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护理在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03-22母珍珍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导图例数护理人员

母珍珍

(单县中心医院普外科,山东 菏泽,274300)

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针对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通过甲状腺切除术能够有效切除病灶,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甲状腺切除术虽然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优势,但仍存在一定的创伤性,术后会出现疼痛不适感,影响睡眠质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高,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生活质量,导致产生负性情绪,形成恶性循环[1]。因此,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应对患者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常规甲状腺切除术后护理措施针对性不强、灵活性不足,护理人员被动进行护理操作,可能会出现护理措施遗漏或护理差错事件,影响护理效果,进而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性较高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能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归纳和总结信息,应用在护理中有助于患者更好、更快地掌握术后注意事项,可直观显示护理路径,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2-3]。故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思维导图护理在甲状腺切除术后的实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5 月—2021 年4 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2 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 例。对照组男10 例,女31 例;年龄23~74 岁,平均年龄(44.68±6.37)岁;疾病类型:甲状腺功能亢进10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 例,甲状腺腺瘤11例。观察组男11 例,女30 例;年龄24~76 岁,平均年龄(44.73±6.42)岁;疾病类型:甲状腺功能亢进11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8 例,甲状腺腺瘤1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单县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疾病,符合《甲状腺疾病诊疗学》[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②满足甲状腺切除术适应证者;③术后自愿接受随访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肺肾功能不全或衰竭者;③存在视听觉障碍、阅读障碍者;④存在沟通交流障碍、精神异常者;⑤存在心理疾病者;⑥术后失访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后为患者创造干净整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将气管切开包等急救物品放置在床旁;予以低流量吸氧;术后对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在患者意识恢复后帮助其更换体位,取半卧位;术后注意伤口护理和引流管护理;术后6 h 予以流食或半流食,同时进行排痰处理以及疼痛干预、口腔卫生护理;出院前1 d 加强院外注意事项的指导,叮嘱其定期复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护理。(1)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完善。思维导图护理小组成员包括科室护士长、科室骨干人员。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护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借鉴国内外先进措施以及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甲状腺切除术后思维导图,确定主题及关键词。将每个关键词作为一个版块,每个版块包括2~4 个分支,列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以色彩鲜艳的颜色和图片突出显示。再次分析总结甲状腺切除术后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及风险,对思维导图进行适当的修改,完成思维导图后将其打印在卡纸上后塑封,便于保存和携带使用。(2)学习与培训。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思维导图的流程、操作方法,并明确甲状腺切除术后护理重点,如减轻疼痛、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并发症预防等,安排护理人员两两一组进行模拟练习,找到问题并进行纠正,护士长引导护理人员总结和思考自身护理操作的合理性,确保科室全体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思维导图知识。(3)思维导图的应用。护理人员将打印好的思维导图放置在口袋中或固定在床旁护理车上,便于护理人员根据思维导图对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找出护理风险并及时消除,采取预见性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长放大思维导图并将其粘贴在宣传栏处,并定期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时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患者应用数字0~10 表达疼痛程度,分别对应0~10 分,其中0 分为无痛,轻度、中度及重度疼痛分别对应的评分为1~3 分、4~6 分、7~10分。评分越低,则疼痛程度越轻。

②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运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总分为0~21分,评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

③比较两组患者情绪评分。在术后清醒时(干预前)、出院时(干预后)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自身情绪状况进行自评,其中SAS 评分以50 分作为临界值,<50 分表示无焦虑,≥50 分提示存在焦虑情绪,且评分同焦虑严重程度呈正比;SDS 评分的临界值为53 分,<53 分提示无抑郁,≥53 分说明存在抑郁情绪,评分越低,抑郁程度越轻。

④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切口出血、切口感染和呼吸困难。并发症发生率=(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切口出血+切口感染+呼吸困难)例数/总例数×100%

