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美学视域下的天府文化及其传播策略

2023-02-26蔡尚伟杜嘉译

新闻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天府成都美学

○蔡尚伟 杜嘉译

世界上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极大丰富的背景下,人们对“美”的关注和欣赏已然落在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日常活动成为了美的载体,人们正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感受现实生活带给自身的美学体验。同时,日常生活不仅为生活美学的呈现提供了展演空间,也成为了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依托。在城市治理逐步现代化的背景下,城市文化形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也更多通过生活之美体现出来。本文将以天府文化为例,以大众的日常生活为起点,探讨生活美学视域下的天府文化及其传播策略,为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提升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提供新的视角与启示。

一、生活美学的内涵

从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美学家们对美的定义和研究范畴一直发生着变化。以往,美学家将目光更多集中于艺术审美这一单一的审美形式上,艺术审美的精致性、专业化是人类审美意识逐步提升的证明,但艺术审美的精致性以专业化技能为基础,这也意味着从事审美创造的主体仅仅是少数人,绝大部分人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欣赏者[1]。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极大丰富的当下,如果仅将审美创造的主体局限于少数人,美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鸿沟将会越来越大,这不利于美学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全面了解。在审美泛化的时代背景下,美学也在呼唤一种立足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生活美学正是美学发展走出精英心态,走向大众的直观体现[2]。

生活美学的发展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艺术化”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另一方面是“艺术生活化”即“审美日常的生活化”[3]。前者是指将审美的态度注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使得衣、食、住、行、用、节、庆、购、娱、养等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体现出审美泛化的力量。从人的身体本身到人生活的场景,无不可以注入艺术品质成为美的消费品。如果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更强调“美向生活的撒播”,“审美日常的生活化”则更强调审美方式转向生活[4],在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边界逐渐模糊的过程中,将艺术体现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中,从而实现艺术边界的突破。总的来说,生活美学的本质即是以审美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从日常的生活创造美丽世界。

二、天府文化及其美学传统

文化是城市之魂,任何一座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和引领[5]。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一座城市,成都在优渥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理位置、繁荣的商业条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天府文化,孕育出独特的生活美学。不管是闲适安逸的生活性格,还是每月集会不停歇的娱乐活动,抑或是以蜀锦为代表的极尽绚烂的艺术文化,具有包容、创新、乐观等特质的天府文化已然浸入每个成都人的日常生活中,而其中蕴含的生活美学,也构成了成都别具一格的城市气质。文化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品牌打造的重要指标。天府文化作为成都之魂,理应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将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时尚的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不断挖掘天府文化中蕴藏的生活美学,将天府文化的美学价值融入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持续提升市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对国内外游客的吸引力,形成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符号,为城市品牌的树立提供长效记忆点,打造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天府文化。

三、天府文化的当代发展

作为发展的文化、创新的文化,天府文化的概念也在契合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不断革新,不断凝结成新的文化形态,彰显着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和活力。

(一)开明开放的城市气度

成都虽然地处我国西部内陆,但“开明开放”一直是其蕴含的城市气度。从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到“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从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移民潮”到如今“蓉漂”数量的持续增长,成都在历史文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对外包容的态度,天府文化也正是在这种交流互鉴中逐渐形成了融百家之长的文化特点。

作为当代天府文化的重要一面,“开明开放”揭示了这座几千年的移民城市不断寻求向外向上发展的城市精神品格。以成都打造“世界赛事名城”为例,根据成都当前的发展规划,到2025 年,成都将建成世界赛事名城,体育赛事将成为推动成都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成都已经成功举办第56 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在短暂的赛事周期内,主办方通过设置“城市文化交流活动区域”“西蜀廊桥文化街区”等文化场景,让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在比赛之余感受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让体育赛事与天府文化进行了充分碰撞。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同时,成都也在大力发展体育惠民,通过打造“15分钟健身圈”、免费开放越来越多的体育场馆等措施,打造“运动成都”全民健身品牌,让市民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便利感和幸福感,在“谋赛”“营城”“惠民”等目标的结合过程中,体现成都“开明开放”的发展格局,全力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二)创新创造的文化基因

