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新闻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报道探析
——以第30-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2023-02-26○李

新闻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闻奖获奖作品

○李 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其中对建设农业强国提出具体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主流媒体要扛起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然而在当下新媒体时代,“快新闻”充斥着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过度追求新闻时效性易忽略对新闻内容的深耕。如何以慢新闻视角做好我国乡村报道,成为媒体人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本文通过梳理第30届至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的新闻报道,深度探讨了慢新闻的内涵与外延,“慢”与新闻结合的时代必然性以及慢新闻的实践方式与创新路径,目的就是因势而新,讲好慢新闻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故事。

一、慢新闻的内涵与外延

“新闻”是一个多元概念,从报道方式、信息表达、呈现手段、原貌展现等不同角度解读,侧重点也不相同。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新闻生产应该快慢兼顾、深浅互补、长短交错,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格局,以此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推崇“效率”和“速度”,“快”等同于高利润、高回报,“慢”意味着高成本、低效益,这也不可避免地波及新闻生产领域,对“快”的过度追求导致新闻报道品质下降,甚至部分报道内容失实,极大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在这一背景之下,媒体及公众开始自省,视野回归到对“慢”及“本真”的追求上,极力探究事件真相,努力挖掘新闻价值,不断提升新闻品质,慢新闻赢得了媒体行业和受众的认同与支持。

(一)慢新闻的概念和起源

“慢新闻”的概念是个舶来品,它最早源于西方,但关于“谁是‘慢新闻’概念的首创者”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在西方新闻界,有一种说法认为,《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鲁斯是提出此概念的第一人。亨利·鲁斯有着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他按照新闻报道的节奏和时间,将新闻分为两大类,即“快新闻”和“慢新闻”,其中“快新闻”是以最快的速度、争取第一时间告知人们在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事;“慢新闻”则是花费一段时间,全面采访新闻事件,除了陈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要挖掘事件的起因、经过、影响甚至包括未来可能发生的走向,强调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1]

对此,英国罗汉普顿大学的苏珊·格林伯格则有不同看法,她认为自己才是“慢新闻”概念的首创者。她在《前景》杂志发表《慢新闻》一文,强调“慢新闻”是花费时间去挖掘事实真相,它既看重事实又注重文章叙事,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篇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在这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西方新闻学者加入到这场命名权的争论中。[2]

在我国,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前常务副院长李希光教授认为,“慢新闻”不强调发稿的截止日期,不抢发新闻,不侧重第一时间报道新闻,而是要求记者花费时间和精力深入到事件本身中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以此展现新闻事件最真实的样子。[3]

综合中外学者的观点,我们对“慢新闻”的概念逐渐明晰:“慢新闻”并不是否认“快新闻”的存在,它们是两个并行的新闻理念。相比较“快新闻”而言,“慢新闻”不纠缠于报道的时效性、文章的长短以及故事叙事的结构,它强调对新闻事件采访的深入性,表现为挖掘除新闻五要素以外的其他要素,比如原因、影响、未来走势等,最后采用文学性或者叙事性的手法进行创造,以吸引读者兴趣,引发公众关注,从而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新闻报道。更文学性的表述就是,“在烟尘落尽后,替重要事件作最后解析”。

(二)慢新闻的特点

由此可见,“慢新闻”的“慢”是相对于时间与节奏而言的,是对“过度求快”趋势的批判和抵制。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真实性。慢新闻要求记者深入采访一线,挖掘大量细节和故事,从新闻事件中去探寻最真实和最深层次的真相,探究事件本质及其深层次的内涵。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活在表格里的牛》就是一个生动案例。记者在宁夏西海固采访时,听到当地群众反映套取脱贫资金的问题,于是两赴西海固,历时20 多天,走访近百人,亲眼目睹“借牛骗补”一事,采访收集了大量详实的证据用以展示这一链条。稿件刊发后,“表格牛”现象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国务院扶贫办也就此表态,绝不容忍造假行为的发生,要“把‘活在表格里的扶贫牛’牵出来”。这篇稿件如果没有立足新闻真实性这一基本要求,只是为了追求报道效果夸大骗补事实,稿件刊发后必将极大损害媒体公信力。反之,稿件通过扎实采访,客观还原事件本貌,成为一篇优秀且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舆论监督报道,发挥了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是可读性。同样一个故事用不同细节呈现,就会产生不同的报道效果。细节永远是新闻报道中最耐嚼的部分,对细节的捕捉更是考验一个记者的功力,慢新闻就是这样一种对细节有着更高标准和要求的新闻报道。[4]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杨叔的脱贫日记》就记录了大量的细节和故事。在采写过程中,记者先后六次驱车到杨叔家了解情况,白天陪杨叔上山察看树苗长势,傍晚和杨叔坐在炕上聊家常,在这过程中记者采集到许多真实鲜活的故事。在深入了解杨叔家的前后变化后,记者将这些新闻素材提炼归纳,以蘸满情感的笔触刻画成文,并巧妙地将日记内容穿插于故事的叙述中。报道中所有对日记的引用皆尊重原文,包括杨叔喜欢用农历记事的习惯。文中也摘录了许多日记本中的原话,比如“人常说,吃够了要知道摞碗,请结束对我家的帮扶,改扶别人”“这么好的时代,我还想多活几年”……单说脱贫成绩是枯燥的,生动鲜活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正是缘于作者的“慢”创作、深挖掘,才有了那么多打动人心的故事和细节,通过杨叔家脱贫前后的巨大变化,生动折射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

