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湖县小麦生产历史回顾与发展思路

2023-02-19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3期
关键词:淮麦建湖县扬麦

仇 芹

(建湖县沿河镇农业农村局,江苏建湖 224700)

1 建湖县小麦生产历史回顾

1.1 种植面积

1.1.1面积较少阶段1949 年建湖县小麦面积1.01 万hm2,1979 年小麦面积0.945 万hm2,此30 年间小麦面积期间经历了增加、减少、又增加、又减少的变化过程,总体来看面积较少,其中1955 年面积最大为1.49 万hm2,1959年面积最少为0.447 万hm2。

1.1.2显著增加阶段1980—1992 年建湖县小麦面积增加较快,1992 年小麦面积3.21 万hm2,比1980年增加了2.09 万hm2。这段时间由于引进国内科研单位的优良品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栽培技术的进步,小麦种植面积显著增加。

1.1.3波动变化阶段1993—2003 年受农业结构调整和种麦效益下降影响,建湖县小麦面积波动起伏。1993 年小麦面积下降到2.92 万hm2,1994 年下降到2.43 万hm2,1995年增加到2.61 万hm2,1998年增加到3.46 万hm2,2003年下降到3.06 万hm2。

1.1.4稳定发展阶段2004 年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各项惠农政策逐年颁发,调动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建湖县小麦面积回升较快,到2014 年小麦种植面积达到4.17 万hm2。2015年后受农业供改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小麦面积有所下降,2018 年小麦面积下降到4 万hm2左右,近10 年建湖县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在4 万hm2以上。

1.2 品种演变

建湖县1949—2018 年小麦品种更新大致分为以下6个阶段。

1.2.1第1 次品种更新20 世纪50 年代建湖县小麦品种以传统的农家种为主,如大黄皮、和尚头、青芒子等品种,综合性状不够好。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 年代引进抗锈病、丰产性较好的品种,如南大2419、吉利,这些品种和传统农家品种相比株型紧凑,耐肥抗倒,千粒重由20 g 增加到30 g,增产潜力不大,综合抗性不够好。

1.2.2第2 次品种更新20 世纪70 年代建湖县陆续引进了国内科研单位育成的丰产、早熟优良品种,如扬麦1 号、扬麦2 号、扬麦3 号、宁麦3 号等。70 年代后期引进泰山1 号、泰山4 号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的半冬性品种,泰山1 号、泰山4 号皆为矮杆品种,株高70~80 cm,耐肥抗倒,成穗数大大提高,但种子休眠期短,易穗发芽。

1.2.3第3 次品种更新20 世纪80 年代前期建湖县小麦品种主要有泰山4号、宁丰小麦、扬麦2号、扬3号等品种,后期主要有泗阳936、扬麦4号、扬麦5号、宁丰小麦等品种。80年代后期引进的泗阳936连续多年创淮南地区连片产量6 000 kg/hm2以上高产纪录,打破了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小麦产量不能超过6 000 kg/hm2的历史记录。泗阳936为冬性品种,生育期短于泰山系统小麦,高抗秆锈、条锈病,为大穗型品种,较抗倒伏。

1.2.4第4 次品种更新20 世纪90 年代建湖县小麦当家品种主要有扬麦158、淮麦16、泗阳936、豫麦29 等品种,扬麦158、豫麦29 等品种种植面积较大。扬麦158 穗大粒多、成穗率高、综合抗性好,在春性品种中占主体地位。80 年代后期到90 年代初陕农7059、郑洲743、泰山系统、徐洲21、扬麦2号、扬麦3号等低产劣质品种逐渐淘汰。90年代后期建湖县农科所在泗阳936小麦田中选择抗赤霉病的变异单株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小麦建麦1号,该品种200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2.5第5次品种更新2000年以后建湖县小麦品种进入“多乱杂”时期。2000—2013 年阶段主要推广应用了扬麦11、扬麦13、扬麦15、扬麦16、淮麦18、淮麦20、淮麦22、郑麦9023、扬辐麦4 号等品种。扬麦11 高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中抗纹枯病,耐湿、耐高温、灌浆速率快、后期熟相好,但扬麦11 植株较高,抗倒性不足。淮麦20生长清秀、抗寒、抗倒、分蘖性强、成穗数高,稳产性较好,但生育期略迟,适合稻田套播种麦。扬麦13、郑麦9023、淮麦20等品种种植面积一度均超过0.667 万hm2,郑麦9023和淮麦20目前仍有一定的种植面积。2010—2012年种植的矮抗58和新麦208由于高感赤霉病被迅速淘汰。