“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基因,也是天府之国革故鼎新、善谋图变的文化基因[6]。不管是惊艳世界的文明现象三星堆,还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交子,抑或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敢为人先、创新创造的精神早已内化在成都人的血脉中,构筑了成都的城市品格。如今的成都依然在将创新创造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来看,作为古老与现代同在、传统与开放共生的一座城市,成都一直在将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时代的发展紧密衔接,打造具有广泛传播效果的文化创意IP。从《王者荣耀》《哪吒之魔童降世》《十万个为什么》等爆款游戏、影视作品的出现,到天府数字文创城、梵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文创平台的打造,再到对书店等传统行业的IP化改造,成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彰显自身创新创造的城市气质,让蕴含创新精神的线上产品与线下景观成为了体现成都生活美学的新符号。

(三)奋斗幸福的精神品格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一座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已经连续十五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这份幸福蕴藏在成都人闲适安逸的生活性格中,也体现在成都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劲头里。2022年,成都经济规模突破2万亿元,航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一,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居全国前列。同时,在落户政策不断优化和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成都对青年群体的吸引程度也不断上升。目前,成都吸引落户青年人才数量已接近70万人,逐渐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首选城市。此外,当前成都还在不断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深入开展一系列使人民生活更有质感的城市建设行动。以成都实行的“幸福美好十大工程”为例,该工程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囊括其中,从普惠性幼儿园入学率的不断提升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全覆盖,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均能感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让人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感受更加智慧便利的生活,让幸福的韵味穿插在居民工作与生活的“快”“慢”之间,让美好生活成为每个市民可感可触的幸福体验。

(四)达观友善的超然态度

“心胸开朗,见解通达”是当前人们对“达观”的普遍理解。“达观”是对“乐观”与“悲观”的超越,是超越感官上的快乐与痛苦之后实现的精神上的穿透。从古至今,巴蜀儿女在面对人生百态时,总是表现出“达观”的态度。以苏东坡为例,作为天府生活美学的典范,不论是出于对美食的热爱和钻研将自己称作“老饕”,还是“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的交友之道,抑或是不断面对逆境却表现出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态度,苏东坡将“凡物皆有可观”的处事原则和美学观念延伸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出自身坦荡达观的生活智慧,也让天府文化的精神气质从古至今连绵不断。

成都这座城市的友善,表现在人们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上。早在几百年前,成都便创办了慈惠堂等慈善机构,后来在著名慈善人士尹昌龄的接管下,慈惠堂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等,为众多孤寡残疾者提供了庇护的场所,慈惠堂也由此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慈善机构。如今,“友善”的城市温度依然散发着热量。成都将志愿活动嵌入文化馆、科技馆等人们生活的各个场景中,充分调动各领域、各年龄段的市民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每周志愿一小时”“百万市民学礼仪”等活动,让人们在善与爱的力量中感悟天府文化的生动表达。

四、生活美学视域下天府文化传播策略

(一)积极构建生活美学场景,打造多功能文化空间

在城市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空间是承载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7]。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特征在于“形式和内容的结合”[8]。因此,文化空间可被视作物质性的实体空间与具有文化内涵的意义空间的结合。不管是像城市公园一样的休闲娱乐场所,还是像博物馆、图书馆、歌剧院一样的文化设施,无不通过自身独特的建筑风格、空间装置等来彰显城市的文化意蕴和个性特色。天府文化作为成都这座城市的精神标识,自然也是成都打造文化空间的文化核心。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下,除了关注文化空间原有的功能,人们对文化空间中蕴含的生活美学价值也表达了更高的期望。因此,将落脚点放在更具人文关怀的细微之处也应成为成都打造文化空间的应有之义。以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为例,作为成都市崭新的文化地标,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借鉴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千古名句,将图书馆的建筑形态设计成连绵不绝的“书山”状,由此展现“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文化意境。除了外观上的设计美感,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还积极进行跨界融合,通过设置机器人馆员、开办艺术展览等方式,努力实现现代图书馆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集阅读、休闲、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活美学空间,也让天府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了创造性的融合。