三是持续性。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进行长期不懈的追踪报道和深入调查,通过追踪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追溯以往事实的轨迹,激起读者关心,吸引社会参与。第30 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组系列报道提前谋划部署,从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考察的一系列贫困村中选取10 多个村庄深入采访。文章生动再现总书记到访的历史和情节,采写了村庄如今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稿件按照时间线,层层展开铺述、脉络清晰,呈现了小村庄从过去到现在的整个发展变化过程,形象展现了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发有为攻克贫困堡垒的生动实践。

二、以“慢”视角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的必要性

(一)快时代下新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慢”与新闻结合具有时代必然性。根据网友投票选出的“2022 年度十大假新闻”,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俄乌冲突,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提前撤离”、“清华博士报考长沙岳麓区协警岗位”、“唐山烧烤店被打女子去世”。这些假新闻均以“大逆转”结局收场,这也让我们认识到,新闻传播“快”并不等于好。

(二)慢传播理念走入生活日常

搭乘“技术”的座驾,慢传播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形式和产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慢直播。在西方国家,一些媒体会持续关注某一特定人群,对其居家生活进行慢直播,或者是长时间直播一些自然风光。比如挪威电视台发掘并直播“银发一族”老龄群体,受到电视受众的欢迎,这使得“银发一族”成为享誉世界十余年的慢直播品牌[5]。在我国,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对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慢直播,也使得慢直播理念第一次大面积、快速走进百姓生活日常,随后以天文现象、著名景点、自然风光等为主要内容的慢直播开始盛行。由此,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为中国时代课题的今天,慢传播、慢新闻也聚焦这一领域,开始深入挖掘、展现中国乡村的发展、变化和成就。

(三)乡村成为新闻报道的主阵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心聚力,成为新时代媒体工作者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查阅第30 届至32 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后,笔者发现第30 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共有358 件,其中24篇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主题,占总数的近7%;第31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共有346件,其中乡村振兴主题获奖作品为33件,占比约10%;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总数为376 件,乡村振兴主题的获奖作品17篇,占比约5%,这还不包括与农村主题相关的粮食生产、生态保护等作品。由此能够得出结论,越来越多的好新闻、好作品从乡村“生长”出来。

乡村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新闻更能深刻剖析我国乡村的发展变化。当然,这也需要记者花时间、沉下心、扎住根,用心感受、用笔尖记录这一发展变化过程。荣获第31 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车路双通滴滴!阿布洛哈村来车了》,讲述的是2020 年6 月30 日,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通路通车的故事。阿布洛哈村是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其通路通车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标志。记者对阿布洛哈村的关注和报道已持续了十余年。此次通车前又专程徒步入村蹲点数周,详细了解村里情况及道路修筑期盼与难点。在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后,生动呈现了阿布洛哈村通车的重大意义。这篇花十余年精心打磨的作品成为以“慢”视角讲好我国乡村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报道。

三、慢新闻的实践方式与创新路径

(一)内容上深耕

新闻生产的根本原因是公众为了获取信息,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即便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这种需求也没有变过,所以内容才是媒体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此外,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学历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慢新闻的主要目标群体。因此相比较“快新闻”而言,“慢新闻”也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花大量时间,从不同视角深入地挖掘新闻事件的真相,不断深耕内容,挖掘当代受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对新闻作品精雕细琢,这样传统媒体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6]

