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2-22钟雪桃云浮市云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2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钟雪桃 云浮市云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定义是指国家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并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各类经济资源。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和国家财政的逐步建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现象,无论是在法制建设、制度建设还是实际实施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强化国家治理、实现国家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预算问题

在资产预算编制过程中,主要表现有:一是部门预算与单位资产的存量脱节。现行的预算管理模式侧重于投资控制,其核心是资产的边际增量,而非存量的管理;管理的首要目的在于使预算和收支符合,而在支出活动后形成的资产常常会变成财务部门的负担。二是单位自行购置和建设项目的审批与预算审批不相适应。在部门预算中,存在着单位资产资源不清、收益披露不透明等问题,在部门预算中存在着对国有资产收益的掩盖和混淆现象。三是预算编制不规范;有的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存在着粗放现象,不具体到项目,仅反映单位收入和支出,而不反映单位资产的存量和状态,造成了个别单位重资产购置、轻资产管理、只求拥有资产、不求资产效率等问题[1]。

(二)资产配置问题

在资产的构成和分配上,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资产购买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并不受制约。一些单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自己的实际需求,盲目地争资金、搞项目、搞建设。而且由于各部门资产的信息不对称,管理预算的不能掌握资产的总量,管理的不能理解资金的使用,很难有效地控制重复采购和超量采购。二是单位的资产分配方式不合理。在资产配置中,存在着资产配置不规范、不均衡、不公平等问题。

(三)资产的使用问题

其表现为:一是资源利用率低下,资源闲置和浪费普遍存在。由于资产分配不合理、缺少标准化的管理,单位的资产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是固定资产在此方面问题更加严重。二是越位的运用。一方面,资产出租、出借、有偿使用缺少有效的监管,大量单位资产管理和使用未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和专项管理,引起一些产权纠纷、私下交易、幕后交易。而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能力较差,使得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国有资产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相关收入也被各单位部门不合规的利用[2]。

(四)资产的处理问题

其表现为:一是资产的处置不规范,处置不当。有些单位为购置高档的现代化办公设备,提前报废或报损;有些单位未经批准就擅自转移,或者私自变更了资产的产权,以国家的名义,以公私相授受,将其转移到经济实体或其他机构。二是资产的处理不够及时。有的单位因技术进步而失去了资产,或因技术进步而应当予以淘汰,但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没有及时申报,造成了资产的虚增;还有一些单位未及时重新利用或调整,对于已经到期的出租、出借未按时收回的资产。这种做法不但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遭受损失,增加了政府开支,还容易滋生贪污。三是一些资产处理的收益与金融监管脱节。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处置变价和剩余收益都归国家所有,但是有些单位没有严格实行国家的相关管理办法,不受财政部门的监督。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问题的成因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是由于认识不到位、基础工作薄弱、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导致的。

(一)缺乏正确的观念和良好的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特点是“重于占用,轻于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许多工作人员仍存在着单位的国有资产是用于本单位的各种使用需求,因此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常常不计效益、不受限制,被称为“吃财政饭”,因而,大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有着责任意识不足,在态度上有着“重进轻出”的观念,忽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造成了机构在使用、管理资产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此外,没有充分认识到将资产和预算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存在着资产与预算之间的脱节。

(二)资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较差

一是缺乏健全的产权制度。部分单位实行“分段经营”,存在着产权模糊、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方面的问题;此外,我国政府机关的数量庞大,形式多样,分布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这使得监督与管理工作都难以在地方实施下来,部分单位在对资产进行划拨、调剂等操作后,没有合规及时地完成移交、产权过户等必要手续;或在未申请的情况下就自行建设或购置物资,而未进行产权登记等工作,从而产生账外资产流失的情况。二是行政体制不完善。一些部门由于人员设置问题,未能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而对相关职权的划分也模糊不清;有的地方将资产管理的权力下放到多个部门,导致了职能交叉,存在着“缺位”和“错位”[3]。三是资产管理力量薄弱。其主要表现为: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薄弱。

