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数字长三角”

2023-02-05胡洁菲

瞭望东方周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跨域跨省长三角

胡洁菲

5 月11 日,人们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参观(马宁/ 摄)

近年来,数字化浪潮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

瞄准跨域需求、打破数据孤岛、长三角正在共建一个“数字政府”,以协同之力,加速后台数据整合,在经济、生活、治理等全领域重塑区域治理新格局。

跨省通办,同城待遇

“‘随申办App上花两分钟签约、看病时省掉多次交费的流程,相比以前,我这次跨省就医的体验感直线上升。”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居民尹蕴璞在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就诊,首次体验了跨域“信用+医疗”服务后,大呼方便。

跨域“信用+医疗”,是2023年3月下旬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线的一项便民服务——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居民可通过向合作银行授权进行信用评估,获得一定的信用支付额度。在额度内,就医产生的个人自费医疗费用可以用信用额度自动扣除,无需现场排队交费。

“以前,患者问诊、检查、开药前,均需先到人工窗口或自助机前排队交费,流程繁琐;现在则是‘先看病、再扣费。”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部高级主管王梓烔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比如,江苏吴江或浙江嘉善的居民如果要去上海就医,只需带上有电子医保凭证的手机完成注册签约即可。

从医保异地结算到跨域“信用+医疗”服务,示范区正不断拓展公共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更大范围上,政务服务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速推进。

据介绍,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统一事项标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等支持,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已实现40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电子亮证超1430万次,上线152项跨区域服务,全程网办超680万件。

进一扇门,办四地事

隨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跨省通办便民服务举措相继推出。如今,长三角居民进一扇门,就可以办四地事。

“我们窗口可以为长三角居民办理包括跨省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身份证首次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申领等业务。”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康健新村派出所窗口民警印君说,这些高频办理的“关键小事”,为长三角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更多切实的便利。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已实现40 类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电子亮证超1430 万次,上线152 项跨区域服务,全程网办超680 万件。

据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政务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长三角跨省首次申领身份证办理9.8万件,跨省新生儿入户办理1.38万件,跨省开具“户籍事项证明”累计42.1万件,跨省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61.2万份,推出的9项跨省户口迁移服务,避免群众跨省市奔波,累计惠及超15.78万人。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办件便利度,长三角已实现“一网通办”事项入驻三省一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网点自助终端。

该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截至2023年10月31日,已上线事项612项,覆盖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 11941 个网点23350 台终端。”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看来,长三角共建数字政府,是长三角一体化特别是数字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共建数字政府,有利于进一步统筹区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消除行政壁垒,提高各省市间的政务协同水平、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吴琦称,最终,共建数字政府将推动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的一体化。

共享数据,不止是“跨域招商”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普及应用,数据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推动着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方式深刻变革。

瞄准跨域数据共享,2023年初上线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大脑”成为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居民、企业办事的重要“智力支撑”。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部长刘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该“智慧大脑”能够启用,首先在于归集了大量的共享信息。

“目前,数据清单包括市场监管、政务服务、公共信用、生态环境等15大类, 总计58项共享信息资源近600个数据项,主要服务于GEP(生态产品总值,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双碳、公共信用、产业经济等一体化场景。”刘锋称,数据就是生产力。有了这些数据,政府就能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更好地服务跨区域的发展建设。

比如,在规划管理领域,该“智慧大脑”已有效支撑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控规编制和报批工作,目前已实现96个跨域一体化规划项目全程共编联审,完成审批流程的已有31个。

在长三角水乡客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针对省级毗邻区域坐标系不统一的问题,依托规划管理平台中的坐标可实现无损自动转换模块,原来需要10天左右的线下流程转变为线上实时转换,大大节省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共享数据还能用于跨域招商。

“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在‘智慧大脑的产业经济平台类目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区域重点企业分布情况,包括企业类型、所处细分行业和产业链位置等。”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营商和产业发展部部长朱正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智慧大脑”为长三角的区域治理提供了一张“产业地图”,有助于引导产业和区域协同发展、错位竞争。

据介绍,2021年至今,通过试用数据共享清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智慧大脑”实际调用两区一县共享数据资源245项,2023年新增或更新75项,目前已形成示范区数据资源122类,有力支撑了各类跨域一体化应用场景建设。

2023年11月发布的《数字长三角发展报告(2023)》显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引领全国,2022年,长三角数字经济规模占全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近三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全国占比分别约1/5、1/3。乘着智能化、数字化的东风,数字相关产业的组织、联盟、合作如雨后春笋,推动着长三角区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不过,在吴琦看来,长三角共建数字政府的背后,仍面临理念障碍和体制障碍待跨越。

“建设数字政府,需要政府对传统权力让渡,其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使用人的观念,即是否适应数字时代趋势,是否能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自我革命。”吴琦认为,数字政府建设涉及部门、领域众多,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仍有阻力,如何打破部门壁垒、信息孤岛,通过流程再造优化管理流程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猜你喜欢

跨域跨省长三角
跨域异构体系对抗联合仿真试验平台
基于多标签协同学习的跨域行人重识别
为群众办实事,崂山区打出“跨域通办”组合拳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G-SRv6 Policy在跨域端到端组网中的应用
川渝人社数十项业务实现“跨省通办”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图解跨省异地就医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长三角瞭望