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探索与实践
——以中国海洋大学为例

2023-02-11宋文红马洪萍

山东高等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涉海留学生命运

宋文红,马洪萍,周 琳

(1.中国海洋大学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2.山西大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山西 太原 030006)

“一带一路”倡议发起至今十年,已从一项由中国发起的区域合作计划,发展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全球合作平台。截至2023年6月,已有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与我国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不断为国际社会贡献着自己的治理智慧和方案。“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海洋领域的生动体现,不断丰富着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环节,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国际人才支撑。而大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仅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责,更承担着服务国家与社会发展、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和增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时代使命。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海洋大学探索了发挥涉海学科优势,引领“海上丝路”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使命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也在悄然改变。阿特巴赫(Philip G.Atbach)曾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来分析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大学却在本国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知识文化传播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2]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则是加快构建高等教育新秩序的路径之一,大学可以将中国的优质教育和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改变知识、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方向,推动世界高等教育格局走向公平与合理。2016年,我国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来华留学。[3]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构建平等互利的海洋治理新秩序,使得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使命更加具体。

(一)培养国际海洋人才,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2015年,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首次包括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即目标14:“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4]而我国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为该目标呈上了“中国答卷”。“海洋命运共同体”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乃至海洋生态文明的意涵,是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相关各国共护海洋和平、共谋海洋安全、共促海洋繁荣、共建海洋环境与共兴海洋文化。[5]可见,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一项跨国界、跨文化、跨学科的复杂工程,需要精通外语且兼备专业能力的复合型国际海洋人才。我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就是鼓励沿线各国高校在语言、建筑、医学、环境工程、水利工程、生物科学、海洋科学等各国急需的专业领域联合培养学生,推动教育资源共享。[6]在此背景下,各涉海类高校应发挥涉海学科优势,挖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潜力,提升来华留学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复合型国际海洋人才,输送专业人才以支撑海洋政治、海洋军事、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及海洋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涉海科学研究,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是高深学问,高深知识材料也被伯顿·克拉克看作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核心,[7]11-13大学正是通过生产、传播、创新和应用高深知识来践行其学术使命。新世纪以来,海洋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议题。2022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主题聚焦在“扩大基于科学和创新的海洋行动以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14:总结评估(stocktaking)、伙伴关系(partnerships)和解决办法(solutions)”,[8]倡导以多边合作应对海洋治理,增加科学研究方面的投资、调研和发展。面对海洋生态破坏、海上安全威胁、海洋争端不断等挑战,“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其建设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而大学则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大学在此过程中既可以运用诸如“一带一路”等已有的国际合作平台,也可以自主创设海洋领域专业合作平台,如海洋领域的专业论坛、海洋教育联盟、涉海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等。大学可以通过构筑跨国海洋科研共同体,进一步加强海洋科学研究合作,以科研带动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三)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助力多元文化的相通和共融

海洋是开放与联通的、是全人类的海洋,没有哪个国家能在孤岛上生存,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必然是开放包容的。“海洋命运共同体”倡导各国共兴海洋文化、树立全球海洋大局观,形成文明多元、人海和谐的国际海洋文化新理念。[9]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来华留学生教育,需秉持“和而不同”的大局观,尊重留学生的文化差异性,以开放包容、尊重多元的理念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及中国综合国力和教育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也掀起了“来华留学潮”,带来了促进多元文化认同、实现民心相通的新机遇,也为处于“边缘”位置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平等交流的新契机。大学不仅肩负着知识生产和创新的责任,更肩负着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使命。文化的相通和共融,既要加强中国优秀文化的对外辐射,也要充分汲取他国文化中的精华,以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化繁荣,进而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加快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大学应将“以和为贵、合作共赢”等中华优良传统和海洋命运共同体中的新型海洋文化观融入来华留学生教育实践,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助力多元文化的相通共融,培养留学生成为传递中华文化的国际使者。

