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容山怀古

2023-02-20石吉刚

牡丹 2023年9期
关键词:新安县慕容新安

石吉刚

新安古城池,雄踞于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之间的崤函古道上。秦始皇取“新治安宁”之意置新安县后,虽城址和辖区多有变迁,但新安二字却在涧河北岸崤山南麓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镌刻在河洛人民的心坎上,足有两千二百余年。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在漫长的历史中,许多达官显贵和文人志士来往于东西二京,在新安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和历史典故。这些人文痕迹如同颗颗珍珠散落在新安大地,赋予了新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文人气质。

循着历史的气息,踏着历史的脉搏,探寻历史的痕迹,感念历史的丰腴,我喜爱凭吊遗迹,走遍了新安大地。

这些文物古迹中,最让我好奇的是慕容山。坦率地说,是“慕容”二字触动了我的神经,令我遐想万千,慕容山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无法释怀。

众所周知,慕容是复姓,也是小姓,历史上慕容氏的高光时刻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个由慕容家族建立的燕国。新安城背依的这座小山,竟然以“慕容”二字冠之,不免让我想到它与慕容氏之间是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仔细探究,我终于发现,慕容山的确与慕容家族有关,具体来讲,就是慕容垂与慕容山关系密切。慕容垂,乃五燕中的后燕的开国皇帝,世人敬仰的大将军,新安人民心中的大英雄。带着某种历史使命,我登临了慕容山。

山因水而拥有灵动韵味,水因山而拥有雄浑气魄,山水有了文物古迹才拥有了人文底蕴和深厚内涵。慕容山三者皆有!

慕容山位于新安老城的东北隅,紧邻洛新快速通道,堪称是新安老县城的靠山。它的对面是元宝山,两山之间是潺潺流动的涧河,滋润着新安这座千年小城。

冬天,慕容山洗尽铅华褪去华贵露出铮铮铁骨,为县城人民遮挡南下的凌厉寒风;夏天,慕容山穿金戴银迎风接雨凸显勃勃生机,为县城人民迎来温润的琼浆甘霖。

三年了,蛰伏陋室的那颗心早已出现躁动,我走出家门,吞吐着初春的芬芳空气,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心驰神往的慕容山。

连日的阴霾被和煦暖风驱散,久违的蓝天重回人间。早春的清晨虽然寒风刺骨,肃杀春意,但是我的心情随初生红日而欣欣向荣。于是,在这料峭的春日,我一个人沿山间小径拾级而上。

山路蜿蜒曲折高低不平,忽然,耳畔响起几声清脆的敲击声,低沉而有力,穿透力极强,打破了山林的静寂,飘忽入耳,叩击耳膜。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屏住呼吸,循声望去。

只见山坡上满眼是苍翠的松柏,其间稀疏地矗立着几颗高大的杨树和榆树。不远处,一棵高大的杨树上,一只身着蓝色羽毛的小鸟在干枯的树枝间欢快跳跃,灵动的小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时而飞到那里,时而飞到这里。过了一会儿,它停在一个粗大的枝干上不动了。两只爪子紧紧地抓着树皮,尖尖的嘴巴使劲地敲击树干,一下两下三下,终于凿开树皮,脑袋向树洞深深地探进去,再次出来,嘴巴上叼着一条银白色的蛀虫,在阳光下闪烁着丝绢般的光泽。随后“扑棱”一声,展翅飞临另一棵树。我看得目不转睛,真真为它的美丽和执着折服。

继续向上攀登,气喘吁吁,脊背泛湿,渐有体乏气短之感。移步台阶旁一块紫红色石英砂岩上,坐下来歇息。

猛然发现,自己的身边,青绿色的藤蔓上竟然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黄色小花。花形朴素不失端庄,花瓣娇小修长,酷似一个个小喇叭,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不远处,还能看到一簇簇黄褐色的干枯枝条,我知道,它们是可以怒放出金黄色娇艳花朵的连翘。只不过,乍暖还寒的天气,它们还在酝酿一场花事。

凝神片刻,起身沿山腰一条比较宽阔的石板路踯躅前行,一座小亭翩然而至。

小亭是一座六角形飞檐攒顶式双层楼阁。六根红柱连同中间的粗壮石柱托举着整个黄色琉璃瓦覆盖的藻顶。亭内,一个盘绕向上的楼梯,酷似一条蛟龙在云雾中穿梭。

登临小亭,极目远眺,整个老城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

远处是玉带缠绕的涧河水和形似笔架的元宝山,脚下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和宽阔笔直的街道,呼吸着芬芳而清新的山野气息,仰望着冉冉升起的旭日,身上丝毫没有冬日的寒意,无尽的惬意油然而生。

沿着青石板路,一抹浓绿,直逼眼睛。走近一看是女贞树林。叶片呈墨绿色,叶柄与枝条间孕育着鹅黄色的新芽,散发着勃勃生机,驱散了满山的寂寥。翠绿丛中藏着一串串紫红色的女贞子,虽历经酷寒却俨然有序。好一派醉人的早春绿意!

