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一个笃定记忆和认同的中国

2023-03-04王佳宁

中国经济报告 2023年6期
关键词:贫困县攻坚

王佳宁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凸显当代政治家正视现实的勇气和智慧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近1亿人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脱贫攻坚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党全国之力向绝对贫困宣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

溯往,1994年,新中国第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象、措施和期限的扶贫开发工作纲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进入21世纪,两个为期10年的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实施。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印发。

2017年10月18日,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脱贫攻坚为肯綮的一系列具体操作,屡屡进入前述抓紧实施和预期操作的重要政策议程,各层面决策者联动刷新施政作风。因为,如果没有对脱贫攻坚的清醒认识和基本态度,就不会有农村发展的正确思路。而缺乏脱贫攻坚的战略思维和正确思路,势必会造成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不坚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决策者以科学的态度、理念、决策、规划来实施、管理和引导,皆是脱贫攻坚的基本前提。

作为一种良好的价值诉求,脱贫攻坚是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逻辑。作为一种执政理念,脱贫攻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延伸。“三农”问题的第一要务是以人为本,这正是脱贫攻坚的必然要求。将脱贫攻坚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遂“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战略意义上,脱贫攻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在中国道路上,脱贫攻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正如《孟子·尽天下》所主张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脱贫攻坚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是顺应社会和民意的明智选择。一项构思精良的法规或政策投入运行后究竟有什么效果,其实际效益和效率如何,唯需现实检验。如脱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以及具体措施,需一一了然。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指出:“世界上大多数人是穷困的,因此,如果我们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我们就会懂得许多真正的经济学问题。而世界上的大多数穷人以农业来维持生计,所以,如果我们懂得了农业经济学,我们就能懂得许多穷人的经济学问题。”“富裕的人们发现,很难理解穷人的行为,经济学家们也不例外,因为他们也发现,很难理解决定着穷人做出选择的偏好因素和稀缺强制因素……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不知道,穷人们和富人们一样,他们同样关心着改善自己的命运和他们孩子们的命运”。( [美]西奥多·舒尔茨:《穷人的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奖者演说文集·经济学奖》上,罗汉主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6页)

由上述引申,无论站在什么立场上,都不可否认脱贫攻坚是着眼长远的主动之举,缩小“三个差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直至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施政过程的率先选项,也是观察官员新思维的前提。

毛泽东同志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曾以“传教者”和“办事人”评点。“传教者”以创立思想学说影响世人并传承,“办事人”则以自己的施政才干为民造福。由这一论断引申,“传教者”表明政见睿智,“办事人”体现民生本位。但无论如何,作为一种执政理念,脱贫攻坚已然凸显当代政治家正视现实的勇气与智慧。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次次为民情怀的请命和践行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

十八洞村由飞虫村和竹子村合并而成,因为村里有十八个溶洞,而以十八洞作为新的村名。全村225户939人,6个村民小组分散在4个自然寨。

精准扶贫,要求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3公里村道拓宽硬化,房前屋后青石板改造,农网改造,3000米水渠建设,自来水入户入厨,开发千亩猕猴桃基地,发展养猪、养牛、养羊等养殖业,建设梨子寨停车场、公厕、成富家观景台、一期游步道……

短短两年间,十八洞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其景美而人更美:央视航拍设备摔落深山,龙玉菊等20多名村民自发进山寻找;农网改造施工时,涟源籍民工肖磊触电晕倒,杨进昌等多名村民在不知高压线是否断电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救人;90后青年龙兴刚,在火车即将轧过的一刹那,从铁轨上勇救同伴;龙拔二、杨秀富等贫困村民拾金不昧……

十八洞村由深度贫困村到13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由默默无闻的苗寨到乡村游的胜地,由“精准扶贫”首倡地到全国精准扶贫典型……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评论曾经指出:“另一种文明已经和西方平起平坐。他们在许多方面更胜我们一筹——他们对成功充满渴望,对未来信心坚定。”