二、中国海洋大学“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实践探索

“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海洋大学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担负海洋领域人才培养的特殊使命,发挥自身涉海学科优势,持续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一)发挥地域及学科优势,拓展“一带一路”沿线生源

学校位于海滨城市青岛,而青岛地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海陆交汇地带,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作为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首批入选高校,学校的海洋科学和水产居世界一流学科之列,有着雄厚的科研和师资优势。基于此,学校不断拓展涉海科教合作和人才培养渠道,除了接收来自东亚的韩国和日本,南亚的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的留学生,还进一步拓展了东盟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非洲的津巴布韦、乌干达和赞比亚,欧洲的俄罗斯、德国、法国、英国和挪威,以及太平洋的澳大利亚、斐济、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印度洋的塞舌尔和大西洋的佛得角等岛国的来华留学生源。在来华留学生教育布局上既覆盖“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又囊括具有重要地缘关系的国家与地区,承担起促进跨国海洋高等教育平等交流与互惠合作的职责。

学校“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结构和层次不断优化和提升。目前有来自五大洲8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20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学历生数量达到563人,比例从2016年的33.2%增加到90%左右。来华留学的涉海专业研究生的比例迅速增长,2020年,海洋科学和水产等优势学科的研究生占比高达69.6%,为全球海洋的持续发展输送了高层次人才。优秀毕业生不断涌现,如博士毕业生Manish Raj PANDEY,因学术卓越在2015年获得尼泊尔总统授予个人的最高荣誉Nepal Vidhya Bhusan Padak A类奖;博士毕业生Olusegun Dada成为尼日利亚联邦理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者,凭借研究成果在2018年获得尼日利亚地球科学领域的国家最高奖——矿业与地球科学协会一等奖。

(二)加强涉海科研合作,辐射高层次人才培养

学校积极构建国际涉海科教网络和平台,加强涉海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不断整合科教资源以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层次。通过发起成立国际涉海大学联盟、中挪海洋大学联盟等高校网络,发挥涉海国际合作牵头作用,向世界展示涉海科教成果,吸引全球优秀人才。还通过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中德海洋科学中心、中英联合研究中心、极地研究中心、中塔中心、山东省与东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等科教平台,以国际科研合作带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以中泰海洋和水产中心为例,学校于2017年与泰国渔业领域学科建立最早、排名第一的泰国农业大学联合共建中心,面向全球招收研究生,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由两校分别授予学位。国际科教合作网络与平台通过联合科研和人才培养将增强学校在国际涉海领域的学术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

基于国际合作网络与平台,学校还建设了一批国际人才培养项目,成为优秀示范案例。津巴布韦来华留学生项目被联合国作为中国对南南合作贡献的优秀案例广泛宣传;基里巴斯来华留学生项目服务国家外交大局,获得中国驻外使馆的赞誉;中印高级商务硕士研究生项目,被印度总理称赞是中印两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的典范。学校将个别教授、个别学院的合作推广至跨学科、多学院的联动,以点带面地推动多部门、多学院、多学科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建立起科教合作的长效机制,有效保障学术活动与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开展。

(三)持续推动大学国际化能力建设,保障全过程培养质量

学校自“十二五”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来,不断提升自身国际化能力,着力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促进科研与教学相融合,保障全过程培养质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持续组织优秀教师参加海外教学学术研习和学院领导力提升项目;同时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校教学与联合科研,提升师资国际化水平,保障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学校依托自身的海洋科学和水产学科优势,在“大海洋”视角下创新海洋科技知识体系,将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工程、海洋发展融会贯通,以优势学科带动国际化课程建设;进一步出台研究生一流全英文课程建设、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项目等激励政策,国际化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当前,学校涉海英文课程占比高达50%,学校建设了百余门全英文高质量课程,有的课程入选全国和省来华留学英语授课精品课程、省级教育优质课程和校级一流全英文课程等。