(三)缺少对资产的有效监管

一是缺少内部监管。由于未能做好职权划分或部门设置工作,或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使得得到的相关数据不能反映单位的实际数量和价值,不能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也就不能发挥会计的作用和监督作用。二是外部监管不足,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首先,审计部门与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之间的监督职责划分不清,职责不清,导致了职能交叉、监督效果差、责任落实不力,导致了审计工作的“真空”。其次,审计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审计多以单位的财政收入为重点,并未专门审核和核查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也没有规范机构的定期审查。并未对具体工作作出详细的规定,例如资产账实、账簿、账卡等核对情况。

(四)信息化管理技术专业性不足

信息化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质量提升的主要路径之一,但目前研究中发现,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都存在信息化管理技术专业性不足的情况。一是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引进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采用传统的信息管理设备,管理效率较低,缺乏对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的更新和完善,缺乏专业性、系统性的管理系统;二是相关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完善,同时,信息化管理中人员的权责分配不明确,导致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内容交叉或管理不足的情况。

三、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出发,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进行整改和规范化是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想有效化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可以加强在宣传教育、预算改革、强化基础、健全监督等多个方面的整改,使其成为一种常态[4]。

(一)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宣传和教育

一是要对政府机关的资产进行全面的管理与宣传。尤其是在财政部门,它是国家赋予行政事业资产的综合管理部门,必须强化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使得资产节约利用成为一种共识,争取各级政府对资产管理相关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各级政府也应该认识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强化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使得资产节约利用成为一种共识,作为政府需要长期坚持执行的任务来抓。二是要激发机关的工作热情。加强与各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使其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得以提高,对于以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克服与改正,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使其能够产生科学合理管理资产的自觉,积极探索良好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法,使其能发挥出自身最大价值。

(二)推动财政资金和财政资金的整合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的各个环节纳入到财政预算的管理之中。首先,在配货环节要严格把关。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来源是财政拨款,合理的财政拨款是政府资源配置科学化、均衡的关键。因此,在进行编制的预算工作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部门的资产存量情况,保证严格审计,对于存量与增量进行控制,充分利用资产与预算的相互监督、制约的关系。其次,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行政事业单位一是要定期向财政报告资产使用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进方案;二是要实行资产调配机制,调整闲置资产;三是要强化对国有资产有偿使用的监管[5]。

(三)强化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一是要尽快出台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以及产权登记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资产管理行为;建立资产管理相关指标的动态监控体系,对于国有资产的负债率、风险程度进行动态监控;要建立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和收益的分配机制。二是要建立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部门和人员,明确资产管理各岗位的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安排具有良好责任感与相关职业技能的财务人员,做好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各个环节的资产的变动情况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定期开展单位资产的清查工作,对于资产的情况做好把控工作。三是提高资产管理队伍素质和能力。要求各单位负责人学习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确保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法规。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对资产管理干部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以适应我国资产发展的需要。四是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要利用“金财工程”,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体系[6]。

(四)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地方资产的制度管制,尽早修改和完善现有的法规,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资产管理。二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全面监控;加强事前资产预算、购置和处置等审计工作,并与部门预算改革相结合,减少盲目购建;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并对预算单位进行决算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要强化金融监管资源的整合,实现监管效率的有效提高。监管系统须同时兼具审计与监察的职能,只有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控[7]。

(五)完善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

制度指导行动,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的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对国有资产管理质量的提升,首先在管理中应健全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平台的保障。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相关国有资产信息数据的整合,完善国有资产相关内容,为实现信息化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其次,在管理中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将信息化技术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范围以及管理的原则进行明确,实现全方位、多维度的信息化管理,坚持动态化管理原则。同时明确各管理流程的责任制度,采用责权分离的责任制管理模式,强调管理的一对一[8]。在管理中,为进一步落实信息化管理制度,企业内部营造信息化管理的氛围,采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在领导层重视信息化管理技术以及管理制度的引入和构建。设立专项信息化管理资金,采购相应的管理设备和软件,并将管理的内容进行明确,将其下发至不同的管理人员身上。最后,在信息化管理中,健全信息化监督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的信息化监管小组,对管理的对象以及内容负责,保障监管小组工作的独立性,在业务管理以及绩效考核中,保障信息化监管小组的独立性,为实现信息化监管结果以及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创造条件。

四、结语

在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背景下,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很有必要。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对国有资产预算进行合理编制,完善当前的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于资产监督与检查工作,同时提高政府对于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培养有责任、有能力的资产管理人才,这样才能实现节约财政资金、优化国家资源配置的目的。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