1.2.6第6次品种更新2014年后建湖县小麦品种以宁麦13、镇麦10、镇麦12、扬麦23、扬麦25、淮麦35、淮麦40等为主,其中2015—2018年宁麦13和镇麦10号面积较大,2018年宁麦13种植面积1 万hm2以上,镇麦10号种植面积0.667 万hm2以上。2020以后,镇麦12、扬麦23、扬麦25、西农979等品种种植面积较大,2022年镇麦12种植面积1 万hm2以上。

1.3 产量水平

1.3.1产量较低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小麦产量较低,1949—1964年的建湖县年平均产量仅有903 kg/hm2,其中1950年产量最低,产量仅有600 kg/hm2,1959年产量最高也仅为1 320 kg/hm2。

1.3.2快速上升阶段1965—1978年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科研部门育成的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建湖县小麦产量快速增加,从1965年的1 470 kg/hm2增加到1978年的3 307.5 kg/hm2,13年间增加了1 837.5 kg/hm2,年平均增产141.5 kg/hm2。

1.3.3产量突破阶段1978 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小麦产量持续增加,1979 年小麦产量为4 950 kg/hm2,比1978 年小麦产量增加1 642.5 kg/hm2。1982 年小麦产量达到5 707.5 kg/hm2,1978—1982 年小麦产量增加了2 400 kg/hm2,产量增加非常显著。

1.3.4徘徊发展阶段1983—2004 年建湖县年平均产量为4 864.5 kg/hm2,不同年份间有波动,其中1992 年小麦产量最高为5 745 kg/hm2,1998 年产量仅有3 990 kg/hm2,这段时间小麦单产水平徘徊不前、波动变化,没有明显突破。

1.3.5稳定发展阶段2005—2022 年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调动了农民的种麦田积极性,小麦高产创建、农业科技入户、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和普及,小麦生产取得18连丰。18年间建湖县小麦年平均产量为5 644.5 kg/hm2,随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的发展,高产典型较多,2008年高产田块产量突破8 250 kg/hm2,2016年产量6 000 kg/hm2以上田块比较普遍,2022、2023年高产田块产量突破9 000 kg/hm2。

1.4 栽培技术

1.4.1粗放种植阶段新中国成立到70 年代末这一阶段前期小麦生产主要是依靠传统手工劳作,施农家肥,靠天吃饭,20 世纪60—70 年代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兴修水利,开始使用化肥,积极推广适期播种,提倡精选种子、精细整地和三沟配套,小麦粗放的生产方式得到一定改变,技术上体现在播种质量的改进,施肥效率的提高。建湖县过去大坊毛墒,渍害重,60年代改为小坊深墒,出现了产量上升的好形势。70年代又开始暗墒,形成2套水系,内外三沟深度达到一、二、三、四标准,渍害大大减轻。一熟沤田改为稻麦两熟田,由于一熟沤田的土壤潜在肥力高,加上60 年代末、70 年代初期绿肥种植面积比较大,为土壤培肥打下了基础。建湖县原来一熟沤田,土壤粘度大,耕作困难,适耕期短,由于晚茬口、田太烂改梨耕为旋耕,改撒播为条播。

1.4.2发展提高阶段20世纪60年代垡块很大,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这种现象就看不到了,整地和播种质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推广适耕期内耕作,茬口晚、田太烂,推广宁迟勿烂,推广旋耕,推广机条播、宽幅条播,推广播后窨水,速灌速排,不能大水漫灌。70 年代初,建湖县小麦产量较低,栽培措施上主要靠增苗、增肥,走主茎成穗的途径,采取大播量、大肥水、大群体,结果倒伏多、瘪粒多、粒重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根据“两降低、三提高”的栽培策略,适当降低了基本苗和群体,提高分蘖成穗率、小花结实率和千粒重,改进肥料运筹,协调群个体发展,走分蘖成穗为主的途径,通过足肥、早播、稀播、精播、培育多蘖壮苗,在保证足穗的基础上攻大穗、增粒重。

