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民族特色乐团的管理实践

2023-02-21夏红丹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管理

夏红丹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民族特色乐团为例,介绍民族弹拨乐团的组建、管理和实践经验,以期提高小学民族特色乐团的教学管理水平,推动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族特色乐团 管理 民族弹拨乐团 民族音乐 小学社团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31-0031-03

音乐是对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民族音乐教育,特别是小学民族特色乐团的组建与教学,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组建民族特色乐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民族特色乐团作为传承和展示民族音乐的重要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学习和表演机会,有助于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及跨文化交流能力。

当前,小学民族特色乐团建设存在乐团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教学管理欠规范、课程设置欠科学等问题。本文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民族弹拨乐团的组建为例,探讨小学民族特色乐团组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小学民族特色乐团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民族特色乐团的组建

(一)明确定位

初学阶段的民族弹拨乐器教学相对简单,音准较为可控,学生容易上手,再加上弹拨乐器价格不高,家长对孩子学习这些乐器的认可度、支持度较高。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经过多方考量,决定选择民族弹拨乐团作为学校开展乐器进校园工作的重点,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弹拨乐团。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曾经在学生及教师当中普及推广壮族弹拨乐器天琴和京族弹拨乐器独弦琴,并组建过小学生天琴和独弦琴小乐队,积累了弹拨类乐器的组队经验。在原有少数民族特色乐器小乐队的基础上,学校决定新增扬琴、琵琶、古筝、中阮、大阮等中华民族传统弹拨乐器,以系列化的高、中、低音器乐组合组建民族特色弹拨乐团。学生在乐队中训练和演奏,不仅可以学习音乐技能,而且能了解自己国家和地方的音乐特点及相应的文化知识,体验民族音乐的情感,培养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

(二)兴趣引导

在南宁市滨湖路小学组建弹拨乐团之初,大多数小学生对民族弹拨乐器的认知度很低。为了让学生接受民族弹拨乐器,学校决定从兴趣引领入手,注重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乐团教师团队事先下载有关弹拨乐器的图片资料、优秀演奏家及乐队的演出视频,并组织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做现场示范演奏,让学生产生好奇之心,进而认真地选择他们认为好玩又新鲜的单个乐器课程。此外,教师还建议家长在课后带领孩子一起搜集孩子喜爱的民族弹拨乐器资料。通过查找资料,家长和孩子加深了对弹拨乐器的认识和了解,家长对孩子参加民族弹拨乐团的行为表示支持。在民族弹拨乐器的启蒙认知阶段,学校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弹拨乐器、了解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弹拨乐器的发展演变历史,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科学训练

在组建民族弹拨乐团的过程中,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得到了广西艺术学院及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专家们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为学校培养乐器基础教学师资,并与学校共同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兴趣引领、基础夯实、合奏提升三阶段进阶的教学训练模式。

1.兴趣引领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主要由学校音乐教师承担,重点是让学生体验乐器的美妙,避免枯燥机械的纯技法训练。在训练学生基础弹奏技能的过程中,教师会编配一些儿歌作为基础练习内容。此外,教师还因材施教,注重兴趣引领,使学生在民族音乐的熏陶下逐渐喜欢上民族音乐。

2.基础夯实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主要由乐器专业教师承担。乐器专业教师通过小班专业课、技巧强化课、日常练琴课相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开展乐器教学,以乐器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保证学生打好基础。教师还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娱乐中演练,在演练中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3.合奏提升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以乐器专业教师、乐团指挥为主,由乐团精心编配一些短小的作品,让学生以5—8人为一组进行重奏、合奏或组合演奏。这种组合训练既注重艺术性又注重团队配合,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上三个阶段的实践经验,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设计了学校特色乐团校本教材,包括小学生乐理视唱教材、小学生乐器基础训练教材和小学生合奏训练教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学生弹拨乐器集体培训教学系统,使学生的技术水平、音乐修养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乐团的巩固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积累经验

1.定期演出。在学校有目的的组织下,乐团成员通过独奏、重奏、齐奏、合奏等形式定期进行内部展示或公开演出。比如:在教学班内举行小小音乐会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观摩和交流,共同点评;将个别表演、小组演奏、师生共同表演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校内舞台展示机会,使学生的多元化音乐素养提升;向学生家长和学校附近的社区展示学习成果,注重艺术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表演动力。

2.参加比赛和交流。学校大力支持乐团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和交流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推荐学生参加国内专业的音乐夏令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向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推荐国内音乐专家,让学生接受更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乐团成立以来,多名乐团成员考入了专业音乐院校。

2013年春节,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民族弹拨乐团走出国门,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亮相,这為乐团在学校普及弹拨乐器、开展乐器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之后,乐团多次在自治区和南宁市的舞台亮相,引起广西民乐界、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成为南宁市滨湖路小学音乐教育的一张耀眼名片。

二、小学民族特色乐团的管理

如果说特色教学模式是乐团的灵魂,那么规范合理的乐团管理就是乐团走在长久稳定发展道路上的保障。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在组建民族弹拨乐团的过程中,根据乐团的实践情况,建立了学校、专业师资、家长三位一体的管理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坚持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乐团在成员不断更替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稳定的成绩。

