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类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

2023-02-26○汤

新闻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体育类综艺运动

○汤 美

自2008 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以来,众多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接连在我国举办。近年的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等,都将国人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与热情推上高峰,国民体育意识与时俱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类综艺节目重新进入大众视线,平台紧跟热点、投其所好,积极探索更多样的节目模式,进一步将体育综艺垂直细分为乒乓球、篮球、冰雪、跳水等类型。

一、我国体育类综艺节目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早期萌芽

我国最初的体育综艺并非强调具有专业性的体育竞技活动,而是“泛体育”的闯关游戏类综艺。中央电视台引进的法国电视节目《城市之间》,开启体育综艺节目的先河。此后地方台纷纷制作类似综艺,包括安徽卫视仍在热播的《男生女生向前冲》、湖南卫视《智勇大冲关》。体育综艺发展早期参与者主要为素人,并无明星和体育运动员的身影。泛体育综艺突出趣味性、娱乐化,本质上更偏向综艺而非竞技体育,但对于增强人们的运动意识、普及全民健身理念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二)深入探索

将明星光环与体育项目结合,是体育综艺的一次新探索。作为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体育“门外汉”的娱乐明星们,在专业体育运动员的指导下进行尝试。2013年浙江卫视制作的《中国星跳跃》、2015 年江苏卫视制作的《超级战队》,是以专业教练与明星学员组合为标志的体育类综艺节目,给节目观众带来新奇的观看体验。但这种形式的体育类综艺并不强调专业性与竞技性,节目组与观众对于明星参与者的关注度远远大于竞技体育本身,体育类综艺这一节目形式与其他综艺节目并没有显著差异。如何制作出更具专业度的体育类综艺,发挥体育项目在节目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依然需要思考与探索。

(三)百花齐放

我国成功申办2022 年北京冬奥会、2016 年里约奥运会的举办……使得大众对于竞技体育和运动的关注度更高,对于体育类综艺也提出更高要求,一批更具专业性的大制作体育综艺节目涌现。专业选手与娱乐明星同为参与者,节目流程设置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竞技体育的魅力,而非以明星光环吸引人。这一阶段体育类综艺不仅数量上增多,在类型上也进一步细化,以冰雪运动、篮球、足球等项目为节目主题,深圳卫视的《非凡搭档》、北京卫视的《跨界冰雪王》,都以无基础明星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紧跟高关注度体育赛事热点,以向观众展示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传递出热血、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为宗旨。

二、体育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之处——以《运动者联盟》为例

(一)《运动者联盟》节目概况

观众对于曾经流行的音乐类综艺节目逐渐审美疲劳,贴近生活的真人秀成为大众“新宠”,体育类综艺运用真人秀的内容表达方式,能够达到让观众喜闻乐见的效果。2023年芒果TV与咪咕视频联合制作体育类综艺《运动者联盟》,人员构成上固定5 人,每期邀请一位飞行嘉宾加盟,与素人组成的队伍进行比赛。节目主要记录成员进行一系列与体育项目相关的游戏、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

(二)内容表达

明星策略已不能满足观众需求,《运动者联盟》参与者不局限于明星,相反,除了3位演艺界的运动爱好者,这档综艺节目的核心成员是专业体育运动员——奥运冠军王濛、周洋。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王濛与周洋参与的比赛解说专业且有“梗”,具备作为综艺节目常驻成员的热度、综艺感,两位嘉宾之间的默契互动是节目的一大看点。因此节目流程控制、主要故事线均围绕两位专业运动员展开。另外3 位成员的选取并非全根据名气,而是考量其运动能力,具有运动天赋和运动习惯的成员与体育类综艺更加匹配。运动员在镜头下展现真实状态,给平台带来新鲜面孔;运动员与娱乐明星的碰撞和交锋,给观众新鲜感,特别是对于鲜少出现在运动场之外的两位嘉宾,她们展现出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在内容主题方面,《运动者联盟》持续创新,科普运动项目及其规则,宣传运动知识,将枯燥的知识融于趣味活动中,引导受众主动了解,引发受众兴趣,这也是推动运动项目走向万千大众的可行之路。在此基础上,节目追根溯源,结合中国古代体育活动,将传统运动项目蹴鞠、冰嬉以游戏形式呈现,呈现现代体育运动的渊源,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体育文化的有效方式。