(二)深挖天府文化要素,创作多样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是由文化产业相关人士或者部门创作的,以文化或艺术为主要内容,能够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满足大众娱乐的文化载体[9]。节庆活动、文艺演出、文创产品等均在文化产品创作的范围内。作为城市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文化产品在城市文化传播、提升城市居民认同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天府文化是成都之魂,具有丰富的文化要素,在文化产品的开发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作为融汇古今、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天府文化,应借助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为成都打造多样的文化符号。不管是借助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带有历史文化意蕴的景点打造文化讲堂,还是通过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科幻大会等国际性的文体活动营造文化氛围,抑或是借助汉服、川剧、川菜等鲜明的文化标识打造相应的“文化周”活动,都能成为天府文化传播的切入点,让人们在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中感受天府文化的魅力。

此外,在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下,天府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应区分不同圈层群体的需求,将天府文化的传播和不同圈层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例如针对年轻群体,可以通过创作动漫形象或开办线下快闪活动等方式提升年轻群体的参与度,让人们在不同的文化场景中均能感受成都“开明开放”的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对天府文化的认同感。

(三)切入日常生活视角,创新天府文化对外传播模式

城市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体印象[10]。城市文化作为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支撑,在提升城市对外传播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媒体环境下,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的观察视角应成为成都对外传播的重要落脚点,将天府文化的历史韵味与时代表征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人们在“接地气”的文化传播中产生代入感,推动天府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扩大天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例如此前多次获奖的外文短视频《成都出差注意手册》,正是从来到成都出差的日本游客视角出发,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总结了在成都生活的多条注意事项,其中既囊括了熊猫、火锅、白酒等经典的巴蜀元素,还将便利的移动支付、快捷的交通工具、潮流的穿衣风格和怡然的夜生活等当代成都生活方式加以呈现,用一个个鲜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天府文化中的生活美学,为成都打造了一个独特的城市文化传播IP。

(四)重视用户线上体验,推动全民传播

数字化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往也逐渐从线下转移至线上,人们的文化体验也变得更加立体和多元。因此,天府文化在进行推广与传播时,除了需关注人们在线下文化消费活动中的实际体验,也应将这种体验延伸至线上,让天府文化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中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首先,官方可以加强与相关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出VR、AR等虚拟文化场景,借助电子游戏等载体让用户在线上即可体验成都悠远的历史文化与优雅的当代生活。其次,官方可以加强与天府文化相关的图文、短视频等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的投放力度,同时通过话题设置,让不同平台的用户都能参与到相关的讨论中,让人们用自身的生活体验为天府文化打造可持续传播的土壤。此外,网络时代下,越来越多的用户将社交媒体视作搜索引擎,通过在社交平台上的搜索形成自己对某座城市的初步印象。因此,天府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应重视社交媒体上不同用户的反馈,针对文化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让当代天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对成都的城市印象,让风光美、体验美、服务美等关键词成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谈到成都时的高频词。

五、结语

当城市发展水平迈向新阶段,城市文化的传播也应与时俱进,为城市书写符合时代选择的文化符号。当前,成都正在积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回归生活导向。天府文化作为成都树立城市品牌的内核,也应在传播过程中将落脚点放在具有生活气息的细微之处,让人们在一个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城市特色,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造文化,让天府文化植根于每个成都人的心中,创造独属于市民的文化记忆,打造独属于成都的文化内涵。

注释:

[1][2]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文艺研究,2003(03):22-31.

[3][4]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05(01):107-111.

[5][6]蔡尚伟.天府文化的历史韵味与时代表达[J].人民论坛,2019(15):123-125.

[7]蒋淑媛,李子尧.城市文化形象的媒介呈现与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01):70-81.

[8]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M].李春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37

[9]臧秀清,游涛.文化产品:特征与属性的再认识[J].探索,2011(05):120-123.

[10]姚宜.城市国际形象对外传播的策略创新[J].新闻知识,2013(07):14-16.

猜你喜欢

天府成都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天府路 农村富 农民福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纯白美学
春游天府国
成都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