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

2023-03-08剑,郑枫,陈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4期
关键词:奥司小柴胡少阳

黄 剑,郑 枫,陈 茜

(台州市中医院儿科,浙江 台州 31800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甲、乙、丙3型)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经常发生变异,可有效逃避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是造成人群中流感大流行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国内对甲型流感的防治最主要的干预措施为抗病毒及疫苗接种,但甲型流感病毒的不断变异,疫苗接种也难以发挥理想效果[2]。现代医学采取抗病毒治疗儿童流感的疗效尚可,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而且长期使用存在抗病毒药物滥用现象,增加了耐药性[3]。儿童流感是中医临床的优势病种之一,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对流感病毒的抗抑效果已获得广泛认可[4]。小柴胡汤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临床主治伤寒少阳病证。本研究对儿童流感在西医常规用药即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基础上加以小柴胡汤加味内服干预,取得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30例流感儿童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对照组中男40例,女25例;年龄7~14岁,平均(11.40±1.65)岁;体重指数(20.04±2.85)kg/m2;发热时间(2.03±0.25)d;体温(39.03±0.81)℃。治疗组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6~14岁,平均(11.27±1.62)岁;体重指数(20.09±2.88)kg/m2;发热时间(2.07±0.26)d;体温(39.08±0.85)℃。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儿童流感诊断根据《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5]标准,发热(腋温≥38 ℃),伴咳嗽或咽痛,但确诊为某种疾病依据的缺乏,且检查为感染甲型H1N1病毒。纳入标准:符合儿童流感诊断标准;年龄3~14岁;无先天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体温升高持续时间≤72 h;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入组前2个月内接种过流感病毒疫苗;伴其他病原体感染者;伴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63,规格:15 mg×10袋),具体用药如下:体重低于15 kg患儿每次15 mg,15~25 kg患儿每次30 mg,>25~40 kg患儿每次45 mg,超过40 kg 患儿每次60 mg,每天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处方为柴胡9 g、黄芩9 g、党参6 g、姜半夏9 g、生姜6 g、大枣6 g、葛根6 g、青蒿6 g、神曲9 g、鸡内金9 g、炙甘草6 g,每天1剂,均在本院煎药室统一煎制,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20 min,每剂取汁150 mL,分3 次温服。2组连续治疗1周。

1.2.2观察指标 (1)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记录患儿的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咽痛、疲劳)消失时间。(2)血常规指标:采集患儿静脉血,检查白细胞、淋巴细胞数。(3)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集患儿外周血,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并冷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不良反应:观察患儿治疗后的恶心、呕吐、皮疹、腹泻发生情况。

1.2.3疗效判定标准 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拟定。临床治愈:体温3 d内恢复正常,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显效:体温3 d内恢复正常,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好转:体温3 d内较前降低,主要症状部分消失;无效:体温3 d内未降或升高,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临床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咽痛、疲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

2.22组患儿血常规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患儿白细胞、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血常规指标比较

2.3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2组患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2组患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较

2.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4%)明显低于对照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 病毒侵袭呼吸道所致,该病毒表面为Ⅰ型血凝素及神经氨酸酶构成,神经氨酸酶可积聚游离的病毒,侵蚀呼吸道上皮细胞[7]。磷酸奥司他韦是奥司他韦活性代谢物的药物前体,奥司他韦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之一,于肝脏酯酶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奥司他韦羧酸盐,通过结合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位点,抑制感染细胞释放病毒,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扩散[8]。然而,长期使用奥司他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也会引起耐药性[9]。

甲型H1N1流感属中医“疫病”“温病”等范畴,认为其病因多与感受触冒六淫外邪,如风、寒、暑、湿、燥等有关,儿童形气未充、脏腑娇嫩,易感受上述之邪,外邪由皮毛或口鼻而入,小儿为“稚阳”之体易化火生风,小儿“脾常不足”也易生痰生湿。故在流感的临床证素研究中以“热、毒、痰、湿、虚”为核心证素,这与少阳证的关键证素相吻合[10]。小柴胡汤方中以柴胡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姜半夏、生姜燥湿化痰散饮。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党参、大枣益气健脾,一是取其扶正以祛邪;二则使益气防御邪内传。因表证尚存,故以葛根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以青蒿专解湿热,也解少阳三焦湿遏热郁;炙甘草助党参、大枣扶正,且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咽痛、疲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白细胞、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儿童流感效果更佳,有助于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病毒所引起,病毒感染后通过募集多种免疫细胞,激活单核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等[11-12]。IL-6 可使局部炎症加剧;TNF-α可导致局部组织炎性浸润,逐步入侵肺部引起免疫炎症损伤,会引起弥漫性、广泛性肺间质性炎症及毛玻璃样渗出影[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王丽敏等[14]研究显示,小柴胡汤可有效下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表明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基础上对儿童流感给予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可进一步下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小柴胡汤加味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流感的疗效明显,能促进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奥司小柴胡少阳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童心童画
《三千年》
Calcium channel α2δ1 subunit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常少阳
朝医太极针法治疗少阳人失眠60例临床观察
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75例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