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招背景下现代学徒制“联盟式”培养模式研究
——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制造类专业为例

2023-02-23王丽荣吴嘉凤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徒校企岗位

王丽荣,王 龙,石 澎,吴嘉凤

(1.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装备智造学院,广东 中山 528436;2.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广东 中山 528463)

高职扩招专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职业教育的重大发展机遇,对教育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1]。2021年,全国高职院校扩招139.41万人,加上2020年扩招的157.44万人,两年共计扩招296.85万人[2],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3]。

2021年,全国专科招生人数为524.33万,高职扩招人数占比达26.6%。招生规模的大幅扩大,为高职学校的办学资源配置、师资数量与质量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如何保证“质量型扩招”方面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要求。扩招背景倒逼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高职院校从模仿普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向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人才培养范式转变[4]。

高职扩招带来的生源应如何培养、资源如何跟上,对每个高职院校来说都是新的挑战,而现代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家认可的实现高职扩招的有效方法之一。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有效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5],调动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解决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引导行业、企业和学校积极开展学徒培养工作[6]。

制造业是国之根本,而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核心所在。在高职扩招百万的计划中,制造类专业占比最大。对于制造类专业来讲,必须依赖较长时间的在岗训练才能实现,而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属于深度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更适用于制造类专业。借助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给企业创造额外价值的同时,校方能有效降低培养过程中大成本实践教学中的无谓消耗,有效节省师资、团队、耗材等学校方的投入,并最大限度推进教学与生产融合。

一、制造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困境

(一)大中型企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现代学徒制强调校企“双元育人”,与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对合作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省教育厅在各自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指南中,一般都会建议学校优先选择具有较强综合实力、较高行业地位,并已具备完善的企业培训机制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中型企业。但对大型企业而言,不太可能连续几年对同一专业预留大量学徒岗位,且大型企业期望合作的专业方向较多,合作试点中校方很难提供全部匹配资源,即缺乏集成解决方案供应主体。

(二)中小微企业个体需求小但宏观需求量大

中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宏观上对人才的需求量极为庞大。要提高制造业整体素质,就必须要提高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中小微企业人才素质。对职业院校而言,中小微企业在毕业生就业中占比最大,是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输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面向。但若仅以单个个体的中小微企业而言,其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小,能提供的同类岗位数量少,难以独立开班,在如何实施现代学徒制方面相较于大中型企业有先天性的劣势。

(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复杂

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装备智造学院“智能光电制造技术专业群”对口企业为例,一家大型光学制造企业,一方面,相机制造全生命周期包含了光学制造、自动化、机加工、模具、检测等各种类型与岗位的技能人才需求,且与岗位层级一样会有不同的需求层次,涉及光制、机电、机制、模具等多个专业。另一方面,若每个专业方向都按至少20个学生单独合作的原则,则需企业同时接纳较多学生,现阶段较少有企业能达到如此规模。

二、“联盟式”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探索

(一)联合共建党支部引领,依托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建立专业(群)教育联盟

通过协会、学会、学院、企业共建党支部,深化党建工作的内涵,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丰富基层党支部党建活动的形式,激发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活力,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扎实推进“校企对接、校会互通、支部共建”的深度融合。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装备智造学院党总支与广东省真空学会党支部、中山市光电产业协会党支部及中山凯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共建党支部,将党旗插到生产线上。依托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建立了包括院校、大中小微企业、行业协会与学会等各方在内的专业培养联盟,以骨干龙头企业为支撑,以中小微企业为补充,寻求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为基础的成本分担机制,构建“联盟式”现代学徒培养体系。各方签订《专业群职业教育联盟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参与方应结合自身岗位能力要求,联合专业联盟其他会员单位,共同开发核心岗位能力导向模块化课程,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内容,逐步形成能力分级的核心岗位培训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支部共建引领人才培养联盟的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支部共建引领人才培养联盟