(三)架构形式

《运动者联盟》节目结合游戏真人秀与竞技比赛,可分为两个部分。节目嘉宾深入城市各个角落,与来自民间的素人进行挑战,围绕滑冰、滑雪、乒乓球、足球、飞盘等多项运动,以趣味游戏的形式展现专业运动的别样玩法;同时,固定成员会与素人嘉宾进行专业的项目比赛。

节目还引入新颖的形式来吸引观众:专业运动员与娱乐明星跨界合作、后期画面制作精良、观众可互动参与。从前期拍摄到节目播出,各个环节都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观赏体验。王濛与周洋作为曾经的奥运冠军,冬奥会期间刷屏网络、金句频出,跨界参加体育综艺,令人期待;节目录制过程中,邀请民间运动爱好者参与,播出期间在微博平台发起运动者春日计划之寻找民间运动高手活动,观众发布运动视频即可参与,线上趣味活动扩大观众参与渠道,激发观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全民运动的推广,传递体育精神。节目包装形式亦是多样,且与节目内容契合,《运动者联盟》中有较多动态画面,人物动作多且迅速,节目后期采用精致的数字动画效果,为画面增添动态美感,丰富观看体验;适时添加音乐与音效,把控节目节奏,独特的视听效果和情感营造,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其中,并与成员产生情感共鸣。

(四)理念传达

《运动者联盟》贯穿始终的口号是“哪里有运动,哪里就有我们”,可见节目组的出发点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寻并推广体育运动。节目邀请的素人挑战团年龄、性别、职业各不相同,从低龄儿童到退休人员,较好地诠释了全民健身理念中“全民”一词。这样的综艺节目能够激发各层次受众兴趣,从而了解、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运动者联盟》在追求娱乐性的同时拓展节目深度,挖掘运动员赛场下真实的一面,呈现冠军光环背后汗与泪的拼搏,并不以浮于表面的故事作为噱头,而是以真实和情感引发共鸣,与观众同频共振,助力营造社会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作为一档体育类综艺节目,在让受众拥有良好观看体验的同时,不仅传播体育知识、助推体育运动的普及,向大众传播拼搏奋斗、迎难而上的体育精神,还助力国家形象塑造、激发人们共同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信心。

(五)IP打造

体育类综艺节目收视容易高开低走,播出前声势浩大,播出后却反响平平。经济效益与口碑很难达到预期,因此体育类综艺少有续集,难以形成知名IP。《运动者联盟》是系列综艺的第二季,第一季《运动者联濛》诞生于2022 年,同样是以专业运动员和项目为核心的体育类综艺。两季节目在网络平台播出收获众多好评,已形成具备识别度的体育类综艺IP。精心打造体育类综艺,使其人员组成、节目形式、内容定位等方面形成稳定模式,可打造体育类综艺的“综N 代”——受众关注度和节目制作经验累计,与仅出一季的体育类综艺相比,可取得“1+1>2”的传播效果,如《奔跑吧,兄弟》《王牌对王牌》等系列综艺,都是目前我国综艺市场较为成熟的“综N代”,是综艺节目中具有代表性的IP。

明星运动员王濛、周洋的常驻,为节目带来持续的热度与曝光率,最大限度吸引观众注意;在节目标识和视觉设计上,蓝色与白色作为主色调,节目片头、Logo、宣发海报、服饰使用统一色系,节目嘉宾出镜时均统一着装,视觉元素使观众对节目有强烈的品牌联想。依托优质综艺节目IP,构建产品矩阵,不仅可以提高电视综艺IP传播的情感温度,升级用户体验,还可以提升IP附加值。