女贞树林的东边是浓绿的柏树林,一团团,一丛丛,一簇簇,伸向漫无边际的远方,活像化不开的山水画。细细审视,这些柏树形态迥异,龙柏枝条饱满如稻穗,绿中带金,高大如伞盖;侧柏叶面扁平,绿中含翠,旁逸斜出似卧如醉;沙柏浑身长满小刺,亭亭玉立,如同宝塔直指苍穹。

蓦然窥见,绿树丛中,竟然藏着一座灵动如飞的小亭。虽只有一层,但坐落在一块突兀的巨岩上,宛如一位娉婷温婉的少女,引颈远眺。我不觉想起了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词《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心中诧异,她在顾盼着什么?

瞥见亭檐下那“相思亭”三个字,我豁然开朗,原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那个慕容夫人思念远征夫君的地方呀!

诗书记载,公元365 年,也就是前燕建熙六年,慕容垂率领大军攻打洛阳。从出征到击败东晋大司马桓温,用时三年整,此时距离他十三岁随父出征刚好过去了三十个春秋。可见,这场战斗多么激烈、多么残酷、多么凶险!期间,他的家眷就安顿在洛阳西边的新安县城,慕容夫人日夜挂念他的安危,茶不思饭不想,一直站在慕容山东边这块突兀的岩石上,祈祷上天护佑自己的夫君,能够早日攻破城池,凯旋平安归来。后人感念她的忠贞与执着,特意在此处修建了相思亭。

从相思亭下来,一条巨龙似的土墙蜿蜒在山顶,伸向远方。土墙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黄栌、刺槐和酸枣树,间杂着紫荆和不知名的灌丛。土墙如同一条长长的篱笆,把慕容山分为南北两部分。

土墙残存于山顶地表一两米,仔细辨认,人工夯土痕迹明显,其中夯土层大约二十厘米。墙体宽窄不一,最宽处将近二十米,最窄处也有十来米。整段城墙,已经找不到一块包裹夯土墙的墙砖。唯有最西头残存了一个卷拱门的石头门洞,不像古代遗存,倒像是现代建筑。

据考证,这就是明代新安县城的北城墙。据《新安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四十一年,新安贤士吕维祺中进士,授兖州推官,擢吏部主事。万历四十六年,吕维祺与时任知县王铉联合其他乡绅集资修建了新安县城墙。当时的城墙高大雄伟,中间由黏土夯制而成,外部由青砖包裹修砌,固若金汤,是新安县城的屏障。眼前这段残存的城墙应该就是主持修建的,屈指算来,已经有四百余年历史。

如果仅仅是风吹雨打,也许还能坚挺到现在,至少不至于破损到如此地步。不幸的是,明末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海内到处都有义军策应,吕维琪就职的江南也不例外。此时已经官至南京兵部尚书的吕维祺,因为剿贼不力被朝廷罢免,返回家乡,只能兴办芝泉书院讲学授徒。崇祯十二年,河洛地区出现饥荒,吕维祺劝谏就藩洛阳的福王朱常洵,让他散财饷士以振民心。福王不肯,饥民不断跟随义军造反。李自成带领义军破潼关西入河洛,途径新安县城,吕维祺组织军民抗击义军,由于民心向背,城毁人亡,存世数十年的新安城墙就这样毁灭在惨烈的炮火中,此后无人修缮,历经风吹雨打和岁月洗礼,城砖尽失,成了附近农家的建筑材料,夯土堆残存于地表,也不见当年的巍峨气势,令人掩面叹息!

所幸的是,城墙东端北侧的犀牛望月石,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等待着后人来凭吊修砌。

绕过古城墙,眼前呈现出一个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公园。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三个健身广场。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广场上便响起了优美的音乐。人们在广场中央翩翩起舞,或在石凳上谈古论今,小孩们则在草坪上追逐嬉戏。

广场之间由曲曲弯弯的卵石小径相连,石径的两边是修剪整齐的石楠和黄杨,花圃中分区种植着大片大片的牡丹、月季、腊梅、毛竹和木槿,还有一些银杏、香樟和白皮松等高大乔木。草坪中散布着不少现代化的健身器材,为公园平添了许多时尚元素。

我漫步在公园的小径上,感慨着慕容山的沧桑变化,不知不觉走到公园的北大门。就在准备下山的时候,蓦然发现一通新安县文物局刚立不久的石碑,碑文记载了新安县古城墙修建和毁坏的历史和号召人们保护文物的讯息,我很是欣慰!顿时,心里氤氲升腾着春日暖阳般的热流,全然没有一丝寒意。

猜你喜欢

新安县慕容新安
如何“听”见一幅画
怎样才算“看见”一幅画
新安滩
复制还这么了不起
新安县
张新安教授简介
勇于试错是进步的开始
新安滩
新安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调查
新安县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及高产栽培技术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