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重要性和强化策略分析

2023-02-22莫红喜徐德洲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2期
关键词:流程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莫红喜 徐德洲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逐步推进事业单位财税体制、财政收入机制以及会计制度改革,使得事业单位面临着外部工作环境和管理要求的转型压力,这需要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资金管理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现代化资金管理模式,提高内控管理强度,提升公共服务工作环节中的风险防控力度,实现管理成本节约,对增加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廉政风险、推动事业单位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对于承担部分政府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事业单位而言,其使用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由此对于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资金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中饱私囊、非法侵占、低效浪费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就充分显现出其积极意义,可保证各项单位业务活动资金流动有迹可循,并对其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既能加强单位收支流程的规范性、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性。

(二)推动业务有序开展

当前为树立“大财政”理念,落实过“紧日子”思想,达到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事业单位需要积极遵循国家对于财政性资金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需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履行政府职能,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高需求。财政性资金的管理日趋理性和完善,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平衡好业务工作和资金管理的关系,既要保障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要加强资金使用的规划性。为了更好地平衡和协调二者的关系,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管理不仅可以规范资金的使用流程,提高使用效率,也可以监督事业单位开展公共服务的质量,履行政府职能,使其成为部门考核和公众评价的依据。

(三)确保真实财务信息

财务信息是当前事业单位在某一阶段中财务发展情况的集中体现,因此就需要保证财务信息的客观性及真实性。通过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可提升事业单位办事流程的规范性,有效减少了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出现,保障了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及真实性。

(四)提高单位服务效率

事业单位是社会公共事务的服务者及监管者,其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直接与公共服务成效挂钩,由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对当前现有的各项内控制度进行创新升级,尽量降低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风险,有效避免各类腐败现象的发生[1]。

二、事业单位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途径

(一)完善内控环境

相关管理及领导人员应当明确只有在创新内控管理方式的同时,提升监管力度,方能实现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与普通企业不同的是,我国的事业单位受到组织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领导层对于单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可决定未来一个阶段单位的实际发展方向。由此,就需要管理领导层积极提升自身的理论认知能力,并掌握较为先进的管理方式,提升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树立安全防范观念,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长效发展。管理人员作为单位发展的引导者、推动者,需要充分掌握员工的工作状况,不仅要提升自身素养,更要帮助广大员工找准位置,发挥自身才干。同时也需要与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明晰其工作诉求及建议,保证各反馈渠道的通畅,利用好群众优势,为员工打造和谐、自由、愉悦、积极的内控工作环境。

(二)形成内控体系

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质量,不仅可以提升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拉近了各部门之间的距离,在保证各尽其责的同时共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效落实了协同管理的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

一是建立差异化分级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应当以提升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为基础,保证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物资采购等基础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并对各工作环节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各部门及合作单位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建立差异化的分级内控管理机制,对各业务活动进行统一监管,有效降低分散管理风险,提升单位的风险应对能力。二是建立较为良好的沟通机制。事业单位应当给予各部门、各员工共同参与管理决策的权利,并对实际的内控结果及成效进行审核、评估,以财务部门为首制定会议联席工作体系,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内控管理工作的不足,引导各部门进行协商解决,使得领导层可充分了解事业单位的事业运作状况。三是落实业财融合。业务及财务部门的一体化发展可有效改善财务数据实时性、真实性不足的问题,在实际的作业期间,应当制定流程统一的业务处理制度,保证作业的系统化及标准化。同时也需要明确业务明细及会计总账的勾稽关系,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2]。

(三)完善工作机制

一方面,成立专门的内控管理团队。事业单位可划分独立的内控管理团队办公室,保证其可将工作重心放在协调单位内各部门的内控作业上,将内控观念与各工作岗位相融合,并由纪检部门牵头成立专业的内控审计团队,提升内控团队各成员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建立完整的内控标准及制度。事业单位应当依据实际的发展需要建立如会计核算、岗位权责、收入审核、内部审计、业务流程等制度,明确制定各项业务的内控工作标准,如成本差用率、风险控制率等。部分内控机制落实程度较好的单位可将内控目标进行分解、细化,以子目标的方式保证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有效推进。

(四)加强风险管理

第一,事业单位想要有效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就需要培养专业能力较高、道德素养较强的内控员工,并组建成专业的内控管理小队,深入分析事业单位在实际开展业务时极易出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分析引发风险的实际原因,制定相应的风险判别及诊断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对事业单位的各项风险行为进行实时管控,保证相关人员可在第一时间提出可行的风险应对方案。第二,事业单位应保证内部信息传输通道的通畅性,及时向管理人员反馈风险因素及防范、整改建议,例如负责资产出租的部门可建立配套的账款催收机制,并将催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及员工身上,制定科学、严谨的追责制度,以重点岗位轮岗的方式避免部分不法人员顶风作案、侵占国有资产,极大损害了事业单位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第三,事业单位应当提升对重点内控岗位及人员的关注力度,对其日常的作业流程进行定期审核及规范控制,不给不法人员留有可趁之机。第四,事业单位还需要依据不同的风险隐患特点对其进行分类,并明确其风险管控目标,制定客观、精准的风险清单,综合各管理制度的要求提升各岗位的良好履责能力,以风险清单为基础,提出配套、可行的风控制度,进而降低风险隐患的发生概率。