该评论意在中国,十八洞村的演进则是中国脱贫攻坚的缩影。由此引申且更加重要的是,历史将镌刻这两个特定年份。

2019年12月23日,西藏的贫困县“清零”。

2020年:2月22日,重庆的贫困县“清零”;2月26日,黑龙江的贫困县“清零”;接着,陕西、河南分别在2月27日和28日宣布贫困县“清零”;随后,海南和河北两地,2月29日同一天宣布贫困县“清零”;3月2日,湖南宣布所有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3月5日和6日,内蒙古和山西分别宣布贫困县“清零”;4月11日,吉林的贫困县“清零”;接下来,4月21日、4月26日、4月29日,青海、江西、安徽相继宣布所有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9月14日,湖北的贫困县“清零”;11月14日,新疆和云南在同一天宣布贫困县“清零”;接下来,宁夏、四川、广西、甘肃分别在11月16日、11月17日、11月20日和11月21日相继宣布所有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表明贵州省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更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上述20个时间点由官方宣布属地全部脱贫摘帽,实乃“精准扶贫”之花结出了“精准脱贫”之果,全国832个贫困县的凤凰涅槃给人们留下绵长的追忆。

曾在哈佛修学的张培刚先生在题为《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的博士论文中描述:“在任何经济社会中,农业和工业之间总保持一种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虽然在经济演进的过程中,其方式屡经变易。那种认为经济史中某一时期是农业的,某一时期是工业的说法,的确是太简单而笼统了”,“在所谓现代的‘工业阶段,农业是供给粮食及原料的泉源,说它重要,亦非夸张。一个国家,不论已经高度工业化到何种程度,若不能同时在国内的农业与工业之间,维持一种适当的及变动的平衡,或者经由输出和输入,与其他国家的农业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则一定不能持续并发展其经济活动。”(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与张培刚先生论断的性质接近,“燃灯”校长张桂梅,把“教育改变女孩人生”坚守到底。而关于女孩辍学的再多概念,都不如一个现实画面直击人心——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一把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地说,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怎么了?她哭着说,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东北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小女孩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烙在了张桂梅的心里,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儿”的恶性循环中。

于是,这个15岁便跟着姐姐来到云南参与“三线建设”的外乡人,经历了生死一线间的重病教师,创办起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华坪女高。建校12年,张桂梅和她的教师们带领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张桂梅说。

致力于贫民教育70余年的晏阳初先生曾写到:“中国的农民向来负担最重,生活却最苦:流汗生产的是农民,流血抗战的是农民,缴租纳粮的还是农民,有什么‘征有什么‘派也都加诸农民,一切的一切都由农民负担!”他强调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千头万绪的工作中,乡村建设是最重要的,而“建乡必先建民,一切从人民出发,以人为主,先使农民觉悟起来,使他们有自动自发的精神,然后一切工作,才不致架空”。(晏阳初:《开发民力建设乡村》,《晏阳初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2页)

一国一地要想长期稳定而有韧性,理应有一个持之有据、理性宽容的解决贫困问题的底线。如上,张桂梅已默默践行。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回回改变命运的定力和担当

2019年12月2日清晨6点多,湖南省炎陵县大源村村民廖国平起床收拾行囊。他要和12位村民一起,乘車去250公里之外的株洲市送一个人。想去的人太多,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商定,一个组选一人。送行的队伍里,13位村民缓缓走过灵柩,鞠躬行礼,轻轻放下手中的菊花,村民们悲痛难忍,泪如雨下。13位村民送的人是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2011年起,黄诗燕走遍了120个村庄。位于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炎陵县,在湖南省第一批脱贫摘帽。2015年起,黄诗燕帮扶大源村,几乎一个月去一次,让村子发生巨变。2019年11月29日,他因公殉职,时年56岁。中宣部授予黄诗燕“时代楷模”称号。他用宝贵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他九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迄今昭昭。

黄诗燕将定力和担当贯穿脱贫攻坚这一实践哲学,如大道无形,大功无碑。1949年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迁入京城之际,毛泽东同志以“进京赶考”说警示全党——“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溯往,明末李自成征战18年甫一入京,起义军经不起都市繁华的诱惑,骄奢淫逸,损害百姓利益,导致大顺政权迅速垮台。这段历史昭示:兴亡人民定,盛衰凭人心。

