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设计作业单 巧用评价促成长

2023-03-16邬蕴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图章单的作业

邬蕴雯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英语学科教学中的作业大多以“完成度”和“正确率”为导向,缺少“多元化”和“自我发现”的过程。随着“双减”政策的实行,作业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减轻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自评,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结合笔者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合理设计作业单、使用作业单以及评价作业单。

一、背景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过去主要问题是学校繁复的作业严重超出学生的负担,导致作业质量不高,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休息、锻炼及娱乐时间。“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促使学校积极探索一系列的“减负减压”措施。新课改下的小学英语课堂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发展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学习单的合理设计与使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再者,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有限,学习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常规作业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合适设计作业单十分重要。

二、英语作业单的含义与作用

(一)含义

作业单,顾名思义就是以流水单的形式呈现的作业,在内容上更加具体,要求更清晰、更具针对性。作业单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时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既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又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依据作业单的层次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完成题型,这种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作业单的目的——培优补差。

(二)作用

英语作业单在帮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层次性,学生有自主选择做题的权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开心;富有个性,涵盖面广,对一些“个性”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具有趣味性,能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从而主动学习,最终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三、合理设计英语作业单

基于以上作用,英语作业单的设计应具备以下三个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教师要让作业有效,就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一些在“做与不做”边缘的学生进行选择,因此,在设计课后作业单时,应当遵循层次性原则。笔者在设计课后作业单时分成三个板块“相信我一定能做对”“相信我一定能行”“相信我一定能挑战”。在“相信我一定能做对”板块中,设计本单元要求必须掌握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单词、词组及句型,这是为班级中学习动力不足、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设计的。“相信我一定能行”板块是为班级中大部分学生设计的,它涵盖了单元中出现的语法、阅读等一些需要理解的题型。“相信我一定能挑战”板块中则包含了新授课中的拓展内容,是为班级中英语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这三个板块可结合上级下发的学习单进行整合设计,既考查了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响应了国家的“双减”政策。当然,作业单虽然是分层设计,但教师不应规定哪些学生完成哪些板块,相反,教师应当鼓励全体学生挑战自我,尝试向“更高层次”的作业进阶,即使“正确率”一般,也需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保持“竞争精神”,努力向最高领域渐进。

(二)个性原则

传统的作业往往局限于书面作业。书面作业的呈现形式基本围绕考试题型而设,形式比较陈旧、呆板,学生只是被动完成,缺少激情,其综合语用能力得不到发展。因而教师在设计作业单时要秉持以发展和发挥学生个性为主的原则,在作业中体现各种富有个性的作业形式,这其中除了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口头作业。例如,在学习了描写人物特征的形容词后,作业形式的设计可以是“说一说你朋友的外貌特点,要用所学句型以及形容词描述”。类似的作业形式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陈旧的常规作业模式被突破,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三)趣味性原则

任何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主要任务,再融合学习情感、创新能力、怀疑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后作业单的设计中也要体现这几个要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爱上英语,喜欢做英语作业。教师在设计作业单时要以“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为前提,合理设计作业单题型,小学低年级的课堂要以兴趣为主。例如,在教授动物类单词时可以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课后作业单时,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画画,画出最喜欢的动物并说出它的名字。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学在讲究趣味性的同时,还要结合句型对动物进行描述。在设计作业单时要求学生用固定句型描述动物的典型特征,在课堂中运用这些描述让学生进行猜测,在游戏中运用句型,达到乐学效果。

四、灵活使用英语作业单

作业单可以贯穿课堂中,也可用于课后巩固复习及拓展延伸。作业单可分为课中作业单和课后作业单。

(一)丰富课堂形式,帮助学生学有所获

将英语作业单运用于课堂之中,打破了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学做结合更有利于掌握教学重难点,作业单结合传统课堂,丰富了课堂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中,运用“闯关式”的英语作业单更富有趣味性,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利用好这个心态,能事半功倍。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课中作业单时,教师应将作业环节巧妙地融于教学环节中,不要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

(二)巩固课堂知识,延伸课后学习效果

英语课后作业单比较易于操作,教师只需要设计分层作业即可。在内容上,作业难度要层层递进,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巩固和掌握课本知识及拓展内容,确保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能够掌握课本重点内容,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完成有难度的内容,让班级中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弱的学生,最后达到共同进步。当然,看似简单的原理,操作起来还是较为烦琐的,需要教师以极大的耐心与恒心去引导学生建立此种意识,同时需要长时间的训练。

五、巧妙评价英语作业单

(一)问题反馈

作业是课堂的补充与延续,是学生巩固新知识的有效手段,作业可以检测与反馈学生所学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由此更新教案以适应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同时有利于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作业单的积极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教师还需形成一套合理的评价体系,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制定有效的评价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作业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1.客观性、公正性有余,人文性严重不足