国际化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2018年,学校根据国家“42号令”推出《中国海洋大学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和服务制度,为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撑。通过坚持中外学生的趋同化培养,打造质量持续提升的来华留学生培养方案,并不断完善“招生-教学-管理-服务-毕业-校友”全链条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来华留学生毕业论文的盲评通过率不断提高,2022年的盲评通过率达到85%。

(四)汇聚国内外资源,探索“校政企”协同育人

学校与国内其他科教机构积极构建良好的伙伴关系,汇聚科教资源。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文化、科技等差异巨大的挑战,需要厘清各生源国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明确质量参照和教育导向,才能更好地把控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学校与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建设“一带一路”教育大数据库。利用该大数据库,能够系统地分析“一带一路”各国教育体系,厘清招生质量与规律,并绘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流动图谱,持续追踪高质量生源流动轨迹。并且综合利用连续问卷、深度访谈、案例追踪等“小数据”方法,进行了来华留学生培养过程追踪以及反向质量评价。

学校积极拓展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探索协同育人模式。通过积极争取政府奖学金来吸引优秀生源,学校先后获得了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中国政府来华留学卓越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奖学金、青岛市政府奖学金等项目支持。在政府奖学金之外,学校积极开拓企业奖学金项目,与青岛中资中程集团合作设立“津巴布韦政府总统奖学金”,连续三年资助了100多名津巴布韦优秀学生来校留学并完成学业回国,也为中国的驻外企业输送了中国培养的当地人才。学校还积极探索与青岛市教育局、青岛企业的境外培训中心和境外产业园区的合作,聚焦海洋科技转化、海洋产业升级、蓝色智库等,开展“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中科研、招生等方面的合作。

(五)创新中华文化传播途径,培育“知华友华爱华”人才

学校立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将“和平和谐、生态保护、文化交融、合作共享”的“新海洋观”和“和而不同、合作共赢”的中国文化精髓引入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实践。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等系列课程供留学生选择学习,在国内首开“海洋文化概论”“认识海洋”“海洋形势评析”等课程,通过课堂主渠道传播中国海洋文化;设立国际文化节、国际美食节,持续开设跨文化交流系列讲座等,鼓励留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中外学生的情感交流;依托自身学科优势,积极搭建实习实践平台,组织航海实践、全球海洋夏令营、企业参观实习等活动,从“单声道”授课转变为探究式体验,帮助来华留学生感知中国发展成就,培育其中国情怀,使其更好地向世界讲授中国故事,成长为“知华友华爱华”国际人才。

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来华留学生文化活动。其中,来华留学生原创歌曲Keep on Keeping on,为中国抗击疫情加油,得到中国日报网、今日头条、FACEBOOK等国内外媒体的转发和广泛赞誉。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提升了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成长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使者,如学校的来华留学生获得山东省“讲故事能手”“文化传播使者”等多项奖项和荣誉。斯里兰卡籍学生Yasiru Ranaraja在毕业后到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是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创始人之一,持续致力于中斯合作交流。学校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连续举办了十二届“中俄北极论坛”,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并获国家极地办和外交部的高度肯定;连续合作召开五届“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会议,美国学者阿特巴赫、加拿大学者许美德等多国教育届知名人士和学者共计5000余人次参会。

三、基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思考与展望

中国正全面拥抱“海洋时代”,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也面临着全新挑战,大学如何在“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完善自身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和质量保障体系,在理念、行动和文化建设上都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析。

(一)理念提升上,应增强大学的使命感,提高对来华留学事业重要性的认识

在教育发达国家,吸引国际学生早已成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点之一,人才资源已成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数据,2000-2020年全球学生流动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增长,至2020年已达640万;目前,美国是世界第一留学目的地国,共接收了15%的国际学生,而中国接受了4%的国际学生,排在英国(10%)、加拿大(9%)、法国(6%)、澳大利亚(6%)、俄罗斯(6%)、德国(5%)后面。[10]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仅2021年,国际学生就为美国带来了320亿美元的收益。[11]如何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培养更优质的国际人才,已成为各国撬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而大学则是汇聚和培育人才的高地。同时,受地缘政治环境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一代是当前国际争夺的潜在焦点,而在国际留学市场上,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亚留学生的吸引力远大于中国。[12]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也大有可为。高质量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不仅会促进各国在海洋文化上的交流互鉴,也会促进海洋政治上的“平等互信”、海洋经济上的“合作共赢”、海洋生态上的“和谐共生”等。