(一)专业管理组为乐团发展规划方向

美国联合财务公司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格莱恩·布兰德在《一生的计划》中提出,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方向感。这个方向感指的是正确的目标定位,即要根据自己的天赋或独特优势,为自己确立一个有价值的可以逐步实现的目标。为了让乐团健康发展,学校聘请了专业单位的专家为乐团发展规划方向。比如,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派出权威专家、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获得者彭民雄,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广西啵咧和独弦琴国家一级演奏家李平,广西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普及委员会主任宁波等作为乐团专业管理组成员,全面指导乐团的专业培训工作。专业管理组根据乐团成员的专业水平,合理制订每学期的专业教学目标、训练计划,科学安排各声部专业教师、乐队合奏课教师每周的教学工作,并根据阶段性教学反馈进行必要调整,保证乐团各声部各乐种之间教学水平相当,大家相互配合、齐头并进。

(二)乐团管理组为乐团发展保驾护航

管理是一门艺术。没有良好的管理者队伍,往往很难实现组织的健康发展。科学的管理需要管理者组织科学合理的管理队伍,同时设计、拟订和实施一整套符合组织所处环境的管理制度。为了帮助乐团不断发展,学校成立了由主管副校长担任组长,政教处、音乐教研组教师为成员的乐团管理组。乐团管理组负责乐团教学的上课点名、下课后把学生安全交付给家长等工作,为学校和乐团成员家长之间搭建沟通桥梁。此外,乐团管理组还要负责教学成果汇报音乐会、组织比赛或校外演出交流活动等管理工作,及时解决乐团发展与学校管理间出现的各项问题,保障乐团工作正常进行,为乐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音乐教研组教师利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上课前的半小时,组织学生统一练琴。这既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有效促进了学生乐团知识方面的进步,受到专业教师与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与赞扬。

(三)家长管理组为乐团发展添砖加瓦

后勤管理直接作用于乐团内部,对乐团的正常运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鼓励家长根据各自特长组建乐团后勤保障组,负责做好乐团各项活动的后勤工作,并通过社交媒体、社区等渠道,对乐团进行广泛宣传与推广,扩大乐团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做好乐团资源对接工作,争取政府、社会团体及企业支持,协调社会资源,让乐团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演出活动,促进乐团健康发展。一些原来对民族乐器一窍不通的家长,通过参与乐团管理工作而走近民族特色乐团,领略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成为乐团的忠实拥护者和宣传员。

学校、专业师资、家长三位一体的管理团队无缝衔接,保障了乐团的快速、健康发展。随着乐团成绩的增多,学生的认知度、参与度也持续提高,乐团人数从最初组建时第一批报名仅有45人,到第三年增加为160人。在参加乐团训练和演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就使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普遍得到了提高。这种团队合作的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使乐团形成了“传帮带”的风气。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乐团呈稳定发展态势。

正因为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弹拨乐团创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绩,自2012年起,广西多所小学负责人陆续到该校参观交流。这些负责人回到自己的学校后,也纷纷组建了民族乐团(乐队)。

三、组建小学民族特色乐团的反思与建议

基于学校创建乐团活动的经验,笔者对民族文化认同和创新融合的实践进行了探索。通过调查和实践,笔者发现民族特色乐团的组建对于促进文化认同和创新融合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一,通过学习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本地的民族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小学特色民族乐团的组建为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在乐团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演奏民族乐器,还需要通过表演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这种传承不仅体现在乐器的演奏技巧上,而且体现在音乐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上。

第二,民族乐团的组建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乐团的表演活动不仅展示了本民族的特色文化,还与其他民族音乐进行了交流与融合。比如,在弹拨乐团,学生学习了一种民族的传统乐器基础弹拨技能之后,既可以在弹拨大乐团中演奏,又可以组建民族特色乐器小分队进行表演。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以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乐团的训练和演出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新的表演方式和技巧,从中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第三,要想让学校乐团健康发展,还需要联合各方的力量。一是增加投入。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小学民族乐团的投入,包括资金、人力和物力等方面,从而改善乐团的训练和表演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加强乐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二是强化教师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小学民族乐团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專家讲座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对在民族乐团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三是建立合作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牵头搭建本地区小学民族乐团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音乐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平台,通过互相学习、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共同发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四是开展宣传推广。教育主管部门和媒体应加大对小学特色民族乐团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推广和宣传民族音乐,使公众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同时,还可以组织各类演出活动、比赛等,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民族音乐。

通过对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民族弹拨乐团组建、管理与实践的梳理,笔者发现,组建小学特色民族乐团既具有重要意义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各中小学校应当借鉴成功案例的经验,克服现有研究的局限性,进一步探索民族特色乐团发展的创新路径,不断推动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家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0(S2):495.

[2]刘以婕.中小学民乐团组建与教学模式研究:以厦门海娃民乐团为例[D].厦门:集美大学,2019.

[3]陈御麟.普及发展民族管弦乐艺术要从娃娃抓起:从事少年民乐团和二胡辅导十年来的体会[J].人民音乐,2001(4):44-45.

[4]徐小晋.论中小学长笛室内乐团的建立与训练[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9.

[5]潘晓东.葫芦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6]凌紫.让孩子在观察与探索中感受音乐[J].小演奏家,2012(10):7.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我国民族音乐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