定力和担当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全面把握和牢固树立,方可贯穿脱贫攻坚这一实践哲学。脱贫攻坚这一实践哲学是定力和担当的外露,“时代楷模”黄诗燕是为明证。欲使一地一区百姓服他、听他、敬他,原因多维,涉及人格魅力、官德魅力、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等。为官者无魅力,便得不到百姓应有的尊重,难以获得良好的施政效果。换言之,百姓如果认为对方不配在一地一区为政,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直接导致施政困难。而官员魅力,又在于如何拿捏脱贫攻坚这一实践哲学。这就是“时代楷模”黄诗燕用宝贵生命诠释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定力和担当。

“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贯穿脱贫攻坚这一实践哲学的定力和担当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其目标演化为——权利公平:在中国,不论民族、性别、职业、财产的差异,每个人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基本权利;机会公平: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追求,都渴望平等拥有拼搏奋斗、展现自己的机会;规则公平:中国社会需要有一套规则来保证运行,而公平正义则至为关键。难怪自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思想家们从未停止过对公平正义的探究。

当然,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哲学,每一位勇于担当者皆可解读“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而让定力和担当贯穿脱贫攻坚,更可视为对官员队伍最起码的政治要求。

脱贫攻坚战的意涵之一即定力与担当。尽管公众对脱贫攻坚战的路线图饱含期待,但可以明确的是,脱贫攻坚战既需要中央和地方同步刷新施政作风,在脱贫攻坚战的愿景中又呼唤闯将频出。具有辩证思维、战略思维与统筹观念、长远眼光是闯将的基本特质。而担当和定力不仅催生闯将执旗的开阔视野,还牵涉公众的理性、客观评估。

郭晓荣扎根高原带领群众脱贫,用30年时间践行定力与担当。囊谦县曾是青海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1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1991年6月,郭晓荣来到这里,一干就是30年。他潜心研究青稞、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增产途径,认真学习并宣传科学种养殖技术,帮助群众解决农牧业生产难题。2007年初,在落实囊谦县白扎乡也巴村158户村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时,郭晓荣组织力量,用半个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2019年底,囊谦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全县3万名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辛弃疾《鹧鸪天·和人韵有所赠》)郭晓荣扎根高原30年启迪各层面官员,需立志做事,勿迷恋做官。续此语境,缺乏执旗的闯将,脱贫攻坚战难免会遇梗阻。

脱贫攻坚战需践行定力与担当,而那些想做事、善做事、能做成事的闯将也需要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是否想做事、善做事,以及能不能做成事,是公众评估的基本标准。脱贫攻坚进程中,一事当前而“爱惜羽毛”,怎言攻坚?有的闯将在某地能做成事,换个地方却难以做成事,盖因闯将所处环境有异。难怪民谚说“两懒夹一勤,勤的也变懒”。诚然,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如果环境容不下想做事、善做事的闯将,有必要触发考核机制和评价指标的调整。要让想做事、做成事的闯将脱颖而出,需重构有利于想做事、做成事的机制。 “做什么”是目标,“怎么做”是路径,“谁来做”是主体,“什么时间做成”是进度和标准。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允许并支持探索,理解且宽容失败,则环境宽松,闯将可执旗无忧。

脱贫攻坚战需践行定力与担当,那些想做事、善做事、做成事的闯将思路得清。难怪对中国经济改革具有高度影响力的经济学家科斯曾说:我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

京蒙携手推进“两个基地”建设,是东西部结对互助的典型。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合作共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清洁能源基地”,帮助内蒙古牛羊肉、电力等进入北京市场。迄今,累计建成89个果蔬粮油种植基地、44个家禽畜养殖基地和25个肉奶粮加工基地,帮助打造锡林郭勒羊肉、赤峰杂粮、兴安盟大米等多个名优品牌。国电、京能、富盛、金风科技、京东方能源等一批大型京籍能源企业落地内蒙古,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年总发电量约7600万千瓦,保障了北京市40%以上的电力需求。

“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A·森(1999)《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过往的脱贫攻坚进程,芸芸众生无不从中或多或少受益,此当谓之“帕累托改进”;前瞻大国愿景,不同利益格局因改革而产生更大调整,此更为贴近 “卡尔多改进”。

