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樱3号甜樱桃避雨栽培效应的研究

2023-03-24朱东姿王甲威刘庆忠洪坡张力思齐斌

落叶果树 2023年1期
关键词:流胶病果率裂果

朱东姿,王甲威,刘庆忠*,洪坡,张力思,齐斌

(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果树生物技术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黄淮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省邹城市北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济宁 273500)

鲁樱3号是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刘庆忠研究员团队从萨米脱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个大、肉硬、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中晚熟新品种[1]。鲁樱3号树皮红褐色,一年生枝红褐色,叶片平展,椭圆形,叶尖渐尖,中等大小,蜜腺1~2个,棕黄色、肾形。花芽中大,3~5朵花,花冠中大,花瓣5枚,白色,花粉量大。在山东省泰安地区3月上旬花芽膨大,4月上旬盛花期,5月下旬果实成熟,与萨米脱同期。11月上旬落叶,年生长期230 d左右。果实阔心脏形,果面光亮,深红色,缝合线不明显。果肉硬,汁液红色,平均单果重露天栽培15 g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露天栽培17%以上,酸甜可口,风味好,品质佳,市场前景巨大(图1)。但是鲁樱3号果实成熟期遇雨存在裂果风险,需注意防护(图2)。已有研究表明,甜樱桃采取避雨栽培具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轻灾害等作用。2021—2022年笔者开展鲁樱3号避雨栽培技术研究,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黄前镇北麻塔村,处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温同步,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3 ℃,年均降水量727.4 mm。试验地砂质壤土,排灌条件良好。栽植甜樱桃品种鲁樱3号,砧木吉塞拉6号,起垄栽培,垄高30 cm,株行距2 m×3 m,树体5年生,纺锤形树形,园区总面积0.55 hm2(5亩)。

避雨棚栽培。2020年3月建设避雨大棚,采用镀锌钢管结构,东西向,南北向棚宽5.0~5.5 m,东西向棚长30 m,面积150~165 m2。棚顶高3.2 m,棚肩高2.0 m,棚顶膜选用聚乙烯流滴耐老化塑料棚膜,四周用60目防虫网保护。避雨栽培于每年4月下旬果实硬核期到果实膨大期开始覆膜(图3),果实采收后2周,约6月中上旬撤膜。试验期2年。

图3 避雨大棚铺防虫网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避雨栽培为处理,露天栽培为对照。每个处理1个小区,每小区10株树,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6个试验小区,随机区组布设。每个小区的树体长势一致,避雨栽培与露天栽培的其他管理均相同。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1.3.1 裂果率 果实成熟后,在树高中部的上下部位,每株树从东、西、南、北4个方向各选取主枝1个,记录每个主枝枝上的裂果数和果实总数,求裂果率。

裂果率/%=裂果数/果实总数×100

1.3.2 一级果率 果实成熟后,每处理随机选取3株树,采摘每株的全部果实。参考农业农村部NY/T 2302-2013 农产品(樱桃)质量等级标准的规定进行调查,求一级果率。

一级果率/%=果实横径大于24 mm的果实数/果实总数×100

1.3.3 流胶病病株率 撤膜前调查所有试验树体主干流胶病发生情况,分别记录发病株数、病株上的病斑数,求流胶病病株率和流胶病株的病斑密度。

流胶病病株率/%=流胶病发病株数/总株数×100。

病株主干上的病斑密度(个/株)=流胶病病斑之和/病株数

1.3.4 果实性状指标 果实成熟后,每处理随机选取3株树,从每株树体东、西、南、北随机摘取100个果实,观测果皮颜色,测定单果重、果实纵、横径。用日本ATAGO测糖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

1.4 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经Excel软件统计整理,并利用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避雨栽培对鲁樱3号果实品质的影响

如表1,避雨栽培降低了果实的裂果率。2021年鲁樱3号的裂果率,避雨栽培的6.21%,极显著低于露天栽培的20.68%;2022年气候比较特殊,两种栽培方式的裂果率都比较低,避雨栽培的裂果率1.07%,也极显著低于露天栽培的7.63%(图4)。

表1 2021—2022年鲁樱3号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下果实品质比较

图4 2021—2022年鲁樱3号避雨栽培和露天栽培下平均裂果率比较

避雨栽培增加了一级果(果实横径大于24 mm)率。2021年鲁樱3号的一级果率,避雨栽培的67.8%,极显著高于露天栽培的46.8%;2022年避雨栽培的一级果率71.8%,也极显著高于露天栽培的60.3%。

