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锥切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成本-效果

2023-03-15候宝林陈振东陈晓黎殷振红樊登峰吴胜利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头孢西丁锥切术头孢

施 洋 候宝林 陈振东 陈晓黎 殷振红 樊登峰 吴胜利

抗菌药物的诞生和应用不仅为感染性疾病带来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给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手段[1]。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减少手术切口感染,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得到了医疗工作者的广泛认同[2]。然而,我国现阶段存在诸多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问题,如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时间过长、抗菌药物品种遴选不适宜等[3-4]。上述问题不仅可增加细菌耐药风险,亦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高发的宫颈癌前病变,对女性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目前,针对CIN 的治疗方式主要以手术为主,其中宫颈锥切术是医学界公认的首选治疗手段[5]。然而,对于宫颈锥切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目前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就宫颈锥切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的CIN 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拟执行宫颈锥切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 例。对照组年龄48~75 岁,平均(55±8.9)岁,病程1~8年,平均(3.1±0.4)年;试验组年龄50~79 岁,平均(54±8.1)岁,病程2~7年,平均(2.9±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择期行宫颈锥切术;2)年龄45~80 岁;3)经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为CIN;4)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术前有盆腔感染;2)术前3 d 内应用过抗菌药物;3)术前体温>37.3 ℃或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6.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75;4)术前感染指标(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明显升高;5)合并急性肾衰竭、血液系统疾病、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6)妊娠期及哺乳期;7)宫颈锥切术同时进行其他手术操作。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切皮前30 min 给予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广东金城金素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0211001,规格:0.75 g/支)1.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T20101601,规格:0.5 g/250 ml)0.5 g,静脉滴注;术后继续应用至48 h,3 次/d。试验组患者于切皮前30 min 给予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320047017,规格:1 g/支)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中,静脉滴注,术后继续应用至48 h,3 次/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 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 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临床有效的判定标准:患者手术切口处肿胀、渗血、渗液等症状消失且细菌培养阴性,为有效;患者手术切口处肿胀、渗血、渗液等症状无明显改善且细菌培养阳性,为无效。

1.4 围术期预防用药成本确定及成本-效果分析

通常所指的成本即治疗成本,包含3 个方面: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及隐性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支出费用,如检查费、床位费、护理费、药品费及治疗费等。间接成本主要指患者因疾病影响所致的收入减少。隐性成本因影响因素多而难以准确衡量与计算。本研究着重探究围术期预防用药品种差异产生的成本,因而只将患者的直接成本作为考察对象,且只计算药品费用中的抗菌药物成本。各项药物费用按照2021年12月克拉玛依市政府制定的药品指导价格为标准计算。成本-效果分析通过计算成本与效果的比值来获得单份效果所需要的成本,该值与方案的优劣性负相关。此外,本研究采用增量分析考察单位效果增加所需的成本增量,以衡量该增量的价值性,并结合敏感性分析综合评价因可变因素所致结论的可靠性。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围术期预防用药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成本-效果比较

试验组预防用药方案的C/E 低于对照组方案(P<0.05)。试验组方案每增加1 个疗效单位,抗菌药物成本较对照组少50.30 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成本-效果比较

2.3 敏感性分析结果

扣除抗菌药物成本15%的药品加成后,结果显示,试验组方案的C/E 依然低于对照组方案(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每增加1 个疗效单位,抗菌药物成本较对照组少43.74 元。见表3。

表3 敏感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手术部位感染是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可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经济的双重损失[6]。Ⅱ类切口手术又称为清洁-污染手术,包含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无明显污染的手术[7]。《妇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专家共识(2020年版)》明确将宫颈手术如宫颈锥切术、陈旧性宫颈裂伤修补术、宫颈切除术及宫颈机能不全矫治术归为Ⅱ类切口手术[8]。根据《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第2 版)》推荐,妇科手术围术期预防用药品种为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加用甲硝唑或改用头孢美唑、头孢西丁[9]。女性生殖道内以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属、B 组链球菌、厌氧菌等为主要致病菌,应用一、二代头孢菌素、硝基咪唑类、头霉素类药物可有效覆盖污染菌,且具有血药浓度高、安全性高等特点,故常用于妇科手术围术期。

头孢呋辛为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需氧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于β-内酰胺酶较稳定,常作为各类手术围术期首选预防用药[10]。甲硝唑为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通过硝基被还原成的活性自由基与细菌细胞成分发生反应,导致细菌DNA 降解而诱发死亡[11]。其对于拟杆菌属、梭杆菌属、普雷沃菌属、梭菌属等厌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通常在涉及口腔、下消化道、阴道手术时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预防感染。头孢西丁属于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血药浓度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且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稳定[12]。其作用效果与头孢呋辛联合甲硝唑相当,是理想的妇科手术围术期预防用物。

本研究以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作为感染指标,考察两种不同用药方案预防感染的效果。结果显示,头孢呋辛联合甲硝唑与单用头孢西丁预防感染效果相当。然而,头孢西丁相较于头孢呋辛联合甲硝唑表现出优秀的经济学效益。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头孢西丁每增加1 个疗效单位,其药物成本低于头孢呋辛联合甲硝唑用药方案,提示经济性良好。敏感性分析显示剔除15%的药品加成后仍低于联合用药方案,证实头孢西丁给患者同时带来临床疗效和经济负担双重获益。此外,单用头孢西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宫颈锥切术中收获了满意的抗感染效果,降低了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选用头孢西丁作为宫颈锥切术围术期预防用药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案。目前,全国正全面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抗菌药物在带量采购后亦会引起药物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有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难题,届时的经济性有待进一步分析验证。

猜你喜欢

头孢西丁锥切术头孢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头孢西丁联合大蒜素软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3—2016年我院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性分析
宫颈病变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转归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头孢西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宫颈锥切术中右美托咪定对宫肌注射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的影响
改良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疾病60例临床观察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头孢西丁钠与头孢吡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