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饲料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对策研究

2023-02-06

中国饲料 2023年2期
关键词:产销量管理水平资源管理

闫 妍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1450)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发展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话题,但往往对饲料产业发展的关注度不够。作为产业链的中游企业,若上游为其提供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养殖业发展低迷,会让饲料企业处于两难境地。同时,近两年我国经济发展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影响比较大,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无法有效带动畜禽产品的消费,进而会影响饲料企业的发展。在此环境背景下,饲料企业何去何从值得深思(吕田等,2022)。饲料企业只有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管理问题,才会在饲料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1 饲料企业的发展现状

1.1 饲料企业的产销量 饲料企业的销量不仅代表企业实力,还代表饲料企业的发展规模,根据我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饲料年产销量达到10万t以上的饲料企业有957家,年产销量达到100万t以上的饲料企业有39家,年产销量达到1000万t以上的饲料企业有6家。有数据统计显示,国内饲料企业前30强的年产销量分别处于3个梯队,3个梯队的年产销量及代表企业见表1。

表1 2021年中国饲料企业TOP30产销量梯队分布

2021年全国饲料总产量可达2.93亿t,而表1中的30家饲料企业的年产销量超过1.87亿t,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4%,其他企业的产销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6%,说明饲料行业的集中度比较高,并且竞争非常激烈。

1.2 饲料企业的产品结构 王志会(2021)报道,在饲料行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饲料企业的产量在持续提升,同时饲料企业的产品结构也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饲料按照特征划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混合饲料。根据中商情报网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配合饲料的产量高达27017.1万t,增长17.1%,占饲料总产量的92.4%,其他饲料的占比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不同特征饲料的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绝大多数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均为配合饲料,仅有少数大型饲料企业会生产浓缩饲料、添加剂混合饲料,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饲料产品存在特征单一的现状。从饲料细分品种划分来看主要分为猪饲料、肉禽饲料、蛋禽饲料等(王宁和杨大伟,2021)。

图1 2021年中国饲料种类占比结构图

根据中商情报网公布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品种集中于猪饲料、肉禽饲料、蛋禽饲料和水产饲料,具体数据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猪饲料、肉禽饲料、蛋禽饲料、水产饲料的占比之和高达93.8%,而其余品类饲料仅占6.2%。说明饲料企业的产品结构受市场需求影响比较大,虽然在细分品种方面,饲料企业的产品种类比较齐全,但产量极不均衡。

图2 2021年中国饲料细分品种产量占比结构图

1.3 饲料企业的人才结构 赵根良(2021)报道,在市场竞争中,人才是核心力量。在当前日益激烈的饲料市场竞争中,饲料企业若要占据有利地位,必须重视人才结构的调整,根据饲料英才网发布的《饲料行业人才流动分析报表》可知,从目前饲料企业的人才结构看,其中包含各层次学历,其中高中学历以下的员工占比高达60.4%,专科学历员工占比22.9%,饲料企业人才构成图如图3所示。当前我国饲料企业的人才比较匮乏,高学历的人才数量比较少,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学历比较低,这部分员工多集中于生产一线,虽然具备纯熟的生产技术,但很多一线员工的素质较低,导致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具有较大的难度。

图3 中国饲料企业人才结构构成图

2 饲料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生产管理与营销管理不协调 当前很多饲料企业为了追求效益,不看重生产质量,只看重最终获得的销售利润,导致饲料企业开展产销管理时形成“轻生产,重销售”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打破了产销平衡,会对饲料企业的产品力和口碑产生影响,导致饲料企业最终会降低效益,甚至无法实现经济效益(潘五岳,2021)。表现出饲料企业的生产管理与营销管理之间不够协调。同时,饲料企业一直在走传统化路线,对线下营销的重视度高于线上营销,导致新媒体营销渠道不能发挥作用。饲料企业的部分客户会流失,所产生的营销效果必然不会达到预期,过于单一的营销渠道致使产出的饲料产品滞销,从这一点看,也存在饲料企业生产管理与营销管理之间存在不协调的表现。

2.2 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反映出企业管理效能,随着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各行业中,企业管理开始朝向信息化发展,并加大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建,为企业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条件。但当前很多饲料企业均源于乡镇,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足,采用的企业管理模式仍为传统化模式,不愿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信息化基础建设,无法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陈晨和张耀尹,2021)。同时,在当前饲料企业人才结构中,饲料企业的人才比较匮乏,尤其是综合型人才更为匮乏,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还要具备饲料行业相关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因此,当前饲料企业人才配置显然无法满足企业管理需求,信息技术人才更为匮乏。

2.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足 目前多数饲料企业已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在这些企业中,大部分饲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仅集中在人员招聘、选任、薪资管理3个方面,在人力资源培训环节比较缺乏,甚至有些企业认为饲料企业的工作内容并不复杂,无需对入职人员进行培训(陈华,2022)。因此,在人力资源培训环节草草了事,导致新入职人员未能掌握饲料企业的工作流程、内容等,不利于企业管理运营和发展。

3 提升饲料企业管理水平的对策

3.1 实施产销一体化管理模式 本文提出的产销一体化管理模式是生产管理与销售管理融合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针对当前生产管理与营销管理之间不协调问题制定的。首先,制定产销一体化流程,产销一体化流程的起点在每年年初,由饲料企业高层组织开展产销一体化流程的制定,需要管理层梳理上一年的企业销售量、热销产品、滞销产品等信息,据此制订当年的生产及销售计划,然后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销售计划做出调整,确定饲料产品的销售价格、销售区域和其他销售信息,瞄准销售对象,签订销售合同,对销售对象进行建档管理(胡胜江,2021);其次,实施产销信息一体化管理,要求企业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系统为平台,开展产销计划的实施跟进,由高层管理人员监管产销计划的落实情况和形成效果,实现生产管理与销售管理同步化,通过平台传递产销信息,避免产销信息出现错层问题;最后,针对临时的订单仍需通过平台进行产销沟通,即由销售部将谈下来的订单信息通过系统平台及时传递给生产部,将“产”与“销”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紧密无间的产销管理。

3.2 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应从硬件建设、人才建设和软件建设3个层面开展工作。首先,从硬件建设方面讲,饲料企业应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硬件,为饲料企业开展信息化管理提供基础条件;其次,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同时由提供信息技术的合作方负责企业信息技术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最后,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建设,对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进行全面规划,通过系统平台实现相互沟通,从而提升整体管理质效(赵洪宝,2017)。

3.3 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结合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况来开展。首先,从人才培训方面,企业应重视培训流程、内容及方法的确立。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关系企业员工的素质能力发展问题,因此,员工培训需要放置于基础位置。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系统、专业的培训教育,使员工明确工作流程和内容,掌握工作中需要的技术方法(黄美芹,2021);企业应对已有员工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可将一些先进的工作方法和新兴的工作内容讲述给员工,使其能转变自身的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效率。其次,从人才结构配置方面,饲料企业应严格设置准入门槛,提高对员工学历的要求,并重视与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等相关专业学院展开合作,积极培养专业人才,并为企业所用,从而解决当前饲料企业员工素质低的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饲料企业的管理水平深刻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效率,若要提升饲料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了解当前企业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可知,当前饲料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在产销管理、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3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饲料企业应重视产销管理,通过产销一体化管理模式促进产销平衡,加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建设和软件建设,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产销量管理水平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2018年11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均呈小幅增长同比降幅依然明显
新能源车产销量暴增
前三季度全国汽车产销2 049万辆,走势低迷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初中班主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