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声店里有真情

2023-02-05方舟重洋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臭豆腐手语小店

10 月3 日,客人点一点挂在窗口处的红牌子,向王喜民表示选择臭豆腐的种类(陈绍衡/ 摄)

临近傍晚,北京下起了雨。在丰台卢沟桥路的一家炸臭豆腐小店门口,人们早已自发排起长队。各种样式的雨伞連成一片,将雨幕隔开,眼神热烈的老饕们翘首以盼,却在点单时动作一致、不发出任何声音,整条队伍显得静谧有序。门脸上的告示解释了这一切——这是家“无声臭豆腐店”。

不大的店铺内,任何交流都靠手势,店主王喜民和妻子刘亚凤都是听障人士。客人点一点挂在窗口处的红牌子,选择臭豆腐的种类,王喜民点点头,转身碰了碰刘亚凤,两人比画几下——向上指头发,意思是客人要黑色臭豆腐;向嘴指牙齿,则代表着要白豆腐。

一组数据能帮助人们快速了解这家小店:2位听障人士,店铺面积不足5平方米,做豆腐近15年,日平均卖出100份、超500人的老客户群、某平台近1300条留言点赞……许多故事和情感,就凝结在这些数字中。

除了“ 无声臭豆腐”“无声餐厅”,越来越多的“ 无声人士”正走出家门,积极融入社会。

从黑龙江到北京

王喜民的小店每天下午4点半准时营业至凌晨,三层木板铺成的台阶用“嘎吱嘎吱”的声音,迎接顾客的到来。

小店面积不足5平方米,一进门便能看到柜台上摆着各式调料,干净整洁。墙脚放着油炸箱和小冰柜,除此之外只有一台风扇悬于头顶。看到记者前来,王喜民拿了小板凳出来,打着手语,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店里热,外面还有风”。

王喜民是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人,自小听不到声音,妻子刘亚凤在5岁时因一场大病失去了听觉。“尽管被关上了一扇门,但我们俩觉得应该坚强起来。”王喜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目光炯炯,手语动作清晰有力。

记忆中,家乡朴实的人们、风中卷起的稻香,以及傍晚家家户户笔直升起的炊烟,构成了王喜民青年时期最深沉的底色。或许东北的寒冬凛冽刺骨,所以生在这里的人大都热血难凉。

将时针拨回2006年,为了谋求更好发展,王喜民计划向外闯荡,正巧亲戚朋友在北京。“南下!”几乎没有犹豫,他带着一家子坐上齐齐哈尔开往北京的绿皮火车。

“刚到北京时在怀柔,他在一个农家乐里做泥瓦工,为了赶工期,从早到晚几乎没休息时间。”刘亚凤说到这,飞快打着的手语突然顿了一下:用两根手指搭成“心”形,贴于左胸前,表示“心”; 又用手指作半圆形,抵于前额,表示“疼”。“太辛苦了,心疼他。”刘亚凤眼底有浮光闪动。

几番斟酌下,一家三口离开怀柔,来到丰台寻找生计。

他们先是卖米糕等小吃,但天气转暖后,米糕生意惨淡。两人晨起出摊,到半夜回家时,米糕仍留有大半。暑气炎热,食物变质快,“没办法只能丢弃,经常心疼得一整夜睡不着觉”。王喜民皱着眉头表示。

怎么办?王喜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时刘亚凤灵光一闪,她发现即便是在夏季,旁边卖臭豆腐师傅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于是两人一合计,打算转头卖臭豆腐。为此,王喜民不辞路途辛苦,每日到北京五一小学附近拜师学习。

在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准备后,两人的臭豆腐摊出现在城市一隅。刘亚凤还记得卖出第一份臭豆腐时的感受——她心中惴惴不安,拉住顾客忐忑在纸上询问,等待对方的反馈像一个世纪一样长。“好吃!”当客人竖起大拇指,两人才长舒一口气,“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王喜民表示。