四、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个彪炳史册的奇迹和愿景

中共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创始人之一萧楚女在1924年说:“在任何国度里,‘政治的使命,总不外是给它的组成员——每个男女以相当的生活上的满足。农民,是在任何社会中,居于组成员的主要的而且是大部分的地位。自来以农立国的不必说;即在工业国中,它对于一般原料和生活上的原质料之供给,也还是立在一个生产过程的发轫点上。故一个社会里的政治的使命之完成,实际上,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便占着主位。所以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可不有他各自的相当的农业政策,以解决它的各自的农民问题。”(萧楚女:《中国的农民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编:《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斗争史料选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萧楚女意即在一个国度需激发全民干劲,这正吻合脱贫攻坚战中频现的画面。

“我干了40多年村干部,最大的事情就是修了这条路。”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举目四望。那片山,曾将祖祖辈辈死死困住;山上,埋着6个为修路犧牲的兄弟……

“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就算再难,我也要带头冲一冲。”毛相林在村民大会上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16年前,毛相林率领100多名下庄村民,硬是用双手在山中凿出了这条8公里长的公路。接着,毛相林和村民们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决战贫困,续写“愚公移山”新篇。

说起当年修路的事情,毛相林总是饱含深情——“不敢忘了身上的责任,绝壁上的路修好了,致富的路还得继续往前蹚!”2019年9月,他入选“中国好人榜”。2021年2月17日、25日,毛相林相继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和“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春秋》所以宜独尊者,为孔子改制之迹在也。《公羊》《繁露》所以宜专信者,为孔子亲说在也。能通《春秋》之制,则“六经”之说莫不同条而共贯之,而孔子大道可明矣。”(《康有为全集》第二集,第52页)

脱贫攻坚数度演绎每个人活着的历史。“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是治学素养的提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分享成功的标志。而“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气度并不惊天动地,也无需生死抉择,但在阴影里抱怨、在犹疑里观望,一些人的所有取舍都根据个体的得失,所有是非都源于自己的有无,终将被曙光洞穿。

让“绿水青山”带富更多百姓,即印证了萧楚女的在一个国度需激发全民干劲的论断。

一场春雨过后,塞罕坝“草色遥看近却无”,百万亩林海正在披上新绿。密林深处,袁怀东忙着修枝抚育,争取多干几十亩;农家院里,邢国林在洗洗涮涮,迎接游客到来;苗木基地,陶远民浇水间苗,为客户上门做着准备……他们曾是贫困户,如今却成了致富带头人,大家都有同一个感激对象——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整整59年,塞罕坝林场三代人扎根高寒坝上,植绿不息。昔日的漠漠荒原变成百万亩茫茫林海。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塞罕坝机械林场坚持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在林场的带动下,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1000余家4400多亩,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4500多贫困人口受益,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

通过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景区,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生态旅游,也带动周边百姓发展农家游、手工艺品、采摘、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1200余户贫困户、1万余贫困人口由此脱贫致富。林场营造林生产活动每年为当地4000多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3200多贫困人口受益。

“发展代表着社会的变革,它是使各种传统关系、传统思维方式、教育卫生问题的处理以及生产方式等变得更‘现代的一种变革。然而变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发展带来的变化能够使个人和社会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发展能使个人拓宽视野、减少闭塞,从而使人生更丰富,发展能减少疾病、贫困带来的痛苦,从而不仅延长寿命,而且使生命更加充满活力。根据这一发展定义,发展战略应以促进社会变革为目标,找出不利于变革的障碍以及潜在的促进变革的催化剂。”( J·斯蒂格利茨:《新的发展观:战略、政策和进程》,载胡鞍钢、王绍光编:《政府与市场》,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169页)

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2022年10月16日,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那一刻,将被历史铭记。

(作者为重庆智库暨大运河智库理事长、首席研究员,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院长)

猜你喜欢

贫困县攻坚
画好脱贫攻坚图 决战脱贫奔小康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云南宣布3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153个:全国153个贫困县已摘帽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