇虫果闷杀袋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帮孩子摆脱“黄色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