美味实惠成为了这个小吃摊的代名词,渐渐地,队伍越排越长,老顾客越来越多。一切似乎走上了正轨。

从小摊到小店

经营一门生意需要考虑的事项颇多,沟通交流障碍仅是冰山一角。“去市场购置材料时,都会常备纸笔,以备不时之需。当然,在与顾客沟通过程中,纸笔也会派上用场。”王喜民说。

除此之外,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人看夫妻俩是听障人士,故意逃单。“等下次来买的时候,我就提醒他,‘你上次还没给钱,对方不好意思,就把钱付了。”

“会生气吗?”记者好奇道。

“不会,犯不着。”王喜民一派云淡风轻。

有人少给钱,也有人多给钱。一次,一个西装革履的白领买完臭豆腐后多给了50元钱,王喜民看到后立马追了上去。“但没追上。”他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表示,“此后遇到这种情况,就赶紧给人家再补一些豆腐,以表达感谢心意。”

从小摊到小店,看似一字之差,但迈出这一步,两人用了十年。

王喜民和妻子刘亚凤(陈绍衡/ 摄)

原先,王喜民将小摊支在公交车站附近,随着生意火了,王喜民越发觉得摆摊还是个脑力活。一次,一个好心的城管私下给两人支了招,“他建议我们找个门店来正规经营”。时隔多年,刘亚凤仍然能记起对方的样貌,“他脸圆圆的,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廖娟表示,残疾人就业面的扩大与社会的多元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2018年,北京市加强对流动摊点管理,两人歇业,熟客经常打电话、发微信问:“你们在哪卖?” 这时,当年的热心城管建议又一次浮于夫妻俩的脑海。两人在多方考察下,咬牙做出决定,在卢沟桥路开起小店。

小店虽小,却也是一方天地。人声鼎沸时,两人分工明确,王喜民出品,刘亚凤打包。“她的速度和效率很高”,王喜民偷偷指了指刘亚凤,竖起大拇指。闲暇时,小店也是夫妻二人抚慰疲劳的港湾。不大的店里放下两个小马扎,两人互相为对方捶背揉肩,权当放松。

王喜民将眼神投向身后店铺和忙碌的妻子,又指了指胸口:“有落脚处,再累也安稳了。”

从两个人到一群人 

在刘亚凤手机里,一个叫做“生意的乐意”的群聊被她置顶。近500人的群里不时弹出类似“2份都要少辣”的订单,也有对生活中大事小情的讨论,气氛和谐,其乐融融。得知记者提出群中均是老客户的说法后,刘亚凤赶忙纠正道:“不是老客户,是老朋友、老家人。”

在北京,有“无声臭豆腐店”,也有“无声餐厅”。城市另一角,时针刚指向11时30分,位于通州区宋庄的米娜餐厅迎来了客人。店长芳芳走上前,头微侧,伸出一根手指摆了摆,客人随即也伸出一根手指,并点了点头。“一位吗?”“一位。”如果用语言表述,他们的动作就是这个含义。

2008年,纪录片导演苏青刚拍完一部名为《手语时代》的纪录片,将镜头对准听障残疾人,展示母语为手语的他们如何在社会中解决衣食住行的难题。

纪录片杀青后,苏青意识到应去做一些更实际的事来帮助残疾人群。“开餐厅是不二之选,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场所,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与外界接触,服务业的门槛也相对低,能让大家从头做起。”

自出生起就听不到声音的芳芳是《手语时代》的主角之一。得知此事后,芳芳辭去了老家残疾人艺术团的跳舞工作,决定北漂。作为最早的参与者,她和苏青等人一道,从盖房、装修、研制菜品开始做起。开业15年来,餐厅累计安置了60多名听障残疾人。

除了“无声臭豆腐”“无声餐厅”,越来越多的“无声人士”正走出家门,积极融入社会。34岁的刘钊是石家庄市的一名“外卖骑手”,与其他人不同,刘钊是一位“无声外卖员”。两岁时,因发烧打针过量,他听觉受损。

