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问题与对策

2023-03-14李华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控对策现状分析

李华

摘 要 甘肃省兰州市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非常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理位置,兰州市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病虫害问题,已对当地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做好兰州市林业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分析目前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病虫害种类多,防治难度大;防控体系不够完善,责任不明确;监测预报工作不到位,防治措施滞后及防治技术不够先进,防治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并提出对症下药,降低防治难度;完善病虫害防控体系,明确相关责任;开展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建立预警机制及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改善防治效果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现状分析;防控对策;甘肃省兰州市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69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如过度开发、人为破坏、病虫害问题等[1]。其中,林业病虫害作为林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发展,因此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对于保护林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2]。甘肃省兰州市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其狭长、四周环山的独特地理环境,城市发展受到了极大限制,整体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其森林生态环境同样遭受着各种病虫害的侵袭[3]。当前,尽管兰州市已经针对林业病虫害采取了一些防控措施,但仍面临诸多困难,如病虫害范围广、面积大、防治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林业病虫害的防控工作,是兰州市当地林业生产管理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1 现状

1.1 兰州市林业资源发展概述

兰州市地处青藏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属“两山夹一河”地貌特征,植被覆盖率低,降水量少,自然生态环境脆弱。近10年来,兰州市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根据《甘肃发展年鉴2022》,2021年兰州市完成林草生态修复0.395万hm2,义务植树831.97万株,新增改造城市绿地99.150 hm2,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由《兰州市2022年环境状况公报》可知,2022年该市林地面积14.648万hm2,其中乔林地5.366万hm2,特殊灌木林地5.609万hm2,一般灌木林地0.037万hm2,疏林地0.666万hm2,未成林造林地1.707万hm2,未成林封育地0.162万hm2,苗圃地0.099万hm2,其他林地1.002万hm2。森林面积11.012万hm2,森林覆盖率8.35%(包括兰州新区和兴隆山)[4]。

1.2 兰州市林业病虫害现状

林业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兰州市林业生态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兰州市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寄主树种有油松、云杉、白皮松、榆树、柳树、桦树、槐树及杨树等。植物病害种类主要有松材线虫病、松疱锈病、松针枯萎病、松针褐斑病、云杉叶锈病、落叶松落叶病及杨树腐烂病等。其中,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线虫和天牛共同传播的重大外来病害,已在兰州市多个县(市、区)发现,且危害严重,需要加强防控。森林虫害主要有松毛虫、松墨天牛、杨干透翅蛾、黄斑星天牛、白杨透翅蛾、落叶松球及油松毛虫等。其中,松毛虫是我国森林常见的食叶害虫,每年该虫害都会在兰州市松林中大面积发生,造成林木减产、枯死和生态环境恶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人类的频繁活动造成环境变化,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劣,为病虫害的大规模暴发创造了条件。

2023年3月,兰州市启动了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共发现包括火炬树、苹果蠹蛾、落叶松红腹叶蜂、落叶松红瘿球蚜、侧柏叶枯病病原菌、柳烂皮病病原菌及柳瘿叶蜂7种外来入侵物种。虽然兰州市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少、入侵面积较小且分布集中,但目前部分入侵种类已经表现出对国民经济及生态系统的危害。从未来趋势来看,受自然入侵、无意引入、有意引入影响,兰州市入侵物种数量呈上升趋势,危害程度会增加,入侵物种面积呈扩大趋势。因此,加强兰州市森林病虫害防控刻不容缓。

2 存在的问题

2.1 病虫害种类多,防治难度大

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面临病虫害种类多、防治难度大的问题。据统计,目前在兰州市林区内已发现的病虫害种类就有几十种,涵盖昆虫、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型,影响的树种也十分广泛,从针叶树到阔叶树,几乎无一幸免[5]。这些病虫害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杂,形态各异,生活习性千差万别,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制约关系极其复杂,增大了病虫害的防治难度。部分病虫害的生命周期长、潜伏期长,难以彻底消除。此外,兰州市地理环境特殊,地势较为陡峭,各类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2.2 防控体系不够完善,责任不明确

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防控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目前,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由市林业局、縣林业局、林业站等部门承担,但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不够,缺乏统一的指挥和协作机制,导致防控工作的效率低下,效果不理想。例如,各级林业防控部门间的工作衔接不流畅,信息反馈不及时,导致防控效果大打折扣;相应的资金投入、设备设施等物质条件供应不足,使得防控工作无法有效推进。在目前的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始终存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6]。对于前线的防控工作人员,由于缺乏明确的任务指导和责任要求,可能导致其工作懈怠和消极应对,使得防控效果欠佳。对于上级管理部门,由于责任划分不清,使得其在开展实际防控的过程中,各部门推诿责任,导致防控工作形同虚设。以上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的进行,对确保兰州市林业资源的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了较大困扰。

