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驷马山工程围绕治水思路抓发展谋长远

2023-03-21安徽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李绍芸

区域治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泵站供水水资源

安徽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 李绍芸

一、驷马山工程概况

驷马山引江工程位于安徽省东部,地跨皖苏两省,是滁河分洪、引江灌溉、航运、城市供水、生态补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1969年12月动工兴建,1971年开始发挥效益。

驷马山灌区也是安徽省最大的提水灌区,规划设计为五级提水,总扬程46.5米,装机33台8.34万千瓦,功能覆盖滁河上、中游和池河上游地区,灌溉面积365.4万亩。现状为四级提水,总扬程30.1米,装机12台套2.76万千瓦,目前已实现有效灌溉面积244万亩(含南京市浦口区15万亩),能够灌溉皖苏两省的合肥市肥东县、巢湖市,马鞍山市含山县、和县,滁州市定远县、全椒县、南谯区、琅琊区、来安县,南京市浦口区等4市10个县(市、区)。

目前已建成并发挥效益的骨干工程有:乌江枢纽、滁河一级站枢纽、滁河二级站、滁河三级站;襄河口闸枢纽、汊河集闸枢纽,以及引江水道(滁河驷马山分洪道)等。随着灌区续建配套建设,规划中的骨干工程滁河四级站及驷马山灌区江巷水库主体工程建成,目前正在实施组织配套输水干渠。“十三五”期间驷马山引江工程列入构建以长江、淮河、淠河总干渠–滁河干渠为横,以引江济淮、驷马山引江工程为纵的“三横二纵”全省水资源配置骨干网。

二、驷马山工程的作用与传统管理

“十三五”以来,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建设水利现代化目标,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水,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灌区续建配套,保障工程良性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立足防大汛、抗大旱,认真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新理念,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强化“调度运行科学精准,控减水旱灾害损失,优化水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在防洪抗旱、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和服务民生方面发挥了作用。

(1)落实水旱灾害防御三个“责任人”。修订印发《滁河洪水调度方案》《驷马山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检视各单位任务落实情况,以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担当作为,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扎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准备工作,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方案预案到位、物资准备到位、监督管理到位、保障措施到位。

(2)加强水旱灾害防御日常管理。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机制,贯穿水旱灾害防御全过程,多次开展各类防汛安全演练。贯通雨情、水情、工情、险情“四情”防御,全力防范水旱灾害风险。开展汛前、汛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妨碍行洪问题排查整治,推进灌区水旱灾害危险动态管理。有效应对了2016年、2020年特大洪水,成功抗御2019年特大干旱,三座节制闸累计泄洪74.432亿立方米,全处四座泵站累计运行23013.5台时,供水18.733亿立方米。驷马山工程在防御水旱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3)加强监测预警,科学调度决策。“十三五”期间,充分利用灌区雨水资源和洪水尾水资源,乌江站少开机3500多台时,少提水2.912亿立方米,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电力资源。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发挥生态补水功能,共向襄河口闸下游生态补水0.78亿立方米,向合肥生态补水0.186亿立方米,在向合肥生态补水试验过程中,利用高蓄晋集闸上游来水,拦蓄径流蓄水150万立方米,乌江闸拦蓄径流蓄水300万立方米。

(4)保障城市饮水安全,取得零突破。自2019年10月20日开始,驷马山工程向合肥市供水,高峰时每天达到114万立方米以上,累计供水14102万立方米,滁州市启动“引江入滁”工程,保障滁州市70万城市人口用水安全。2020年累计向合肥、滁州两市供水1120万立方米。实现了农业灌溉和城镇供水的协调发展。

三、新发展理念给工程建设管理带来的新思考

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灌区内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飞速发展起来,对驷马山灌区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些年来在老设备与新应用上的问题,现代化与数字灌区发展问题,水资源的重新配置与灌溉需求问题等方面,新问题与矛盾日益凸现出来。

(1)灌区部分泵站工程设备老化,运行安全系数降低。驷马山引江工程1969年12月开工,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随即进行了二期工程建设,1980 年初,工程停缓建,工程没有按照原先设计方案建设到位,之后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逐年投入,虽已对部分泵站进行技术改造等,但仍存在众多薄弱环节,多级泵站硬件设施要求高,灌区灌溉水源还是不足,造成灌溉供水末端保障能力降低,急需对现有提水泵站进行技术改造和新建必要的提水泵站等。

(2)现代化信息化配套程度低。灌区信息还是处在从无到有阶段,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不够,信息化、数字化设施不够完善。已建的骨干工程信息采集、通信、计算机网络系统,系统之间的整合程度低,监视会商监测系统平台不统一、不兼容,综合效益发挥不够。

(3)现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灌区异常天气带来的供水需求。灌区渠首工程为乌江枢纽,后续梯级泵站还有滁河一、二、三、四级站及输水主干渠。源头取自长江水,而长江侧设计最低进水位 2.8米。异常天气时将无法保障供水需要,2019年,驷马山上游灌区出现1966年以来最严重旱情,而此时的长江水位却保持低水位状态,应急预案设计架设的临时30台水泵,也只是达到乌江站一台机组现有流量,难以适应现有发展需要。为保障江淮分水岭以北灌区用水,需完善驷马山五级提水泵站,解决低水位运行状态。

四、推进驷马山灌区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灌区工程全力提升

“十三五”期间管理处,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了灌区存在的工程运行不安全、不可靠问题。渠道险工险段和病险建筑物除险加固和标准提高,使过去在灌溉供水时经常发生险情现象彻底改变,灌区工程全力提升。