⑤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运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共有8 个维度,评分均为0~100 分,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出院前1 d 采用单县中心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量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α为0.88,效度系数为0.87),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技术水平等方面,总分为0~100 分,其中90~100 分为非常满意,80~89 分为基本满意,0~79 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NRS 评分和PSQI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NRS 评分和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NRS 评分和PSQI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NRS 评分、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RS 评分和PSQI 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NRS 评分和PSQI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PSQI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1 4.52±0.71 2.04±0.42* 14.68±4.82 10.45±2.93*观察组 41 4.56±0.66 1.31±0.25* 14.72±4.86 6.28±1.17*t 0.264 9.563 0.037 8.463 P 0.792 <0.001 0.970 <0.001组别 例数NRS 评分

2.2 两组患者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情绪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情绪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SD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1 56.35±4.21 48.04±2.63* 54.41±3.39 47.58±3.00*观察组 41 56.41±4.26 40.57±2.39* 54.47±3.42 40.42±2.24*t 0.064 13.459 0.080 12.245 P 0.949 <0.001 0.937 <0.001组别 例数SAS 评分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生理功能 躯体疼痛 生理职能 总体健康 精神健康 活力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对照组 41 干预前 62.65±5.71 61.05±4.92 63.48±5.43 60.17±4.35 70.25±6.15 65.52±4.69 64.45±5.83 72.45±5.68干预后 78.96±6.87* 70.46±5.35* 72.73±5.64* 70.52±5.48* 79.65±7.46* 71.83±5.20* 75.88±7.71* 80.65±6.76*观察组 41 干预前 62.70±5.68 61.11±5.04 63.54±5.50 60.24±4.43 70.30±6.23 65.60±4.74 64.53±5.90 72.60±5.74干预后 85.49±7.36* 78.93±5.67* 80.66±6.48* 79.63±5.65* 85.98±7.44* 82.65±6.81* 83.94±8.55* 88.75±7.60*t组间干预前 0.040 0.055 0.050 0.072 0.037 0.077 0.062 0.119 P组间干预前 0.968 0.957 0.961 0.943 0.971 0.939 0.921 0.906 t组间干预后 4.153 6.957 5.911 7.411 3.847 8.086 4.483 5.099 P组间干预后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需要根据疾病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甲状腺切除术应用在甲状腺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良好,但手术会引起机体出现创伤、应激反应,导致甲状旁腺损伤、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会对患者术后预后效果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5]。另外,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护理内容繁杂,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护理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选择有效的护理手段十分重要[6-7]。

以往临床实施环境护理、病情观察、体位护理、伤口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口腔卫生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是护理措施缺乏灵活性、针对性,且护理效果受到护理人员经验与质量的影响,故效果一般,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8]。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能够将思维形象化,具有良好的可视性、直视性。思维导图在确定关键词后,围绕关键词扩展出一级分支、二级分支甚至是三级分支,并利用色彩鲜艳的文字和图片组成树状结构图像,有助于高效、简洁、清楚地呈现护理内容,描述不同主题和关键词之间的层级关系,能够帮助执行者更好地进行理解和记忆,从而高效地解决问题[9]。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均得到了有效改善,较好地缓解了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全体护理人员通过培训学习均熟练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以及流程,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甲状腺切除术后应用思维导图护理,一方面以不同的颜色、曲线、图片表示各个主体及关键词并组成树状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压缩和梳理全部护理内容,保留和突出护理关键点,有利于护理人员按照思维导图执行护理措施,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增强学习及工作能力,提升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10]。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随时携带思维导图并将思维导图粘贴在宣传栏,有助于护理人员理清护理内容与流程,减少护理内容遗漏,且能够及时总结遇到的问题并进行纠正,有助于护理质量持续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思维导图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周到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提高。在梁丽萍[11]的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了思维导图的临床应用价值高,佐证了本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切除术后患者中实施思维导图护理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导图例数护理人员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更正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6章 一次函数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