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综合实践活动推进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开展

2023-03-16张洁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劳动素质教学内容

张洁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第三实验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集研究、操作性学习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整合了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中小学推进劳动教育的主要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有重大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两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定位和实施内容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都是独立设置的国家必修课程。劳动教育的落实离不开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活动又都能实施劳动教育的内容,两者可以互相交融渗透。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传授各类社会实践技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最直观、最丰富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在社会实践当中运用各项技能。社会实践技能的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劳动技能,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课程当中学习家务劳动、社会劳动的各项技能,从最基本的整理仪容、清洁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各项器具,到制作工艺品、培养植物等。劳动技能培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习惯”,让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时候也能主动进行劳动。其次是社会技能,即走出校园和家庭,离开监护人之后照顾自己的各项技能,比如了解各类标志、知道在遇到困难时应当如何寻求帮助等,这些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最后是社会实践技能。社会实践技能当中还包括一些综合素质,如在遇到难题后如何思考、如何寻找解决方案、在与人合作时应当注意什么等。

(二)从技能延伸出的各类知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当中,由技能培养延伸出的对各类知识的教学同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技能课程的知识性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许多事物背后的原理,比如,照相机能够摄影,其背后的基本原理是怎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小学课程,不需要将这些原理讲解得太深入,仅作为拓展内容,让小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和保持就可以了。其次是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比如保证行人和机动车安全和秩序的交通规则,帮助废弃物变废为宝的垃圾分类规则等。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社会规则有助于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现实的意义,教师不但要向他们讲解这些规则,还需要向学生传达制定这些规则的意义和原因,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在了解规则的基础上认识规则,产生规则意识。

(三)思想品德学习内容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劳动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实践活动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这是前人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教师应当发扬这一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结束后的成就感,培养学生产生热爱劳动、热爱实践的思想,在向学生讲解各类生活中原理知识时,则要注意开阔学生的眼界,鼓励学生探讨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应当注意教学的灵活性,让学生从劳动中获得感受,自行体会、自行感悟。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小学生的社会技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项社会技能,为学生成长打好基础,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家务、手工艺术品等一系列需要在生活中运用到的技能,让学生学会这些技能也是综合实践课程中最直观的价值。学习家务劳动的技能,可以让学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逐渐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参与家庭分工,与家人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学习社会生活技能,比如学习交通规则、社区生活规范等,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还可以让学生产生社会公德,这对于学生从校园和家庭的照顾中走向社会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手工艺术品制作,则可以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二)开发小学生的智力

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智力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抽象思维、计划能力等各项智力能力正处于成长当中,在这一阶段进行劳动教育恰好能够满足学生智力成长的需要。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对于智力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教育就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各类实践操作,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开发。比如,可以在综合实践课堂上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机械进行拆卸和组装,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需要观察机械结构当中的部件,还需要在脑海中回忆以往学习的机械原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一整套的思维过程本身就是小学生的智力活动,在对实际操作逐渐熟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也会得到发展。

(三)培养小学生的品格

劳动教育同样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品格。比如,学生可以在进行劳动时体会到劳动的不易,在生活中学会节约,在劳动中掌握独立生活的思想,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应当自己做”,不再害怕困难;在劳动结束后,学生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获得成就感并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热情。再比如,在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当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在生活中困惑已久、在其他科目学习和家长的教导中找不到答案的现象进行探究和学习,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能力。劳动是人类美德的宝库,在综合实践活动当中挖掘这个宝库,可以让小学生受益匪浅。

三、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的难度不平衡

当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教学内容不同部分之间的难易程度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有的内容过于简单,有的内容难度过高,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比如,综合实践教材中有时会要求教师向学生教一些社会规则,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几乎接近学生生活中早已了解的常识,比如“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见到教师要问好”的校园规则等,这一部分内容学生早已知道,许多教师都在质疑是否还有重新讲解一次的必要。还有些活动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就比较困难,例如要求学生参与自己所在社区的管理,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进行,而现实生活中不同学生生活的社区条件差别很大,有的小区有成熟的管理机构,有的小区的管理机构却趋于停滞;有的小区愿意配合学校教学,有的小区却声称自己无法提供帮助,类似对教学条件限制较高的内容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做到取舍。