以第32 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一个村会计的“账本”》为例。作品通过一个小山村账本的变化,以“欠账”“还账”“新账”的巧妙布局,把一个山村“贫穷—发展—富裕”的脱贫致富路径展现得淋漓尽致。笔者了解到,为了采写这篇稿件,记者在获取新闻线索后,一头“扎”进村子,用5天时间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了解账本背后的故事,最终决定以账本为切入口,讲述脱贫村庄的振兴富裕故事。作品创作时间经历了近50天,记者多次进村采访,反复打磨,通过大量情节叙述、细节描写,生动呈现一个小山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也荣获了中国新闻届的最高奖项。

再比如第31 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作品《山东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组合报道》。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是党中央交给山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寄托着滩区群众百年“安居梦”“致富梦”。2019 年大众日报社启动了对黄河滩区脱贫迁建的大型蹲点调研采访报道活动,整个报道活动历时一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记者深入滩区采访,行走千里黄河沿岸,蹲点7市16县(区)60多个滩区村,采访对象超过300 人,报道修改十多次,拿出5 个整版,最终创作出这组富有力量的系列报道。

(二)技术上融合

在万物皆媒的智媒时代,5G、VR、AR、MR、元宇宙甚至GhatGPT等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慢新闻产品的诞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慢新闻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内容,在有了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再以图像、视频、H5、Vlog等技术手段和创新方式呈现,极大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放大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新湖南客户端报送的融媒体新闻作品《十八洞村龙金彪的Vlog丨脱贫之后》,被评为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作品主要讲述了湖南十八洞村村民龙金彪脱贫以后的幸福故事。笔者了解到,在此之前主创团队已经连续4年持续关注故事主角龙金彪的成长。为了这篇报道,主创团队又一次来到十八洞村,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村民走访与拍摄。在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与村民生活在一起,每天上山下田同吃同住,记录下许多鲜活生动的一手资料。除此之外,作品在脚本创作、视频拍摄、故事讲述上也十分用心,充分发挥了新旧媒体“融合”的优势,采取Vlog的呈现方式,以第一人视角,记录龙金彪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作业,拉近故事主角与受众距离。作品推出后,引起热烈反响,“报、网、端、微”当日总点击量突破200 万。这也成为“慢新闻+新技术”融合报道的成功典范。

(三)营销上推广

基于我国的新闻体制,新闻媒体行业具有“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这就使得关于慢新闻的经营活动和传统媒体一样,要本着服务大众的原则,公平、客观地为受众提供服务。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慢新闻存在创作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等问题。因为慢新闻较少能吸引广告主的参与,这时可以借鉴“众筹”、付费媒体的做法,为慢新闻的创造提供必须的经济基础。[7]台湾杂志《眉角》,是一本宣称一期只处理一个公共性议题的双月刊杂志,杂志走的是慢新闻路线,创办之初就向群众募资470 多万新台币,而且未出刊即有2000 多人订阅,这充分证明慢新闻不但可行,做慢新闻的媒体也有市场。此外,《财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等媒体相继推出了付费阅读,且已经成功运营多年。

虽然当前慢新闻还存在成本高、受众群体有限等弊端,但不得不承认它的出现还是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希望,不仅有助于传统媒体重塑新闻的公信力,也对提升“以人民为中心”“以百姓需求为出发点”的公共价值和服务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慢新闻坚持新闻真实性,强调新闻的深度、厚度、温度,更加适用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这类重大主题报道,这也给新媒体时代下的主流媒体提供了更多的启发。

注释:

[1]罗玉,郑晓东.后真相时代慢新闻研究[J].科技新闻传播,2018(11).

[2]林玮.慢新闻:概念界定、实践模式与生活美学指向[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7(01).

[3]李希光.从即时享乐到延时享乐 网络时代的慢新闻写作[J].新闻与写作,2017(03).

[4]廖平.慢新闻采写中的故事化技巧探析[J].传播力研究,2020(03).

[5]史安斌,童桐.快生活时代的慢传播:概念脉络与实践路径[J].青年记者,2021(01).

[6]魏晓芳.价值·困境·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慢新闻”[J].新闻世界,2021(01).

[7]陈立生,叶思琪.“慢新闻”的可持续发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7(19).

猜你喜欢

新闻奖获奖作品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中国新闻奖 浙江缘何大丰收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上期主题黑白去色 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选登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