1.4.3巩固提高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初到90 年代末中低产田改造和吨粮田建设实现了平衡增产。根据江苏农学院提出的“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和“叶龄模式栽培”的高产栽培方法,以早播稀播为手段,以主攻大穗、大粒、大库容为目标,充分发挥个体增产潜力,为小麦前期壮苗早发、中期稳长和后期不早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期间推广适期早播、精耕细作、免耕法播种、机条播、立体种植。在消灭三垡(大垡、扑垡、暗垡)的基础上推广条播,消灭三籽(丛籽、深籽、露籽),实现三苗(全苗、齐苗、匀苗)。结合条播,积极开展麦菜间作、套播大蒜、萝卜等冬季蔬菜。小麦施肥上推广叶龄促控法,增施有机肥,普及化肥基施,推广“V”型模式,两头重、中间控,根据不同苗情分类促控,普施拔节孕穗肥和推广根外喷肥。针对80 年代后期麦田水系标准较差导致小麦产量徘徊不前现象,加强以治理“三水”(地面水、潜层水、地下水)为中心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坚持高标准开好麦一套沟,严格按照“一、二、三、四”的标准,搞好内外三沟配套,改进窨水技术,采取沟灌串墒水,防止大水漫灌。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和“一喷三防”的病害防治技术[1]。

1.4.4稳定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针对小麦生产基本苗起点大、群体恶化苗质差、施肥不合理、个体素质差、成穗率低、后期干物质积累不足,易退化早衰、结实率低等问题,推广了以适播、降苗、调肥为主要内容的群体质量栽培技术。90 年代后期稻套麦配套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农艺简化,稻套麦在建湖县得到迅猛发展,2000年以后稻套麦种植面积一度达到建湖县小麦种植面积的90%,2010 年后,随规模化种植的发展,机条播、秸秆全量还田的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小麦机械化收割比例不断提高,到2004 年,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收割全覆盖[2]。

1.4.5配套集成阶段2005 年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取消农业税、“一免三补”惠农政策的落实,小麦高产创建、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小麦生产技术应用率和到位率。小麦机条(匀)播种技术、小麦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技术、防灾减灾抗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配套技术的集成组装,促进了小麦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2012年小麦赤霉病以及2015年小麦白粉病的重大发生,让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了全面普及和提高,目前小麦穗期病虫害“一喷三防”技术到位率高、效果好。2018 年来,建湖县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包括秸秆犁耕还田技术、秸秆离田技术、洁区播种技术、缓控释肥技术、减肥控药绿色生产技术、旋耕播种施肥开沟一体化生产技术、机收减损技术。坚持良种良法一起推广,为小麦生产实现丰产丰收和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3]。

2 建湖县小麦生产发展思路

2.1 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各级资金支持,加大多渠道对小麦生产的投入,确保各级财政用于支持小麦生产发展、科技创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要高度重视农田基础水利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防灾减灾增产措施等方面能力建设,通过各项资金投入和不懈努力来提高增产保供能力。积极培育和扶持小麦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小麦种植户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小麦精深加工和深度开发,推动小麦全产业链产业发展。

2.2 加强科技支撑和绿色转型

贯彻落实绿色、高质、高效、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种子企业等部门的合作,为建湖县小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大力推广绿色生态循环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在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上积极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把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融合理念融入到绿色增产模式中。突出农业投入品减量高效利用、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地环境修复等关键技术,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小麦产业绿色转型[4]。

2.3 加强质量建设和产业开发

制定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转变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打造建湖县小麦产业的特色和品牌,加快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小麦标准化生产,加强小麦绿色生产基地建设,将品牌质量建设贯穿小麦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加强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招引龙头企业,实施面粉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优质专用新品种推广与技术创新、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与特色品牌打造作为今后小麦发展的方向。大力推进产加销融合发展,采取“企业+服务组织+基地+农户”等形式,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延长产业链和服务链,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淮麦建湖县扬麦
常州市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
建湖县供电公司护航“菜篮子”稳产保供
建湖县强化责任 严守“安全线”
睢宁地区优质小麦品种筛选
建湖县开展涉炉企业“百日清零行动”
建湖县推动工业企业自建燃气设施专项整治
不同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淮麦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扬麦系列小麦品种的饼干品质分析
扬麦系列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及育种启示
小麦新品种“淮麦35”基本苗数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