(二)教学资源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因此对能够直观提升学生应试成绩的语文、数学等关注度较高,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关注度较低,这样的思想影响到了教学资源的分配。即使当下人们已经转变了思想,这种做法的影响仍然存在。比如,有的学校认为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没有为这门课程设置专门的教师,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让其他科目的教师“兼职”教学。由于这些教师还需要负责其他科目的教学,分配到综合实践课程的精力有限,导致许多课程活动无法进行,只能略过。从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上看,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有的课程内容的教学条件过于理想化,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完成,有的教材内容单节课的结构并不完整,教材对教学的指导价值有限,这同样制约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

(三)学生家长的配合度不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对学生家长的配合要求较高,这是因为许多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需要在课后时间完成的。比如一些家务劳动只能在学生回到家后才能完成,一些调查研究、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也只能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才能进行。这些离开学校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无法陪伴在学生身边及时指导,只能要求学生的监护人与学生共同完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家长对综合活动学习的配合度往往不能达到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一方面,不同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许多家庭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确实没有条件参与学生的综合实践课程。比如有的学生家长工作繁忙,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少,甚至有的学生家长自己也不会做家务,更不用说指导学生进行家务劳动了。另一方面,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家长对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不重视,许多学生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并不了解,甚至认为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边学边玩”,让学生放松的课程,不认为自己应当参与进去。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教师还应当积极地与学生家长展开合作。

(四)缺乏对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的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单包含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运用到的各项技能,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学生独立生活的意志、热爱劳动的情感和探索生活现象的好奇心等。但是以往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综合素质教学内容的开发。首先,一部分教师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教学,这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较深,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理解不透彻,总是按照其他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授课中总是照着课本讲内容,很少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适合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还完全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上的引导,没有对课程的全部内容进行开发。其次,虽然有一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应当在综合实践课程中重点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这些教师的教学策略往往存在缺陷,不适应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比如有的教师把教学目标设定得太死板,要求学生在进行完一项活动之后必须产生某种思想,忽视了学生的思想能动性。

四、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课时,平衡各单元教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学内容简单,接近于生活常识,有的教学内容复杂,需要课上课下一系列的配合,不同单元的教学难度不平衡,为教学带来了困难。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课时时间的方式,平衡各单元教学。比如,学习概念类的知识时,主要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自上而下传达单元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减少课时。针对一些需要组织活动的单元,则适当地多分配一些课时,保证课程活动的稳步推进。需要注意的是,减少课时并不是说时间越短越好,而是要适当减少,在减少课时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教学质量。

(二)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还要拓展有限的教学资源。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主要在两个方面存在教学资源的不足:一方面是没有专门的教师,另一方面则是教材内容的不足。这两个方面都可以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拓展进行优化。首先,学校要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为课程教学设置专门的代课教师,代课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具备优化教学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达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课堂内容的目的。比如,在进行《遵守规则》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将教材内容传达给学生,还要为学生讲解社会上各种规则的制定方式和意义,将课堂变成百科讲座,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了解规则背后的故事。

(三)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家长的配合对教学质量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综合实践课教师要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帮助学生和家长完成课后学习任务。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家长传达综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让学生家长配合教学,比如教师可以依托家长会等,向家长传达课程的意义,尤其是重点介绍结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家庭生活的意义。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合理安排课后任务。比如,一个学期中需要家长参与的课后任务可以少安排一些,避免家长抽不出时间参与。此外,教师还可以依托互联网进行课后指导,比如在学习《美味凉拌菜》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将相应的菜谱制作成电子版或者视频发送给家长,并为家长提供帮助。

(四)转变教师角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提供技能、知识等方面的教学以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上的开发。以往,由于教师对综合素质开发内容的认识不深,导致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过于死板,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自己的角色从“领导者”转变为“启发者”,从要求学生必须产生某种思想转变为引导学生自行感悟。

猜你喜欢

劳动素质教学内容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热爱劳动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