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任务群思想落实学科育人价值

2023-03-16武红芹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教研室

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老屋语文课程育人

武红芹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教研室

我国目前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部分明确指出“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2022 年4 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正式公开发布,编写重点及突破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价值引领、以文化人”总则为主要立足点,制定出素养型课程目标,强调语文课程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坚持以文化人,彰显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016 年9 月13 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公布,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

依据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以及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要求,设计学习任务群,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品格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厘清“语文学习任务群”概念,明确语文教学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版)》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并对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定位及特征作了概括性描述,指明了实践方向。新课标指出,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要围绕主题,注重学习任务群结构化设计,有效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突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语文学习活动具有逻辑层次,包括由多个可以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语文系列活动内容组成,目标共同指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全面健康发展。

二、明确“语文学习任务群”要求,实施结构化教学

(一)把握有价值的教材资源,实现课程育人追求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课程主题内容应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社会科技进步等方面,各方面均包含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内容。在挖掘语文教材时,应考虑让学生学会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感受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博大精深,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

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也基本按照人文主题和语言要素来组织编排。人文主题是萦绕在学生身上永恒的理想和追求,如以“明月中的文化”为主题进行统编教材的单元重组,可以包括《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水调歌头》《山居秋暝》以及《月迹》等。同样是写中秋明月,表达的情感却是不同的,《宿建德江》中的明月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愁苦心情,而在“明月别枝惊鹊”中明月表达的是作者的喜悦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诗人借明月来表达思乡之情,有的诗人以明月象征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总之,语文课程建设也就是要用语文人文性这个特征去塑造一个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学生。所以,我们强调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精神成长相伴而行,既强调学生获得知识,又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和旺盛的生命力,以助力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体现学科育人内涵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要求我们摒弃强调知识取向、教师讲授、机械重复操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为主张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实施具体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情境不能全然脱离真实的生活,应通过情境创设让整个语文学习情境化,引导学生在个人情感体验中进行感悟,在学科认知活动中进行建构,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运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感知、记忆知识,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只有当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的愿望,学习任务才会拥有驱动力、整合力。统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即《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和《四个太阳》,本单元落实“文学性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要求,主题确定为“心愿漂流——留给未来的我”,以“漂流瓶”的形式留下童年的美好心愿。四篇课文依次为“心愿是一声嘱托,心愿是一个梦想,心愿是一首小诗,心愿是一幅画作”,漂流瓶藏着童年的梦驶向未来!语文学习活动包括写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写话:“我多想去看看”;录音:用“正……唉……不过……”的句式说话;画作:图文并茂“我的太阳”,拥有奇思妙想,表达美好愿望。七岁的孩子将童年这份美好的心愿装进漂流瓶,十年后再打开看看,那是一份多么值得珍藏的美好。

(三)设计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新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当下,教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立德树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要落实到教育的各个重点领域,也要落实在教学的各个关键环节。教学中围绕主题设计主任务,围绕主任务设计一系列语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和精神成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小屋》一文,讲述了老屋主人已经活了一百多岁,老屋想倒下去,但是小猫、母鸡和小蜘蛛来请求老屋再多坚持几天。教师可以设计三个任务。任务一:一边读,一边预测后续的故事内容。任务二:你觉得老屋会倒吗?依据你的想法给这篇童话故事加个结尾。任务三:用预测的方法读《格林童话》。学生有了任务一,一边读一边进行预测,之后总结出可以根据题目预测,可以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可以联系上下文预测的学习经验,此时完成任务二“对文章结尾的预测”就显得游刃有余。

有一位女生加了这样的结尾:

蜘蛛走后,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该倒下的时候了!”“等等,老屋!”突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在它的门前响起,“请您再稍站一会儿吧,我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我可以住在这里吗?我想在这里找到温暖。”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上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哦,是小女孩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吧。”小女孩有一双灵巧的双手,她把老屋改造成一座新房子,还天天给老屋唱歌,老屋觉得很快乐,很温暖。

直到现在,老屋还站在那儿听小女孩唱歌。

基于审视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新视域,我们需要明晰当下语文学科实践过程本身蕴藏的语文育人价值,把握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特质,进行师生智慧的再创造,让师生对话“生命在场”,产生心灵共鸣。

三、围绕“语文学习任务群”思想,研发评价工具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在逐渐发生转变。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要积极发挥学业评价系统的评价教育功能,学业评价应切实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成长发展道路上的需求。

反思内省卡的开发与研制作为反思内省的工具支架,可以在学生语文学习任务完成后引导与帮助学生反思内化。该卡由品格与价值观两个一级维度、三个二级维度构成,每一个二级维度都提供了品格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与表现,采取“想一想”与“写一写”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将学习过程中隐性的品格与价值观显性化。反思内省卡见表1。

表1

新课标将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积极探索。在学校整体育人方式发生变革的今天,教师应该理性思考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教学,须摒弃过去一味重视单一学科知识的积累型教学思路,努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一个真实、丰富、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氛围中。

猜你喜欢

老屋语文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老屋回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老屋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