面对世界各国对国际人才的激烈竞争,以及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大学应该增强自身使命感,契合“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发挥涉海相关学科优势,引领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政治、海洋生态等方面的发展,以优质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支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大学还需找准学校的发展定位,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对来华留学重要性的认识,摒弃将“来华留学生教育”当作“累赘”的错误思想,充分发挥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的教育使命,勇担社会责任。

(二)行动策略中,应提升大学国际化能力和水平,保障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教育格局变化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13]当前,中国仍是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要想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关键是要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创新国际人才培养模式。“一带一路”建设为大学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面对国际生源的大量流入,我国大学的国际化能力和水平急需提升,在国际合作平台、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国际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明确自身责任使命之后,大学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来提升国际化能力和水平:一是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以国际科研合作带动人才培养;二是打造国际化的教师队伍,提升管理人员的国际化水平与能力;三是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发挥优势学科专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保障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需要不断完善大学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一是需要搭建校内各部门的有效协作机制。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来华留学生教育往往被认为是某一个部门(国际教育学院或者国际处)的职责,而趋同化管理则要求打破过去的“特殊照顾模式”,需要校内多部门协作。但“趋同”并非是无视学生差异性的“等同”,来华留学生背景与文化的多样性使趋同化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应对校内部门的协作开展考核评估,以保证校内协作机制的有效执行。二是需要大学、政府和企业的资源共享和责任共担。来华留学生的出入境管理、校外实习实践和居留许可手续办理等事务需要多主体协作处理。政府部门要支持和指导高校在外事方面的工作,地方企业也可以为高校提供实习场所与实习机会。“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应以“和而不同”的理念来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多主体、各部门都要做到正视差异、尊重差异、理解差异,齐心协力推动来华留学生教育提质增效。

(三)文化建设上,应树立中国文化自信,形成包容心态和全球格局

当前,只有打破多元文化之间理解和包容的隔阂或障碍,才能更好地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日益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传播水平的等比例提升。只有树立并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悠久,形成的海洋文化也独具特色,“徐福东渡”“鉴真六渡日本”“郑和下西洋”等体现着中国海洋文明中崇尚和平、平等合作、勇于探索的底色。[14]相反,西方海洋文化则更多是集贸易、掠夺和殖民为一体的侵略性文化,“葡、西、荷、英”等国家的发展和兴盛或多或少都带有侵略性和扩张性。[1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其所蕴含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中国的海洋文化则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天人合一”,体现在海洋方面就是要做到人与海洋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强调义利相兼、义利平衡、以义为先的理念,体系在海洋治理方面就是要求共享海洋资源,促进合作共赢。[16]只有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宝藏,大学才能从容不迫地做好独具中国特色的来华留学生教育。

202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题为《重塑创意政策:将文化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研究报告,提到文化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需牢固树立文化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意识,保证文化在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的融合作用。[17]大学应该利用好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文化,形成包容心态和全球格局,成为全球文化交流发展的桥梁。大学可以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及地域特色开设系列通识课程,尤其是人文海洋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全球海洋治理与发展的认知和能力;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国际化校园环境,帮助中外学生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促进中外海洋文化交流。

四、结束语

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将我国建成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吸引海外顶尖人才来华留学,培养未来全球精英”。[18]351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地,大学应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积极担当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时代使命。中国海洋大学基于“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探索,在如何统筹国际化布局、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等方面,期待为其他高校在理念提升、行动策略及文化建设方面带来启迪。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以中国教育品牌吸引和培育全球优才,助力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我们的教育探索还在路上,期待大学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涉海留学生命运
命运的更迭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