(1)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驷马山分洪道工程、四级站工程、三四级干渠工程、晋集闸除险加固等大型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完成灌区2019-2020年巢湖大骆岗、量测水项目的建设任务。滁河三四级干渠工程除生态红线段已全部完工。

(2)自筹资金800万元实施的乌江站信息化建设进入扫尾阶段。

(3)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灌区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69万亩,给灌区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发挥出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2021年6.6亿元灌区“十四五”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可研报告上报省厅,并通过专家审查。

(二)抓实工程运行管理,推进工程高质量发展

强化水利工程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扩大工程的使用效益。

(1)加强工程目标管理考核,推进标准化建设。起草印发《处工程达国家级管理单位实施方案》。细化前期工作,编制完成年度岁修计划及三年滚动项目库。滁河二级站顺利通过了“省一级”泵站管理复核考评,滁河一级站节制闸(晋集闸)通过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验收,滁河三级站完成开停机的自动化改造,滁河一级站、襄河口闸完成水质监测系统水毁修复。驷马山分洪道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滁河四级站通过了机组启动验收。推进滁河四级站工程新增进场道路路下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以调度会、专题会、现场会等形式积极推进在建项目进度,统筹解决问题,以工程参建各方履行质量管理责任为主线,建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落实在建项目度汛和超标准洪水预案。

(2)加强项目管控,保障工程安全运行。明确招标采购相关制度,规范限额以下尤其是小微项目的采购管理。滁河一级站、乌江站、滁河二级站泵站开展安全鉴定。现场监管、协调S367省道驷马河大桥及长岭输油管线复线工程等涉河项目。跟踪督查浦口区红旗桥改造等3个涉河项目。

(3)强化培训,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开展运行管理检查,重点检查重要设备、关键部位、青工实践操作能力。立足河湖管理、水利工程安全监测、项目文本编制、工程项目管理等开展全处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促进我处新时期、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处连续10年被省厅考核评定为安全生产优秀单位,连续4年被马鞍山市政府评为安全监管先进集体。

(三)深化水资源管理,水政执法稳步发展

驷马山灌区通过一系列续建配套工程,灌区内水利设 施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供水更加安全快捷,有效促进了灌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用水安全。

(1)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江水西引”“引江入滁”及生态补水方案,推进“引江补淮”功能发挥,与重点市县签订水资源战略合作协议,形成常态化、非常规的水资源调度供水体系。

(2)灌区水资源管理能力不断加强。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航运等功能,完成了驷马山灌区水量分配方案编制,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3)加强水域岸线管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取水口及排污口等管理,强化水污染防治,入河排污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4)开展常态化灌区水质监测,初步建立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体制。开展河道及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清查、登记上报,摸清家底,完成滁河二站肥东渠首公路桥涉河项目审查及评审工作。按照省厅部署和要求,完成管理处2183.41亩管理范围和6471.2亩保护范围的划定工作,划界率为100%。

(5)强化宣传教育,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深入学校、社区开展《长江保护法》、节水宣传活动,面向灌区开展“保护水源、造福灌区”水法规有奖答题活动,参与人次达5000多人,创历史新高。深入推进全处节水型单位建设,驻乌江地区外的五个站所,安装分级计量单元、节水器具、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月平均节水率达到15.5%,实现了全处节水型单位全覆盖。

五、驷马山围绕治水思路谋求长远发展

管理处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认真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主动服务灌区,让洪水肆虐成为过去,让干旱的荒芜化为历史,服务一方水土,永葆一方平安。

(1)提供工程保障能力。继续开展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对骨干工程中泵站扩容、病险闸加固及面上水利工程更新改造等,继续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整合地方涉农、涉水资金,推进“最后一公里”工程,灌区范围灌溉保证率达90%;融入现代化灌区、生态灌区建设内容,提高灌区特别是驷马山骨干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面上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使驷马山灌区达到总体设计灌溉能力,实现泵站投容24000KW。

(2)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以泵站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灌渥保证率和减少洪涝灾害为目的,做好泵站建设工作;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试点精细化管理、推行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力争“十四五”期间,管理处达国家级水利管理单位标准。继续实施技术改造,不断提升硬件基础。实施技术改造工程,继续对各抽水站进行局部更新改造,优先改造机组控制、保护、测量等监控系统,以及金属结构和部分管道,确保安全运行,推进水利工程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孪生化建设。“十四五”期间,维修养护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工程正常维修养护、管理设施加国改造、工程除险加固和管理区保护利用等项目,通过逐年递增的岁修项目实施,保持工程设备完好率达95%以上,主要工程设备完好率达100%,85%以上的管理设施将得到改造。持续推进工程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打造现代化的精品工程,构筑适应“三化同步需求的现代水利工程体系,最终使驷马山骨干工程达国家级水利管理单位标准。

(3)提高水旱灾害防御水平。开展自动化升级改造,建立梯级泵站优化调度系统,确保发生滁河干流保证水位(襄河口闸上 13.5米)汛情时,四座水闸(乌江新闸、乌江老闸、襄河口闸、晋集闸)全部提出水面安全泄洪,建立防汛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水雨情工情险情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应用的能力水平。

(4)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整合泵站更新改造信息化资源,建立省、驷马山管理处与灌区市、县视频监控系统和防汛抗旱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完善骨干工程防汛抗旱综合采集、分析和调度信息化体系,建立、完善和优化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和抗旱决策支持系统。按照“十四五”规划,2023年底将实现“引江补淮”,每年向定远江巷水库输水2.2亿立方米,“引江入滁”工程的实施,2025年将向滁州市每年输水1.5亿立方米,2035年每年输水2.35亿立方米。

猜你喜欢

泵站供水水资源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及其改善措施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