在送餐过程中,因为无法有效接收到手机提示音,刘钊不得不一直刷新手机屏幕;顾客打来电话时,他没办法直接回答;送到时,他听不清顾客说的“谢谢,慢走”。

神奇的是,他的“差评率”比很多人都低。“拿到餐,我就给顾客发提前编辑好的消息,提醒他们看手机。如果5分钟对方没有回复,那就再发一遍。实在不行,就用‘AI通话(一款专为听障人士开发的语音翻译传输软件)。”刘钊敲着字,介绍着自己的方法。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22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05.5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86.7万人,集中就业26.0万人,个体就业64.1万人,公益性岗位就业17.9万人,辅助性就业15.2万人,灵活就业265.6万人。

“融合、共享”是当下残疾人就业理念。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廖娟表示,残疾人就业面的扩大与社会的多元发展密切相关,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数字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无声臭豆腐是一扇窗口,我希望可以通过它让大众了解如何给予残疾人真正的尊重与帮助,也能让残疾人学会如何与社会自如相处。”北京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郝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今后身边有残疾同事,会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廖娟说。

从这处到远方

在某美食点评平台,“无声臭豆腐”已有近1300条留言点赞。自打小店开张的消息被食客们知晓后,他们常常从城市的各处赶来汇聚于此,又像蒲公英般将这里的故事传向四面八方。“空闲时,我俩也喜欢看看大家的评论,这些大大小小的善意总让我们备感暖意。”王喜民表示。

这也是王喜民最喜欢这个城市的一点。他和妻子常常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善意与接纳:顾客总是礼貌地打手势;问路时,被大爷大妈直接带到目的地……除了听不见,他们可以像普通生意人一样备菜、购物、出行。

12 月7 日,用餐高峰后的米娜餐厅,店内气氛宁静。店员在一旁整理橱柜(方舟重洋/ 摄 )

女儿小王是两人的骄傲,谈起女儿,王喜民漆黑的眸子里闪动着火光,一旁的刘亚凤也把手机“刷”地递过来,只见照片上的女孩风华正茂、笑颜如花,干净整洁的学士服盖不住青春朝气。

作为“00 后”的她能说会道,自信独立,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现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

在小王的回忆中,父母常教育自己,应对人和事物常怀感恩互助之心。

小王认为,店名取名“无声”还有另一层含义,《道德经》中写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寂静无声,或许就是父母表达感恩的最美声音。

谈起未来,王喜民和刘亚凤颇有默契地相视一笑,“现在我们自食其力,女儿也有自己的生活,还有善良的人给予我们诸多帮助,已经很满足了。”王喜民的手势温柔,像花丛中的蝴蝶上下翻飞,脸庞因激动而泛起淡淡红晕,“至于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

对于未来的生活计划,“无声外卖员”刘钊眨眨眼,稍加思索。“目前还没有什么打算,只是计划一家人一起去旅游。另外,想再努努力,给女儿一个更加优质的成长环境。照顾好她们母女,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刘钊打完字,开心地笑了。

在“无声餐厅”米娜餐厅,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每到年底,米娜餐厅都会举行圣诞晚会、跨年晚会,大家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众人会提前花上几个月时间准备。晚会上有人弹吉他、跳舞,有人表演默剧,还有手语相声、手语歌、手语诗,气氛热闹,其乐融融。

“他们其实有自己的优势。”导演苏青说,“我经常跟他们说,不要强调自己听不见,要说自己能做什么。会做服务、咖啡师、甜品师、厨师……这些身份在前,最后才是残障人士。”

(本文采访过程中,借助手语翻译进行交流)

猜你喜欢

臭豆腐手语小店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我与小店的黄金时代
我为臭豆腐狂
凯特的小店
臭豆腐女侠诞生记
年味小店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开一间小店 为一场情怀
舌尖上的校门口
奇怪的手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