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园本探索课程的生成路径

2023-03-22徐姗姗

好家长 2023年1期
关键词:蛋壳鸡蛋绘本

文 徐姗姗

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他们往往对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有着更清晰的感知和浓厚的兴趣。我园依据《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不断构建以课程游戏化为轴心的园本探索课程,让课程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快乐成长。

一、课程背景——捕捉幼儿的兴趣

在一次参观菜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名幼儿兴奋地叫起来:“看,那边有好多不一样的蛋!”一下子,幼儿都被那些大小各异的蛋吸引过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这个蛋怎么这么大”“这些蛋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这个蛋身上还有花纹”……于是,我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顺应幼儿的需求,与幼儿一起踏上课程探索之旅。

二、问题清单——引导幼儿成为课程构建的主人

在课程开展之前,我组织了“关于蛋,你想知道什么”主题调查。幼儿收集了大量关于蛋的问题:蛋从哪里来、先是有蛋还是先有鸡、母鸡是怎么孵蛋的……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我分析归类,将有探索价值的内容作为课程网络的分支部分。通过交流互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构建主题课程思维导图,包括“蛋之何处而来”“蛋之科学探索”“蛋之艺术畅想”“蛋之绘本世界”“蛋之美食天地”等主题。

三、搭建支架——支持幼儿的探究

为了让课程持续深入发展,我梳理出前期需要搭建的几个支架:一是多途径了解有关蛋的信息,丰富知识和经验;二是投放相应的区域材料,如蛋、醋、水、可乐、塑料杯、记录表等;三是邀请家长参与“蛋壳大变身”亲子制作等活动。

四、自主参与——丰富幼儿的认知和体验

在课程实施时,我始终追随幼儿,尝试以幼儿的经验、兴趣、问题为线索开展活动,记录下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幼儿的“魔法时刻”。

故事一:蛋之何处而来

对于“蛋宝宝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我引发幼儿讨论和思考,用调查表记录蛋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对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幼儿争论不休。我引导幼儿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调查任务。我将调查结果归纳后,幼儿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于是,我和幼儿一起上网搜索,得知鸡、鸭、鹅、鸟等动物都会生蛋。幼儿还通过各种蛋的对比,知道颜色、大小不一样,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故事二:蛋之科学探索

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蛋宝宝的内部结构,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我开展了“剥鸡蛋大比拼”活动。幼儿了解熟鸡蛋结构后,对生鸡蛋产生了好奇。幼儿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知道生鸡蛋里的蛋白和熟鸡蛋里的蛋白是不一样的。在“蛋壳消失了”科学活动中,幼儿纷纷猜想“鸡蛋放进可乐会变黑吗”“鸡蛋放进白醋里会很酸吗”等问题。带着这些疑问,我和幼儿一起实验、查证,探索其中的奥秘。

故事三:蛋之艺术畅想

我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引导他们用蛋作为主要操作材料进行创作。在“蛋之艺术畅想”活动中,幼儿用水彩笔、颜料、橡皮泥等工具,在蛋壳上创作出微笑的蛋宝宝、地球、神奇的彩蛋、恐龙、怪兽等美工作品。

故事四:蛋之绘本世界

究竟是谁偷吃了我的蛋?谁生出了最奇怪的蛋?小兔孵出了谁的蛋呢?通过绘本《蛇偷吃了我的蛋》《一只奇特的蛋》《下怪蛋的鸡》等阅读与分享,幼儿产生了进一步探索蛋宝宝奥秘的想法。有的幼儿还将绘本故事创编成情境表演剧,有的幼儿将书中蛋宝宝的经历编成歌曲。幼儿将绘本与游戏、音乐活动巧妙地融合起来,体验了绘本阅读带来的惊喜。

故事五:蛋之美食天地

生活是课程的出发点。我将幼儿园课程延伸到幼儿的家庭中,根据幼儿对“鸡蛋还有什么用途”这一疑问展开活动,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美味鸡蛋大调查”调查,一起用鸡蛋做出各种美食。

“蛋的奇妙”探索课程从生成到拓展,离不开教师的细心观察和精心组织。在活动中,教师注重“让儿童亲历、体验、实践”,与幼儿一起探索、一起交流、一起分享。

猜你喜欢

蛋壳鸡蛋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蛋壳变变变
神奇的小蛋壳
史上最难撩的四大星座
神奇的鸡蛋画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蛋壳与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