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荚果蕨孢子规范化育苗技术

2023-02-17马继峰姜立佳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3年2期
关键词:炼苗缓苗荚果

●郑 治 马继峰 王 琪 刘 帆 姜立佳 孙 闯

(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森林调查规划院 吉林 延边 133000;2.延边林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 延边 133000)

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球子蕨科荚果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广东菜、黄瓜香,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下、灌木丛中及浅山河边湿地上。荚果蕨幼叶可食,以其特有的黄瓜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荚果蕨富含多糖、黄酮、甾酮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此外,荚果蕨株型优美,春绿秋黄的彩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荚果蕨集食用、药用、观赏价值于一身,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近年来,由于该山野菜价格增长迅速,人们过度采挖,造成野生荚果蕨资源锐减。荚果蕨野生植株根分蘖较慢,孢子繁育配子体世代时间较长,极少成苗,为了保护野生荚果蕨资源,同时也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总结荚果蕨孢子育苗技术,以供参考。

1 荚果蕨生物学特性

吉林地区荚果蕨5月上中旬开始生长,叶簇生,二型,营养叶先生,7月末至8月初开始长出孢子叶,通常一个植株能生长3~6个孢子叶,较小或采摘强度过大的植株不能长出孢子叶,当孢子叶由绿色变成棕褐色,孢子开始成熟;9~10月孢子穗开裂,10月下旬以后孢子囊开裂,孢子飘落。之前开裂的孢子叶通常易受到虫害,孢子在野外数月仍有活力(图1、图2)。

图1 野生荚果蕨

图2 荚果蕨成熟孢子叶

2 孢子采集与处理

10月中旬,选择饱满健壮未开裂的荚果蕨孢子叶,采回后洗去孢子叶上携带的其他植物孢子、泥土与有害生物,控干孢子叶水分,放置在干燥室内的纸上,经过48 h,孢子叶的荚膜及孢子囊完全开裂,孢子散落纸上,将开裂的孢子叶稍加抖动,振落附着孢子,经纱布筛除杂质,可得较为纯净的孢子,装入自封袋,放到冰箱保存。短期保存置于4℃条件下,长期保存则-20℃(图3)。

图3 孢子收集

3 实验室孢子播种育苗

3.1 播种基质配制与处理

播种前7 d准备基质,基质由草炭、田土、沙子按5∶3∶2比例配制,筛除植物尚未腐烂的根茎与大块石子,田土以黑土最好,忌黄黏土,装入木耳菌袋,高温灭菌40 min,冷却后装入规格为60 cm×35 cm×6 cm 的育苗盘,浇透自来水,待播种之用。

3.2 播种孢子

播种时间为“冬至”后7 d内,在实验室组培架子上进行,采取水播法,称取孢子,置于喷雾器充分晃动,使孢子均匀溶于水中,然后均匀喷施到准备好的育苗盘上,每平方米播种孢子量为 0.2~0.5 g,也就是 5个育苗盘,放置在组培架上由塑料袋封闭起来,光照强度在2000~4000 lx,每天照射 10 h,温度控制在 25~30℃即可。

3.3 原叶体培育

播种后约7 d时通风补水1次,每次通风约2 h,喷施营养液500倍液,发现育苗盘面长菌可喷施精甲噁霉灵500倍液,也可延长通风时间调温调湿,抑制菌类发生。播种1个月后当原叶体覆盖育苗盘面,开始每3 d通风1次并补水,通风期间检查有害生物,将异型原叶体、其他植物幼苗、菌类子实体等及时清除,2个月左右原叶体开始萌发大量幼孢子苗(图4~图6)。

图4 原叶体

图5 幼孢子苗

图6 孢子苗

3.4 幼孢子苗培育

当幼孢子苗覆盖育苗盘时,撤去覆盖育苗盘塑料布,保持室内湿度80%以上,每天开窗、门通风,并喷水1次,持续时间1 h,室内湿度降到40%以内较好。每7 d喷施1次叶肥KH2PO4和营养液500倍液,剪除其他幼孢子苗。幼孢子苗生长期常出现霜霉病,喷施烯酰吗啉1000倍液,连续喷施3 d即可防治,发病期间延长通风时间,有助于抑制病菌发生。经过45 d生长,幼孢子苗长至7~10 cm时,可进行移栽炼苗,不可滞留实验室时间过长,否则会出现休眠现象。

4 荫棚炼苗

炼苗是将实验室培育幼孢子苗移栽到荫棚,即普通蔬菜大棚外罩70%遮阳网。栽苗前,大棚铺5 cm腐熟农家肥,手扶拖拉机翻地30 cm,然后耙细作床,床宽1.2 m,高10 cm,长度根据作业方便而定,步道40 cm。栽苗方法:从育苗盘掰块,直径约1.5 cm,每盘可移栽800簇左右,每簇2~3棵幼苗,栽苗行距15 cm,株距10 cm,栽后适时通风与浇水,以防出现休眠现象。每7 d喷施烯酰吗啉500倍液预防霜霉病,栽苗7~10 d缓苗,完全缓苗后,结合浇水时施入3‰尿素,可促进幼苗生长。秋季完全休眠后,床面覆盖遮阳网,预防冻干害、明年早春冻拔害和晚霜冻害(图7、图8)。

图7 荫棚炼苗

图8 幼苗

5 圃地壮苗

幼孢子苗经过荫棚炼苗1年,还没达到栽入丰产田出圃标准的,要换床移栽壮苗。壮苗苗圃地选择平缓黑土,旱季能引水灌溉,雨季能排涝。苗圃整地作床规格要求与炼苗相同,移栽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移栽要求为随起随栽,株距15 cm,行距20 cm,缓苗后,浇3‰尿素液。适时除草与病虫害防治。秋季9月下旬休眠,第二年春季可出圃栽入丰产田。

猜你喜欢

炼苗缓苗荚果
基于Workbench LS-dyna的花生荚果脱壳受力仿真研究
“循环”式炼苗对烤烟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观赏植物无糖组培苗炼苗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不同种类地膜覆盖对露地辣椒生长及抗炭疽病的影响
紫云英荚果成熟度对落荚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花生除杂(清选)分级机的设计与研究
早春菜定植前后,该怎样管理
沼泽小叶桦丛生芽生根培养及移栽炼苗试验
蔬菜科学定植要点
不同炼苗密度对桉树轻基质幼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