避雨栽培增大了果个。2021年,鲁樱3号的平均单果重,避雨栽培的17.3 g,最大20.6 g,显著高于露天栽培的15.9 g,且果个整齐,果皮深红色,果面光亮,无裂果、无病果;2022年,避雨栽培的单果重17.8 g,也显著大于露天栽培的16.4 g。这可能是避雨栽培减缓了果实成熟的速度,增加了果实单果重,每666.7 m2产量也增加。

避雨栽培提高了果实的内在品质。其中,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1年,避雨栽培的18.1%,显著高于露天栽培的16.9%;2022年,避雨栽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9%,也显著高于露天栽培的17.3%。原因推测避雨棚内土壤水分含量减少,昼夜温差大,促进了果实糖分积累。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2021年,避雨栽培的0.70%,与露天栽培的0.74%相比是减少趋势;2022年避雨栽培的可滴定酸含量0.73%,显著低于露天栽培的0.80%。避雨栽培既提高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又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进一步提高了果实的品质。

2.2 避雨栽培对鲁樱3号甜樱桃成熟期、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如表 2,避雨栽培延迟了果实成熟采摘期。在泰安地区,鲁樱3号,2021年露天栽培的5月27日成熟采摘,避雨栽培的成熟采摘期延迟1周;同样,2022年避雨栽培的果实成熟采摘期比露天栽培的延迟1周。这可能是避雨栽培较露地栽培的阳光直射量减少,昼夜温差大,减小了果实内水分含量的剧烈变化,到果实成熟时光合产物积累时间延长,导致成熟采收期延迟1周。

表2 2021—2022年鲁樱3号两种栽培方式的果实成熟期、产量,树体流胶病发生情况比较

避雨栽培能显著减少鲁樱3号流胶病的病株率和病株主干上的病斑密度。2021年,避雨栽培的流胶病病株率17.6%,比露天栽培的(45%)少27.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2022年,避雨栽培的病株率14.5%,比露天栽培的(27.5%)降低了13个百分点,也差异显著。病株主干上的病斑密度,2021年,避雨栽培的病株上的病斑数平均3.1个,比露天栽培的(6.2)低3.1个,差异极显著;2022年避雨栽培病株上的病斑数1.3个,比露天栽培的(4.7)少3.4个,也差异极显著。这是因为流胶病的病原菌多通过雨水传播,避雨栽培有效阻止了雨水与树体枝干的直接接触,也制约了病原菌的繁殖,从而减少了流胶病的发生。

3 小结与讨论

避雨栽培改变了甜樱桃树生长的微环境,虽然避雨棚内光照强度减弱,但温度、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稳定。经2年试验表明,鲁樱3号甜樱桃避雨栽培于露天栽培比较,果实成熟采摘期延迟了7 d。单果重平均值分别为17.55 g、16.15 g,相差1.4 g,果个增大显著。一级果率平均值分别为69.8%、53.6%,相差16.2个百分点,增加极显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8.5%、17.1%,相差1.4个百分点,增加显著。这也与在冬枣和蓝莓上的研究结果相似[2,3]。可滴定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72%、0.77%,相差0.05个百分点,减少趋势至显著减少,果实品质大为提高。666.7 m2产量平均值分别为1 674 kg、1 563 kg,增加产量111 kg。裂果率平均值分别为3.64%、14.16%,低10.52个百分点,降幅显著。植株流胶病的病株率平均值分别是16.05%、36.25%,低20.2个百分点,减幅显著。病株主干上的病斑密度平均值分别是2.20个、5.45个,少3.25个,减幅极显著。

本研究所采用的遮雨棚简易,搭建1个避雨棚投入成本约6 000元,棚架钢质可多年使用,覆盖的棚膜可以2~3年更换1次,相对于每年提高的效益,果农容易接受。避雨棚栽培可以防倒春寒,解决甜樱桃成熟期遇雨易裂果问题,保证果农的收益,减少了鸟害和果蝇的危害,可在多雨地区推广。

猜你喜欢

流胶病果率裂果
浅析黄瓜流胶病害与细菌性流胶病
裂果严重的屯屯枣 怎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设施大樱桃裂果原因及预防措施
武汉地区不同桃品种流胶病情况调查与评价
枣树如何提高座果率
裂果,你真的懂吗?
葡萄裂果的综合预防
保护地黄瓜细菌性流胶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甜樱桃流胶病研究综述
枣树杂交育种中提高着果率和种子得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