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离异家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23-03-22杨婷婷

好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同伴行为习惯玩具

文 杨婷婷

近年来,来自离异家庭的幼儿越来越多。由于缺乏父母关爱等原因,这类幼儿引发的教育问题接踵而至。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离异家庭幼儿现状,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离异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以中班幼儿小菡(化名)为研究对象。小菡是一个聪明伶俐、能说会道、思路清晰的女孩。同时,她性格倔强,不会轻易改变或妥协。小班下学期,父母离婚后,小菡一直跟妈妈和外婆生活在一起。这期间,她的情绪非常低落,经常跟别人争抢,有时还会尿湿裤子。

(一)生活卫生习惯——过分依赖

最近一段时间,小菡总是尿湿裤子,有时在游戏活动时,有时在午睡时。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天,中午过后,幼儿纷纷上床午睡了。可是,小菡慢慢吞吞地上床。可是,小菡刚钻进被窝便说:“老师,我要尿尿,你抱我去!”我问小菡:“睡觉前应该先去小便,你以前都是这样的。”小菡回答道:“可是,奶奶说我还小,我要让大人抱着去。”

小菡以前午休时习惯良好,最近变化较大。奶奶过分溺爱,总想在生活上给予小菡更多关爱,以弥补父爱的缺失,使小菡养成了过分依赖成人的习惯。

(二)学习习惯——缺乏意愿

在集体活动的互动环节,大家开始寻找同伴,一起唱《找朋友》。小菡选择了一个偏僻的位置坐下,低着头不说话。这时,一诺找她一起唱歌,她坐在位置上无动于衷,两只手东摸摸、西摸摸。一诺憋红了小脸说道:“小菡,我来找你一起唱歌,你怎么不理我呀?”一诺一边说,一边伸手拉,小菡才勉强站起来。

小菡在集体活动时选择独自坐在角落里,不乐意与同伴一起唱歌。当同伴主动发出邀请时,她一开始没有做出积极回应。在同伴伸手拉她时,她才不情愿地起身。在整个过程中,小菡刻意回避,缺乏积极性,不愿与同伴合作。

(三)品德习惯——容易冲突

在“娃娃家”游戏时,小菡扮演“妈妈”,成成扮演“爸爸”。这一天,“爸爸”照常上班,“妈妈”在家带“宝宝”。“爸爸”下班回来时,“妈妈”对“爸爸”说:“午饭时间到了,你去做饭吧!”“爸爸”把手里的公文包一放,说:“好的,我这就去!”“妈妈”抱着“宝宝”走到厨房,发现新投放的玩具材料非常有趣,将手里的“宝宝”扔给“爸爸”。这时,“爸爸”也对玩具材料感兴趣。于是,小菡、成成中止角色游戏,争抢起了新投放的玩具材料。小菡趁成成不注意时一把抢过玩具材料,说:“我就要玩,先给我玩!”

小菡和成成在游戏时有语言和肢体互动,但冲突发生源自对新投放的玩具材料的争抢。小菡没有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不顾及成成的感受,直接从成成手中一把夺过玩具材料。

二、离异家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指导性策略

(一)家园沟通,找准问题根源

偶发的家庭变故势必会影响幼儿教育,有的家长过于严厉,有的家长过分溺爱,有的家长放任不管。这样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为此,教师要对每个幼儿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例如,教师要了解父母等长辈的心理变化和生活轨迹变化,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问题的症结,了解幼儿的真实需求,适时干预和疏导,以帮助幼儿拥有健康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观察引导,深入师幼互信

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面对离异家庭幼儿,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他们交往,耐心倾听并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敏感地察觉他们的真实需要。

(三)营造氛围,引领同伴互助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帮助离异家庭幼儿形成积极的心态,从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为离异家庭幼儿增加同伴互动的机会,从而养成合作、分享、谦让等良好习惯和交往技能,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猜你喜欢

同伴行为习惯玩具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寻找失散的同伴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