(五)强化预算架构

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内控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依据单位的实际状况科学建立预算管理团队,受到单位管理决策层的直接领导,设定组长、副组长、组员的结构,其中,组长主要负责整体预算集中管理工作,保证预算管理团队全体成员思想认识的先进性及一致性,并依据相关的预算管理工作思路引导团队正常运作;副组长则主要起辅助的作用,保证各项预算管理流程的有效落实,同时充分发挥自身润滑剂的作用,在各部门之间做好协调工作,落实事前防范、事中监管及事后调整的工作流程;小组成员则应当积极完成各项预算的编制工作,将各预算流程进行细化,并落实在各部门的实际工作中。为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流程优化,需要做到以下三点[3]。

其一,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以由上至下、结合管理的原则制定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支出、经营业务收入等指标,使得预算指标可满足事业单位的日常业务活动。其二,确保预算执行的强制性。事业单位可将预算执行成效与员工的年终考评直接挂钩,提升整个预算管理团队成员的责任心,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问题,通过建立较为专业的事业单位责任人审查机制,将单位的月度资金支出额度控制在整个项目预算的百分之五以下。其三,加强预算管理的监督性。事业单位可在各部门建立专业化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各部门的实际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定期监控,以月度或季度为周期建立预算执行状况及成效座谈会,对于超支状况进行详细的汇报说明,及时排除导致预算超支的原因,并制定配套的控制方法。

(六)优化采购流程

事业单位的采购环节具有审批耗时长、环节多、工作流程复杂等缺点,因此事业单位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优化内控工作的采购环节。一方面,以成本控制为主要办事原则进行采购。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事业单位应当对规模较大、业务较为重要的项目使用招投标的方式,通过对设计方案、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进行集中采购,采购计划表则需要管理决策层进行专门审批,依据采购进度制定分级授权的方式,使得决策层仅需对金额较大的项目进行审批,有效提升了物资的审批、采购效率。另一方面,落实简洁性原则。部分部门需要频繁申请进行采购活动,由此事业单位可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缩短采购时间及工作流程,有效提升办事速度。

(七)改善资产管理

强化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可提升其资产的使用率,事业单位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创新升级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机制,可保证资产购置、使用、处理等环节的规范性,提升实际的内控工作成效,降低单位的运营投入成本,保障经济效益。第二,建立专业、精确的台账。台账可帮助管理人员明确单位实际的资产状况,由此就需要明确具体的责任人,并对各类到期、逾期、报废的资产进行清理,对于闲置的资产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有效减少单位的固定开支。第三,确保资产使用的合理性,事业单位应保证各项资产均可获得较为合理的使用,并将资产的维修、保养、折旧等工作纳入预算编制,实现专门管理[4]。

(八)重视信息建设

事业单位建立信息化内控制度可有效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目标的一体化,信息化内控工作需要以预算为中心,以资金管理为关键,以智能监管为方法,保证将全体部门融入信息化建设范围。事业单位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对财务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多个系统进行整合,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升级。首先,建立专业的管控平台。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事业单位在数据交换共享、风险预警、内控规则等环节的管理力度。其次,建立业务管控系统。事业单位可依据自身的业务负责范围,建立项目、采购、核算、支付等系统,将预算作为核心,强化控制分析环节,并对整个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管理,使其满足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标准。最后,建立风控平台。事业单位可利用业务检测、访问控制、指标管理等方式,使得管理决策层实时掌握事业单位的业务发展状况,并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也使得各级管理层明确造成风险隐患的原因,提升事业单位的风险应对水平。

(九)提升人员素养

其一,提升事业单位在岗人员专业素养。事业单位可提前就内控管理人员进行调查,依据其反馈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在此期间,不仅需要保证员工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提升综合素养,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将内控管理工作充分落实到各工作环节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完成日常工作。其二,提升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人员录用门槛,采用专业知识考核的方式进行人才的选拔,同时在正式就职之前对新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保证其可满足实际的岗位需求,提升岗位运转效率。其三,事业单位也可制定较为严格的绩效考核标准,并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考核,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学习能力,提升其管理水平及技能,使其可顺应当前的时代发展趋势并进行明确的分工,使得相关监察部门可充分掌握实际的内控管理工作成效。其四,事业单位也应当将定期将财务数据进行公示,及时完成数据的披露,对于政府拨款要进行严格审计,有效降低财会核算工作压力并避免出现各类资金浪费的状况[5]。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是我国事业单位不断创新进步的动力,在全新的发展时期,事业单位应当从形成内控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预算架构、优化采购流程、加强风险管理、重视信息建设、提升人员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从本质出发,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充分展现出内控管理工作的现实价值,为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流程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