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南疆设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3-03-24杨湘苏学德李鹏程张锦强李铭

落叶果树 2023年1期
关键词:南疆兵团果树

杨湘,苏学德,李鹏程,张锦强,李铭

(新疆农垦科学院林园所/库尔勒香梨种质创新与提质增效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 832000)

设施农业是一种人类干预自然生态环境的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1]。近年来,兵团南疆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措施,支持团场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优化产业布局,鼓励传统农业从生产型向生活型、生态型、文化型、休闲观光型和旅游度假型转变,使设施农业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设施果树发展迅速、产品错季错峰成熟上市,填补了部分果品的市场空缺、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增强了群众幸福感、满足感[1]。

2022年2月24日至3月2日,调研组通过实地调查,并与种植职工进行了交流,总结了兵团南疆设施果树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今后兵团南疆设施果树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兵团设施果树发展现状

1.1 政府支持设施农业发展

“十四五”期间,新疆设施农业产业布局面临重大战略调整,设施农业逐步向南疆转移,兵团出台《兵团南疆设施农业奖补政策》《兵团南疆林果业发展奖补政策》等奖励扶持政策,为兵团南疆设施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近年来,兵团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如昆玉市恒蔬无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新疆盛世华强公司建立了一批高标准钢架结构大棚,配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环境监测设备等,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温室大棚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中,实现了自动化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

目前,兵团南疆设施类型主要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截至2021年底,建有温室大棚11 133座,占地2 200 hm2,其中2019—2021年建立2 539座,包括日光温室1 008座,塑料大棚1 531座。2022年,南疆部分师团继续新建温室大棚。

1.2 设施果树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设施果树促早栽培产值较高,666.7 m2产值达到2.3~13万元,是解决职工就业,增加职工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如表1。

表1 兵团南疆部分师团设施栽培代表物种效益调查表

1.3 职工自发种植设施果树的积极性提高

随着团场(团场是兵团的团级单位)改革,职工自主经营的权利下放,近几年,部分职工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积累吸收先进栽培经验,带领越来越多职工进行设施果树栽培,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如41团良种连疆南美地合作社的成员带领周边职工发展草莓种植采摘,一师9团十一连职工流转承包温室种植果树。现在职工尝试设施果树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1.4 积极探索设施果树的多样化发展

新疆水果在秋季全面成熟采摘,供应内地市场或进入冷库,但是春夏季水果缺口大,依赖于内地供应,价格较高。通过设施栽培调控熟期,错季错峰上市,价格和竞争优势明显,实现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一些连队、合作社或职工开始尝试栽培更多高附加值的果树。41团组织‘草莓节’,9团、29团和41团等实行樱桃、葡萄和桃等采摘,将果树生产与赏花观果、采摘体验结合发展。

1.5 南疆自然资源条件适宜发展设施果树产业

南疆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处在北纬35°40′~43°31′,东经73°40′~93°44′之间,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形成地形高差大、气候干燥、降水稀少的暖温带气候特征,光热资源丰富。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的日照年接近3 000 h,和田地区2 600 h以上,有利于设施果树的发展[2]。

水资源缺乏是南疆发展设施农业的主要限制性条件,南疆年平均降水量仅30~130 mm,年蒸发量超过2 000 mm,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河水和地下水,2015年南疆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占可利用量的95%,地表水开发利用超过80%,水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设施农业比大田种植用水量低60%左右[2,3],非常适合于南疆节水灌溉的要求。

南疆气象灾害较多,3~9月,尤其是4~6月,沙尘(包括沙尘暴、扬沙、浮沉等)天气频发,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4]。发展日光温室可以减少气象灾害的侵扰,为设施草莓、樱桃、杏和桃等果树的促早栽培以及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提供了环境条件保障。

2 兵团设施果树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设施果树种植缺乏宏观布局,未实现规模化发展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职工有了设施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但职工个体对市场的判断缺乏全面性,易形成盲目跟风现象,市场效益好时蜂拥而上,不好时大面积伐树。种植树种品种较杂,布局不合理,新技术推广难度大,技术普及率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差,职工收益不高。如在南疆某团,设施园区面积33.3 hm2以上,但种植品种繁杂,果品品质参差不齐,也就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和品牌效应。

2.2 设施果树栽培缺乏技术支撑

目前团场设施栽培技术水平偏低是制约果品产生高效益的重要因素。设施栽培的果树品种主要引自内地或从当地栽培的品种中筛选出来,对当地自然环境或设施栽培的适应性评价研究较少,一些“卡脖子”技术问题长期尚未突破,影响了职工收入和种植积极性。

2.3 设施果树栽培周期长、见效慢

设施果树效益较高,管理用工时间较短,用工时期较集中,较省工。但相比于蔬菜瓜果见效较慢较晚,例如桃、杏和葡萄需2~3年,樱桃3~5年时间,一般一年一季成熟采收。设施果树投资较大,但因为气候、技术等原因造成的减产、绝产很难弥补,所以职工承担的风险大。

3 促进兵团设施果树发展的措施

3.1 政府宏观引导,区域性合理布局

兵团根据各师团环境特点,结合目前设施发展水平和职工技术水平,从市场角度规划布局,以连队为单位打造“一连一品”,发展一个或几个名优特树种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标准化管理,生产优质高效果品。如三师和十四师3~6月沙尘严重,冬季年最低温度相对较高,一些团场可以利用6月到翌年3月沙尘较弱的时节,发展设施促早杏、樱桃、桃等生长期较短的树种,布局不同熟期的一年两熟两收的葡萄品种错峰上市,既可以高效利用光资源,又可以弥补市场空缺,职工还可以获得高收入。在城市近郊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打造具有观赏、采摘、体验、科普甚至旅游为一体的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5]。

3.2 加强初期政策性补贴,建立产供销体系

果树栽培初期投入大,见效较慢,在种植初期,政府给予政策性补助支持,或以公司/合作社统一经营的方式,提供物化投入,增强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政府以多种方式扶持公司、合作社建立统一的产供销体系,从苗木脱毒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品牌化建设、市场发展与对接、网络营销体系建设、冷链运输系统的建立等,促进设施果树产业的发展壮大。

3.3 加强科技支撑和技术示范

科研单位加大设施果树栽培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工作的力度,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强科学技术对南疆设施果树产业的支撑。

加强农科院、农科所+公司+企业职工技术服务体系或农科院、农科所+农发中心+连队/合作社、公司+示范地+职工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以示范产业园为抓手,由公司或农发中心协调组织,农科院、农科所培训企业工人和连队技术职工、合作社技术骨干,培养技术中坚力量。然后由这些技术人员对全体职工开展理论培训、现场培训等,提高全体职工技术水平。以示范产业园为中心,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等的向周围辐射推广。

猜你喜欢

南疆兵团果树
种果树
兵团记忆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兵团记忆
南疆木棉红似火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南疆最美是春天
筑梦南疆
怎么解决施肥引起的果树烂根
兵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