现在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习惯于打钩画叉,然后再给出等级,甚至在“火冒三丈”时,会在作业本上重重地划出痕迹来,只差将学生拉到面前“劈头盖脸”骂一顿,似乎这样才解气,全然不管学生的心理感受。这不仅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让学生更加害怕老师,害怕学习,甚至对学校和老师产生恐惧心理。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缺乏人文和情感,学生不能在作业中“被关怀”。他们心中的失落感逐步加深,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厌恶,甚至对学校产生厌恶,这种厌恶会随着学习心态的不平衡逐渐加深。

2.仅从知识学习的结果来评价,缺乏全面性

这样的评价模式是比较“残酷”的,教师仅从书面作业出发,依据标准答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评价。这样“以偏概全”的评价往往忽视了学生其他层面的知识掌握情况,如书写情况、作业完成速度等。

3.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统一”的评价模式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差异性这一特点,这就存在过多地表扬能力好的学生,总是批评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班级中处于中游水平的学生不能得到关注。这样的评价形式传统而片面,不能兼顾到所有学生,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4.评价模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评价模式总是以教师为主体,出现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缺乏多元、多维评价,学生缺少主动性。这种评价仅是“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对学生的促进作用较小,而且评价形式也很单一。例如,教师口头上的“Great job!”“Excellent!”等,又或者学生表现好之后的小奖品等,这样的评价“治标不治本”,学生往往只能在这节课或某一个时间段内表现好,并不能长时间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5.评价标准单一,缺乏主动性

新课标要求作业内容具有开放性、选择性、操作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相关的评价环节也要多元化、多维化,因此,以往陈旧的、流于形式的评价模式显得更加苍白无力。

(二)改进措施

鉴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所熟悉的传统评价模式必须做出改变。教师应结合作业单,采用多元化评价模式,让学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感。

1.鼓励为先,多元化评价

(1)分层评价,多用鼓励性语言

在设计英语课后作业单时,教师需要参考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层次及梯度进行划分,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第一层次“相信我一定能做对”是基于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第二层次“相信我一定能行”旨在提高学生的语用技能,第三层次“相信我一定能挑战”是拓展性内容,属于拔高进阶。三个层次的作业由学生选择完成,完成后教师分别用不同的评价图章进行评价,如第一层次用星星图章,第二层次用花朵图章,第三层次用太阳图章。一周内获得几颗星星图章可获得一枚花朵图章,几枚花朵图章可获得一颗太阳图章,几颗太阳图章可领取其他奖励物。当然获得图章的学生,教师在书面评价时也要批注激励性评价语言。

(2)点亮评价,满足学生成就感

区别于传统的评价模式,教师应尽量使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成长,细化亮点之处。教师应尽力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微小进步,比如作业态度、书写质量等。基于作业单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作业单中寻找自我成就感,进而一点一点地进步,最后达到预期效果。

2.共同参与,互动互评

在创新评价模式的同时也要创新评价形式,从教师的“一言堂”过渡到由学生主导的课堂,我们先从评价做起。教师要不断将手中的权力释放给学生,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或许开始时学生的评价会“杂乱无章”,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他们是可以掌握评价诀窍的。

(1)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是最了解自己的,他们需要一个平台释放自己的个性,因此,作业单中需要呈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环节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剖析,了解自己作业的优缺点,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感,同时在分析中知晓自己的不足之处,寻找学习策略,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动力。在自我评价后,学生更能牢记自己犯错的地方,以确保下次的正确率,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此种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2)共同参与,互动互评

互评在评价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公平客观地看到自己与他人的优缺点,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评价他人作业时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为他人作业中出现的不足提供策略。互评模式的运用能让学生学会相互信任,学会公平对待自己和他人。

在小组中评价是将作业单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让小组层次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感,此种学生之间的互评交流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学生的互助学习。

教师评价要结合各种评价策略,要弥补学生评价疏漏的地方。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由家长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进行评价。通过此种互评,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参与,从而达到最优效果。

学生评价只需根据标准给星,而教师需要批注,对于进步的学生可以附上一两句鼓励性的语言。

(3)坚持不懈,形成体系

叶圣陶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端而不是终结,要将技能在受教人的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偶尔的评价似乎比较新鲜,长此以往的坚持比较困难。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作业单的评价要坚持,不断进行更新变化,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直到最后形成体系。

总而言之,作业单是为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题海战术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从自身的教学方式上开始改变,从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转变成学习能力的培养,借助学习单的合理设计来帮助学生摆脱繁重的作业负担,从而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此外,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利用合理的评价模式,让学生在全面科学的体系中受到激励,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图章单的作业
光荣图章
图章
图章
临床日常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
我想要自由
基层医院ICU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体会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