三、体育类综艺节目的不足与优化策略

(一)问题与不足

体育综艺节目以其真实的体育竞技提升电视媒体品格,丰富了我国综艺节目市场。[1]在当下的综艺市场,体育类综艺节目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各大平台的“流量密码”,体育类综艺题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与其他类型的综艺节目可以进行融合创新,但节目质量仍良莠不齐,且大部分体育类综艺仅限于小圈层传播,成功“破圈”的节目少之又少。主要原因归结于现有的体育类综艺节目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专业性强而缺少综艺感、枯燥无味,存在观看门槛,收视效果不理想;追求综艺效果,游戏化、简易化竞技项目,使其失之专业度,一些体育类综艺节目过度关注明星选手的光环,体育精神、竞技运动本身被忽视。

(二)平衡综艺感与专业性

从以往经验来看,体育类综艺节目的综艺感与专业性似乎位于天平两端,难以平衡。事实是兼顾两者的体育类综艺节目才能脱颖而出,体育类综艺节目固然要追求综艺性与收视率,同时也应坚守原则,即严格遵守体育伦理与规则,不过度追求娱乐效果而湮没体育精神,即使是竞技性不强的游戏项目,也应坚持公平公正,传递不畏困难、直面挑战的体育精神。在节目流程设置上坚持专业化视角,邀请体育专业领域从业人员参与其中,与专业机构的运动员、教练等合作,获取专业的指导,为节目提供精准得当的建议;同时,加强与体育协会、俱乐部的协作,保障流程设置的可看性与节目嘉宾的安全性,对节目观众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三)原创内容,提高质量

我国体育类综艺节目数量逐步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内容同质化、价值导向偏差等一系列问题。内容创作上,要拒绝审丑倾向,提高传播品位,在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体育类综艺节目的过程中,杜绝生搬硬套,实行本土化、分众化的传播策略,以达到节目形式上创新的目的。要以受众为导向,拓展观众反馈的有效渠道,根据不同的需求准确定位,避免与其他综艺节目同质化,为体育类综艺注入新的活力。要提升节目流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适度展现竞技体育的对抗性与强度,用运动的力量与美感感染观众,倡导绿色健康的运动理念,形成良好的体育类综艺节目生态圈。

(四)赋予独特价值,呈现“她力量”

在体育项目中,男性长期占据主要优势,受到更多关注,因此过往的体育类综艺通常邀请男性运动员作为嘉宾。随着“她时代”的来临,近年来,《乘风破浪的姐姐》《展开说说》《听姐说》等节目,主打全女性阵容,今年反响热烈的全女性综艺《海妖的呼唤》,在豆瓣斩获9.6 的高分。这些综艺节目以“女性+体育”作为主题,展示女性拼搏精神,让人们看到“她力量”。“她综艺”对女性的塑造固然难以完全真实客观,但对女性话语群体的表达则有所拓展,对女性价值观也有正面引领的功效。[2]

(五)多渠道传播,扩大影响

体育类综艺应当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与海外电视台、网络平台合作,跨国合拍,联合制作,引用国际化节目制作视角与标准,提升内容质量。国内外多个平台转播,拓宽体育类综艺节目传播渠道、传播领域,实现互利共赢。体育类综艺节目向外输出,不仅可以用节目版权创造收益,还能实现跨文化交流,弘扬体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四、结语

在推进全民体育运动的热潮下,体育类综艺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体育类综艺节目将继续以弘扬体育精神、传递健康理念为主题。更专业的视角和更优良的内容制作,将是体育类综艺的发展趋势,通过体育媒介化将体育营销与体育产业送上“快车道”[3],塑造具有积极正能量的体育明星,赋予他们更多商业价值。与此同时,也将承担起更多弘扬社会主旋律,弘扬体育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社会责任。

注释:

[1]左为东,高嵩.大型竞技赛事热潮下中国体育综艺节目发展状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8,40(05):4.

[2]安晓燕.创作样态、话语传达与支配力量——浅谈国内“她综艺”的生产[J].中国电视,2020(02):74-78.

[3]王金慧.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9(24):63-64+127.

猜你喜欢

体育类综艺运动
2022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浅析体育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以抖音为例
2021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2020年在晋招生高校体育类专业录取统计表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不正经运动范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