(二)专业培养联盟运行管理机制

充分利用行业、政府、学校的资源,发挥专业群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品牌效应,以骨干龙头企业(教学点)为支撑、中小微企业为辅助,构建典型产品全生命周期核心岗位现代学徒联合培养联盟。专业培养联盟运行机制是其中的关键所在,若基于人才供需,校企双方存在天然的合作伙伴关系;若基于人才培养,校企双方从社会责任、价值取向、培养目的、成本投入等各个角度均存在较大的分歧。专业培养联盟作为非企业法人,必须寻求合理的资源置换如人力供给、技术服务、辅助生产等师生投入,换取企业岗位、技术、管理、耗材等成本,并尽可能做到平衡,才能最大限度弥补教育公益性与企业牟利性之间的偏差,才能解决技术技能人员高效培养中资源不足的问题,才能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利用区域经济内专业联盟丰富的行业企业资源,解决大湾区中小企业居多、专业分类繁杂的矛盾,构建跨行业现代学徒实践教学平台,定向服务于学校各类专业人才训育一体培养。在跨行业现代学徒培养平台的基础上,中职、高职、本科分专业衔接培养,统一管理、分散实施,形成“标准一致、课岗合一、轮岗培养、质量发展”的多主体参与的现代学徒衔接培养体系,在人才联合训育、双导师队伍共建、应用技术创新共享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跨专业跨行业的联盟体系见图2。

图2 跨专业跨行业的联盟体系

(三)联盟内不同企业间课程资源调度与跨企业授课调度管理机制

以专业群内核心课程(模块)对接关键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内容对接产品工艺为基础,构建统一管理、分散实施的学徒培养教学资源调度管理机制,破解单个企业同一岗位数量不足、课程进度受生产干扰过大、单一合作对象竞争压力欠缺等问题,确保核心课程在岗轮岗训练体系系统、严谨、科学。另外,基于扩招生源结构复杂性的需求,不同课程因各教学点承纳能力不同,必须由联盟内各同类岗位企业联合完成,故开课计划必须考虑到不同学生、不同地域、授课地点(企业)、指导师傅、对应岗位数量、产品类型、生产周期(批次)等诸多因素及不同授课地方或相同授课地方岗位轮换等需求。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装备智造学院智能光电制造技术专业群探索统一管理、分散实施的模式,开展扩招生的在岗训练课程。统一管理即联盟内骨干企业牵头,校企共同制订核心岗位训练标准并需联盟相关会员多数通过,同时学校负责制订开课计划,统一调度管理;分散实施即各学生可选择就近企业,开展在岗训练。

(四)分散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联盟式”学徒培养的特征即为克服教学资源不足而采取的多企业多岗位轮转培养,力求高质量系统培养学生一岗多能及工艺工程处理能力,加强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等。多岗轮换分散实施的“联盟式”培养模式,决定了同一课程在岗教学环境、载体、过程及结果可能有较大差异。不同教学点的学生,很大概率会在联盟内不同会员企业中开展同一门课,这就必须考虑不同依托单位、不同岗位、不同教学(产品)载体、不同工艺、不同指导教师、不同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等差异化因素,为教学评价带来困难。根据学生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与所在企业现场管理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以IE管理为基础,重构可量化生产指标为主、定性素养指标为辅的多维度(准)量化评价体系。将分散目标的相对达成度即目标值完成的百分比,作为不同企业同一门课横向比较因子,拉均各指标具体值的差异。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以装备智造学院智能光电制造技术专业群扩招生源学徒制培养为研究对象,搭建以骨干龙头企业(教学点)为支撑、中小微企业辅助的“联盟式”联合培养体系,切实解决单一企业主体生产场地、加工设备不足,以及企业技术人手短缺的困境,解决高职扩招给学校带来的师资、场地、资源不足问题。充分说明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跨行业跨企业人才培养共同体,开展“联盟式”现代学徒制培养,是稳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扩招生源复杂结构所带来的如教学资源不足、教学点分布较广、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猜你喜欢

学徒校企岗位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