2.3 监测预报工作不到位,防治措施滞后

监测预报工作不到位、防治措施实施滞后是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虽然兰州市林业局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外来入侵物种普查、联合专项执法行动等工作,但对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缺乏重视。这体现在没有建立完备的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无法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展动态和变化趋势;缺少科学和合理的预警标准和预报方法,无法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和防治指南;没有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提高监测预报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此外,基层监测防区能力薄弱,专业化、规范化防治水平低,防治措施实施滞后,无法准确抓住防治关键阶段,使林业病虫害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可见,兰州市在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上,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2.4 防治技术不够先进,防治效果不理想

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中,还存在着防治技术不够先进,防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1)在防控技术方面,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人工、化学防治,缺乏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先进绿色防治技术的应用。化学防治不仅存在环境污染、药剂抗性等问题,而且难以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规律。2)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针对性的防治技术研发和推广,尤其对于地方特色病虫害防治,熟练运用当地药材或特定草药等措施仍未落实到工作中,难以满足防治需求。3)在防治技术研发方面,缺少足够的支持和投入,影响防治技术的改良与创新。4)基层监测防控能力相对薄弱,没有建立健全的专业团队提供技术支援,也未能为基层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防治效果,使得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难以获得预期效果。

3 改进对策

3.1 对症下药,降低防治难度

由于兰州市林业病虫害种类较多,防治难度大,因此兰州市在林业病虫害防控中要做到对症下药,降低防治难度。1)针对病虫害种类较多的问题,应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信息,制订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2)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制订相应的综合防治方案。结合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手段,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例如,利用天敌和捕食者防治蛀干性害虫,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食叶性害虫。3)针对兰州市地理环境特殊的情况,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等特点,优化森林的树种配置,选用林木良种,合理搭配树种,营造混交林,提高林木的抗病能力。4)制订适合当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案,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验收的制度。通过实施以上对策,可以有效降低兰州市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3.2 完善病虫害防控体系,明确相关责任

针对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控体系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必须要完善病虫害防控体系,明确相关责任,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进。1)建立健全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法规制度,明确各级林业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和权限,规范防治的程序和标准,加强监督和考核,严肃追究失职渎职的责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2)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组织领导,建立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机制,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定期召开防治工作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指示,协调解决防治中的问题,做好信息沟通和反馈,提高防治的效率和效果。3)加强防治设备和物资的配备和管理,保障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3.3 开展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普查和监测,建立一体化的监测技术体系,利用遥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病虫害的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和信息共享,提高监测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制订科学和合理的预警标准和预报方法,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划分不同的预警等级和区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治指南,引导和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和林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此外,加强基层监测防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基层防治人员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防治能力和效率,抓住防治关键阶段,实施综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3.4 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改善防治效果

1)兰州市应聚焦科技研发,对病虫害的生物学习性进行深入研究,理解病虫害发生、蔓延及对控制手段的反应等,发展更科学、更有效的防治技术。2)加强防治设备升级。目前,一些先进的防治设备和技术如无人机喷药、远程监控、生物防治等在病虫害防治中已取得显著成效,兰州市需要引入或推广这些技术,提高防治效率。3)注重教育与培训。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使一线的工作人员和林农掌握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以增强防治工作的实效性。4)倡导绿色防治理念。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微量药剂防治,降低化学药品的使用强度,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防治。总的来说,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需要科技研发、设备升级、人员培训和绿色防治等多方面的改进,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善防治效果,为兰州市的绿色发展筑起强大的防线。

4 结语

目前,兰州市林业病虫害防控工作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可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控能力,保障林业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利用。同时,要发扬绿色防治的理念,高效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促使兰州市林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 杨敬恩.依托地域生态优势 推进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兰州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为例[J].中国林业产业,2023(5):38-39.

[2] 朱九军,吴玉新,考持聪,等.森林病虫害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潍坊市为例[J].现代农业研究,2022,28(9):91-93.

[3] 李鴻飞,何颖茹,毕晓莉.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干旱区地理,2022,45(4):1244-1253.

[4] 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兰州市2022年环境状况公报[EB/OL].(2023-06-06) [2023-11-05].http://sthjj.lanzhou.gov.cn/art/2023/6/6/art_6340_1239405.html.

[5] 程玲娟,王立生.兰州市城关区行道树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甘肃林业科技,2021,46(3):69-72.

[6] 汤天庆,周成银.新时期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策略[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7):91-92.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林业病虫害防控对策现状分析
林业中病虫害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分析
对甘孜州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思考
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重要性
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控对策探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与防控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